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家竹楼的来历-游云南-搜狐博客

     曼景兰傣族村寨距西双版纳东南1公里,为典型的傣族村寨,房屋建筑为“干栏”式竹楼,户与户之间竹篱为栏,自成院落。四周多种植椰子、香蕉、竹林等果木,处处部部葱葱,一派亚热带的风光和异国情调。

  如果有幸到西双版纳曼景兰村寨中旅游,还可以看到一条傣族风味食品街,游客可登临品尝,热情好客的主人用酸、辣、苦、甜、香、脆的傣族风味食品款待客人;让人们了解西双版纳傣族的生活习俗,还可观看并参与傣族民间歌舞表演,购买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傣锦、木雕、竹编、陶器等民间工艺品。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旅游,发现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掩映在翠竹丛林的竹楼,远望影影绰绰,似隐似现,近看整齐有序,小巧别致,精工细琢,别有特色。

      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为材料建造的房子。这种古代干栏式建筑,外形像一只跃跃开屏的金孔雀,它以“金鸡独立”的舞姿站立于翠竹绿林之中,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在蓝天绿地之间。

  相传,竹楼的发明人和创建者,是古代青年帕雅桑目蒂。他勇敢、善良,想用本地盛产的竹子给傣家人建造竹楼,使人们不再栖息于丛林和大树干上。他终日苦思冥想,几度构思、试验,又几度失败。有{yt},下起大雨,帕雅桑目蒂偶然见到一只卧在地上的狗,雨水顺着密密的狗毛由上而下流淌,而狗身上却又不存水。他由此受到启发,先试造了一个坡形的狗头窝棚。后来,天王神帕雅英变成凤凰飞来,不停地向他展翅示意,让他把屋脊建成人字形;凤凰又向他摇头晃尾,示意屋子的两侧要用东西蒙好,才能为人们挡风遮雨。凤凰又以高脚站立的姿势向帕雅桑目蒂示意,要把房屋建成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帕雅桑目蒂便依照天王神的旨意为民造房,终于建造出如金孔雀站立般的傣家竹楼。

  另一个传说是,有个名叫岩肯的傣家青年,为让傣家人能住上舒适的房子,他请了99位老人一起商量了99天,还没设计出来。这时,三国蜀相诸葛亮来到这里,岩肯向他请教。他想了想,先在地上插上几支筷子,又脱下自己的帽子往上一放,说:就照这个样子盖吧!于是傣家竹楼就像顶支撑着的大帽子,晒台像帽冠。神话终归是神话,据考证,诸葛亮也并未到过西双版纳,但是人们的各种传说,说明傣家竹楼来之不易,说明舒适的竹楼是聪明才智的傣家人世世代代辛勤劳动的结晶。

  如今,当你走进傣家竹篱芭,登上多级木梯,来到楼上的室外走廊和阳台,阳台放着日用的竹筒、水罐等,这是傣家打水贮水用来做饭、洗手洗脚的必备家具,有的竹楼上还有冲凉洗澡的浴室。小小阳台虽然结构简易,却是人们用来乘凉或做手工、针线活的好地方。楼房分为堂屋(正房)和卧室,堂屋设在一进门处,比较宽敞,中间铺满大竹席,人们可在此招待客人吃饭,或是与亲朋好友聊天、商谈各种事宜。堂屋里都设有火塘,并支有三角铁架,用来架锅、坐壶,做菜烧饭。经堂屋向里去,便是用粗竹蔑或用木板隔开的寝室,一家几代人便在此处席楼而眠。凡是外人,均不可入内。傣家竹楼的整体,不仅样式美观,结构合理而坚固,布局得当。特别是夏季通风凉爽,最适宜于西双版纳多雨、炎热的天气。而且,楼分为两层,人住上层,可避免或减少受毒蛇、毒虫的侵袭,楼下便可用来饲养鸡鸭牛羊家禽畜,还可堆放杂物、存放常用的农具等。

  西双版纳盛产品种繁多、质地良好的竹子,易于供用户就地取材。竹楼用的竹料很多,仅大柱子小往子就要用几十根,有的还要用百根之多。竹楼,名副其实,它的梁、柱、墙板以及连接各部分用的篾钉、楔子及其它所有部件,全部用竹料制成,用以组合连接成完整的竹楼。傣家人精心设计建成的竹楼,既别致、美观,又很实用。

  竹楼上的每一个部件,都有各自的名称,它们各代表某种性别或代表某种动物肢体。如楼室侧面的矮柱子代表女性,中间较大的柱子代表男性。有人盖竹楼时,还为女柱、男柱盛装打扮,以示对柱子的崇敬。屋脊是“麻雀尾”之意,屋角是“鹭鸶翅膀”。

  为何以动物的肢体命名?据说,这是动物为向善良、勇敢的帕雅桑目蒂表达各自的报恩之情而形成的。因为帕雅桑目蒂不仅是傣家竹楼的发明者,是傣家的造福人,也是拯救动物的大恩人。传说,有一次发大水,各种动物被淹在汪洋大水里。勇敢机智的帕雅桑目蒂把落水的动物从大水中都救了出来,使它们得以生存。所以,在帕雅桑目蒂建造竹楼时,各种动物便蜂拥相助,向帕雅桑目蒂新建的竹楼献出各自的一部分肢体。

  竹楼的顶梁大柱,又被尊为“坠落之柱”。这是竹楼上最神圣的柱子。平时家里人不得随便依靠它,也不能随意堆放东西,只有家中的老人死后才能将老人的尸体靠在顶梁柱上。由遗属为他洗身更衣。楼下的中柱也不能随意拴牲畜、堆杂物。关于这一根备受尊敬的“坠落之往”的传说很多。相传,古时不畏艰难为傣家人造福建竹楼的青年英雄帕雅桑目蒂,在他建造竹楼时,中柱突然坠落到地层下面的龙宫里。龙王帕雅那亲手为他托住了这很大柱,使灾祸免以降临,竹楼得以顺利建成。为使后人的大柱不再坠落,龙王还送给他很多垫中柱的好树叶,把树叶垫于中柱下,柱子就不会坠落。于是后人凡盖新竹楼,都要弄来一些树叶垫于柱下,以求吉利。据传,当初这根大柱是由帕雅桑目蒂亲手从澜沧江畔砍回来的一棵{zd0}的树干,他为此还闯了一场大祸。原来,这棵大树是恶龙上天的天梯,当恶龙在帕雅桑目蒂的楼下发现了这根柱子时,便顺柱爬进他的竹楼里,掐死了帕雅桑目蒂,并霸占了他美丽的妻子。幸好,有一位投宿的商人波嘎发现了此事,他想了一个计谋,砍来一段芭蕉树,套上帕雅桑目蒂妻子的衣裙,放在床上。半夜里恶龙像往日那样顺柱子爬进竹楼里,正向床上的美人搂抱时,他的利爪被深深地扎进芭蕉树里,抽不出来。躲藏一边的商人便立即抽出长刀,杀死了恶龙。从此,恶龙的子子孙孙一见芭蕉树,便畏惧躲避。于是,傣家人凡盖竹楼的,都要用芭蕉树茎捆扎木柱,以驱邪祈安。

  过去傣家人的等级、辈份之别非常严格,表现在居住上,不同等级、不同辈份的人所居住的竹楼就有明显的区别。凡是长辈居住的楼室的柱子,不能低于6尺;楼室比楼底还要高出6尺;室内柱梁结构无人字架,显得比一般楼室宽敞、整齐;竹楼的阶梯则要建9级之多。有的还在竹楼上再搭一个小阁楼,使用更加便利。儿子辈的竹楼,比父辈的竹楼档次就要差一些。比如在建造高度上,要矮下几尺,不能超过或与父辈竹楼高度相同。自然,在结构上还是容许后辈有所改进。而分家之后的女儿所住的竹搂,结构档次要比长辈差的多些,竹楼阶梯只能造在7级以下,室内结构简单,外表更加低矮。

  从前不同等级的傣家人所住的竹楼,无论结构或质量都有较大的不同。凡领主等官家的竹楼高大而宽敞,可设两层台阶,每层楼梯都在10级以上。柱子多达百根以上,而且一般柱子上要雕龙刻凤。室内是用横梁串柱子,结构简单、结实、整齐。而一般百姓的竹楼,用柱只能限在40根以下,室内结构都有人字架,范围狭窄,活动不便。室壁也是用竹板连结或用幔布代替,居住也不便利。屋顶是用茅草铺盖,而官家竹楼的屋顶是用结实的木板或用瓦片铺设,这比百姓的屋顶牢固和美观得多。

  在西双版纳居住的其他少数民族的竹楼,都因地制宜,建筑在不同的地势上。哈尼族的竹楼多建在树竹茂密的斜坡上。布朗族的竹楼则多建在便于农田耕作的大山坡上。基诺族的竹楼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竹楼大不相同,他们的竹楼楼身呈方形,楼室往往只建成一座有大火塘的大房子,同一父亲家庭中的全部成员都居住在一起,房内可容纳约40到70人。有的大房子里还住着一个氏族,在总火塘下设有很多小火塘,氏族内又分开几摊居住。据说从前曾有一个大氏族的大房子里住了32户,总共127人同住在一起。

  那时,一户中只由男性当家。男人死后就拆掉房子,女人只得改嫁或自回娘家住,因为她们没有住房的继承权,这是夫权制度所造成的。

  随着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物质条件的改善,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的居住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现在傣家人建起的新式竹楼,已是竹木混合或是砖瓦结构的住房。楼顶多用木板或瓦片铺盖。竹楼里装上了玻璃窗和电灯,楼室里比从前严密又明亮,窗户上挂着花色别致的窗帘。有的室内还装有电扇、电话。但新式竹楼的外形,却仍保留了传统竹楼的形态和情趣。所以,新竹楼比旧式竹楼更为新颖、美观,更富有诗情画意。

  建新房是人们生活中的大喜事。傣家人每逢建房前都要请人看风水,选定好的地势,确定良辰吉日,{zh1}才破土动工。房主家还要请工匠、邻里和亲友前来相助。用不上几天的工夫,就能盖好一幢竹楼。新竹楼落成时,主宾共同庆贺,摆下酒席,边喝边唱“贺新房”歌:

  这座新房用的栗木最直,
  这座新房用的地皮{zh0}。
  房前的树叶像金子般闪光,
  屋后的泉水像米酒般醇香。
  新房盖得比画上的还美,
  主人的日子一定比蜜还甜还香。

游云南网站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551.cn  媒体转载联系电话:13808718598
云南旅游咨询热线:0871-6668888  6666888  6666999  游云南 您可以信赖的云南旅游专家

郑重声明:资讯 【西双版纳傣家竹楼的来历-游云南-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