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薄膜电池股_冬日太阳红_新浪博客

太阳能薄膜电池股

2009-05-08 

目前两市上市公司中,涉足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公司有:

  拓日新能(002218,收盘价11.48元,三季报每股收益0.3元)同时具备晶硅和非晶硅业务,比例在1:3左右,是国内{zd0}的非晶硅薄膜电池厂商,未来业绩已经具备切实保证。

     孚日股份(002083,收盘价3.18元,三季报每股收益0.15元)是光伏新兵,瞄准的是CIGS(铜铟硒)电池,采购两条CIGSSe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预计于明年二季度交付。

  天威保变(600550,收盘价18.10元,三季报每股收益0.63元)仿效Q-Cels,积极进军非晶硅薄膜电池领域。在薄膜电池上,公司打算投资8亿元,形成46.5MWp非晶硅生产线,预计2009年底xx达产。

  安泰科技(000969),与德国公司合作,已试产成功,曾在奥运中投入使用。

  综艺股份(600770),与韩国周星公司合作,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中期正式投产。

  太阳能薄膜电池成为太阳能行业发展的热门,是有其深层原因的。

  附网摘资料:

   全球经济衰退意味着投资风险的加大,而中外风投却在这时不惧风险,集体逆市投资太阳能薄膜电池。7月份以来,联想、英特尔、国际金融公司(IFC)等国 外风投先后向太阳能薄膜电池行业投资。这一系列举动传达了什么信号?继2005年晶体硅电池和去年的多晶硅电池之后,薄膜电池将组建成为太阳能行业新的爆 发点?

  动向 薄膜电池领域投资剧增

  7月份,联想投资刚刚募集的第四期新基金,注资浙江先进太阳能公司,该公司从事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生产。

      10月底,英特尔总裁保罗·欧德宁公布三项投资计划,其中出资2000万美元投资深圳创益科技(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11月5日,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IFC)宣布,将向中国新奥集团旗下新奥太阳能有限公司提供1.36亿美元,建设一条大型薄膜太阳能模块生产线。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风投是从主流大厂布局变动中嗅到了行业变动的预兆。

      晶体硅电池发展饱受上游硅料供应紧张之苦,在上游硅料供应紧张短期无解的情况下,全球主要光伏电池厂商纷纷加大了对薄膜光伏电池的投入。

      目前已经获悉的信息包括:全球光伏电池龙头Q-Cells全线推进现有商业化薄膜电池技术,a-Si、CdTe及CIGS均有投入;日本大厂Sharp凭 借其在液晶领域的技术优势,着重发展硅薄膜光伏电池(a-Si/μc-Si)领域,宣称将于2010年建置1GW硅薄膜光伏电池产能;受限于关键制程设备 技术的不足,Suntech就显得相对逊色,2009年硅薄膜光伏电池产能建置计划仅50MW。

  剖析 薄膜电池发展前景看好

      风投为何不计经济下滑风险,大手笔投向薄膜电池?《每日经济新闻》联系了上海某投资公司总裁,他表示,行业内龙头公司动静一直在风投重点xx范围中,这往往会成为其行动的诱因。

  薄膜电池成本优势明显

      “成本。”在被问及薄膜电池的优势时,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dy}时间给出上述答案。

      成本是制约晶体硅电池发展的主要障碍。首先,受益于行业进入景气周期,高纯度硅的价格相应大幅上升。周涛介绍说,2003年价格还在30美元/公斤左右, 到2008年中期就陡增至800美元/公斤。《2007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在总成本中,硅材料成本的占比达到了56.2%,其次是来自供货厂 商的技术垄断。周涛表示,高纯度硅对生产工艺要求很高,一直到去年,其生产技术和市场供应都是被主要厂商所垄断,下游生产厂商受到很大的制约。

      相比之下,薄膜电池则在成本上具备相当的竞争力,原材料来源广泛、供应充足,对于下游厂商极具吸引力。近年来以CdTe(碲化镉)为主的薄膜电池增长迅 速。资料显示,以美国公司FirstSolar为主生产销售的CdTe电池,在薄膜市场上的份额由2003年的7%急剧上升至去年的47%。

  转换效率还有翻番空间

      转换效率不高,一直让薄膜电池备受诟病。从实验室数据来看,薄膜电池远远落后于晶体硅。不过,目前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除CdTe外,目前已经商业化的薄膜光伏电池材料还有a-Si(非晶硅)和CIGS(铜铟硒)两种。今年3月28日,根据美国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公布,其CIGS电池的实验室转换效率达到19.9%,薄膜电池转换效率已经进一步逼近多晶硅电池的20.3%。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帅认为,实验室数据显示,未来薄膜电池还有翻番的转换率提升空间。他预计,理论上,成本还可以下降50%。

  晶体硅电池或将产能过剩

      此外,目前市场主流仍是晶体硅电池。周涛表示,在2007年全球xx太阳能电池厂商中,有9家是以晶体硅电池为主,其中我国尚德(Suntech)、英利(Yingli)、晶澳(JASolar)分别排名第2、第9和第10位。

      “今年的扩产是很厉害的,新增产能从今年下半年起陆续实现。”周涛说,根据已披露的扩产计划,他预计2008~2010年,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的供给增速依次为80.7%、43.6%和46.2%。

      但另一方面,需求却并没出现同步增长。周涛预计同期需求增速大约为48%、33%和39%,行业将出现供给略为过剩的局面。

      此前,有消息称,无锡尚德开始部分停产。周涛表示,目前北半球进入传统的行业淡季,厂商也随之进行季节性调整。

  分析 薄膜电池行业仍具支撑

      去年居高不下的油价,引发了市场资金对于新能源概念的追捧;如今油价跌幅巨大,新能源似乎也被市场置之脑后。对此,周涛认为,油价起伏本质上不直接影响光伏股票估值。他指出,石油主要用作内燃机燃料,而发电燃料主要是煤炭和天然气,后者才是光伏发电的竞争对手。

      周涛表示,就美股情况来看,光伏股自今年1月见顶后调整至今,目前总体上处于筑底阶段。不过彼此间估值有很大差别。其中,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享受较 高的估值水平,无锡尚德生产的单晶电池,转化率高达18%~19%,该股2008年PE为26倍;FirstSolar在CdTs薄膜电池上极具优 势,2008年PE为61倍;Sunpower生产的晶硅电池转换率高达22.7%,目前估值为22倍。其他技术水平处于中等的光伏股,如河北晶澳、天威 英利等,2008年平均PE在10~15倍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多晶硅股票因未来景气度下降而估值水平较低。传统多晶硅七大厂之一的MEMC,2008年、2009年市盈率分别为8倍和6倍。

      不过,国内光伏股估值较国外同行相比,相对较高。同样是非晶硅薄膜电池厂商,ENER(EnergyConversionDevices)2008年PE 为38倍,拓日新能在35倍左右。周涛认为,鉴于两者产品的转换率分别为9%、6%,拓日新能的估值存在着一定高估。  锂电池生产企业宁波杉杉、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太阳能薄膜电池股_冬日太阳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