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和阴影_老黄_新浪博客

面具和阴影

 

经常有人问我:把所有的面具都去掉以后,剩下来的是什么?我知道他们想要的答案是:真面目。可是,我的回答总是令他们失望。

答案一:把所有的面具都去掉了,如果还剩下什么,那也是面具。

答案二:如果把所有的面具都去掉了,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答案三:如果把所有的面具都去掉了,剩下来的就是“阴影”。

根据荣格的定义,人格面具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甚至是与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如果不与人交往,是不是就不需要面具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人是社会的动物,不可能xx脱离社会环境。即便一人独处,也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的影响。社会关系是一张无形的网,始终笼罩着我们。

胎儿没有人际关系,所以没有面具。婴儿一出生,就与母亲发生联系,这是最早的“客体关系”。开始的时候,母婴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被婴儿“整个”记录下来,形成“客体关系表象”,后来渐渐分化,形成母亲面具和婴儿面具。母亲面具是母亲的行为表现的内化,婴儿面具是婴儿自己的行为表现的内化。婴儿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在母亲面具和婴儿面具的互动中展开。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多的客体关系,形成越来越多的面具。假设面具是一层一层地叠上去的,那么,把外层的面具都去掉了,{zh1}剩下来的就是xxx的母亲面具和婴儿面具。

如果把xxx的母亲面具和婴儿面具也去掉了,那就什么也没有了,退回到胎儿或刚出生的婴儿的状态。这意味着,人的社会性没有了。没有了社会性,人和动物就没有区别了。换句话说,去掉了所有的面具,人就变成动物了。

荣格把人的动物性称作“阴影”。

人不同于其它动物,不能把人的本性归结为动物性。换句话说,动物性不是人的本性,阴影不是人的本质。按逻辑学的观点,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也就是面具;按现象学的观点,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动物性,即面具+阴影。

用想象法看自己的面具,开始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人,到了{zh1},会出现动物。动物出来了,说明面具已经基本上看完了。这是一个从面具到阴影的过程。在动物后面出来的人,往往是隐藏或压抑得比较深的面具。

而且,{zx0}看到的往往都是当前生活中的人,然后出现过去认识的人,甚至已故的人,接下来是不认识的人,有些还长得稀奇古怪。这个过程基本上符合“时间线”,从现在向过去回溯。不认识的人不是真的不认识,而是年代久远,被遗忘了,即使回忆起来,也是模糊的,甚至是变形的,所以显得稀奇古怪。总的说来,开始是写真,后来变成漫画;开始是现在,后来是过去;开始是现实,后来是虚幻;开始是意识,后来渐渐深入到无意识。{zh1}进入集体无意识,回到远古,看到动物。从象征意义上讲,回到远古,就是回到子宫,回到前世。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面具和阴影_老黄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