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档案文献编研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
文章作者:何庄 来源: 添加时间:2010-5-18 点击:38 |
档案文献对编史修志和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因为它具有其他资料所无法比拟的xx凭证作用。但原始的档案文献必须经过一定形式的加工处理才能利用,所以,加工处理原始档案的档案文献编研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档案文献编研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笔者想从这个角度谈点看法。 文献形成的三种形式 在古代文献形成的三种形式著、述、编中,古人对“著”(又称“作”)的形式要求是必须具有新的理论、新的认识。孔子曾谦虚地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司马迁的《史记》可谓“成一家之言”的杰作,但当别人把《史记》比之于《春秋》时,司马迁却说“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故事,非所谓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班固在其《汉书·叙传》中也只说“述《高纪》{dy},述《惠纪》第二”。可见,古人之所以不轻言著作,是因为著作的标准极高,绝非常人所能达到。 档案编研者必备的素质 表面上看,“编”只是对原始文献的抄写和编排,无须创造和阐发,比“著”和“述”简单多了。其实编研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它对编研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是相当高的。以历史档案为例,要编纂一部高水平的档案文献,我认为至少需要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提xx案编研者素质的有效途径 如果用以上标准来衡量,我国目前大多数档案文献编研者的素质是比较低的。个人认为,这是造成目前不少编研成果无人问津的主要原因。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队伍的建设抓起,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简介】 何庄,196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历史文化教研室副教授,博士,主要教学和科研方向:历史文书与历史档案。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0年5月17日 总第2003期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