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_鱼与红茶_百度空间
环保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至今发展仅仅20年,分析和展望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克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完善环保产业振兴的政策体系,将使我国环保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环保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1.环保已成为扩大内需和政府投资的重点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利用财政债券搞建设,一定要确保资金的合理投向,集中力量搞好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城乡电网改造、粮食仓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且优先安排在建项目。要注意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农林水利建设中有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的项目,在城市公用设施中有治理三废和改善人居环境等项目,在环保项目中,环保产业更是首当其冲。因此,从近期看,环保产业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跨世纪的环保规划展示了环保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由国家环保总局、计委和经贸委制定的《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于1996年9月获得国务院的批准。这项宏大的规划历时15年,从1996年至2010年,第1期规划与“九五”同步。第1期规划由1591个项目组成,包括淮河、辽河、海河、松花江、黄河、珠江、长江七大流域的污染控制项目,滇池、巢湖、太湖三大湖泊的污染控制项目以及16个重点沿海城市及其近岸海水污染控制项目。在大气污染方面,本规划重点控制酸雨区和30个重点城市的大气污染。这项规划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资金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者负担”为原则,多方筹措,中央政府在xx、利用外资和经济政策方面给予支持。现在这项跨世纪的规划正在有条不紊地加以实施,展示了环保产业未来大发展的前景。
     3.“两个根本性转变”给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给环保产业带来战略性的变革,市场机制给环保产业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求对传统产业实施改造,减少废物排放,节约资源能源,要求实施清洁生产,使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变成生产全过程控制,这些都给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要求各国要全面开放、履行国际公约,共同保护全球环境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将臭氧层保护、温室效应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经济决策和经济运行的全过程。这就要求经济增长应与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保持平衡和控制环境污染紧密配合,协同动作,厉行可持续发展。为此环保产业就要参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强对产生污染的火电、冶金、有色、建材、化工、石油等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水平,这对环保产业的硬件开发和软科学咨询将产生新的更大的需求。
     4.新的消费需求给环保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过去我国曾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的背景下,物质极度匮乏。广大消费者追求最基本的物质消费,对环境质量还提不到议事日程。但是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全国绝大多数居民已实现了小康生活水平,从温饱走向富裕。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广大居民已由消费的“数量”逐步转移到消费的“质量”,对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渴望回归自然,企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广大消费者由关心衣食温饱逐步向往健身、美容、休闲、旅游和精神享受。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ctr}产品日益受到青睐,这些都为环保产业的深层开发开辟了新的天地。
     二、制约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环保产业的企业制度陈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环保产业历来被看作是由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事业。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环保基础设施主要靠政府立项、投资、建设和管理。因此环保产业只讲社会效益而不论经济效益似乎是天经地义。因此,在我国投入运行的环境污染防治设施中,大约只有1/3能够正常运行,有1/3不能正常运行,还有1/3根本不能运行,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建得起,运行不起”,满负荷运行,财政补贴负担过重难以承受,只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企业或许可以实现“三废资源化”,以厂养厂,但由于政府财政补贴兜底,资源利用既无压力,也无动力,陈旧的企业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良性运营。


郑重声明:资讯 【环境污染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_鱼与红茶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