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概念股_冬日太阳红_新浪博客

碳排放权交易概念股

2010-01-15 

碳交易最受益者是林业股,建议xx:000592中福实业和000663永安林业![吉林森工,景谷林业】   000592中福实业拥有100万亩有林权的林地,碳汇交易和林权价值增值带来价值重估! 全 球{dy}个基于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CDM-AR)碳汇项目——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在联合国应对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的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CDM-EB)成功注册。近期,该项目将与香港一家公司签下协议,有望以6.5美元/吨的价 格出售森林20年的碳汇功能。

    碳减排量得用买的

    这 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按照《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每个国家每年排放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或类似气体,随 后政府为各自境内的污染大户(各大企业)分发排放“配额”,这些大型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买卖这种配额,也就是碳减排量。通过这种碳交易体系,如果某家企 业的排放量超出获得的配额,就必须通过“碳交易所”从配额没有用完的“较清洁”企业手中购买额外配额。据悉,虽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减排义务,但诸 如中石油等企业,已经在自己开发碳汇项目。而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从 2004年起,四川省林业厅就开始运作碳汇项目,在国家林业局、保护国际(CI)、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和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支持下,由大渡 河造林局作为经营实体,在理县、青川、茂县、北川和平武县的21个乡镇28个村境内的部分退化土地上,建立起多功能人工林2251.8公顷,约合3.4万 亩。

    据 大渡河造林局碳汇办主任王怀品透露,一般来说,木材每长1立方米,大约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83吨,释放氧气1.62吨。据项目设计的周期,“碳汇林”一 种是30年不可再生的,另一种是20年可再生3次的,则最长周期可达60年。买家可以一次买断,“批发价”会比较便宜。也可以5年核查一次,然后“零 售”,“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价格是8美元/吨,按半价计算,这些碳汇林碳交易价格也有260万美元!”

    四川省“空气”可挂牌交易

    据 悉,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再造林项目于2008年4月由联合国授权的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DOE)认证,2008年9月通过国家主管机构(DNA)审 查,同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本项目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该项目计入期为20年,可更新两次,共计60年。在{dy}个计入期20年 (2007-2026年),预计可实现减排量460,603吨CO2当量,年均23030吨。而该项目在国际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的成功注 册,也意味着我省的“空气”可以挂牌交易,并且不愁找不到阔绰的国际买家。

    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还表示,我省的碳汇林均处在岷山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带,这些区域都有大熊猫活动,森林碳汇项目在创汇的同时,还保护了大熊猫栖息地。四川适合碳汇林项目的地还很多,林业厅将大力推动碳汇项目在川发展。

                    为全球环境"打工" 康平"新鲜空气"首售10万美元

  沈阳日报讯(记者孙全)植树造林,在为应对全球变暖作出贡献的同时,还能通过出售森林中的“新鲜空气”赚取可观的收益。日前,位于康平县沙金乡科尔沁沙地南缘的一块380多公顷森林,以每吨5美元的价格,出售了森林20年的碳汇功能,售价10万美元。

   在市林业局等部门的促成下,11月25日,该局育林基金管理站教授级工程师肖映秋收到日方电子邮件,确认该项目已正式向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 行理事会提交注册申请,标志着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与康平县张家窑林场造林地的碳汇交易接近完成。该笔交易完成后,意味着张家窑林场造林地将为全球气候“打 工”。

  “张家窑林场造林地碳汇功能的交易,其实卖的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生态服务功能。”多年负责跟踪该项目进展的肖映秋算了一笔账:该林场所造的杨树林,按照国际评估机构的测算,20年中预计将吸收二氧化碳2.2万多吨。

   “这一项目需要得到国家认可,并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据肖映秋介绍,自2002年起,沈阳市林业局就按《京都协议书》下的清洁发 展机制小规模造林项目设计要求,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在康平县张家窑林场开始运作碳汇项目。今年,该项目分别获得中日两国政府批准。

   截至2009年9月,我国政府已批准了2200多个项目,得到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注册的600多个,其中林业碳汇注册项目只有1个。而沈阳与日本庆 应义塾大学开展的双边项目清洁发展机制小规模造林项目如果近期注册成功,将成为中国{dy}个小规模造林注册项目。  碳汇交易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xx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按照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 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并对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进行了分解和落实,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购买 二氧化碳减排量的方式来履行减排义务。

   未来或有一种钱叫“碳货币”

   碳交易蓬勃发展催生“碳货币”

    全球范围内的碳减排不仅有利于延缓气候变暖,实现节能环保,也催生出一个新的名词——“碳货币”。

    长期来看,“碳货币”指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会在 “碳本位”上重建,即让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继黄金、白银、美元之后的另一种国际货币基础,将“碳点”货币发展为一种新的超主权货币。

    “碳 货币”概念是在全球碳交易蓬勃发展的基础上被提出的,而碳交易模式则源自《京都议定书》,它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碳交易。碳交易的基本 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京都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到2012年减少至少5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至少25亿吨的排放目标来自于减排权交易,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由此获得的减排量用于履行发达国家碳减排义务。

    目 前碳交易市场渐趋成熟,国际碳市场在《京都议定书》生效短短几年来呈现爆炸式增长,世界银行统计显示,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扩大了一倍,高达近 1300亿美元。据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2009年6月的预测报告,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dy}大市场。

    企业和个人参与助推“碳货币”发展

    相关专家表示,现阶段实现以“碳货币”作为超主权货币的构想还相对遥远,目前较为可行的是先借助碳交易的巨大市场前景助推国际货币多元化。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zd0}的国家之一,中国被许多国家看作是{zj1}潜力的减排市场,“碳货币”的出现与发展不啻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机遇。而人民币要想搭上“碳货币”这趟快车,还有赖于中国企业界对碳交易的积极参与和创新。

    很 多企业家或许想不到,自己种的树有{yt}可以变成现钞,而这正是一些中国的市场冒险者正在尝试的新的财富积累方式。据报道,在浙江温州,一些企业家已经“试 水”绿色碳基金项目,通过企业的自愿捐资造林行为,提前储存“碳信用”。这种碳基金与公益性造林基金相比有着根本不同, 它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未来参与碳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自愿交易市场”的平台。这是中国积极发展碳交易市场和创新碳交易模式的良好尝试,只是相关计量 标准和第三方认证机构仍有待建立。

    《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全球碳交易体系三种机制,只适用于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碳排放权买卖,而个人参与碳交易市场,让碳货币“进入寻常百姓家”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据 了解,2009年7月,韩国开始在全国家庭和店铺等非生产性单位全面开展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二氧化碳储值卡”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活动参与者将根据 使用的水、电、煤气等的节约量,换算成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获得相应点数的奖励,每个点数最多可获得相当于3韩元的储值额,储值额可以作为现金使 用,也可以用来缴纳物业管理费,或兑换垃圾袋、交通卡、停车券等。

    “想像在一个碳成为货币的国家,我们的xxx里既存有英镑也有碳点。当我们买电、天然气和燃料时,我们既可以使用碳点,也可以使用英镑。”英国环境大臣大卫·米利班德的设想或许不仅仅是一个梦想。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碳排放权交易概念股_冬日太阳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