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4 08:37:52 阅读1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编者按:
近期,我报社多次接到湖南湘潭地区群众的电话举报:在湖南湘潭响塘锰矿矿区,几十个大小不一的非法锰矿肆无忌惮的组织生产,近百个非法矿井深入地下,如同老鼠打洞般疯狂盗采锰矿资源。我报先后于4月4日、4月6日、4月7日、4月20日,5月10日五次派出记者赶往湘潭锰矿矿区,对非法锰矿进行了暗访。
非法锰矿,真猛!
------湖南省湘潭锰矿非法生产现状调查一
本报记者 马继红 黄雄 蒋杰 吴芳/文 张洁/图
巷道十分狭窄,仅用成人手臂粗细的树木简单支护,道路则用木头钉成梯装,一次可容一人通过。矿井倾斜45度斜着直通地底,仿佛毒蟒张开巨口随时待人而噬。矿井深处透出一点昏暗的灯光,几名单瘦赤膊的工人各挑一担锰矿石走出井口,顾不上汗水湿透衣裤,弯着腰蹒跚着脚步向离井口不到10米远的称量处走去。
4月4日,在湘潭响塘锰矿矿区,记者在离公路不到200米的地方看到了这一幕。
开采、运输和销售“xxx”
每天下午5点左右,在响塘乡锰矿矿区,凡是有闲置劳动力的家庭,都会带着扁担挑着簸箕、拿着锄头、水壶向固定的几个非法锰矿集合。这其中,有年近60的老人、有20不到的小伙、有同样背负家庭负担的妇女,更多的还是30-50岁的壮年男子。
“我们一般白天睡觉,下午4、5点上班,第二天早晨5、6点下班。矿井白天都用杂草、树木遮盖住,晚上搬开就能生产,其原因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矿工张阿牛(为保护被采访人,文中人名均用化名)在其中一个较大的非法锰矿已经做了4年多,他介绍说:“矿里有专人放炮、我们只要负责铲矿和挑矿,自铲自挑,挑得了多少就铲多少。”
记者声称是打算来开矿的外地商人,与几名正在将矿石装车的工人进行了一番交谈。据了解,响塘乡锰矿矿区原有非法锰矿近百个,近几年来政府加强打非力度,但仍有数十个非法锰矿一直在生产。大的矿上百人,小的矿30、40人,矿工多是本地农民,也有从重庆、湖北、四川等地过来的原煤矿工人,因为煤矿关闭整合暂时失业“慕名而来。”
“非法锰矿大多分工明确,一般由男子下井、女子装车,矿主的亲属担任称量和统计工作。”知情人黄小明告诉记者说:“运输大概是10元/吨,有专人用卡车拖运。也有专人定期来收购矿石,基本上已初具集开采、运输和销售xxx的产业利益链。”
年收入2万余元,靠“刨矿”盖了一栋小楼
清明时节的小雨淅沥沥的下着,地面的水流沿着巷道向井底流去。矿工们全身湿透,却仍然在狭窄的巷道上摸索着井壁,挑着担子一步步向前。
“我们上班比较自由,只要有矿开工随时都能去。因为采取计件工资,挑出来的矿石都要称量后再统计,做的多自然赚的多,工资当天下班时老板会跟你结算。”张阿牛介绍:“挑的多的{yt}能赚200多元,少的几十元也有,我一般{yt}100多元。”
“我们跟老板不存在雇佣关系,哪个矿有活干,哪个老板当天能发工资,我们就会去!”另一名矿工李大黑告诉记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大家既担心非法矿突然被查封掉,也担心遇到黑心老板卷了钱就跑人。”
在湘潭锰矿矿区,除了在非法锰矿“打日工”的采矿人,还有一种利用农闲之余出来“刨矿”的刨矿人,今年62岁的王明德就是其中一位。“刨矿石不需要成本,拿着锄头、铲子、簸箕就能干活。我从14岁开始就出来刨矿石,现在一年能赚2万元左右。”王明德笑着介绍说:“2006年,我家新盖了栋小楼房,加装修、买电器、家具等花了近20万元。今年我家还有6吨矿石没卖,大概能卖上800-900元/吨。”
而刨矿石与采矿石的区别还在于:采矿挖的巷道深,往往需要选点、放炮等,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但能开采出品位较高的碳酸锰。而刨矿石则大多是埋藏不深的氧化锰,价钱上便宜很多。而且刨矿石相较采矿,需要更多的经验和运气,经验不老到、运气不好,可能连续几天也刨不到矿石。
无通风、排水等设施,一旦出事后果严重
在响塘村石冲组一非法锰矿的称量处,用塑料薄膜和木头搭建了一个临时窝棚,窝棚里摆放着一张椅子和一杆秤。窝棚离井口不足10米远,不断有工人从矿井挑着锰矿石上来。同时,又不断有新的工人拿着工具加入。由于井下过于潮湿闷热,大部分的矿工都脱下外衣,只穿着短裤下井,没有穿戴任何劳动防护用品。而称量人员则一边称矿石一边统计重量,以备下班时跟工人结算工资。
“这个井有100多米深,平时有40多人在干活,每天能出几十吨矿石。”另一名知情人杜宇向记者介绍:“但这个矿的资源不多了,现在正找人四处探矿”。记者在现场待了不到10分钟,就有工人打电话叫矿主开车过来。
记者发现,非法锰矿的矿井基本上为独眼井,并不具备通风、排水等基础安全条件,且巷道多用木材进行简单支护,每个矿井下井人数又多在30人以上,没有绞车、猴车、罐笼等快速提升升井设施。再加上井下电线电灯隐患重重,一旦发生火灾、水灾或坍塌事故,必然酿成重特大事故。而现场无论是矿主还是矿工,大家嬉笑依旧,有的矿工一边挑矿石一边大声唱歌,有的一边抽烟一边和工友调笑,丝毫不为自己所处的危险环境担忧。
在这处井口距离公路不足200米,在井口不远的一栋新建楼房,记者看到一张宣传牌,上写:洗浴、xx等字眼。“尽管国土部门经常有人过来检查,但这几个矿一直没有停产。”杜宇向记者透露:“xx、雷管等火工品除了可以在黑市上买到,也可以走公安的渠道弄到。但如果想真正开矿的话,只要与国土、公安搞好关系,就可以大胆的挖!当然,开矿的也不是一般人!”
记者手记:
据了解,湘潭市2009年非煤矿山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5%和{bfb}。特别是2010年湘潭县1.5事故血的教训,没有引起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湘潭锰矿非法开采,安全隐患触目惊心。记者冒着危险,前后三次赶到非法锰矿生产的现场暗访并拍照。期间,记者的身份几度遭到部分矿工和非法矿主的质疑和威胁,但所幸转危为安。
此次调查,一方面记者为矿工简陋、毫无安全保障的工作环境及矿工“明知非法生产、明知不安全”却依然欣然下井的行为深感痛心。另一方面也希望地方政府和国土、公安部门能及时采取行动,坚决打击这些非法盗采国家锰矿资源的“盗贼”。
“假关闭”妄图瞒天过海
非法猛矿筹备“新开张”
------湖南省湘潭锰矿非法生产现状调查二
湘潭锰矿区非法锰矿疯狂盗采锰矿资源一事经本报记者反映后,受到湖南省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据当地国土部门反映,地方政府前后三次拉网式排查,组织了近百人的队伍上山关矿。
然而当记者两次冒险到现场“回头看”时却发现,当地政府打击“非法”锰矿的鞭子却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依然白天关门晚上生产
4月8日,记者就暗访结果以文稿形式向相关部门反映了情况。但记者再次接到群众举报,此地非法矿并没有得到整治。4月20日凌晨1:10,记者一行4人驱车赶到湘潭县响塘乡锰矿矿区,发现该地区路旁的几家非法矿依然在疯狂生产。
当晚一直下着雨,雾气很大,路况也很差。但从非法矿到京珠高速路段,运送锰矿的载重大卡车络绎不绝,仅记者所见就不少于12辆。
公路旁几个非法锰矿灯火通明,工人作业的身影和呼喊声依稀可闻。记者在距离非法锰矿100多米远的地方停车,准备靠近观察。但离非法矿尚有50米的时候,一阵急促地狗吠声响起,紧接着一个中年男子打着手电从一旁的房屋内走出来,并高声喝问记者是干什么的!记者见非法矿守卫森严,只能上车离开。
事后,记者就了解的情况再次向相关部门反映。
如此监管整治是为哪般
4月29日,湘潭县国土局执法大队的胡立军和王金茹等人来到我报社驻湖南省记者站,向记者站递交了湘潭县政府《关于反映我县响塘地区非法采猛等有关情况的汇报》。汇报材料上写道:“4月23日,由分管副县长带队,组织国土、公安、电力、安监等相关部门和响塘乡政府,对响塘地区的非法硐井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填埋,现响塘地区范围内的非法硐井全部整治到位”。
“加强对用电情况进行检查,杜绝为非法硐井供电现象,并时刻对非法硐井用电情况进行巡查,发现一处,剪断一处。”此外,材料中还写道:“联合执法队共有18人,分三班,对非法采矿进行24小时不断巡逻,并做好相关巡查记录”。
5月10日下午5:30左右,记者一行再次来到位于响塘乡农科村方塘组和响塘村石冲组的几个非法猛矿。远远望去,青山上黄土斑驳,四处堆积着黑色的锰矿石。几个非法矿井都是用泥土、木棒等物简单填埋,上面用铲车铲上几铲泥土,有的还露出井口,有的则用木板盖住井口,上面铲上泥土,用车压实,。
而从公路上通往矿井的电线如同蛛网密布,也没有像湘潭县政府所言的“发现一处,剪断一处。”更有甚者,其中一个非法矿,简易工房上的电线、空调还在,工房的锰矿场上堆放着挑矿石用的竹簸箕和黑黝黝的矿石。
“拆除工房、撤除生产设施、炸毁填埋井口、拆除电源、遣散非法务工人员、没收非法矿产品。”按照国家关闭非法矿的“六条标准”,响塘地区范围内的非法硐井xx没有整治到位。
“以前,非法矿主都是用泥土和木棒等简单填埋来应付政府检查,现在政府来关矿,跟非法矿采取的方法一样,不知道应付的又是谁?”一知情人告诉记者:“只要把填埋的泥土挖开,不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再次组织生产。”记者在现场也没有见到湘潭县政府所说的任何巡逻人员。
风声紧暂歇业改天再开张
据了解,受利益驱使,湘潭锰矿响塘矿区非法开采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再加上地处湘潭市雨湖区、九华区、湘潭县以及长沙市望城县交界处,外来务工人员繁杂等诸多问题,非法开采屡禁不止。
5月10日下午6:00左右,记者在响塘矿区还发现有非法生产的痕迹。在响塘村公路两旁的山上,记者在一口水井旁看到散放的竹簸箕、水壶等物,沿着山路往上走不到200米的距离内就有两个非法小矿,一名妇女正拿着锄头在其中一个小矿的渣场中刨矿石。
“老板说前段时间有记者来了,现在先休息几天,开工再喊我们。”响塘村石冲组一村民介绍:“我们村很多人都在矿里做工,开矿的也有几个。”说着,该村民指着路边一栋过地磅的房子说,那个地磅就是我们村支书搞的。
“政府打了招呼,最近不能搞,风声太紧。”另一村民告诉记者:“等过段时间就可以搞了,现在矿石又涨价,收矿石的都来了好几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