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_一缕草香_新浪博客

这篇小文的题目取之于一位台湾朋友的话,“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这是一句很能让人深思的话。前半句使别人释怀让自己解脱,后半句则令人积极让自己鲜明。如果换个角度看“八九",那末,"八九"是可以迈过去的;如果珍惜"一二",人生便会步步有佳景。

我的一位朋友却是不珍惜“一二”,迈不过"八九",人生便一直追寻着、失去着、苦恼着......。

她原本很天真、很活泼,也漂亮。七十年代初下到安徽农村插队,一个娇娇弱弱的姑娘不能吃苦,受不了眠床下的稻草、吃不下简陋粗糙的食物,同去的知青虽然也有埋怨,但渐渐的也习惯了生活的现实,年轻人每日间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日子也就过去了。可她不行,怨身上被蚊子咬出的包、咽不下玉米面饼子的粗劣.....。她常常看着田野望着星空想自己的苦命,回家的念头时时困扰着她,她的心里长起了茧子...。后来回想起来,那段时间并不是一生中最苦的,她苦的日子在后头。

一晃几年过去了。

机会来了,大学要招生了,不要考试的,要表现好的,由各基层单位推荐,称之为工农兵学员,她们大队有一个名额,是合肥师大的。她心思活泛了,虽然不是上海的大学,但能先离开这个鬼地方,回家的机会总是近了。经她全力的奔走,希望有了,大队书记找了她谈话,在政治口号的掩饰下,闪烁地道出了要娶她当儿媳妇的意思,若成,这个名额便是她的。大学读完便成婚,她太想要这个名额了,原本天真纯洁的她耍了心眼,答应了。那时候的书记也还是个好人,以为答应了的事不会改了。但是他错了。他当了她起跳的踏步,至此,她没有再踏上这个小   村的土地。

三年大学认真地读了,尽管并没有读到什么,但她有了收获——同班的情投意合的男朋友,校园里到处留下了他们亲密的身影,那个承诺全然丢掉了。

一晃三年又快过去了。

临近分配,她打听到分配去向中只有一个上海名额、二个北京名额。上海,那是她朝思暮想的家乡啊!她太想回去了。她的心思又活泛了。老师知道她与男朋友的关系,二人可以一起分到北京,找她谈话,她断然否认有男朋友,拒绝去北京。老师愕然之下很是气愤,把她分到了长沙的一个厂办学校,男朋友则去了北京。分手时她沧然泪下,男朋友冷冷的看了她一眼,头也不回走了。至此她再也没有再见到他。

在长沙的厂办学校里,集体宿舍的嘈杂拥挤,工作环境的压抑,生活继续简陋着。她的怨愤更深重了。

插队的知青们都按政策陆续返沪了,给本来就有飘零感的她感到了绝望。从此,她在后悔、懊恼、失望的泥潭里失却了笑容。这时,她已是个大龄青年了。

回上海探亲,父母托人介绍了一个受工伤的男人,男人因xx而破相,人很老实,是上海人,回上海的梦便又清晰了起来。便点了头,结了婚。第二年便有了儿子。她每年一次回上海探亲,看丈夫,探父母,丈夫也时而来长沙,分居二地的日子平静地过了下去。

回上海的梦在儿子的欢闹声中有些暗淡下去。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

儿子长大了,集体宿舍不能再住了,要厂里分房一定要三口之家才行。回上海的梦不能再继续做下去了。下了决心,认命吧。把丈夫的户口从上海迁到长沙,分到了房子。日子在锅碗瓢勺中平平淡淡的过着。

半年不到,有政策,知青子女可以回上海了。她的梦到底在她的儿子身上实现了,然而,半年前丈夫的户口不过来,上海还有个根,她便也有希望,但现在,儿子一人去上海,父母都已经不在了,兄妹也都过的很拮据。如果说当年不守承诺是迫不得己;大学男朋友的离去让她痛悔万分;那末,这一次的失却令她陷入了迷茫......。

她在每一次的机会面前都选择了错误,一错再错的后面是她对生活错误的认识,她认为生活中的“八九”太大,大到她无法承受;而"一二"却太小,小到没有。

其实生活不是这样的,是她无法迈过生活中的不如意,悲观的扩大了“八九”,没看到没珍惜“一二”,故尔,她生活的品质就是这样子了。

现在她已经退休了,终于回到了上海,上海的房价太高,买不起,与儿子一起租了房,一家人在上海蜗居着。梦圆得很苦涩,但毕竟是圆了。

每年下乡知青聚会,都通知她了,她从不参加.....。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_一缕草香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