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炉的合理使用- 過紶- goyumeka520 - 和讯博客
电弧炉的合理使用 [原创 2010-05-18 11:34:02]   

为适应电弧炉的合理使用,在供氧系统要做到“预通氧”、“前大氧”、“后控氧”的工艺条件。

 

预通氧即在燃烧以前通一次氧气。为了说明预通氧的作用,在此先说明氧气的浓度和压力与燃烧的关系。可燃物质达到燃点才能燃烧。白磷在空气中的燃点约为55℃,硫为250℃、镁为400℃、石油为600℃。在大气压力下,纯氧中的燃点约比空气中低50℃,也就是说容易自然。在高压时,如果有一滴或1粒炭落入氧气瓶的阀内,则在氧气出来时即会引燃。产生的反应热非常高,通常足以使金属的有些部件在气流中烧损,因此气体会漏出而引起爆炸。所以氧气瓶所用的压力计必须带有“无油”标志,也就是说必须供给不沾油的压力计,以后使用中也不许沾油或弄脏。有油污的橡皮管不可作氧气导管使用,因此必须保护橡皮管免于受脏,特别要注意油污的手!由于电弧炉燃烧过程中用氧气瓶,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生产。氧气浓度不仅与燃点有关,而且影响燃烧速度。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快和剧烈,这是因为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纯氧浓度是空气中氧浓度5倍的缘故。氧能促进燃烧,缺乏氧则阻止燃烧。在闭密空间内,当其中空气的氧含量由20.8%降到14%(以体积计),燃着的蜡烛便熄灭。大多数液体燃料在氧含量低于14%时熄灭。煤炭在氧含量低于9%时熄灭。预通氧可排除燃烧前残余气体和装样品时进入炉内的空气。这不单纯是为了提高氧的浓度,更重要的是xx炭、硫空白,空气中CO2,一般在ω(CO2)=0.048%左右,即碳含量为ω(C)=0.0131%左右,空气中的硫一般有3×10﹣6。可见预通氧对降低燃点,提高燃烧速度,冲洗碳、硫空白都有好处,特别对测定低碳低硫,降低空白,更为重要。

 

   试样燃烧时,1.000g钢铁试样,若在10s内完成燃烧反应,消耗氧气约0.3L左右。若用0.5添加剂,燃烧后约消耗0.12L左右氧气,也就是说,10s要用掉0.42L左右的氧。要保证燃烧、氧气流量必须高于2.5L/min。燃烧后的产物,又以氧气为载体传送到测定体系,所以燃烧时的氧气流量不应低于3L/min。经验得知,用管式炉燃烧试样时,按一定流量供气,一般是1L/min,在燃烧反应开始后,从炉中出来的气体有短时间的间歇现象发生。用电导法测定碳硫,也看到燃烧时气泡减少的现象。这说明此时供氧不足,不能满足炉中燃烧反应对氧的需求。对于燃烧停顿,由于管式炉燃烧处于高温体系,再供氧可继续燃烧。但对于电弧炉,燃烧时不能停顿后再燃,因无外界热量使试样再达燃点,它必须高速的连续的完成燃烧反应。因此,燃烧时的氧气流量必须要大,即所说的“前大氧”。燃烧反应过后,氧气流主要起载气作用。将炉内生成的CO2和SO2传递到测试部分,氧气流量一般控制在0.8~2L/min。流量太大,反而不利于测定。对于电导法或滴定法来说影响吸收,对于气体容量法测碳、尾气中残留CO2,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通常把电弧炉燃烧试样时区分前后两部分控制不同氧气流量称之谓“前大氧后控氧”的供氧工艺。这种供氧工艺在电弧燃烧时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其他方法测定碳、硫来说也是合理的。而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是得到证明的,用这种供应方式采用电弧炉燃烧测定碳、硫能保证测定的准确度。这里尚要说明的是,氧气流量的大小,对碳、硫测定影响较大。流量大,硫偏高,反之则偏低。为了减少误差,分析不同材质不同含量样品时,选择好适当的流量参数,要保持恒定,改变流量需用标准样品重新校准。

郑重声明:资讯 【电弧炉的合理使用- 過紶- goyumeka520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