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憾- chj5174384 - chj5174384 - 和讯博客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憾 [转贴 2010-05-18 10:37:46]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憾

■石绍祥 陶 金
2010-05-18 04:35:08 来源:


    三国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时,司马懿在上方谷固守不出,以逸待劳。诸葛亮派使臣送“女裙”激其出兵,但司马懿不为所动,反而问使臣:“你家丞相饭量如何?”使臣答道:“丞相食少事烦,每日饭量不足半斤”。司马懿听后大笑,告诉使臣:“请转告你家丞相,我每顿都吃一只鸡”。司马懿对诸葛亮可谓知根知底,知道诸葛亮的身体不能打“持久战”。不久,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卒年五十四岁,蜀军遂不战自退。

    诸葛亮是千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文武兼通、神机妙算,雄才大略,胸怀大志,对蜀汉忠心耿耿,受命于危难之时,为完成先帝遗愿、恢复汉室正统而殚精竭虑,然而却“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令多少仁人志士扼腕叹息。他死后,蜀国从此走向衰落。

    往事已成历史,教训值得沉思。诸葛亮的英年早逝,在今天可称作“过劳死”。主要原因是“食少事烦”、“过于操劳”。诸葛亮何尝不知身体的重要性,但他怀着“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未尝有怠”的心态干工作,“凡二十军棍以上的事务均亲自过问”,最终导致精力耗尽,积劳成疾。当然,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蜀国失去{wy}的顶梁柱和主心骨,从此后继无人,一蹶不振。

    诚然,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但其做法并不xx可取。指导思想的偏差,工作理念的不科学,最终导致个人和国家发展的不可持续。今天,我们个别领导干部当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诸葛亮式情结”,主要表现为: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导致终日工作劳累;片面强调工作重要性,忽视合理休息娱乐和适当的体育锻炼。“诸葛亮”式的工作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智慧和才华,抑制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自己身体透支、健康受损,长此以往,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未来战场环境复杂恶劣,作战节奏快、强度大,对官兵的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魄,是完成日常工作的需要,更是打赢未来战争的基本条件。笔者认为,要处理好工作与健康的关系,关键要做到三个“学会”。一是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要区分任务重点,分清工作主次,做到合理分工,科学安排,把工作重点放在统方向、把质量上,注重调动下属积极性,努力形成按级负责,各司其职的生动局面;二是要学会调整愉悦身心。学会工作,更要学会休息,注重科学饮食,坚持体育锻炼,培养健康兴趣爱好,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时刻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工作态度;三是要学会培养人才。相信部属、依靠部属,对于年轻人多压担子、指路子,少当保姆、做家长,放手而不撒手,信任而不放纵,努力形成“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良好氛围。

 

郑重声明:资讯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憾- chj5174384 - chj5174384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