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梦想照进现实之低碳生活·绿色世博_石依_新浪博客

 

“低碳”这个诞生还不到7年的新词,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成为一个“高频词”。在中国,使低碳理念早于哥本哈根会议成为舆论焦点的,是上海世博会。

 

价值观时有冲突的东西方,在低碳的旗帜下,上海世博会拥有了{zd0}的共识。人们用彼此都听得懂、能理解的“低碳语言”交流,为城市更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中国需要低碳,需要可持续发展,世界也需要低碳,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低碳理念与实践的交流中,我们才能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

 

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要兼顾低碳、环保、绿化及节能等特色,从建筑物采用到的环保材质到世博会园区内的新能源汽车都是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元素。

 

每届世界博览会都是展现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的一场盛宴,今年上海世博会强调节能减碳、绿色环保,相关环保科技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及应用在本届世博会上。这次世博会很多参展方都带来本国{zx1}的科技成果,而且与展馆建筑物结合,开启对未来节能环保生活的美好想象,也将集中领略到低碳技术带来的“思维盛宴”。

 

“低碳”是本届世博会一个重要理念,“绿色世博”的概念在各个展馆里得到了最精彩的诠释:中国馆除了具有「雨水收集系统」外,还可以自动调节室温;英国馆是一座名为「创意之馆」的建筑,看上去就像一个会发光的盒子,所有建筑材料都可以循环利用,整个建筑物的碳排放是零;日本馆也相当特别,屋顶都是用纸张做成,世博会结束后,所有的屋顶都将拆下来,运回日本来印刷日本中小学的课本,重新再利用;芬兰馆白色「鱼鳞外墙」xx是新型纸塑复合材料,上海世博会将是这种新型环保建材的首次亮相;德国馆采用四种不同的材质,并覆盖一层铁灰色的膜,世博会结束后,这些材料拆下来可以做成包包;西班牙馆,藤条材料既环保又传统;德国馆,外墙使用网状、透气性良好的革新性建筑布料,防止展馆内热气聚积,减轻空调负担;瑞士馆,大豆纤维制成的红色幕帷,能发电,能xx降解;丹麦馆,自行车是特有展品,还有一个将注入哥本哈根海港碧水的池塘,观众体验北欧“低碳生活”,大可以骑上自行车,或者脱光鞋袜泡泡海水;“亦小亦美”的卢森堡馆内的木材都是从卢森堡运来的冷杉木,这种木料能够保持馆内恒温,而双层地板隔层中流动的空气,又可以隔热;比利时馆的格林布里奇零排放社区,屋顶架风车,空地装太阳能发电板,边上还有储电间,白天的光电存到晚上用,晚上的风电存到明天用,零排放生活不再是传说;英国馆,8种植物的“未来故事”描绘出更神奇的低碳魅力:会吸收噪音的蘑菇,会自我降解产生石油的章鱼草,遇到病毒会变换颜色的植物;世界气象馆,以人的“皮肤”来比喻的“墙体外层”,使整体建筑防风、防雨、透气;而太空家园馆从建设伊始,就从细节入手,努力打造一个“低碳展馆”……

 

走进世博园区还可以看到许多的新能源汽车,据估计在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世博园区内和周边交通将有1000多辆各类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这包括了超级电容车、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以及混合动力车。新能源汽车在世博会6个月期间,预计将节省传统燃料约1万吨,让世博园区内的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就连世博园区内每天的花车表演也是由新能源汽车改装而成,所有花车均为零排放燃料电池车。

 

 

想在不同时空穿梭,来一场「古今中外名城之旅」吗?来「城市{zj0}实践区」就对了!该区从来自全球106个城市递交的案例中,选出76个城市案例展出,具体展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而低碳和环保的建筑理念,也会借助旧城区的改造建筑普及——「城市{zj0}实践区」内,2/3的建筑物都是老厂房改造而成。生活更低碳,更亲近自然,看来已是世界各个城市的共识。

 

伦敦案例馆,又名“零碳馆”,总面积2500平方米,由两栋零碳排放的建筑前后相接而成,原型取自于世界上{dy}栋零二氧化碳社区─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在这里,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黄浦江水将变身“xx空调”;剩饭剩菜也可以用于发电……“零碳馆”由可再生能源xx支撑运营,举世无双。另外,“零碳馆”结合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在四层高建筑中设有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等,向游客展示建筑领域对抗气候变化的策略。世博会期间,全球{dy}个计算个人碳排放量的碳册系统将在“零碳馆”中亮相,“零碳馆”将以零碳绿行棋、大富翁碳册系统等游戏的形式,让参观者透过互动活动亲身体验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细节,体验未来的减碳、零碳生活方式。

 

马德里案例馆也是一栋节能建筑,其标志是覆盖外墙的竹帘,就好像建筑的皮肤。每个住宅单元珠帘的开启时间和方式不同,以取得{zj0}的换气和光照。马德里案例馆的附属建筑——空气树也是这个平民社区的配套建筑,为社交提供了惬意空间。

 

同样使用竹子做表面的建筑,还有法国罗阿大区案例馆,不仅因为设计师青睐本地材料,而且因为它可以挡掉三分之一的阳光,又透气。在屋顶和墙面上安装的“植物墙”,可为大楼xx和净化空气,下大雨时还能引流;而法国另一个城市阿尔萨斯的案例馆,外观更为特别,它不仅应用了植物墙,而且向南的玻璃立面上更是覆盖以流水。这堵“水墙”由电脑自动控制,通过变形,可以达到冬夏有别的保温和光照效果,夏天时流水可以有效降低房内温度。馆内还有一个啤酒厂,利用太阳能酿酒。

 

温哥华案例馆,以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设计,展示了一座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有着“都市桃花源”的韵味。

 

“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城市{zj0}实践区」的案例馆,就是对这一世博主题的直接诠释,五花八门的案例馆虽各有侧重,但有一点不约而同:那就是,节能——全球各个城市的{zx1}节能减排技术汇聚在此。

 

灯光的发明,照亮了黑夜,但是城市繁华夜景的背后,是大量能源的消耗。法国罗阿大区展示的另外一个案例就是以“城市节能照明系统”为主题的罗阿灯光案例,世博会期间,罗阿大区的“光明之城”项目将照亮「城市{zj0}实践区」全部约15公顷的区域,并将在这一舞台上上演五光十色的“光影秀”。

 

上海案例馆的“沪上·生态家”堪称节能集大成者,原型是我国首座“零能耗”生态示范住宅,采用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技术、雨水污水综合利用技术、自然通风技术、浅层地热利用技术等绿色环保节能的生态技术,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宅理念。

 

成都案例馆的“活水公园”,原型是世界上{dy}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公园,流动的污水经过鳞状塘床和水草植物过滤,变成清水,这样的公园已不是常说的 “城市绿肺”,而成了 “城市绿肾”。

 

除了上海和成都的案例馆,宁波滕头村是全球{wy}入选上海世博会的乡村实践案例馆。“宁波滕头案例馆”的上层空间,是农民生态种植实验室区,游客甚至可以在此试种水稻。馆的外墙则进行“垂直绿化”,整个墙面都是植被,对墙体温度进行调节。滕头村曾被评为“世界xx和谐乡村”,是中国乡村城市化的代表之一。

 

返璞归真的“欧登塞市”是丹麦的第三大城市、安徒生的故乡,它将一条简单的自行车道搬到了「城市{zj0}实践区」——“自行车的复活”,这个案例提出:以自行车代步,是未来城市的出行方式。回归,可说是上海世博会提倡的城市新生活理念之一,绿色出行——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成为全民倡导的具体实践。绿色出行就是采取相对环保的出行方式,通过碳减排和碳中和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步行、骑自行车……努力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尽量选用公共交通,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减少此类排放量的{zh0}办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车。

 

 

绿色低碳理念,除了体现在「城市{zj0}实践区」,整个世博园区都闪动着这一理念。绿色低碳的生活让人类告别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它不仅不会像某些人所担心的,会降低生活质量,而是会切切实实“让生活更美好”。

 

天下一家馆展示的就是2015年的低碳家庭生活,2015年低碳家庭生活到底精彩在哪里?这个展馆最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它将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以家庭生活的概念,和观众共同探讨与全球化以及气候变化等大趋势相关的严肃话题,并呈现出解决之道。天下一家馆项目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展示了2015年的人类生活天下一家,展示的是一幅令人憧憬的未来画卷,帮助观众从一个未来普通家庭的视角,触摸、感受和体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谛。

 

以“2030年的交通”为主题的上汽-通用汽车馆内,两家汽车制造商已分别交出各自对于未来汽车设想的蓝图。不约而同地,它们都将xx焦点集中于绿色环保出行的主题,为2030年代的交通规划出一条“零碳排,零耗油,零交通堵塞,低事故”的交通蓝图。上汽-通用汽车馆以“直达2030”为主题,着重展示汽车文明的变革和发展,主展区的4D动感影院将带领参观者踏上一段通往未来的旅程,亲历20年后的城市交通系统。

 

万科馆被命名为“2049”,这个馆名将加深公众对未来的xx。2049年既意味着一个人的未来,也意味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整个地球的未来。同时,它还象征通往未来的一段旅程,其中蕴含着无限可能。在这个馆里,万科希望通过“尊重的可能”这一主题,来传递我们对美好未来的祈愿。万科馆是世博会{dy}个自愿减排展馆,造型似七个巨大的麦垛,运用大量环保材料,启动自愿减排项目,是对“低碳世博”的有益探索。

 

低碳理念与低碳成果,将从上海世博会出发,走向世界,让每个人都成为“低碳达人”,让每座城市都过上“低碳生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10梦想照进现实之低碳生活·绿色世博_石依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