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光跳绳做操怎么行? 别把孩子养成小绵羊_中国教育批判(教育咨询 ...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中小学校应增加对抗性、冒险性运动项目

  华龙网讯 “因为担心学生意外受伤承担责任,学校不敢开设有一定难度的体育项目;加上缺乏专业体育教师,不少学校没有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上体育课。”这样的结论,是出自市人大教科文卫委提交的一份有关“我市学校体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昨日,在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此展开审议,并一致建议,“中小学校应当增加体育课对抗性、冒险性运动项目,激发孩子们的冒险、创新潜力。”

  别把孩子养成小绵羊

  审议中,参加了此次调研的一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说:“现在,在很多中小学,上体育课就是跳跳绳、做做操、玩点小游戏,10多岁的孩子温顺得就像一只只小绵羊,这体育课也太轻松了点。”

  “体育课就是要有风险性,不敢冒险的人还谈什么创新。”市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委员高进进说,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缩在学校和家长的怀里,这样的青少年一代,怎样撑起国家和民族的重托。”

  体育器械积满了灰尘

  这次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雅棠亲临了多所学校,“一些有一定难度、危险性的体育器械,明显看得出是长期在保管室睡觉,积满了灰尘,为迎接我们的检查才找人擦过。”

  调研发现,现在有很多中小学,为了避免学生上体育课时意外受伤,减少了难度高、危险系数高的体育项目,有的学校甚至直接取消了这些项目。高进进说:“现在,很难看到学生在体育课上从事跳马、单双杠、高低杠、平衡木、标枪、铅球等体育项目。”

  专职体育教师紧缺

  专职体育教师的紧缺,也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的重要原因。

  调研报告列举了一组数据,据2009年的统计,按中小学每周每班4节体育课时计算,目前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体育教师配备率分别为52.25%、64.36%和38.13%,教师缺口分别是4600人、2300人和2200人。

  “老师都是一知半解,怎么教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也只好找点轻松的项目。”高进进说,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每周4节体育课的落实,而且兼职体育教师太多,这也直接影响了体育课教学质量,影响了体育课教学目标。

  胖娃近视眼越来越多

  “如何在保障学生安全状况下,丰富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这是‘健康重庆’建设面临的问题。”有组成人员说,现在的中小学校,胖娃和近视眼越来越多。

  调研数据显示,2009年,万州中小学生的健康合格率86.5%,肥胖率比前一年上升1.22个百分点,视力低下的占到了38.1%;九龙坡区的小学生肥胖和超重率是7.9%,中学生的肥胖和超重则达到了11.2%;南岸区,6—18岁学生视力不良率是60.19%,男女生营养不良与肥胖检出率均出现增长。

来源:

 体育锻炼围着考试转 “应试体育”正在毁孩子?

学生体质逐年下降

  “今年为什么只能考规定项目,取消了区县自选项目?”

  “孩子的个体差异很大,简单几项能否真的测试出孩子的身体素质?”

  “学校一年来猛练这几样,搞得孩子对体育课一点兴趣都没有了……”

  伴随着从5月初开始的中考体育考试在全市有条不紊地进行,家长们对中考体育的种种说法也不绝于耳,在一些考生家庭中,中考体育考试已经成了一块“心病”,甚至有家长提出,这项旨在促进学生锻炼提高孩子体质的考试已和当初的目的背道而驰。

  家长

  为体育中考花2000多元报班

  在本市一所普通中学读初三的小林上周终于考完了体育,全家都跟着他松了一口气,小林妈妈告诉记者,孩子比较胖,体育一直不太好,半年多来,学校的体育课上每天翻来覆去地就是练要考的这几项,弄得孩子很烦,不愿意上体育课。眼看着快考试了成绩还是不行,只好咬牙花2000多元报了一个中考体育培训班,强迫孩子每周练两次,好歹考过了,孩子再不用为体育课的事情着急发脾气了。

  小林妈有些不解,为什么一定要把考试项目限定得这样死,以前还有区县自选项目,包括了很多孩子喜欢的游泳、排球、武术什么的,如今都取消了,也把孩子对体育的兴趣扼杀了大半。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在全国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其中长跑和立定跳远多被列为必考项目。

  北京自去年中考体育考试改革取消了区县自选项目,长跑和绕标志物15米往返篮球运球成为必选项,还有一个限选项是男生实心球或引体向上,女生实心球或仰卧起坐。今年,考试项目不变,但是难度和要求有所提高。

  为什么取消区县自选项目?市教委体美处的一位负责人称,以往各区县在随机项目选择随意性比较大。取消区县随机选择项,实行全市统一标准更有利于考试公平,保证考试成绩真实。

  保证了公平和真实,却无法兼顾学生的体育兴趣,也许考试本身就是“双刃剑”。

  “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设置应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体育老师说,有些男生引体向上一个都做不了,而他们选择同类项目中屈臂悬垂,大都可以拿到及格,甚至满分。同样,有些偏胖女生的仰卧起坐很难获得最基本的达标分,而她们选择同类项目中的斜身引体,却大都能拿满分。

  学生

  初一初二像放羊 初三围着考试转

  很多学生表示,体育考试中最困难的就是长跑。“一提长跑我就万分恐惧,跑800米太痛苦了,考前好几天都会提心吊胆,心神不宁,都快落下心理疾病了!”一位女生说。

  一项简单的体育考试,怎么会对学生造成这样的影响?陈经纶中学资深体育老师邱少仁告诉记者,对于一些平时缺乏长跑练习的学生来说,长跑确实是一项比较困难甚至很痛苦的项目,如果训练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恐惧情绪。

  “上初一、初二,体育课像‘放羊’,初三就天天围着体育中考内容转。”一些学生告诉记者,那些分数已达到满分的学生可以不受管束,未达满分的学生则机械地重复着自己不喜欢的考试项目。

  邱少仁老师说,以中考的必考项目长跑为例,训练需要耐心,更需要科学的方法,绝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一蹴而就的,一些缺乏经验或者急功近利的老师,为了考试成绩提高,强迫孩子没完没了地跑,玩命地练,只能适得其反。

  邱老师说她一学期只在开学和期末测两次长跑成绩,中间的几个月会分阶段,用各种方法进行慢跑、阶梯跑、加速跑,甚至跳绳等多种训练,保证体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医生

  考前“恶补”弊大于利

  “去年12月,学校就召开初三年级中考体育动员会议,因为担心成绩太差的孩子拖学校的后腿,老师直接推荐学生去参加体育中考培训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很多学校和老师对学生中考前“恶补”体育持默许、甚至是推波助澜的态度,这也是中考体育培训为什么越来越火的原因。

  一位体育中考培训班教练说,他们针对中考体育项目实行一对一强化训练,因为今年考试已经开始,已有很多人来为孩子预约明年的。他建议{zh0}提前半年开始训练,每周两次,一次二小时(一小时收费100元)。至于能达到什么效果,他承诺说,篮球可以保证达到9.5分,实心球最少可以提高1至2米的成绩,至于长跑就不太好说了,要看孩子身体情况和素质,“补一下肯定比不补强。”

  既能够在短期内提高体育成绩,加大升学时的胜算,又能够让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是很多家长在为孩子请体育家教打的“如意算盘”。

  但是,事实真的会这样如意吗?记者了解到,为了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成绩,很多培训机构或体育家教都采取训练专业运动员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甚至有些是超负荷的。小林妈妈说,儿子就曾腿上绑着沙袋跑圈儿。

  “考前‘恶补’{jd1}弊大于利!”北京大学{dy}医院儿科医生雷宇说,青少年不适合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即便对身体没造成伤害,如果他们对强加给自己的运动产生强烈的逆反,也许会一生厌恶体育运动。

  老师

  都是“应试”惹的祸

  “不都是为了分吗?差一分,能差出一操场的人去,孩子下了那么大工夫学习,要是把分丢在体育上,那不是太冤了吗?”一位家长一语道真相。

  邱少仁老师认为,一方面优质体育教育资源的不足,导致很多学生平时体育锻炼成问题,只能在中考前进行“恶补”;另一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也使得很多学校、家长及学生不得不以应试的手段来应对中考体育。

  事实证明,体育中考并没能成为孩子加强体育锻炼的“强心针”,北京学生体质正在下降。2007年,北京市教委公布的北京市学生体质监测数据显示,北京青少年学生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等体能素质指标20年来持续下降。超重率和肥胖率合计为25.3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认为,其直接原因是北京学生升学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过重和缺乏体育锻炼。有些学校没有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规定的周课时计划,无法保证每日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双休日很多学生又去参加补习班、兴趣班等,更加重了学生负担。

  实际上,饱受诟病的体育中考从去年开始也悄悄变化,最可喜的转变是,注重运动技能和身体灵活性与协调性的篮球运球取代了老项目立定跳远。邱少仁老师认为,相对于容易对膝关节和跟腱造成伤害的立定跳远来说,篮球是一项可以作为终身兴趣的运动。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家长们期待,中考体育考试的改革能走得更远,正如北京体育大学吕韶钧教授所说,体育中考作用是督促学生将运动放在平时,xx运动习惯的养成,体育运动是一辈子的事。

来源:

当前,又到了一年一度招生考试的关键时刻。这几年,随着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警示,难脱干系的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开始齐抓共管,事情好像有了转机。然而,其实没那么简单。

  有报道说,某高校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招生前举办培训班,一方面为不具备二级运动员证书的考生解决报考资格,另一方面为考生做文化科目和体育专业水平“辅导”,年复一年,这生意越做越大,做生意的人胆子也越来越大。

  更多面临中考的学生临考“抱佛脚”,突击练习考试项目,以应对体育考试。原本就缺乏体育锻炼,提高体质不如提高考分,体质上去了,还会掉下来,体育考分上去了,一辈子下不来──如此体育观,当然不是孩子们自己固有的认知。中考早已加大体育分数,据说还要再加大,作为督促学生锻炼身体的“硬杠杠”。有教育部门官员认为,不考,学生更不锻炼了。真不明白,为什么好心的总是大人,不听话的总是孩子?

  不否认,教育部门对学生体质的xx有所提高,许多学校体育设施和锻炼条件也有明显改进,但是,忽视体育的情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体育考分高与身体素质好之间未必可以画等号,更不一定说明具有良好的锻炼习惯。以为唯有考试才是督促锻炼的有效手段,大谬!何况体育考场内外,明里暗里还有许多名堂。

  孩子们的精力总量是有限的,过分顾此,必然失彼。哪是芝麻,哪是西瓜,大人比孩子明白。把沉重的课业负担强加于孩子,不惜损毁孩子们身体成长发育和终生的健康基础,说起来于心不忍,做起来乐此不疲,何时才是尽头!



郑重声明:资讯 【体育课光跳绳做操怎么行? 别把孩子养成小绵羊_中国教育批判(教育咨询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