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讲台——向优秀的教师郭玉梅学习- 高效课堂的践行者的日志- 网易博客

生命的讲台——向优秀的教师郭玉梅学习

2010-05-10 19:35:44 阅读11 评论0 字号:

生命的讲台——记唐山丰润区岔河镇中学教师郭玉梅

      “你好,我就是郭玉梅。”

       在窗明几净的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中学图书室里采访时,初春的阳光正映照着这位青春洋溢的女子:一袭白色半大风衣,脖子上围着一条绣着荷花的丝巾,她的嗓音清脆爽朗,不时伴随着银铃般的笑声……我们不禁产生疑问:这就是那位已患脑瘤8年,曾经5次开颅,却依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34岁女教师吗?

       我不惧怕病魔,但害怕离开讲台,害怕离开孩子们。如果离开孩子们,活着都没有意义——— 摘自郭玉梅的日记

       郭玉梅1998年从唐山师专毕业后,告别老家迁安,来到岔河镇中学任教,开始教生物,后来教思想品德课。她工作努力,教学得法,深受学生喜爱。

        2002年9月,时任八(1)班班主任的郭玉梅时常感到xx、恶心,浑身无力。起初,她还以为是劳累所致,并没在意。谁知,国庆节前夕到医院检查,竟被确诊为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左颞叶脑膜瘤,而且肿瘤已经有鸡蛋大了,随时有生命危险!得悉病情,郭玉梅感觉如晴天霹雳……

        2002年10月,郭玉梅接受了开颅手术,切除了脑瘤,手术十分成功。可是,2003年9月,郭玉梅被检查为脑瘤复发。于是,她不得不经历一次又一次手术:2003年9月,开颅;2005年4月,开颅;然后又是2006年、2009年!其间,病变向肺部、肝部扩散,她又被查出了肺癌。

       病痛的折磨,撕心裂肺。尽管如此,郭玉梅却始终舍不下她的工作。

       {dy}次入院,医院告诉她要先做几天术前观察,郭玉梅一听,起身就返回了学校。她的理由很简单:与其在医院忍受那份儿煎熬,还不如先给孩子们上完刚开讲一个单元的新课,也好让学校更从容地安排代课教师。

       第三次开颅手术前,医生曾告诉她手术成功的希望只有1%;保守xx危险性要小些,但有可能“变傻”。“变傻,那还怎么教书?”郭玉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手术。那次手术整整进行了21个小时,她又一次闯过了鬼门关。

       在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她不但仍然承担四个班的思想品德课,每周照常完成9至12个课时的教学任务,还一度担任八(3)班班主任。直到做完第5次手术后,因为左耳失聪,记忆力严重下降,才听从学校安排到图书室工作。

       其实,她的心里不是没有过波动。只是,每经历一次手术,她对生命的体悟就加深一层:从痛苦到欢欣,从绝望到超然,从迷茫到珍惜……她忘不了各级领导一次次热情伸出援助之手,忘不了同事们手术室外一次次焦心的守候,忘不了孩子们那一个个期盼的眼神。

       领导和同事总是问我累不累,能否吃得消?我就用一位主持人的话作为回答:痛并快乐着——— 摘自郭玉梅的博客

       第二次开颅手术后,郭玉梅的肢体一度出现僵硬,手臂不能弯曲,下肢没有知觉,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好转。

       每次开颅,医生都要先揭开郭玉梅的左半边颅骨,手术后再用钛夹和钛钉固定。几次反复后,她的左耳上方已缺了一块直径达3厘米的头骨,只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头皮。一受到震动,她就会头晕眼花,还要反胃呕吐,浑身无力。

       可想而知,为完成教学,郭玉梅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出多少倍的艰辛!

       有时,她上着课突然感觉恶心、乏力,不得不停下来,跑到教室外面呕吐一会儿,但回来后仍坚持把课上完。有时,她不得不马上回到办公室服药,但每次都是匆匆吃了药就很快返回,尽量不耽误学生们学习。

       尽管同事们处处体贴她,郭玉梅却从不把自己当病人。班里每星期五节早读课,由3位老师轮流值班,她坚持值两次。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郭玉梅特别规定:每节课前两分钟,选一名学生讲一则与课程有关的故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她还绞尽脑汁地设计课堂活动。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她组织了一场《情系汶川》的主题教学课,课前让学生准备诗朗诵、小品,她自己则扮演一个在地震中为了保护孩子而遇难的母亲。那一刻,老师和同学们都泪流满面……

       与病魔抗争的同时,郭玉梅还通过了非师范学历教师培训考试和本科xx自xxx。有两次考试,她是头上缠着纱布、带着帽子参加的。第三次手术原本安排的时间与非师范学历教师培训考试冲突,郭玉梅和医生商量:能不能先考试,适当推迟手术?家人哭着劝她:“你都这样了,还惦记考试干啥?”郭玉梅却说:“手术我相信早{yt}晚{yt}影响不大。而这次考试通过了,对我以后教书有用。如果我下不了手术台,以后别忘了把证书给我烧了,让我带到天上去。”她的执著打动了大夫。而郭玉梅真的参加完了三场考试后,才走上手术台。

       第四次手术后,郭玉梅的左眼使用稍有过度,就会暴发阵阵钻心的疼痛。但当时,学校刚换了新教材,她必须将教材研读一遍。实在坚持不下去时,郭玉梅就让丈夫念给她听,她硬是将新教材短时间内了然于胸。

       就这样,2008年期末考试,郭玉梅任教的思想品德课取得了全区第二名的好成绩。她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唐山市xx教师等荣誉称号。

       今天我用爱心和微笑温暖学生,明天学生就能用爱心和微笑去温暖世界——— 摘自郭玉梅的博客

      在许多学生心目中,郭玉梅曾经是他们热爱的“麻辣老师”、“知心姐姐”。胡大翠老师记忆犹新,有一次,学校为搞调查,让每个学生完成两个小作文,分别是《最xx我的人是您》和《我最喜欢的一堂课》,许多学生写了郭玉梅和她的课。

       说她“麻辣”,是因为郭玉梅总在想方设法与学生打成一片。课间,她会和学生一起跑步,比赛踢毽子。见到女生,她会主动笑着打招呼:“嗨,美女……”

       郭玉梅很少批评学生,即使批评,也从不板着脸,而是语气委婉。所以,学生们愿意接近她,早恋的烦恼、单亲的苦楚……都愿意讲给她听。

       然而,现在,郭玉梅更是学生们心目中的“英雄老师”。“言传不如身教”,郭玉梅深知这一点。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老师,她愿意把自己当作“活教材”,让孩子们去感知该如何热爱生命、热爱集体和乐观坚强。

       所以,爱笑的郭玉梅不但仍然笑着讲课,而且笑对擦肩而过的死神。每次手术,郭玉梅都选择自己走进手术室。因为手术室门外的走廊上,站满了她的同事和学生。她要用这种方式告诉大家:“我没事”。

       所以,热爱生活的郭玉梅淋漓尽致地展示对生活的热爱。她在网上开了博客,写她学习《论语》的点滴感受,用细腻的笔触写每一名学生的优点,写丈夫对她的爱、写儿子的顽皮、写各级领导和同事们带给她的深深感动。

       所以,爱美的郭玉梅依然精心地打扮自己。虽然衣饰是千方百计淘来的便宜货,但她要穿出阳光,穿出活力。她尤其喜欢长发,拥有一头漂亮的直发是她的梦想。每次做手术剃了头,她都要带上一个时尚的假发套。

       每次郭玉梅住院期间,都会有学生给她发短信、打电话表达祝福,还有孩子专程骑自行车不远百里去看望她。为了xx孩子们心中的惦念,第五次手术后的郭玉梅特意回到学校看望孩子们。有的孩子激动地说:“老师,你虽然戴着假发,但是越来越漂亮了!”郭玉梅突然摘掉假发,给学生看刚冒出的参差不齐的头发茬。那一刹那,孩子们都呆住了,教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突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没有头发的你在我们心中也是最美的!”教室里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一刻,郭玉梅笑了,她的笑容里充盈着美丽的泪花。

      我为我们河北省有这样优秀的教师而感动!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生命的讲台——向优秀的教师郭玉梅学习- 高效课堂的践行者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