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业到底拼质量还是拼营销— 消费质量报- 四川在线
仿冒、“改良”、贴牌、转包、“拿来主义”……
陶瓷业到底 拼质量还是拼营销
陶瓷业,起步早、底子厚,一直享有“{sjlx}”、“竞争力超群”的美誉,但支撑美名的背后却是各种各样的怪现象。
瓷砖“山寨版”风行
    现今陶瓷业内,不尊重知识产权导致各企业间产品同质化异常严重。有人  说“抄得快、抄得像,这叫特色!”其实,早年的韩国、日本、中国台湾都   经过了“拿来—抄袭—模仿—山寨”的过程。别人在“山寨”过渡后,都向   “创新”迈进,最终实现 “赶 英 超美”。我们则沉湎“山寨”,还大有“持 续发展”态势。
    “瓷砖和其他饰材不一样,技术、工艺、材质、人工熟练度等要求非常低,只要表面光鲜,内在质量大家都差不多。想在原来平淡无奇的瓷砖表面工艺上,寻找具有亮点的突破口,不砸下去几百万根本没有回报。可这钱砸在营销拓展、引进设备上,效果要好得多。”5月17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回首望,陶瓷业这种“抄袭”风潮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抬头之势。在当时情况看来,这是积极进取的。随着国门进一步打开,{dy}批淘金者占有“{dy}桶金”,原本应当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大量购进生产线,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结果他们却以“节省成本”为首要目标,只“抄”不改,对“创新”始终不管不顾。
    四川陶瓷行业近年来飞速发展,产能、技术条件、营销意识早已是山鸡变凤凰,夹江县就有“中国西部瓷都”的美誉。可企业、产品之间“异曲同工”随处可见,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因为更多的资金被投入到“价格战”、“营销战”、“服务战”之中,行业的整体竞争力逐年下降。
营销超越技术更新
    营销手段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企业的营销必须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可四川陶瓷业内的营销手段绝大多数属于“墙头草”,今天流行降价,咱们就降;明天流行涨价,咱们就涨;后天流行欧美风造型,咱们就改欧美风……
    “国内企业的销售营销,还是停留在xxx的阶段:拉关系、走低价、抢回头客,甚至是撒谎欺瞒消费者。总之,留住客户、带来利润,完成既定目标就是好的、优秀的营销经理。”该业内人士介绍。
    据记者了解,营销,就是利用公司的资源,解决顾客的问题。包括了解客户需求、制定营销计划、配备营销资源、激发目标客户、打开终端通路、制定完善的价格策略等。不同的着力点、手段、目的都会带来不同效果,且分则必败、合则比胜,三者密不可分,忽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真正意义地诠释“营销”。
    真正的营销讲求长远规划、全面整体性,讲求政策的快、狠、准,分工明确、各部门工作紧密结合,并根据自身的规模、销售通路、人员配套、销售阶段、竞品动向、市场需求等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定位及营销服务设计。
伪“欧美”打造“品牌”
    “广告无所谓创意””“推广更是大打‘拿来主义’”这就是部分老总拓展企业的好方法。他们觉得,只要舍得投入资金,品牌文化建立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据记者了解,“品牌”是一系列提高价值的手段的总称,目的是通过大众的认同而达到获取更高利润。因此,赋予品牌的文化应是围绕这个核心,应是为这个核心而设计并服务的。
    意利宝陶瓷有关负责人18日向记者透露,现在行业内流行的欧美风已经吹了十余年。不少国内,甚至川内企业,为了给自己沾点“洋气”,胡乱起个“洋名”,编造一个牵强的欧美血统故事,再披挂上“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的彩色外衣,大肆推崇“品牌文化”。可查不过“三代”就发现,其真正的“出身”不是佛山就是夹江,甚至是生产线都没有的转包代工产品。这种只投入资金搞营销的做法,把“品牌”和“质量”xx分离。
    正如这位负责人所言,在资讯爆炸的时代,广告对企业做大做强、拓宽渠道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但不少企业还无法把握如何做好广告、投广告、有针对地选择专业性媒体。
    广告营销的背后仍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企业的产品质量。没有好的质量,再强势的媒体、再独特的创意、再好的推广也是白搭。企业要想发展,不是靠大力投资,避重就轻就能做到的。 本报记者刘鑫
郑重声明:资讯 【陶瓷业到底拼质量还是拼营销— 消费质量报- 四川在线】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