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米死亡线

    攀登8000米的高海拔山峰,死亡,于登山者其实是比较正常的事情,至少风险大大存在。

    在这个星球上,有14座独立山峰海拔超过8000米。都在喜马拉雅、喀喇昆仑地区,从珠峰到K2等。而登8000米高山,和常规竞技运动甚至低海拔登山与攀岩差别巨大,对一般人来说,因其太过专业而更象一个传说。登高海拔需要专业的运动装备。如高山靴、冰爪、冰镐、冰锥、雪锥、高山帐篷、高山羽绒服、雪镜、高山氧气瓶、背包、睡袋、登山绳、上升器、防晒霜等等。

    除了物质武装外,还需要登山者有专业知识的头脑。如地理知识、天气知识、攀登技巧。因为在攀登过程中,气温随时都在零下20度甚至到40度徘徊)、气流、天气、8级大风、强烈的紫外线。尤其大风中,体内热量流失、人体失温的危险极度增加。于攀登者而言,更需一幅优秀的身板,起码耐力和意志要很好,即使参加的是商业队。超过八千米海拔,对各方面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极高要求。险阻重重,因此登14座8000米,成为所谓自然运动中一种{zg}或最极限形式。较传统竞技运动,它象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探险历程——当然。尽管如今去攀珠峰及其他一些8000米,探险的意味已经越来越淡。

    8000米是一条生死线。肺水肿、脑水肿、失温(冻死)、滑坠,这是8000米海拔之上四大杀手。有人半夸张的说,在这空气稀薄地带,有时咳嗽都能要了人的命,甚至喘一口气都会引起撕肝裂腹的疼痛。在8000米以下的景况则xx不同。如甚至在珠峰7900米营地,当无风好天气时,只要有充足氧气、体力还不透支,登山者甚至雪中嬉闹、晒太阳喝茶,甚至还抽烟,也可拍照片和伙伴们闲聊——甚至用手机可以给家人打个电话(珠峰北坡全线基本有信号),一切似乎会惬意的象在马尔代夫度假。而恶劣天气时,低温、狂风、暴雪却会要了最强壮的登山家的命。

    虽然在今天,我们仍然看到了不少普通人也借商业登山实现登顶珠峰和其他山峰的宏愿。但他们往往以职业登山家向导(在中国往往是西藏登山队的登山家)为主,即聘请夏尔巴或藏族高手作向导和协作,高山协作负责扎帐篷、危险陡坡固定安全绳、在雪地开路等体力为主的协作下进行。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抛开一切杂务,仅是一味的攀登就可。但这样也极辛苦。

    他们只需先在各营地之间,反复进行高度适应性训练,之后再攀升到8000冲锋营地,在好天气周期中一鼓作气而冲顶。喜马拉雅山地区一年有2个登山季。一个是春4、5月,一是9、10月。这时候气流相对稳定,好天气周期长。而冬天太冷、夏天是喜马拉雅雨季,都不适合攀登。藏族、夏尔巴队员一般不用漫长的身体适应期,而平原长大的人,身体适应期还需要逐渐从低海拔一点点上升。

    登顶并不意味着灾难的结束。事实上,雪山攀登中大部分灾难,往往发生在下撤途中。也就是说,登顶只是成功的一半,安全下撤才是{zh1}收官的成功。所以,登山时大都有个习惯,就是所谓“关门时间”:自然天气可变不可测,大多登山队习惯于把下午2-3点计划为8000米“关门时间”——为下撤留足时间和体力确保安全,无论2点登到何处,都须下撤。所以,这突击营地往顶峰过程中,登山者就需要判断能力、风险之间的平衡了……

    为什么去登山?这运动有何不同?”

   “对于登山者来说,环境越令人难以置信,要求越苛刻,当他们稍后享受压力过后的轻松时,他们的血液就会流动得更加酣畅。危险只能锻炼登山者的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也许这就是所有冒险运动的理性所在:为了xx你脑海中的凡人琐事,你有意识地增大努力工作和集中精力的赌注。这是生活的翻版,但有一点不同:在你的日常生活中,错误可以得到纠正,妥协可以弥补过失,但在这个特定时间里,你的行为将生死攸关。

    在这些巨峰的山顶周围,看起来似乎真有一条无人逾越的警戒线。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带,低气压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使本已困难重重的攀登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一场轻微的风暴所造成的后果也许是致命的;惟有xx的气候和降雪才能带来最小的攀登成功的可能。但在登山的{zh1}阶段,没有人能够选择这样的机会…… ”

    说简单点,它是最健康的一种xx方式,它是8000米的死亡游戏。

    商业队和其他登山队员有什么不同?

    商业队有很多协作,攀登8000米山峰,更象作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太复杂了。但象一些夏尔巴或西方大牛比如梅斯纳尔,他独自一人轻装上阵,或无协作等,几天内就完成登顶和下撤,那叫阿尔卑斯攀登方式。这些人,有的靠登山协作生活获得收入,有的是把这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生命追求。中国这些年开始有一些商业登山机构和商业队员了,这是发展的必然阶段。

    高海拔登山的感受如何?

    拖着沉重的步伐穿越死亡地带,而每走一步都痛苦不堪,如果凌晨冲顶出发,那么头灯也只能照亮眼前的一两米,突然,透过帽子和氧气面罩,甚至你就会在这个狭小的视野中看到一具尸体。其实往往登山者在高海拔很容易看见前面登山者的遗体。

    石头滩,冰,雪,冰塔林,野岩羊,高山乌鸦,冰冷的河水,悬崖,大石头……雪山高大壮观,在夕阳中常常有美妙的金子般的颜色,冰、雪、石头以及悬崖,构成美丽的曲线与图案,而天空、风、植物以及光线来进行动态的永远的创作……但或许以后,我们将看不到美丽的冰塔林了。人类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透支与破坏,同样也在损害喜马拉雅山。

    山总在那里,总有人们要去攀登。这个“反熵”运动,其风险甚至死亡概率,因人类装备技术已大大降低,但依然是高风险的项目活动。

    死亡不为怪,中国社会/媒体对登山见此不怪的时候,也说明大家的见识在增长。

 

郑重声明:资讯 【8000米死亡线】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