[转帖]邱春林“报告文学现象”之我见_楠木羊_新浪博客

邱春林“报告文学现象”之我见

张冲

 

赏阅《潇洒人的脚步——邱春林文学作品精选·报告文学卷》,我的感觉也似乎潇洒起来了,朝着他开阔的视野潇洒;看着他阳刚的立意潇洒,顺着他奇崛的笔势潇洒;迎着他强劲的文风潇洒。这个时候,我欣然游走于邱春林浩如烟海般的报告文学,犹同冲浪,水阔山雄,淋漓酣畅,那一程子真格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虽然难,也总想说一点,说得不妥,你可以到邱春林先生的报告文学里亲历一下,看他——推出的人物是如何地弄改革之潮,描绘的风物是如何地状时代之貌;谱写的颂歌是如何地鼓舞人心,纵情的讴歌是如何地感奋社会……你不得不承认:邱春林先生的报告文学宛如一颗颗文学的活化石,在不经意间,他为自身所在的鄂南这个森罗万象的锦绣家园增进了更多厚重的人文精神,并且富有灿烂的质感。

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心理感应,我发现邱春林先生特别能写,而且加班加点地写起来都不太累,这倒不是他身材挺拔,有田颇能饭的强健体质,而是他文思泉涌、学识丰赡、笔走龙蛇、章法诡秘所致。他很能写报告文学,其它诸如小说、诗歌、散文、电视文学剧本和文学评论等文学体裁,乃至公文、调研报告、理论文章等非文学体裁,他均能娴熟地驾驭,可以说文道上的十八般武艺,他样样见招,出手不凡,纵横江湖,未能逊色。而{zj1}特色的还是他的报告文学,其实报告文学,虽然是真人真事却并不好写,问题是并非照葫芦画瓢,它需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无限的辐射现实社会里最真实的光芒,客观地“报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尤其是极具人物事件个性色彩的人文信息量。不比纯文学那么单纯,可以写得更艺术一点;也不比总结材料,弄些数字和观点出来就可以勉强交差,报告文学则不行,它既文学,又不文学,在似与不似之间,艺术得很真实,真实得很艺术。这些,邱春林先生都能游刃有余地运筹,并且弄得风生水起,别有洞天。鄙人近期对他近40万字的“报告文学卷”作了一次马拉松式的浏览,对其思维定势、文章构架、知识调遣和写作潜质等林林总总的文化气象所呈现的他固有的报告文学品牌特色进行了比对和归纳,认为他的“报告文学现象”值得特别关注。

心事浩茫,视野开阔。邱春林先生就是这样给他的报告文学熏染先天的禀赋。在文章未写之前,他往往从时空、时政、时事上去考虑去联想去把握,然后对材料做出科学精当的取舍与剪裁,再重新构架,使通篇文章能够顺理成章地立起来。如《鄂南救灾之歌》全文约有1300多字,可想而知,采访的材料或许比这多几倍,对于一般作者来讲,从多出几倍的材料中整理取舍出有用的部分来,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而作者对于文字材料的千军万马,仿佛天生就具备了统帅和指挥的能力,哪支“xx”打前锋、哪支“xx”打埋伏、哪支“xx”后备、哪支“xx”增援,整体和部分的调配、时间和空间的呼应等等,都能做到城府于胸、了然于眼,运筹于手,终其果,必然引人入胜。这篇报告文学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篇渲染鄂南地区历史和现实的水灾大背景,中篇展示一幅气壮山河的战洪图;下篇描述民政救助和灾后重建的动人场面。让受众不但能够身临其境地融入全文构建的那种特定时期的特定氛围,还能饶有兴趣地接受抗洪救灾随之派生出来的社会方方面面的丰富的有益信息。

借石攻玉,彰显品位。把毫不相干又特别相干的经典题记当作一串金项链套在文章的颈项,让人未看文章之前,对文章尚陌生之际,就感觉出文章的品位。这是作者的一种智慧,旨在让读者从一开始就对文章产生“怜香惜玉”的心理,从而刮目相看,仿佛看见一个金镶玉蚀的女子,不管她内涵么样,首先就得承认她是一个出身不凡的大家闺秀。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摘自老聃《道德经》”(《小舟一叶溯风流》)。

这个题记,你能说它与文章主题无关吗?相反它已然成为文章主题厚重而辉煌的历史注脚,它看似文章的袖珍饰物,可有可无,其实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磁场吸附、感应关系,个中妙谛,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诸如“没有精神的起飞,就没有经济的起飞——引自xx经济学家厉以宁语”(《精神源泉涌银纺——湖北银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侧记》);“不爱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摘自王冕《墨梅》”(《在神鞭下奔驰的金融骏马——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咸宁市分行思想政治工作纪实》)等等,无不让人一见倾心,而心甘情愿地被作者的智慧制服。

闲中着色,意趣盎然。将太真实的共性材料,如工作总结式的材料塞进文章,显得索然无味。邱春林先生却能够对它们进行恰到好处地加工处理——那就是闲中着色。也就是用诗词或警句来做文章的“室内装璜”。如:“西山积雪势崔嵬,二月春融冻始开。激石惊湍随岸转,洪流高泻自天来。曾闻凫渚通幽径,几见龙门出俊才。给我寻源访仙隐,定随刘阮到天台”(《世纪丰碑——赤壁市世纪之交财政工作纪实》)。把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东西安放在适当位置,不仅能提升文章的格调,更主要的是能让产生审美疲劳的读者立马从纷繁的事例和数据中解放出来,而重新获取情感上的轻松愉悦。就像置身于一间装裱了名人字画的雅室,给人感觉迥异,而别开生面。还有“今天不来拼搏,明天将无着落”(《黄盖湖畔数风流——国营黄盖湖农场蓄电池厂创业纪实》)!“今天我准备为人民做什么?今天我为人民做了什么?”(《腾飞的黄龙——赤壁市黄龙镇农村现代化建设创新纪实》)等等俯拾皆是的警句,无不把文章的“室内”空间,装饰得五彩缤纷。而那些警句又仿佛给读者的理性瓶体密密地“充电”,让他们不停地励志“热身”,而最终像文中的先进人物一样能够积极地放射出温暖社会的光芒。

层层类比,步步造势。把一些抽象的经济数据写进报告文学之类的文章,如果不进行处理,读之味同嚼蜡,若不是带着某种原因非看不可,一般读者决无兴趣理睬。邱春林深知受众“冷酷无情”的一面,因此他想办法,让一些抽象而又必要的经济数据在文章里鲜活起来,那就是巧妙地采用层层类比手法,达到步步造势的良好效果。其实这种手法就是非诗歌式比兴。

作者撰写中篇报告文学《世纪丰碑——赤壁市世纪之交财政工作纪实》中的楔子,就是由“镜头A——世界财政”类比“镜头B——中国财政”,继而类比“镜头C——赤壁财政”,把一组不太风趣的数据内容“比兴”得颇有风趣。一下子就赋予了读者的审美时空感,读起来再也不觉得累,反倒觉得开阔、放松。

又如《架向新世纪的“金桥”——鄂南xx整星级金桥宾馆创业纪实》中写到总经理吕长青时,在他的前头以赤壁这块战略要地为媒介联想式地“比兴”三国时期的鲁肃、周瑜;宋明清时期的岳飞、张献忠、李自成和洪秀全等民族英雄和起义将领,由此营造了文中主人公的使命氛围。还有《青春在这里闪光——记赤壁市神山镇镇长李正清》等文中也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类似的非诗歌式比兴手法。这看起来是一种写作技巧,一般的作者却很少运用,或者说还没有发现其运用上的奥妙,那么邱春林先生对此运用得出神入化,可以说是他在报告文学写法上的成功尝试和大胆创新。

哲思洋溢,慧光四射。一个作家或作者的思想有多深刻,所写的作品或文章就有多深刻。邱春林先生深知:一个文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他的报告文学大都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构思成文,即使是小题材,也能在他笔下小中见大,管窥见豹,而能打下鲜明的时代烙印。反映在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应该是他颇有思辨性的议论:“是的,时代把一度不惹人注目的机遇推上了命运之神的宝座,而苦苦寻找机遇的时代盲人是无法得到它的,因为机遇也在人流中睁大眼睛寻觅自己青睐的对象:懦弱者让路,犹豫者退却,卑劣者拒绝……只有智慧和刚强的共同体才可能拥有它”(《架向新世纪的“金桥”——鄂南xx整星级金桥宾馆创业纪实》)。这是作者在文中谈到决策者们“钟情机遇”所发的议论,由于非常在理,特别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当代美国学者萨斯提出,在医师与病人的关系中存在着不同种类,他认为医患关系中的不同模型是‘包括在人与人关系中普遍存在的,一点也不是医师和病人之间的接触所持有的相互作用方式。’故外国不少学者把这种医患关系大约分为三种不同模型:⑴主观被动型;⑵指导合作型;⑶共同参与型。无论哪种模型,对于医师来讲,都集中在一个德字上”(《从牙缝里成长起来的“医魂”——记扎根鄂南山区的副主任医师周家保》)。这段以“拿来主义”方式发表的议论,既智慧又知识,能够激发读者强烈的认同感。

善于发现,擅长发挥。邱春林先生在对文章选材时,仿佛具备了一双“雾里看花”的慧眼,该抓住的抓得真切——会发现;该放弃的放得从容——会剪裁;该调整的调得和谐——会组织;该联想的想得周到——会发挥。

“走进王勇民办公室,映入笔者眼帘的是安放在他办公桌玻璃板上的一张方方正正的特殊‘示意图’——咸宁地区人民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这是一张怎样的图啊!首先从组织结构来看,最上方是‘中共咸宁地区人民医院委员会’的总牌子,也是‘图’中的总纲;接下来是‘医院医德医风建设领导小组’和‘医院纪律检查委员会’两个牌子,这是‘图’中的两根主脉;在分线标示出行政、内儿、外妇、门诊4个党支部和28个党支部以及49个科室机构和85个党小组的牌子,这就等于是医院党政机构整个‘躯体’的全部经络。从管理结构来看,既有科学、系统的‘主体工程,’又有全面具体的‘外围建筑’。观其主体便是组织领导、政治教育、政工研究、宣传通讯、医德考评和社会监督等‘六大系统;’看其‘外围’,纵向有管理部门(行署办、宣传办、卫生局等)共18个具体单位。再把两种结构重叠起来看,我们有这样一个清晰的轮廓:‘六大系统’犹如图中‘渠’,它源源不断地向图中的各个脉管灌注血液,又在所有的经络中分流。于是图中的整个‘躯体在不断地吸收营养,’不断地有新鲜的‘血液循环’,也就随之不断地丰满、强壮起来。《周易》中载道:涣有丘,匪夷所思。这是指一般所想象不到的。我们所见到的这张‘示意图’不也非凡人所能为吗?仔细观察,它又哪里是一张示意图?分明是一座高层建筑‘大厦’,是院党委‘建设’的一座精神文明大厦。建筑这座‘大厦’的总工程师、设计师,便是本文主人公、优秀党务工作者、咸宁地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王勇民”(《成如容易却艰辛——记咸宁地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王勇民》)。

你看,作者引出文中主人公是何等的巧妙,是何等的别出心裁,他先是“发现”了办公桌上的“示意图”,然后把办公桌上与主题无关的物件,哪怕是漂亮的摆放物品都毫不足惜地通通“剪裁”掉,只留下有用的部分,做出科学的“组织”调配,再“发挥”它们各具特色的功能,使之成为主人公开展系列活动的大背景。特别在文章的结构布局上做到了平中见奇,泾渭分明,xx开来,却又浑然一体。全文“统筹兼顾”,点面结合,成文的元素也往往就是贯穿全文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主流信息。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学识浑厚,却又不拘学识活用学识的非凡本领。

赏阅《潇洒人的脚步——邱春林文学作品精选·报告文学卷》兴犹未尽,具有大家风范的邱春林先生在报告文学写作和写作成就上为众多文学作者树立了榜样,想必要像他一样做到视野潇洒;立意潇洒,笔势潇洒;文风潇洒,还真要下一番工夫,下一番工夫能否跟上“潇洒人的脚步”?还很难说,因为后来者跟进的同时,前行者也在加速前进。其实难以跟进或者难以超越,并非失败。就是跟进了,或者超越了,又能怎样?也并非胜利。邱春林先生的“报告文学现象”有他的特色,我们可以揣摩他一些精当的写法,但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特色,才有出路。我们应该谦虚地学习大师的长处,也要敢于发现大师有没有哪些不足。譬如我认为邱春林先生的报告文学有的篇什,在语言上还略显粗糙,在材料加工上还不够细致,但总的说来,瑕不掩瑜,他笔走春秋的恢弘气度和文以载道的文学良心,已然抖擞成鄂南文坛备受景仰的人文精神!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转帖]邱春林“报告文学现象”之我见_楠木羊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