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词秘史:匈奴皇后称号“阏氏”一语出自胭脂_许晖_新浪博客

语词秘史:匈奴皇后称号“阏氏”一语出自胭脂

 

    “胭脂”原本写作“燕脂”,五代时人马缟所著《中华古今注》一书中讲述了它的起源以及命名原因:“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涂之作桃花妆。”原来,殷纣王的时候就已经有“燕脂”这种化妆品了,估计最早的使用者就是那位xx的美眉妲己了。因为产自燕国,故称“燕脂”。这时的“燕脂”只能用来化桃花妆,因为只有红蓝的花汁,比起今天的胭脂来,未免过于简易了。

    “红蓝”不是指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而是一种草的名字,这种草属于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三四尺,夏季开红黄色花,叶子蓝色,故称“红蓝”,又叫“燕支”。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博学多闻,在《与燕王书》中,他和燕王讨论了这种植物:“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不?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采取其上英鲜者作烟支,妇人采将用为颜色。吾少时再三过烟支,今日始亲红蓝,后当足致其种。匈奴名妻作阏氏,今可音烟支,想足下先亦不作此读《汉书》也。”

    习凿齿这封书信牵连的干系重大。匈奴首领称单于,皇后称阏氏,为何称“阏氏”?习凿齿这封信中解释得非常清楚:“阏氏”的读音正是yān zhī,跟“燕支”、“燕脂”、“烟支”、“焉支”同音。习凿齿所说的“山下”是指焉支山,在今天甘肃省山丹县东南。此山盛产红蓝,因此此地的风俗是妇女挤出红蓝的花汁制成化妆品。匈奴人把皇后称作“阏氏”就是用这种美丽的颜料来比喻,这就是“阏氏”的得名。由此可见,游牧民族比汉族人浪漫多了,汉族人就知道叫个皇后,游牧民族却懂得用美丽的花朵来称呼皇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被汉代名将霍去病击败,失去了祁连山和焉支山,因此而作了一首xx的悲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歌里的祁连山是牧场,失去了祁连山,牲畜们无法放牧;而焉支山盛产红蓝,失去了焉支山,妇女们再无法化妆了。

    北魏贾思勰的名著《齐民要术》介绍了提取胭脂的方法:先用从草木灰中提取的碱性溶液浸泡花朵,使劲揉,用布袋绞出花汁,再用从醋石榴中提取的酸性溶液中和,反复搅拌,便可将其中的黄色素全部除尽,得到颜色纯正、极为艳丽的红色素,捻成小饼就成了胭脂,可以化桃花妆了。

    现在的胭脂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行业了,不过不再是从红蓝花中提取的,而是从胭脂虫中提取的。胭脂虫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是一种昆虫,成虫体内含有大量的洋红酸,可以作为理想的xx染料,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多种行业。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语词秘史:匈奴皇后称号“阏氏”一语出自胭脂_许晖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