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藏品里,有一对契丹人。它们是辽代墓葬的陪葬用彩绘木俑。
一、断代 怎么确定的其为契丹人,是辽代的呢? 1、髡发
髡发是契丹男子典型的发式。(百度词条) 2、棉靰鞡
棉靰鞡,是北方对棉鞋的一种俗称。现在的人们大部分都不这么叫了,但笔者小时候还是能经常听道。靰鞡草曾是东北三宝之一。棉靰鞡是用牛皮做成的皮靴,穿的时候里面称着毡袜,这样一来,整个冬天你就不用怕冻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常能看到人们这样穿着,但之后就很少能见到了。可能是“暖冬”的影响。 靰鞡一词据查是出自于满语皮靴的意思,可能辽代不是这样的叫法。但从二人的穿着来看,他们是北方的民族是必然的了。因为这么厚的靴子在南方根本就使用不上。 北方民族又是髡发头式,可否就能确定是契丹人呢? 3、棉袍
既然脚穿棉鞋,那么袍也一定是棉袍。这种袍式从现代蒙古族的服装上仍然能找到它的影子。
现代蒙古人的袍装服饰。(视频截图,如照片本人不同意可通知笔者删除)
髡发契丹人
馆藏出土辽代木俑。(仔细观察其脚底下的棉鞋)
《辽、金、西夏》从书里还原的契丹人的装束。
辽墓葬壁画。髡发、袍。 看来髡发、棉鞋、袍装这几点应该能证明其为契丹人。 二、局部特征 1、胡须
胡须。这两个木俑的面部胡须有略微区别,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制作者的重视程度和高超的技艺。 古代中国把居住在北方地区的留着胡须的少数民族称为“胡人”。并由此了衍生许多贬义词汇:胡闹、胡扯、胡说、胡作非为、胡搅蛮缠、胡思乱想、胡言乱语等等。好象世间的所有坏事都是“胡人”所为。 从出土的辽代壁画可以看出:辽代契丹人有蓄须的习俗。
辽代《出猎图》壁画。观察其胡须、髡发及袍装。
辽代《归来图》壁画。观察其髡发、胡须。 2、髡发
从木俑上观察髡发及肩。其中一人将自然下垂的头发放在了耳前,另外一人将其头发放在了耳后。从这个不同之处可以看出契丹人的习惯和对美的概念。 3、佩刀及剑
这两个木俑身体前倾,说明其对待主人的恭敬。他们一个佩刀一个佩剑,这说明他们是两个武士,从侧面反映出了契丹人在没有正式战争的时候,男子也随身佩刀或剑,抑或是墓主人的护卫。总之可以看到契丹人随身使用的武器为直弯刀和直剑。兵器外都戴鞘,从其那么平直来看,估计是革内衬木材制成。 三、制作材质及工艺 1、制作材质 这两个木俑为木质。其木质散发出一种香气,查有关资料得知:辽代陪葬木俑多以香柏木制成。其是不是香柏由于笔者对木质材料接触少,根本就辨认不出来。但从木俑上斑驳的“麻点”可以看出,此木材含有许多油脂,很有可能,散发出来的香味和油脂有关。
这些“麻点”为木质含油脂从里向外返渗造成。 2、工艺特点 从整个木俑制作工艺上看: 人物高矮比例适中(高度为350MM); 身材皆魁梧; 面部表情相对呆板,造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当时他们的身份及地位或是工作,不能使其表现张扬所致; 眼部雕刻技法,也就是眼部表现手法不过关,使眼部前凸。(可能是为了表现眼珠或是当时就是那种工艺,未作深究); 衣服线条制作流畅,形象逼真; 细节部位制作相对到位:如武器的佩绳、握剑或刀柄的手部特征等。 总之,其制作尚算精美,人物线条刻划丰满、流畅,胡须及魁梧使其表现出了游牧民族所具备的粗犷的性格特点。其一只手握剑或刀,另一只手握拳,做一中蓄势待发状。 3、彩绘 其使用彩绘色彩单一。并且使用的色彩为水性而非油性,当属于粉彩范畴。
色彩: 黑色:头发、胡须、武器手柄部位、武器鞘加强部位、眉毛。 粉色:面部、手部。 大红色:嘴唇部位。 暗红:着蓝衣者内衣、腰带、鞋部位、武器鞘、着红衣者袍。 蓝色:着红衣者内衣、腰带。 其色彩与辽墓出土朱雀木雕相象。
四、完整程度 着蓝衣木俑髡发下垂左部头发处腐蚀严重、袍前摆处腐蚀、后摆处腐蚀严重及脚部腐蚀严重,余完好。 着红衣木俑完好。 五、价值 首先,其研究价值要远远高于其经济价值。 对这两个契丹木俑我们可以对其展开:墓葬文化、圆雕工艺、饰彩、服饰、发式、兵器等等方面的研究。 以笔者的观点看来:其虽然经过千年时间,并且其为契丹少数民族,但观其面相和今日的汉族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可以说在现代现实生活当中都能找到类似的人物。所以说:契丹民族大部分还是被消融在汉族文化进程里了确实是个事实。包围、融合这个客观规律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没准,你我都有可能还存在着契丹民族的基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