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

    古代造纸分为5个步骤。第1个步骤是“斩竹漂塘”。造纸的工匠上山砍竹后,把竹子泡在水塘中,将截断的竹子在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时用力捶洗使青壳和树皮脱掉,目的是让竹材软化。
    制纸的第2个步骤是将软化的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桶中蒸煮8天,这样,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就去除了。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内漂洗,然后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经过反复的蒸煮、漂洗,竹子的纤维逐渐被分解了。
    古代造纸的第3个步骤是: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捣成泥面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倒入纸槽里面。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泾纸膜。
    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板上,然后移开竹帘,这层泾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泾纸页中的水分。重物挤压之下纸膜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这样,纸就基本造成了。
    焙干纸张的夹巷是两道土砖砌成的砖墙,焙纸时先在夹巷内生火,然后以轻细的铜镊将一张张湿纸摊在墙上,从空隙中散发的热气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原料主要来源为制作竹器所剩之废竹料。{dy}阶段先将原料加以分类较粗之原料,需经机器加工搅碎,再经卤水浸泡,若为细原料,则可直接浸泡卤水。
    浸泡卤水的目的在于破坏竹料的组织,使其软化以利后续加工。浸泡时间依其原料之粗细需要七至十二天不等,与古法相比速度较快,但是会有废水污染问题。
    过水池的目的再于将竹料的纤维打散,为了使纤维能均匀散开,此阶段必须加入食用废油搅拌,此举是为了避免纤维结块。
    第四步:捞纤维。在此阶段中将竹料纤维由水池中捞起,再经由滚筒将纤维压紧密,并把大部分的淡水份压干。
    第五步:烘干。利用输送带把已成形的纸材送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机中持续压实的动作,避免纸材起皱。
    第六步:整纸。在整纸阶段中,经由烘干机出口的滚筒作用,可以调整纸材的曲度使其平整以利于后续之印刷作业。

现代造纸流程: 

  水力碎浆机:浆板在水力碎浆机内受到撕裂和相互摩擦作用,从而实现纸浆碎解的目的。

  打浆:打浆使纤维产生变形、润胀、压溃切断和细纤维化等作用。通过打浆,可以改变纤维的形态,使纸浆获得某些特性(如机械强度、物理性能),以保证抄成的纸和纸板能取得预期的质量要求。
净化:净化的目的在于去除纸料中相对大的杂质,如金属屑、煤渣等。净化设备的原理是利用密度差来选分杂质。常用设备:锥形除渣机。

  筛选: 目的在于去除纸料中相对密度小而体积大的杂质,如浆团、纤维束、草屑等。

  常用设备:压力筛。

  流浆箱:流浆箱是现代纸机的关键部位。其结构和性能对纸页的形成和纸张的质量具有决定形作用。

  其主要任务:

  ■ 能有效的分散纤维。高湍动流浆箱能产生高强度微湍动,可有效的分散纤维,防止纤维沉淀和在絮聚,可有效的提高纸页的强度。

  ■ 沿纸机横向均匀的分布纸料。(决定纸幅的横向定量分布)

  ■ 喷浆稳定,确保浆速与网速相协调。(决定纸幅的纵向定量分布)

  网部: 纸浆在网部脱水成形。上网纸浆浓度为0.1?1.2%,出伏辊时纸页干度度为15?25%,成形纸干度为90?95%。由此可见,网部脱水量占总脱水量的90%以上。

  压榨部:利用机械压榨作用进一步脱水提高纸幅干度。同时增加纸的紧度及纸的强度,改善纸的表面性质(如平滑度)。机械压榨脱水在经济上是比较合算的。纸机压榨部多提高1%干度。烘缸部蒸汽消耗量减少5%。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压榨部应尽可能低脱掉水分。采用新式复合压榨,湿纸页出压榨部的干度可达48?50%。

  烘干部: 烘干部的作用:

  1. 继压榨部后脱出湿纸的水分,使成纸干度提高到92?95%。

  2. 提高纸的强度。

  3. 增加纸的平滑度。

  4. 完成纸的施胶。

  压光: 压光机用以提高纸的平滑度、光泽度和厚度均匀性。

  取卷: 将出压光机的纸在线卷成卷筒。

  复卷:卷纸机上卷成的卷筒两边不齐,而且纸幅太宽,必须纵切复卷成卷筒纸或横切成平板纸。

  包装: 用定量不小于120g/平方米的包装纸卷到卷筒纸上,形成外包装。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09年12月22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