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我们心目中的太原马拉松(建议)

关于建议举办太原马拉松赛的报告(转载)

一、举办城市马拉松赛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城市在举办马拉松赛,而更多的城市也想加入进来,为什么?

    首先,马拉松赛是一张亮丽的名片,把城市的美丽、热情、文化、健康、经济及政府的组织效能动感地、焦点地、直播地、盛大地展示出来,传扬开去。

其次,马拉松赛是全国(甚至全世界)长跑爱好者欢聚的节日,也是市民狂欢的节日。就一场比赛而言,其参加人数之多、参与人数之众是xxxx的,可以与世界杯足球赛和奥运会相媲美。像伦敦马拉松赛,参加人数就超过20万。

再次,是巨大的舞台,它展示的内容之广,效率之高难以想象。

{zh1},长跑是最简单、xxx的健身方式,它对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市民体质,预防“三高”等现代疾病有不可替代的效果。马拉松运动可以带动和促进群众健身长跑活动的开展。北京和厦门进行长跑锻炼的市民比例{zg},与马拉松运动开展是密不可分的。

二、目前我国主要的马拉松赛及其特点

2010年,我国有影响的马拉松赛有:1月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四大赛事之一),2月的福州中金在线半程马拉松赛和香港渣打银行国际马拉松赛,3月的郑开国际马拉松赛,4月的苏州半程马拉松赛和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四大赛事之一),5月的东营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和辽宁鸭绿江国际马拉松赛,8月的拉萨半程国际马拉松赛,9月的贵州镇宁黄果树半程马拉松赛、贵州六盘水中国凉都半程马拉松赛和湖南常德柳叶湖国际马拉松赛,10月的广西南宁半程国际马拉松赛和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四大赛事之一),11月的西安城墙半程国际马拉松赛、杭州国际马拉松赛和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四大赛事之一)12月的xxxx娱乐国际马拉松赛等。名气较小的马拉松赛还有许多。

这些赛事的共同特点是专业赛与业余跑相结合,专业运动员争名,业余选手造势;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城市牵头,带动全省(市);城市出名,旅游获益;形式雷同,业余选手抱怨。

国际上对马拉松赛事的评价标准有三条:奖金的多少(以及是否男女平等),{zh0}成绩和规模的大小。我国的马拉松赛组织者都按照这个标准设计和组织赛事:项目都是专业赛、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拿上名次的专业运动员是红花,可以上台领奖;全程选手是绿叶,奖牌和食品一起装在包里,打一张成绩单;迷你马拉松选手是小草,除了没什么奖品外,成绩单也是空白的,自己填;而那些关门后还在路上跑的选手就像垃圾,要被客气的清理出赛道,免得影响交通。当然,所有的马拉松赛事都是轰轰烈烈的,都是非常成功的;同样,所有的马拉松赛事都是虎头蛇尾的,都是厚此薄彼的,都是让大多数选手感到不满的。业余选手最喜欢的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和扬州半程国际马拉松赛。因为这些赛事服务更好,奖品更多,市民也更热情。

质疑一,我国每年要组织二、三十个甚至更多的马拉松赛,有必要都邀请专业运动员参加吗,有必要为了几个、十几个专业运动员而冷落几千甚至几万名业余选手吗?正是这些普通的、坚强的老老少少才使马拉松成为一个城市的盛典,一个超级的舞台,一道美丽的风景!

质疑二,我们的智慧就只能把马拉松赛办得虎头蛇尾,起跑轰轰烈烈,终点冷冷清清吗(北京起跑3万人,终点3千人;郑开起跑2万人,终点不到2千人;东营终点只有不到3百人)?

质疑三,马拉松倡导的精神是坚持、坚强和超越自我,为什么那些关门后仍在坚持的人就不值得尊重和鼓励呢!也许他们能力差些,也许他们身有残疾,也许他们今天状态不好,他们知道奖牌与他们无缘,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也不想选择放弃。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是马拉松精神的化身!可大赛放弃了他们,组织者抛弃了他们,让神圣的马拉松变得莫名其妙!

我们的政府、我们官员、我们的专家,在设计和规划马拉松赛的时候{zh0}能邀请一些多次参加过马拉松赛的选手共同参与,听听他们的感受、他们的建议、他们的疼痛和快乐,把马拉松组织得更和谐一些,更人性化一些,更善始善终一些,让它成为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跑友的聚会,成为全民健身的倡议,成为不抛弃不放弃的经典!

如果太原要举办马拉松赛,我们不希望只是简单地克隆其它的赛事,哪怕是目前最成功的赛事(比如厦门马拉松),让它很太原也很山西,很和谐也特别,很坚强也轻松,让每一个参赛者都成为英雄,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感到荣耀!

三、太原有举办马拉松赛的必要吗

回答是肯定的。首先,“好酒也要勤吆喝”。太原是三晋古都,是省会,是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不高,与它应有的地位不相称。

其次,今天的太原碧水蓝天,已经淡去了能源重化工城市的厚重色彩,它是清新的、美丽的、宜居的,焕发着青春的气息,这些都需要表达出来,传递出去,马拉松赛就是最便捷最形象的载体。

再次,太原的马拉松赛就是山西的马拉松赛。山西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宣传,尧舜禹的、佛教的、晋商的、民居大院的、古城的、相府的、鼓、戏的、歌的、舞的、酒的、醋的、小米的、红枣的、牛肉的……这些既是文化,也是经济。

{zh1},城市需要一种激情,百姓需要一种活动,经济需要一种营销,政府需要一种展示,文化需要一种提升,健康需要一种运动,很难想象还会有另一种比马拉松赛更好的形式。

四、太原具备举办马拉松赛的条件吗

任何一座城市都具备举办马拉松赛的条件。政府组织,商业赞助,群众参与,精心策划,热情服务,就能办好马拉松。何况,太原还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dy},有{zh0}的赛道,迎泽大街、滨河东西路,是最宽阔的赛道,也是太原的景观大道,能与厦门的滨海大道相媲美。

第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太原市元旦万人长跑赛举办了不下30年,这对市民的的影响是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既有身体的,也有文化的,还有习惯的,他们太熟悉跑步太能跑步也太喜欢跑步了。

第三,有实力雄厚和需要宣传的商家。

第四,有三个致力于推广和组织马拉松赛的长跑组织(太原市田径协会健身长xx会,阳泉长跑健身协会和《晋城》山西今美马拉松俱乐部);山西已有300多人1000多人次参加过全国马拉松赛,他们几乎每天都跑在城市的路上,跑在市民的身边,他们像一粒粒顽强的种子把马拉松的精神慢慢地播进了长跑爱好者的心中,让这项勇敢者的运动不再神秘也不再恐怖。随着三大协会的倡导和推动,喜欢和参加马拉松赛的人会越来越多,其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五、太原马拉松赛的特殊设计

1、不邀请专业运动员,纯粹的百姓马拉松、跑者马拉松。

我国有全世界最多的马拉松赛事,以后还会越来越多,而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又屈指可数,况且国际上知名的马拉松选手来中国的并不多,除了一些xx的马拉松赛(如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厦门马拉松赛等)外,一般的马拉松赛很难邀请到世界上知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其影响力实际上是靠众多业余选手来实现的。邀请费、{zh0}成绩奖、名次奖及相关费用少则三、五百万,多则上千万。如果把这些钱花在每一位完赛选手身上,每人可以得到一双专业的马拉松运动鞋,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赛。每一个马拉松赛,参加的选手中有99%的从来就没有想过会跑进前6名或前10名,他们的目标就是顺利完赛。一名业余的长跑爱好者要想在2小时15分内跑xx程几乎是天方夜谭。那我们就干脆把专业这块去掉,专门为长跑爱好者打造一个马拉松赛事,一个纯粹的百姓马拉松、跑者马拉松,让每一位参赛者都成为绚丽的红花,成为赛事的主角。

2、不要芯片计时系统,没有名次,只有成绩段,跑得轻松,跑出和谐。

现在的马拉松几乎都用芯片计时系统,不管规模多大,每一个选手的成绩都能xx地在完赛后现场打印出来。大家都觉得很好,并没有考虑它的负面作用。其实这样做,弊远远大于利。首先,它提高了赛事成本,系统的购买和维护要花费上千万,是马拉松赛的{zd0}支出;其次,改变了参赛者的心理,把42.195公里变成了残酷的竞技场,大家争先恐后,有的人甚至不让别人跟着跑,用变速跑的方式把跟随者甩掉,让本来就艰苦的赛程变得不和谐。全程的关门时间是57小时(北京最短5小时,厦门最长7小时),完赛率保持在50%60%40岁以上的选手完赛率在90%以上,30岁以下的选手完赛率不到30%。人们觉得年纪越大可能耐力越好,这是信口开河,没有一点科学依据。真正的原因是年轻人开始跑得太快,把自己跑伤了,跑跨了。半程过后,抽筋倒在路边的都是年轻人。年龄大的选手除了心态好外,他们本来就跑不快,反而容易取得较好成绩。人的体能消耗与开车一样,80迈的速度很省油,180迈的速度就很费油。从跑步健身的角度看,耐力比速度对身体更有好处。不计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安全性提高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芯片计时系统还有一个麻烦,当系统不太完善时很难快速打印出证书。今年的郑开马拉松赛就是这种情况。跑完后大家极度疲劳,可成绩单打印需要排队一个多小时,有好多人没有拿到证书,只好把地址留下委托给自愿者以后寄回。可以想象跑完后让人排队两小时是何种滋味。大家都说,以后再也不来郑州跑马拉松了。

基于上述原因,建议太原马拉松赛放弃芯片计时系统,既节约成本又能和谐赛事。为了鼓励跑得更快,可以把成绩分为4小时内(xx荣誉)、5小时内(银牌荣誉)6小时内(铜牌荣誉)和完赛选手(关门后坚持到到终点的)。成绩册(包括网上公布的成绩)只公布在哪个时间段完赛,没有具体成绩,排名不分先后。证书可以提前打好,谁完赛发给谁,没有完赛的{zh1}销毁。把节省的钱用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给选手更多的纪念品。

3、接力马拉松,让比赛始终精彩,体现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一起成功的理念。把参赛规模发挥到{jz},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最盛大的赛事。

马拉松赛为什么会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呢?这是不同赛程的选手一起跑造成的。全程马拉松赛一般包括三个赛程不同的项目:全程、半程和迷你,其中迷你项目的人数最多,群众的参与性也最强。起跑时是全部选手,5公里后,迷你的选手消失了;半程后,半程的选手消失了,全程的也只有一多半能坚持到{zh1}。这样,假如起跑时是2万人,{zh1}只有2千人,也就是只有10%的人到达终点。这不仅影响观赏性,也是对赛道资源的浪费,还无法扩大赛事规模。

建议:把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变成接力马拉松,再增加4人接力马拉松。这样,赛事项目就变成了全程马拉松、2人接力马拉松、4人接力马拉松和10人接力马拉松。这样的好处是:

首先,充分利用了赛道资源,把选手平均分布在整个赛道上,可以把赛事规模无限扩大,打造成超级马拉松赛;

其次,体现了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一起成功的理念;

再次,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会出现情侣接力跑、家庭接力跑、同学接力跑、同事接力跑、朋友接力跑、老乡接力跑等美妙的景象。

缺点是增加了赛事组织的难度和工作量。折中的办法是只采用一项或两项接力赛,比如4人接力等。

4、给每一位完赛的运动员颁奖、摄影,把照片放在网上。

目前的马拉松赛只给获奖的前6名或前10名运动员颁奖。我们要给所有完赛的选手颁奖(如果迷你马拉松不采用接力的方式,就不用颁奖,否则工作量难以承受。),每一个终点都设颁奖台,并给每一位获奖者摄影,再把照片公布在赛事的网站上。这样,参赛选手会有一种荣誉感,也增加了纪念意义;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赞助商、社会名流、政府官员)参与颁奖仪式,提高赞助商的积极性。摄影的工作可以由志愿者来完成。

5、把跑xx程马拉松的选手名字{yj}的刻在太原马拉松纪念壁上。

设立马拉松纪念壁,把全程马拉松完赛者的名字刻在上面,这样不仅提高了参赛者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人参赛,还会变成一个旅游资源,吸引参赛者本人、家人、朋友前来寻觅纪念壁上的名字。

6、把山西的特点和热情装在包里,让选手带回家。

一般的马拉松赛会在领取号码时给一个存衣包和一件(或一套)运动衫,全程完赛后会发一枚纪念章、一条浴巾,有的赛事还会有其他的纪念品(如今年郑开有一个杯子和一个像瑞士军刀的小组合工具),这些一般是赞助商提供的,与宣传举办城市(省)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如郑开的小组合工具是贝隆国际提供的。建议太原马拉松赛能给完赛的全程和半程的选手发一个装满山西特色的大礼包,里面有山西旅游指南、清徐的陈醋、平遥的牛肉、沁州的小米等山西名特产品,这对选手是实惠,对山西是宣传,一举多得。当然要鼓励相关企业成为赛事的赞助商。

7、马拉松频道,马拉松大道,马拉松公园。

要把赛事的举办和打造太原马拉松的全景文化结合起来,让马拉松的效应持续发挥和产生放射效应,让健身长跑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并形成一个马拉松体育旅游产业。

建议一、把太原电视台体育频道改为“马拉松频道”,对马拉松、健身长跑进行持续的广泛的宣传;再把其他的群众体育活动项目加进来(如自行车、爬山、门球、冬泳、形意拳、太极拳、踢毽子、风葫芦、跳绳、羽毛球、篮球、足球等等),宣传、报道、引导市民的业余健身运动。把这个少人问津的频道打造成专业的市民健身运动频道,把爱运动的和玩得好的当做明星,一定会收到积极的效果,不仅电视台会有高的收视率,还会把太原的全民健身运动推向新的高潮,并为山西竞技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巴西的足球水平高,是因为每个孩子都踢球;NBA的辉煌与美国的篮球普及有关系;牙买加的飞人多,是因为这个小小的国家竟然有3万人在练习短跑。这就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建议二、把滨河东路(或者连同西路)命名为马拉松大道或马拉松路,并在五一和国庆节上午(6点到12点)禁止车辆通行,让市民尽情地跑和举办路跑、快(竞)走等赛事,让长跑爱好者有一个自己的节日,而不是提心吊胆的跑在路上。展现政府对全民健身的人文关怀。光这一条,就能在全国独领风骚。

建议三、把森林公园打造成马拉松主题公园,把马拉松赛的终点放在这里(西门)。把水泥路铺成柏油路(水泥路太硬,长跑易受伤),划上1002005公里的线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的起点和终点。设立马拉松纪念壁,把每一届跑xx程的选手的名字刻在上面,把为太原马拉松做出贡献的人的名字刻在上面。设立马拉松展览馆,把马拉松比赛的影像资料和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收集在这里,游客可以随时观看。甚至可以在绿树丛中建一条标准的400树胶跑道,让人练习场地跑。再搞一些跑步的雕塑。让这里成为市民跑步的基地(目前,这里是我会的训练基地)和训练马拉松选手专门场所。那些想跑马拉松的人会来这里练习也会来这里学习。那些把名字留在纪念壁的人和他们的家属、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后代,会来这里找找他们的名字,看看他们的照片和比赛的录像。随着赛事举办的越来越多,来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里势必会成为一个马拉松的圣地,成为太原{zj1}特色的旅游景点。把那些参加过太原马拉松赛的名字留在这里,把他们的故事留在这里,是组织者对这些平民英雄{zg}的礼赞,也是对马拉松这项伟大运动的礼赞!太原{yj}地留下了他们的名字,他们也会把太原留在自己的心中,留在他们后代的心中!能把普通人塑造成xx的城市,它本身就是xx!这就是三晋古都,龙城太原!

8、太原马拉松只是山西马拉松的龙头,更多的地区性马拉松会把山西打造成健身跑步的王国。

随着太原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会在长跑文化、赛事组织、人才培养、商业参与等方面积累大量相关资源,为全省各市举办特色鲜明的半程马拉松赛提供了便利,如平遥可以在国际摄影节期间举办化妆半程马拉松赛,临汾举办鼓文化半程马拉松赛、,阳泉举办山城半程马拉松赛,晋城举办相府半程马拉松赛等等,把全民健身与地方经济、旅游、文化等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山西独特马拉松景观。,把山西打造成健身长跑得乐园,马拉松赛王国,成为全民健身得典范。

9、把太原马拉松平台做大,与“晋商文化周”、“山西名特产品博览会”等放在一起,用立体的方式把山西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

光是成功举办赛事还远远不够,要充分利用赛事的新闻焦点和各地选手云集的机会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内涵上展示山西的文化和经济,建议同时举办晋商文化周、山西名特产品博览会等。

10、赛事命名问题。

***杯太原(国际)马拉松赛”,这个杯的冠名商一定要是山西的xx企业,比如晋商银行啦,太钢啦,汾酒啦等等,而不是外地的企业或者外国的企业,一定要把这种xxxx的机会留给为山西的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而不是像其他城市那样(北京的马拉松叫恒源祥,郑开马拉松叫贝隆国际)。因为赛事有多大的名气,就有给冠名商多大的宣传。这个机会是xxxx的,这个资源是极其稀缺的。

六、太原马拉松赛会成为全民健身的典范,为城市马拉松竖起新的标杆

把太原马拉松赛办成山西特色的、立体的、和谐的、有纪念意义的、规模宏大的甚至是{dywe}的马拉松赛,让所有参赛选手都喜爱。全民健身,精彩每个人,为城市马拉松赛带来新气象,树立新标杆。

七、什么时候举行合适,从哪里开始

城市马拉松赛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网站的设计、赛事的规划、招商、各部门协调、田协备案、宣传、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等,有许多工作要做,至少需要一年多的准备时间。现在开始准备,2012年举办是可行的。建议如下:

1、从现在开始,设立太原马拉松赛筹备委员会,进行调研、策划、协调、组织,列出一个xxx的工作时间表,有序、高效的开展工作。

2、整合省内马拉松资源,让各长跑协会的工作与太原马拉松赛的筹备宣传配合起来,进行模拟比赛,外出比赛时统一行动,以太原马拉松队的名义集体参赛。比如,今年10月的北京马拉松赛就可以统一组织起200多人“太原马拉松队”,出发前在太原举行盛大出征仪式,向广大市民宣传。比赛时统一服装,打上“太原”二字,再扛上几面“太原马拉松队”的旗帜。当然,政府要有所支持,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明年5月或9月,以三大长跑协会与政府一起举办一个马拉松邀请赛,全程是省内的选手,半程和迷你马拉松以太原长跑爱好者为主。一方面宣传,另一方面积累赛事组织经验。

3、对省内健身长跑组织给以必要的支持和引导,鼓励这些跑友组织更快的发展,更好的宣传健身长跑和马拉松运动。

汾水藏龙地,晋阳卧虎城。太原马拉松赛一定能办成中国最特色也最出色的马拉松赛,荣耀太原,辉煌三晋!

太原市田径协会健身长xx会

阳泉长跑健身协会

                      山西今美马拉松俱乐部(晋城)

执笔:苏保文(漫步者苏)、王玉明、任永健、覃富忠

二○一○年四月十六日

附:联系方式

太原市田径协会健身长xx会会长苏保文15034198125

阳泉市长跑健身协会会长杨瑞和13037060877

山西今美马拉松俱乐部主任李晋华13935695735



郑重声明:资讯 【( 转载)我们心目中的太原马拉松(建议)】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