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防治新方法_广西露天生态养殖研究中心_百度空间
  鸡呼吸道病的病因很多,从大体上可分为非传染性病因和传染性病因。每年从寒露开始,昼夜温差加大,大多养户为了保温而减少通风时间,再加上鸡舍设计不合理和疫苗免疫不合理等因素,使得呼吸道疾病长期困扰着广大养户。

  发病原因分析

  饲养管理鸡舍通风不良。鸡xx出的二氧化碳,粪便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煤炭不xx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上升,氧气浓度下降,长期处于此种环境的鸡,呼吸系统将受到损害。氨气、硫化氢气体可使鸡的眼结膜、气管黏膜发炎,使病原体容易侵入呼吸系统而引起发病;而一氧化碳可引起鸡的中毒;垫料干燥引起的粉尘则带有大量的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浓度高或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引发大肠杆菌病;若用了发霉的垫料,则大量的霉菌孢子散布在空气中,被鸡吸入后引起鸡的曲霉菌病。鸡舍内饲养密度过高,气候温度偏高或偏低等环境因素都可与传染性的呼吸道病原体发生相互作用,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传染性病原体

  病毒性病原体主要有禽流感(正黏病毒)、新城疫(副黏病毒)、传支(冠状病毒)、传喉(疱疹病毒)等。

  xx性病原体主要有传染性鼻炎(嗜血杆菌)、大肠杆菌。

  其他类病原体主要有慢呼(支原体)、曲霉菌病(曲霉菌)。

  其他病原体的干扰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除xx、霉形体、病毒外,还有造成免疫抑制的疾病,如鸡马立克病、传染性贫血病、传染性法氏囊炎、网状内皮增生症、亚型白血病、呼肠孤病毒病等,以及不利的环境因素,加重了病原体对呼吸道的致病作用。

  常见呼吸道病诊断要点及防治

  禽流感(正黏病毒)

  鉴别诊断本病流行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与新城疫相似,目前国内发生的新城疫其潜伏期和病程都较禽流感长,新城疫的呼吸困难,口腔积液,咕咕叫声,典型的神经症状及常规的典型病变都较禽流感明显和具有特征性。确诊只能依靠实验室诊断。

  注意与传支、传喉、传鼻、支原体病、衣原体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等的区别,根据各自流行特点、症状、病例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进行区别。

  继发或并发xx病时,通过病原分离可确定。

  防治措施

  扑杀发病群所有家禽,用H9、H5型禽流感疫苗对周边地区尚未感染的鸡群紧急免疫。

  控制继发感染。

       

        在生产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在xx某些传染病时已经把所有“好药”用尽了,效果还是不明显。而采用价格低廉的中药xx反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这些事实说明中药在xx鸡的疑难病时有其独特疗效,现介绍如下,以供备用。

  1 鸡白痢病

  白头翁、马齿苋、马连尾、诃子各15%;黄柏、雄黄、滑石、藿香各10%。用法:按3%的比例拌料作预防用。对病重的雏鸡,每羽配药0.5g与少量饲料混合制成面团填喂,此法xx率98%,预防保护率达99%。

  2 鸡葡萄球菌病

  金荞麦全草(根、茎、叶、花)制剂或根制剂。用法:预防量以0.1%拌料,连喂3d;xx量以0.2%拌料,连用3d—5d。

  3 曲霉菌病

  桔梗250g、蒲公英、鱼腥草、苏叶各500g(1000只鸡用量)。用法:将上药煎汤取汁后拌料喂服,每天2次,连喂1周。另在饮水中配以0.1%高锰酸钾。

  4 大肠杆菌病

  石榴皮、火炭母、胆酸各等分。按每鸡0.75g口服,保护率80%以上,定期预防存活率达95.5%—98%。

  5 传染性喉气管炎

  麻黄、知母、贝母、黄连各30g,桔梗、陈皮各25g;紫苏、杏仁、百部、薄荷、桂枝各20g,甘草15g。用法:将上xx煎3次,合并药液,加入饮水中饮用,供100只成鸡一剂用量,每天一剂,连用3剂,xx率98%。

  6 肾型传支

  紫菀、细辛、大腹皮、龙胆草、甘草各20g,茯苓、车前子、五味子、泽泻各40g,大枣30g,研末,过筛,装布袋备用。每只每日0.5g,早、晚两次饮用;方法:将药放入搪瓷容器中加入20倍药量的100℃开水冲沏15min~20min,再加入适量凉水。饮前断水2h—4h,2h内饮完,连用4天即愈。

  7 传染性法氏囊病

  板蓝根、紫草、茜草、甘草各50g,绿豆500g。用法:水煎,配煎液拌料喂服,或一煎拌料,二煎饮水用;对重病鸡灌服,连用3d即可。

  8 鸡减蛋综合症

  黄连、黄柏、黄芩、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黄药子、白药子各30g,甘草50g。用法:将上药加水5000ml,加白糖1kg,供500只鸡1次饮服。每日一剂,连用3~5剂,即可恢复产蛋率。

  9 鸡痘

  金银花、连翘各20g,薄荷、蝉蜕各15g,胡荽、柽柳各10g,煎汁500ml。用法:煎汤自由饮水或拌入当日饲料,病轻者连用3d—5d,病重者连用5d—7d即可控制。

  10 鸡支原体病(慢呼)

  辛夷、防风、薄荷各5g,陈皮、白芷、桔梗各5g,藿香、荆芥各10g,茯苓、黄芩各12g,苍耳子9g。用法:按每鸡1g~1.5g剂量,煎汤自饮,连用3d—7d。

               QQ:412542455      电话:13471037471             技术:潘永胜

冬春季节气候变化异常,是疾病的高发期。做好此阶段肉鸡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卫生xx
       在鸡病防治工作中,要始终把xx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三个环节,即雏鸡入舍前,整个饲养期间、卖鸡后的xx工作。
       雏鸡入舍前,鸡舍及器具应严格冲洗,xx(鸡舍内应反复xx三次以上);
整个饲养期间要掌握三个要点:鸡舍门口要设消毒池,并经常更换xx水。喂鸡前,要更换工作服并注意手和鞋的xx。平时要坚持对鸡舍内外实行定期xx,一般冬春季每周2次,鸡群发病时增加xx次数;
卖鸡后要及时清理鸡舍内外的鸡粪,对鸡舍内外器具进行彻底清扫、冲洗、xx。
2.正确接种疫苗
        养殖户应根据适合当地疫情的免疫程序,严格接种好疫苗。正确接种疫苗须注意如下问题:疫苗品种应与鸡群天龄相符;各种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滴眼、滴鼻、注射、刺种等)都有其严格规定,应按照说明去做;疫苗的稀释一般用专用稀释液或蒸馏水,稀释好疫苗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每只鸡都应接种好疫苗;注意疫苗的存放;进行滴眼、滴鼻免疫接种前后各24小时不要进行喷雾和饮水xx。
3.加强饲养管理
         舒适的环境不仅能使鸡产生{zd0}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获得{zd0}经济效益。
温度是育雏阶段主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可以发挥饲料的{zd0}效益。温度过低易引起鸡发生呼吸道病和打堆死亡。判断方法有:一是把温度计悬挂在与鸡同一高度处测温,冬春季育雏{dy}周一般控制在35℃~36℃,以后每周降低2℃~3℃,二是根据鸡的反应,这也是养殖户最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温度过低时鸡只尖叫聚堆,温度过高时鸡只则分散并有喘息,温度合适鸡只分布均匀。也可采取温度计和感官相结合判断温度是否适合。
鸡舍空气新鲜,可以避免呼吸道病的发生。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灰尘都能影响鸡的健康,甚至引起死亡。鸡舍中厌气菌分解粪便和含氮有机物产生氨气,鸡舍内氨气浓度在15×10-6时,人就感到不适,加上冬春季节,利用煤炉进行保温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所以应在不降低正常室温的前提下通风,减少鸡舍内有害气体和灰尘的含量。
       肉鸡的饲养要特别注意垫料的干爽、清洁。育雏期{zh0}用禾杆做垫料,较干爽,利于提高温度;中大鸡阶段温度低于18℃应加厚垫料以增加温度。
       密度过大会造成鸡的生长不平衡,空气中有害气体增多,特别在春季,湿度大,鸡容易感染大肠杆菌,球虫,葡萄球菌等,并可使疾病流行加快。所以,肉鸡一般要控制在每平方米10只左右。
减少应激反应。过大的声音,转群,接种 疫苗,天气突变、断喙等对鸡是一种不良刺激,常可引起发病。在饲养期间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抓鸡和惊扰。转群、接种疫苗、断喙前可以投放抗应激xx进行预防;处理好因气温下降带来的冷应激。
4.定期的xx预防
        病毒性疾病都是通过疫苗的接种来达到预防的目的,而大部分xx性疾病则要靠xx的定期投放来达到预防的目的。冬春季节流行的xx性疾病及寄生虫病主要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球虫病等,而这些疾病的发生大都与日龄和环境变化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用药预防程序。如,沙门氏杆菌病易发生于育雏鸡;而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易发生于冬春季;球虫病多发生于15~60日龄等。正确安排用药时间必须首先了解各日龄、各饲养阶段易感染发生的疾病,适时投药才能达到预防目的。
5.早发现病鸡,尽快处理
        疾病尽早发现可以尽早采取措施,以免耽误{zj0}xx时机。早期觉察疾病的发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每天检查鸡群({zh0}在早上),注意观察症状特别是鸡群精神,活动性及粪便状态;每天鸡群采食量的观察,一旦剩料较多,可能有一定数量的鸡发病;每晚在鸡舍外静听鸡群有无不良呼吸音。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大家都知道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国部分地区产蛋鸡群发生了H5和H9型禽流感,给我们养鸡产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使整个产业陷入低靡和瘫痪,鸡民效益严重受挫,失去了对养鸡行业的信心。     

  根据去年在本地区及跟踪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区禽流感发生的流行调查和掌握的资料总结出来一些经验以做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出好的经验,以对付严冬的到来。     

{yl}行特点     

1  去年在全国除少数地区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以外,大部分对蛋鸡影响的还是低致病性H9型禽流感。主要侵害170-300日龄的鸡群,主要临床症状是,传播较快,病程40天左右,产蛋下降严重,康复后很难恢复原有的产蛋量,死亡率在5%-30%之间。有轻微呼吸道症状,排黄绿色粪便,个别严重下痢,初期采食量微减,随病情严重而下降,体温高等。剖检症状是,气管黏膜充血.出血.皮下.腹腔.心冠脂肪有出血点,腺胃出血不常见,共性病变主要集中在生殖系统,乱泡充血,出血,变形或变性,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内有白色胶冻样或干酪样物。发病前后鸡群HI抗体水平不一致,刚发病时测H9抗体水平比较低,大部分鸡只在抗体水平在保护值以下,抗体低度分散离散度在5个以上,康复后抗体上升3-8个低度不等,其高过了我们免疫所产生的抗体。     

2  大家的采取方法;     

  要是单独感染者其死亡率很低,但是要是和ND和大肠杆菌混感其死亡很严重,在xx方法上大家用了好多方法收效甚微,要是在前驱期的情况下用了好的品质的金丝桃素,也只能看见产蛋下降慢和回升的快而已,干扰素和西药抗病毒xx更加没有效果。主要在早期紧急接种H9流感疫苗的养户损失和其它方法的来比效果是{zh0}的,实验证明在在加强免疫的情况下15天抗体效价就以达到高峰。     

  在免疫后的发病鸡群统计,未做过H9和H5流感的鸡群发表非常严重恢复很差,死亡率很高,做过一次灭活苗免疫的发病时间推迟,但是后果一样,经过产前两次灭活疫苗免疫的鸡群在300日龄时会出现减蛋10%的现象,而做过三次流感并产前用倍量疫苗的养户安然度过产蛋高峰。本病要是没有大杆和ND的混感下死亡率很低。     

二对今年现有存栏的后备蛋鸡的免疫     

1 进行高密度大剂量的产前多次免疫,分别在35日龄H5颈部皮下注射0.3ML,60日龄皮下注射H5H9双价疫苗0.5ML.120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H5H9双价疫苗1-1.5ML这样能安全度过高峰期。严重感染地区可增加免疫次数,300日龄后在加强一次双价疫苗的免疫各种。     

2 加强鸡群ND免疫程序,在做好体液免疫的同时重视起我们局部免疫的作用,对ND的预防一定要重视局部黏膜抗体的作用,它是抵抗病原体入侵的{dy}防线,在抗感染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局部黏膜免疫的方法是滴鼻和气雾的方法{zj0}。     

3 加强产前对小肠慢性球虫和肠道病的预防。     

4 加强对呼吸道系统的保护,预防好枝原体和传支,传喉的预防接种工作,保护好呼吸道门户。     

5 由于免疫量的增加,机体对营养和维生素需求增多,所以要定期补充。     

以上是对关于禽流感发生中的一些统计和探讨,希望对大家有用的地方起到参考作用

   

    重庆市荣昌县昌元镇观音桥某鸭场饲养天府肉鸭2000多只,体重1.5公斤左右时出现急性死亡,每天死亡40多只。


临床症状 病鸭体温43℃,腹泻,粪呈青绿色,摇头,有的脚软,不愿行走,吃食减少,口渴,嗉囊积液,倒提时口流黏液。


剖检病变 病死鸭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表面布满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心包积液,心冠脂肪出血,小肠充血、出血,肠内容物呈污红色。


诊断 取病死鸭肝组织涂片,瑞氏染色镜检,见有典型的两极着色的短杆状菌。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情况,诊断为鸭出血性败血症。


xx 用黄连xx汤xx:取黄连、栀子、板蓝根、穿心莲各450克,黄芩、黄柏各300克,山楂、神曲、麦芽各1000克,甘草200克,水煎拌料喂服,每天1剂,连用3剂,对不吃食者取煎液直接灌服。用药后死亡明显减少,后追访全部xx,未见复发。     



郑重声明:资讯 【禽病防治新方法_广西露天生态养殖研究中心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