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峰滑落的太阳能产业- 能源危机何时出现新局面- jearnm - 和讯博客
从高峰滑落的太阳能产业 [原创 2010-05-19 19:44:20]   
对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全年平均日照达2400小时,阳光资源四季分布均匀的云南,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太阳能技术产品的销售和应用已居全国{dy},昆明市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已经接近30%,每年为国家节约约8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1万吨和二氧化硫排放445吨。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云南的太阳能产业还是没有抢到“头把交椅”。

  太阳能带给云南的“{dy}”


  1983年,建立起了全国最早的太阳能学会。


    1984年,建立起了云南省太阳能研究所。


    1989年,建立起了太阳能质量技术监督站,是全国惟一。


  “云南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在全国来说起步是最早的,曾创造过太阳能的许多{dy}。”云南省太阳能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夏朝凤如今回忆起来,显得兴高采烈。


    据夏朝凤介绍,云南省太阳能的利用与研究工作从1971年就开始了,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太阳能开始产业化发展,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在内,当时主要以技术咨询、服务、培训,以及成果转让为主。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云南省太阳能的研究、利用,以及产业化发展是个大发展阶段,不管是产值,还是产量,又或是销售收入均位居全国{dy},太阳能、太阳能电池的推广运用占全国的1/4-1/5。全省的太阳能产值在5亿元左右。这期间有近150多家的太阳能企业,他们的技术和产品销往广东、广西等南方各省,出口到多个东南亚国家。云南省太阳能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不少企业中途“夭折”


  “2000年-2006年期间,云南省太阳能产业由于政府支持不够,曾一度落后于山东、河北、浙江等省。”


    太阳能的发展大多是以民营企业为主。这就注定了太阳能企业的发展必将充满困难和荆棘。


    据夏朝凤估算,从云南省太阳能起步发展到现在,大概有10%-15%的企业已经“夭折”,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2000年-2006年期间,云南省太阳能产业由于政府支持不够,曾一度落后于山东、河北、浙江等省,年产值增长缓慢,现在才是8-10亿元/年,只相当于其他省一个大企业一年的产值,甚至还达不到。


    “太阳能企业的发展因此受到了很大限制,xx贷不到,规模上不去,虽然在技术和产业发展上都有着很好的条件,但这也只能是为别人做‘嫁衣’。”夏朝凤如是说,由于云南省曾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科技人员,但是由于产业发展的滞后,人才大量流失到了省外,云南成为了只能守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叫穷的省份。


    云南省太阳能产业发展之初,解放军7321工厂是{dy}家太阳能企业,发展中虽然也经历过一些困难,但现在仍还在继续发展;而同时间发展企业的新元太阳能设备厂、玉溪东风太阳能厂都已经在发展中“逝去”。


  太阳能产业再逢春


  “目前,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对云南太阳能企业的一些项目已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正在接洽商谈过程当中。”


  今年4月,昆明市政府决定将大力发展昆明的太阳能产业,到2013年,太阳能产业总产值将达到60亿元以上,使昆明成为全国重要的太阳能产业基地。目前,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对云南太阳能企业的一些项目已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正在接洽商谈过程当中。


    “太阳能产业有望成为继烟草、旅游之后的昆明又一强势产业。”作为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阳能建筑昆明研发基地主任的昆明新元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培曾这样认为。


    据统计,截至2007年,昆明市已拥有130家企业从事太阳能产业。其中,太阳能光热利用企业118家,产值约3亿元;光电利用企业10家,产值约3.5亿元。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究开发了一批核心技术。


    说到今后的发展,夏朝凤认为,首先政府对技术要大力支持;其次出台了的政策不能束之高阁;再者企业在有关规定要求中在产品技术和结构上要不断创新,走产业化和集团化之路;{zh1}还要认真贯彻人大颁布的可再生法,进一步将太阳能产业发展好。

郑重声明:资讯 【从高峰滑落的太阳能产业- 能源危机何时出现新局面- jearnm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