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学术论文: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分析_胡映庚诚以待人信以 ...

  【摘要】 目的 旨在探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2例患者采取平卧位、左侧卧位时于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O)夹角处测量左肾静脉内径、腹主动脉左侧左肾静脉扩张部位近端内径。直立试验后,重复测量上述指标,并对其诊断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左肾静脉扩张部位近端内径/受压狭窄部位内径>4作为超声诊断标准。结论 超声诊断左肾静脉受压狭窄,具有检查方法简单、无创、安全、可复性强、准确性高、并可作动态观察,可作为诊断该病的{sx}方法。


  【关键词】 左肾静脉;超声诊断;儿童;直立试验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又称胡桃夹现象(NCP)。左肾静脉(LRV)汇入下腔静脉(IVC)的行程中,因走形于腹主动脉(AO)与肠系膜上动脉(SMA)之间形成的夹角受到挤压而引起临床症状。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小儿直立性蛋白尿和非肾性血尿的重要原因。本文对32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NC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胡桃夹现象的超声诊断与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间来本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NCP 32例患者,21例为门诊患者,11例为住院患者,年龄3~16岁,平均年龄9.5±0.5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以无症状血尿为多,病史最长的4年,最短者为首次发现血尿。
  1.2 方法:采用ATL HDI 5000及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3.5MHz。检出当日患儿空腹或少量进食,首先仰卧位,经腹观察双肾形态及大小,内部结构,然后观察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观察左肾静脉是否受压,并测量左肾静脉受压处及扩张处的内径,{zh1}嘱患者直立,进行直立试验(脊柱后伸位)20min后,再次测量左肾静脉宽度,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肾静脉血流情况,并于扩张处取样,测量其{zd0}流速。
  左肾静脉扩张诊断标准[1]:直立试验前,腹主动脉左侧左肾静脉扩张部位近端内径/受压狭窄部位内径>2,直立试验后,左肾静脉扩张部位近端内径/受压狭窄部位内径>4作为超声诊断标准。
  2 结果
  32例患者直立试验前检查,双肾形态、大小、内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仰卧位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小,左肾静脉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动脉夹角处可见狭窄,内径为1.2~2.0mm,平均1.6mm,腹主动脉左侧左肾静脉扩张,内径为4.0~6.2mm,平均5.1mm,二者之比>2(如图1.2);直立试验后<5~20min,狭窄处内径1.2~2.2mm,平均1.7mm,主动脉左侧左肾静脉内径扩张更加明显,为5.5~12.5mm, 平均9mm,两者之比>4。
  3 讨论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也称胡桃夹现象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症状镜下持续性血尿或肉眼血尿,直立性蛋白尿,运动后症状加重。该病的发病基础是由于左肾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行程中穿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处狭窄受挤压所致,解剖上两者之间的夹角为50~60°,并为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和腹膜等充填,而左肾静脉并不受压,但在以下情况下,(1)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而成瘦高体型,椎体过度伸展压迫左肾静脉。(2)直立活动时,腹腔脏器等因重力关系牵拉SMA。(3)腹腔脏器下垂,可使夹角变窄,左肾静脉受压,导致左肾静脉及其引流的输尿管周围静脉,生殖静脉等发生瘀血,当瘀血、高压的静脉系统与尿液收集系统发生异常交通时,即发生血尿。


  在诊断胡桃夹现象时,测定左肾静脉压力为黄金标准,通过肾静脉造影测量下腔静脉与左肾静脉的压差而获得,但具有创伤性,不易为患者所接受。而超声检查左肾静脉是否狭窄,具有检查方法简单、无创、无损、安全、可重复、准确性高、并可作动态观察等优点,为目前诊断该病的{sx}方法。左肾静脉狭窄可以存在于正常儿童,在肾小球肾病患者和高钙尿症儿童中也可见有胡桃夹现象[2]。如本文一患儿,5岁,因血尿一周住院,超声检查:左肾静脉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动脉夹角处可见狭窄,内径为1.8mm,腹主动脉左侧左肾静脉扩张,内径为4.1mm,二者之比>2;直立试验后,狭窄处内径1.5mm,主动脉左侧左肾静脉内径扩张,为6.1mm, 两者之比>4,超声诊断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检查尿常规,发现红细胞+,蛋白+,临床诊断肾小球肾炎并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予以xxxx,随访6个月后,红细胞消失,蛋白消失。


  对确诊胡桃夹现象伴无症状血尿及直立性蛋白尿患者,无需特殊xx,只要作超声追踪随访即可。如本文一患儿,26 个月,早产,牛乳喂养,消瘦营养不良,因无症状血尿曾在外院xx3个月无明显改善转来本院,超声检查:左肾静脉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动脉夹角处可见狭窄,内径为1.2mm,腹主动脉左侧左肾静脉扩张,内径为4.2mm,二者之比>2;直立试验后,狭窄处内径1.0mm,主动脉左侧左肾静脉内径扩张,为5.1mm, 两者之比>4,超声诊断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临床排除肾病可能,未予xxxx,嘱加强营养,改善体质,随访1年8个月,血尿逐渐改善,多次复查尿常规:红细胞从++减至5~10只。所以一般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处脂肪及结缔组织的增加或侧支循环的建立,使夹角变大,左肾静脉受压减轻,淤血状态得以改善,可以使临床症状缓解、减轻或消失。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历学主编: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167-1170.
  [2]孟凡荣.胡桃夹综合症超声诊断标准的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12):739-742.
转自:



郑重声明:资讯 【医学学术论文: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分析_胡映庚诚以待人信以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