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离子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钾离子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010-05-12 20:53:22 阅读12 评论0 字号:

 

 

 

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钾含量在0.3~20mg/L的测定,也适用于各种工业用水、原水及生活用水中钾的测定。

    1.方法提要

    水样经雾化喷入空气—乙快火焰中原子化,在原子蒸气中钾原于处于基态状态。以钾特征线(共振线)766.5nm为分析线,测定吸光度。加入氯化铯可抑制水中各种共存元素及水处理药剂的干扰。

    2.试剂和材料

    ①盐酸。

    ②氯化钾标准溶液。

    a.钾标准溶液I:称取105~110℃下烘至质量恒定的高纯氯化钾1.907g,xx至0.0002g。放入100mL烧杯中加水20mL,使其溶解,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择至刻度,摇匀备用,此溶液1.00mL含1.00mg钾。

    b.钾标准溶液II:移取钾标准溶液I  5.00mL,放人100mL容量脑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00mL含0.050mg钾。

    ②氯化铯溶液:含铯10g/L。称取126g氯化铯(CsCl)放人200mL烧杯中,加人50mL水,再加入浓盐酸20mL。溶解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3.仪器和设备

  原子吸收光谱仪和一般实验室用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应配有钾空心阴极灯,空气—乙炔预混合燃烧器,背景扣除校正器(推荐使用连续光谱氖灯扣除背景)、打印机或记录仪等。

    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均应达到下列指标:

    ①检出限:在测量循环冷却水样中,钾的检出限应小于0.05mg/L。

    ②工作曲线线性:工作曲线上部20%浓度范围内的斜率与下部20%浓度范围内斜率之比值,应不小于0.7。

    ③{zd1}精密度要求:工作曲线中浓度{zg}的10次吸光度的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其平均吸光度的1.5%,浓度{zd1}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溶液)的10次吸光度的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浓度{zg}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4.工作条件的选择

    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所提供的{zj0}条件,调节波长766.5nm,调试灯电流、通带、时间、火焰条件、背景扣除等。仪器开机点火后需稳定约5~10min方能进行测定。

    5.测定步骤

    (1)试样溶液的制备

    取现场循环水样约500mL,加入浓盐酸将水样酸化至pH值1左右(每升水样加人盐酸8.0mL)当水样中悬浮物较多时,可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滤液贮于聚乙烯塑料瓶内(试样可放置2周)。

    (2)工作曲线的制作

    准确移取钾标准溶液II  0.00mL(试剂空白),0.50mL,1.00mL,1.50mL,2.00mL,分别移入50mL容量瓶中,并加入5.0mL氯化铯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系列钾的浓度为0.0mg/L,0.5mg/L,1.0mg/L,1.5mg/L,2.0mg/L,在仪器{zj0}工作条件下,于波长766.5nm处,以试剂空白调零,测其吸光度。以测定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对应的钾含量(mg/L)为横坐标,绘制出工作曲线。

    (3)试样的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25.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人5.0mL氯化铯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按工作曲线制作中同等仪器条件,用试剂空白调零,测其吸光度,若试样中钾含量超出工作曲线范围,可稀释后测定。

  6.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钾离子质量浓度表示的钾含量ρ1(mg/L)按下式计算:

 

ρ1=ρ×(f×50/V0)

   

式中ρ——从标准曲线中查得钾的浓度,mg/L;

    f——酸化后试祥体积(mL)与所取水样体积(mL)之比;

    V0——所取试样溶液的体积,mLl

    50——测定时试样稀释后的溶液总体积,mL。

  

 

 

 

 

 

 

 

 

 

 

 

 

 

 

 

 

 

 

 

 

 

 

 

 

 

 

 

 

 

 

 

钠离子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本方法适用于钠含量为20~500mg/L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钠的测定,也适用于各种工业用水、原水和生活用水中钠的测定。

    一、方法提要

    水样经雾化喷入空气—乙快火焰中原子化,在原子蒸气中钠原子处于基态状态。以钠特征线(共振线)330.2nm或589.6nm为分析线,测定其吸光度。

    二、试剂和材料

    ①盐酸。

    ②钠标准溶液;称取在105~110℃烘至质量恒定的光谱纯氯化钠2.5481g,xx至0.0002g,放置1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1.00mL含1.00mg钠。

    三、仪器和设备

    原子吸收光谱仪和一般实验室用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应配有钠空心阴极灯,空气-乙炔预混合燃烧器,背景扣除校正器(推荐使用连续光谱氖灯扣除背景)、打印机或记录仪等。

    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均应达到下列指标:

    ①检出限;在测量循环冷却水样品中,钠的检出限应小于0.4mg/L;

    ②工作曲线线性:工作曲线上部20%浓度范围内的斜率与下部30%浓度范围内斜率之比不应小于0.7;

    ②{zd1}精密度要求:工作曲线中浓度{zg}的标准溶液的10次吸光度的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其平均吸光度的1.5%,浓度{zd1}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溶液)的10次吸光度的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浓度{zg}的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四、工作条件的选择

    按照仪器说明书所提供的{zj0}条件,调节波长330.2nm或589.6nm,调试灯电流、通带、积分时间、火焰条件、背景扣除等。仪器开机点火后需稳定5~10min方能进行测定。

  五、分析步骡

    1.试样溶液的制备

   取现场循环冷却水样品约500mL,加入浓盐酸酸化至p H为1左右(每升水样加入8.0mL浓盐酸)。当水祥中悬浮物较多时,需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滤液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该试样品可放置2周。

    2.工作曲线的制作

    准确移取钠标准溶液0.00mL,2.50mL,5.00mL,7.50mL,10.0mL,分别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系列浓度为0.00mg/L,50.0mg/L,100.0mg/L,150.0mg/L,200.0mg/L,在波长为330.2nm处,调节仪器为{zj0}工作状态,以水调零测定吸光度,以测定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对应的钠含量mg/L为横坐标,绘制出工作曲线。

    3.试祥的测定

    按工作曲线的制作中同等仪器条件,以水为空白调零,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若水样中钠含量大于200 mg/L,可稀释后测定。

    六、分析结果的衰述

以钠离子质量浓度表示的钠含量ρ1(mg/L)按下式计算:

 

ρ1=ρ×f

 

式中ρ——从标准曲线中查得钠的浓度,mg/L;

    f——酸化后试样的体积(mL)与所取水样体积(mL)之比。

 

 

 

 

 

 

 

 

 

 

 

 

 

 

 

 

 

 

 

 

 

 

 

 

 

 

 

 

 

 

 

 

 

 

 

 

 

 

 

 

 

 

铜离子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铜含量为0.5~10mg/L的澜定.也适用于各种工业用水、原水及生活用水中铜含量的测定。

    1.方法提要

    水样经雾化喷人空气—乙快火焰中原子化,在原子蒸气中铜原于处于基态状态。以铜特征线(共振线)324.7nm为分析线,测定吸光度。

    2.试剂和材料

①硝酸。

②硝酸溶液:1十1

③硝酸溶液:1十499

④铜标准镕液。

    a.铜标准溶液I:称取铜丝〔高纯〕1.000g,xx至0.0002g,放人200mL烧杯中,加入50.0mL水和1.0mL(1十1)硝酸镕液,在电炉上缓慢加热使铜丝xx溶解,赶尽氮的氧化物,冷却后用(1十499)硝酸溶液稀释至1000mL容量瓶中,摇匀,此溶液1.00mL含1.00mg铜。

    b.铜标准溶液II:移取铜标准溶液I  5.0mL,放人100mL容量瓶中,用(1十499)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00mL含0.050mg铜。

    3.仪器和设备

    原子吸收光谱仪和一般实验室用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应配有铜空心阴极灯,空气—乙炔预混合燃烧器,背景扣除校正器(推荐使用连续光谱氘灯扣除背景)、打印机或记录仪等。

    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均应达到下列指标:

①检测限:在测量工业循环冷却水样品中,铜的检测限应小于0.05mg/L。

②工作曲线线性:工作曲线上部20%浓度范围内的斜率与下部20%浓度范围内斜率之比值,应不小于0.7。

    ③{zd1}精密度要求:工作曲线中浓度{zg}的标准溶液的10次吸光度的标淮偏差,应不超过其平均吸光度的1.5%;浓度{zd1}的标淮溶液(不是零浓度溶液)的10次吸光废的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浓度{zg}的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4.工作条件的选择

    按照仪器说明书所提供的{zj0}条件调节波长324.7nm,调试灯电流、通带、积分时间、火焰条件、背景扣除等,仪器开机点火后需稳定5~10min方能进行测定。

    5.测定步骤

    (1)试祥的制备

    取现场水样约500mL,加入浓硝酸酸化至pH值1左右(每升水祥加入2.0mL浓硝酸)。当水样中悬浮物较多时,需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滤液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试样最长时间可放置2周)。

    (2)工作曲线的制作

    移取铜标准溶液II  0.0mL(空白).1.0mL,2.0mL,3.0mL,4.0mL放置50mL容量瓶中,用(1十499)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系列含铜的浓度为0.0mg/L,1.0mg/L,2.0mg/L,3.0mg/L,4.0mg/L,放在仪器的{zj0}工作条件下,于波长324.7nm处,以空白调零,测定其吸光度。以测定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对应的铜含量mg/L为横坐标,绘制出工作曲线。

    (3)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掖25.0mL,放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1十499)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按工作曲线的制作中同等仪器条件,以空白调零,测定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中查出相对应的铜含量mg/L。

    6.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铜离子质量浓度表示的铜含量ρ1(mg/L)按下式计算:

 

ρ1=ρ×(f×50/V0)

   

式中ρ——从标准曲线中查得铜的浓度,mg/L;

    f——酸化后试祥体积(mL)与所取水样体积(mL)之比;

    V0——所取试样溶液的体积,mLl

    50——测定时试样稀释后的溶液总体积,mL。

 

 

 

 

 

 

 

 

 

 

 

 

 

 

 

 

 

 

 

 

 

 

 

 

 

 

 

 

 

 

 

 

硫酸盐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硫酸盐(以SO42-计)含量不小于10mg/L的测定。

    一、方法提要

    在酸性条件下硫酸盐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经过滤干燥称量后,根据硫酸钡质量可求出硫酸根含量。

   二、试剂和材料

   ①盐酸溶掖:1十1。

   ②氯化钡溶液(BaCl2·2H2O):100g/L。

 ③硝酸银溶液:17 g/L。

   ④甲基橙指示液:1 g/L。

  三、仪量和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滤板孔径5~15μm的坩埚过滤器。

四、分析步骤

    用慢速滤纸过滤试样。用移掖管移取一定量过滤后的试祥,置于500mL烧杯中,加2滴甲基橙指示液.滴加盐酸溶液至红色并过量2mL,加水至总体积为200mL。煮沸5min,搅拌下缓慢加人10mL热的(约80℃)氯化钡溶液,于80℃水浴中放置2h。

    用已于(105土2) ℃干燥质量恒定的坩埚式过滤器过滤。用水洗涤沉淀,直至滤液中无氯离子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

    将坩埚式过滤器在(105土2) ℃下干燥至质量恒定。

    五、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mg/L表示的硫酸盐含量(以SO42-计) ρ按下式计算:

 

ρ=(m-m0)×0.4116×106/V0

 

式中  m——坩埚式过滤器和沉淀的质量,g

     m0——坩埚式过滤器的质量,g

     V0——所取试样的体积,mL

0.4116——硫酸钡沉淀换算成SO42-的系数。

 

 

 

 

 

 

 

 

 

 

 

 

 

 

 

二氧化硅的测定

 

  一、方法提要

    硅酸根与钼酸盐反应生成硅钼黄(硅钼杂多酸),硅钼黄被1—氨基—2—萘酚—4—磺酸还原成硅钼蓝,于波长640nm处有{zd0}吸收,测量吸光度。

  二、试剂和材料

  ①盐酸溶液:1十1。

  ②草酸溶液(H2C2O4·2H2O):100g/L。

  ③钼酸铵溶液[(NH4)6Mo7O24·4 H2O]:75 g/L。

④1—氨基—2—萘酚—4—磺酸溶液(C10H9NO4S):2.5 g/L,称取0.5g1—氨基—2—萘酚—4—磺酸,用50mL含有1g亚硫酸钠的水溶解。把溶液加到含有30g亚硫酸氢钠的100mL水中,用水稀释至200mL,混匀。若有混浊,则需过滤。放入暗色的塑料瓶中,贮存于冰箱中。当溶液颜色变暗或有沉淀生成时失效。

  ⑤二氧化硅标准贮备液:1mL含0.1mgSiO2。

  ⑥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mL含.001mgSiO 2,移取10.00mL二氧化硅标准贮备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用时现配。

三、仪路和设备

①分光光度计:带有1cm的吸收池。

②具塞比色管:50mLg

四、分析步骤

1.工作曲线的绘制

    移取二氯化硅标准溶液0(试剂空白),1.00mL,2.00mL,4.00mL,6.00mL,8.00mL,l0.00mL,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相应的二氧化硅量分别为0mg,0.01mg,0.02mg,0.04mg, 0.06mg,0.08mg, 0.10mg。加入1mL盐酸溶液和2mI钼酸铵溶液,混匀,放置5min。加入1.5mL草酸溶液,混匀,1min后加入2mL1—氨基—2—萘酚—4—磺酸溶液,混匀,放置10min。使用分光光度计,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640nm波长处,用1cm吸收池测定吸光度。

    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二氧化硅的量(mg)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2.测定

    用慢速滤纸过滤水祥。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量过滤后的水样,置于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加入1mL盐酸溶液和2mL钼酸铵溶液,混匀,放置5min。加入1.5mL草酸溶液,混匀。1min后加入2mL1—氨基—2—萘酚—4—磺酸溶液,混匀,放置l0min。使用分光光度计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640nm波长处,用1cm吸收池测定吸光度。

五、分析结果的表随

以mg/L表示的二氧化硅的含量(ρ)按下式)计算:

 

ρ=m×1000/V

 

式中  m——根据测得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二氧化硅的量,mg

      V——所取水样的体积,mL。

 

 

 

 

硝酸根离子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锅炉用水和工业冷却水中硝酸根离子的测定定,测定范围为40mg/L以下。

    一、方法提要

    硝酸盐在波长219nm处有强烈吸收,并符合比耳定律,据此可用紫外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为xx亚硝酸根离子干扰,可加入氨基磺酸去除之。水中的某些有机物也有干扰,为xx此干扰,另取一份试液,用还原剂除去其中的全部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后,以此作空白,测定吸光度。

    二、试剂和材料

    本方法中所用水,均为重蒸馏水

    ①5%硫酸铜溶液。

    ②1%氨基磺酸溶液(新鲜配制)

    ③2mol/L盐酸溶液:17mL浓盐酸和83mL水混匀。

    ④锌—铜还原剂;取5g粒径为2~3mm锌粒用水冲洗两次,再用2mol/L盐酸镕液洗净,{zh1}用水洗两次,放入100mL烧杯中,加入100mL5%硫酸铜溶液至锌粒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的薄膜,弃去溶液,用水再洗两次,将处理好的锌—铜粒风干,装瓶备用。

    ⑤硝酸钾标准溶液(1mL含0.1mgNO3-)。

    a.硝酸钾贮备溶液(1mL含0.4mg NO3-):准确称取0.6523g经l05℃干燥24h的硝酸钾,溶于20mL水中,移人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b.硝酸钾标准溶液(1mL含0.1mg NO3-):准确吸取25mL硝酸钾配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三、仪器和设备

    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②石英吸收池:1cm。

    ③比色管:25mL。

  四、分析步骤

  1.工作曲线的绘制

    ①准确吸取0.5mL,1mL,2mL,3mL,4mL,5mL硝酸钾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六支25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②以水作空白参比,在219nm处,用1cm石英吸收池测定其相应的吸光度,并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硝酸根离子含量(毫克)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2.测定

    ①准确吸取两份各10mL经慢速滤纸过滤的水祥,分别置于25mL比色管中,一份水祥

加入0.8g(约3~4粒)锌—铜还原剂和1m2mol/L盐酸溶液,放置5h后过滤于25mL比色管中,用水洗涤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称为甲液。

    ②另一份水样中加入1mL1%氨基磺酸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称为乙液。

    ③以上述甲液作参比,在219nm处,用1cm石英吸收池测定乙液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硝酸根离子的含量a(毫克)。

  五、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浓度表示的水中硝酸盐含量ρ(mg/L)按下式计算:

 

ρ=(a×1000)/100

 

式中  a——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硝酸根离子含量,mg;

     10——吸取的水样体积,mL。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钾离子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