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条例】既是亮点也是难点_中顾网是{lx1}的法律业务接洽平台和法律 ...
【工资条例】既是亮点也是难点

  一季度以来,宁夏、吉林等11省市相继调高了{zd1}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据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起草修订的《工资条例》将在年内出台,工资协商制度、同工同酬等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条款将被纳入其中。

  11省市相继调高{zd1}工资标准,值得肯定。《工资条例》在年内出台,将为劳动者表达工资诉求提供法律依据,这才是真正的利好消息。在我看来,工资协商制度、同工同酬等劳动者权益保障条款将被纳入《工资条例》,既是亮点也是难点。

  先说工资协商的问题。由于不少职工未与企业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有的企业没有成立工会,或者说工会比较弱势;职工与企业之间权利地位不对等,在工资议价方面,职工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全国总工会官员前不久曾坦言,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诸多困难。部分经营者抵触工资集体协商。

  尽管工资协商面临困难,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否定工资集体协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其实,工资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工资条,还xxx老保险金、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福利待遇、工伤待遇,工资以何种形式发放、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劳动者休息权利,等等。我认为,《工资条例》不仅要纳入工资协商制度,而且要完善相关细节设计,让工资协商制度名副其实。

  再说同工同酬的问题。虽然《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但是《劳动法》规定比较笼统,并没有规定“同工不同酬”的具体惩罚办法。正是因为用人单位违法成本太低,导致在很多用人单位,“同工同酬”成了不少劳动者的奢望。曾有报道说,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活儿,聘用工和正式工、派遣工与合同工、农民工和城镇工、编制外和编制内,收入甚至会差出10倍。同工同酬将写入《工资条例》,可以弥补劳动法规定比较笼统的不足。

  同工不同酬的弊端显而易见。它既不能调动低薪职工的积极性,也容易让高薪职工产生无形的优越感,养尊处优,失去进取心。这种按身份取酬的做法,一方面让在身份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劳动者不安心工作,另一方面也使部分企事业单位成了低素质员工的“养老院”、人情关系与腐败的温床。这不仅易造成单位内部不和谐,对单位提高工作效率与长远发展不利,而且会损害社会公平。

  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十分迫切与必要,但是用人单位一般实行的是身份管理体制。单位内部“论资排辈”,按身份血统论英雄。要真正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实行人事体制改革,用人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才是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的关键。

  要xx“同工不同酬”的身份壁垒,寄希望于用人单位良心发现,主动调节内部分配关系无疑是与虎谋皮。从法规层面推进“同工同酬”值得肯定。但是再好的规定关键要靠人去执行。明确同工不同酬的罚则,让“同工同酬”名副其实十分重要。一旦法规出台,更要提高执行力,让《工资条例》成为维护劳动者工资权利的利器。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专题。



郑重声明:资讯 【【工资条例】既是亮点也是难点_中顾网是{lx1}的法律业务接洽平台和法律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