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双雄"联袂融资:"寒冬"来临前的资本大竞赛? - 中资银行- bicker ...
重卡"双雄"联袂融资:"寒冬"来临前的资本大竞赛? [转贴 2010-05-18 19:15:26]   
重卡"双雄"联袂融资:"寒冬"来临前的资本大竞赛?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如果重卡这个行业,我只能配置一只股票,你会建议我选哪只?"

      11月8日,面对来访的汽车行业某资深分析师,北京一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总监这样发问。

      两天前,国内重卡行业{lx1}的垂直一体化企业——潍柴动力(000338.SZ)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拟公开增发不超过6000万股A股,筹资不超过55.8亿元。

      希望得到答案的还有香港的投资者。

      近日,香港联交所传出消息,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重汽集团)红筹上市通过聆讯,预计募资规模将达8亿—10亿美元。

      作为产销量已跃居全国{dy}的重型卡车生产商,重汽集团必将在接下来的香港路演中力争获得{zd0}多数投资者的青睐。

      偶然还是必然?

      面对明年1月1日商用车全面实行"国III"排放标准,重卡行业景气度将可能因此面临直线下滑的"关键"时刻,重卡"双雄"不约而同的融资行动也许注定耐人寻味: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不仅仅是资本市场,对于竞争逐步趋于激烈化的整个重卡产业来说,这都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资本竞赛

      "要是重汽集团香港红筹上市原本是可预期的话,潍柴动力突然选择此时A股增发xx是出人意料。"11月8日,国内一家合资证券公司的汽车行业研究员这样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准备参加重汽集团的香港路演,他还来不及对潍柴动力增发A股的信息做出评价。

      不过,在他看来,作为重卡行业内{wy}完整的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车桥)供应商,数年来,潍柴动力从重卡产业的整体价值链上获得了最为丰厚的利润。尽管过去几年,其频繁出击资本市场,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兼并,但其整体的财务状况可以说仍是行业内{zh0}的,是最不缺钱的公司。

      根据潍柴动力的增发公告,本次增发预计募集资金净额将不超过55.8亿元,计划用于投资三个项目建设以及增资三个控股子公司。

      "如果增发能够顺利实施,公司的股本将扩张11.5%左右,但由于募集资金投入的项目相当于再造一个潍柴,因此其业绩提升有望超过50%甚至更高。"国泰君安汽车行业研究员张欣在自己的报告中这样点评。

      与潍柴动力A股的突然增发相比,重汽集团的香港红筹上市可谓更加引人瞩目。

      接近重汽集团承销商中金公司的人士称,重汽集团的集资额可能较此前预期的8亿美元增多,将加码至10亿美元以上(约78亿港元)。

      因此,重汽集团此次招股预计将刷新内地汽车企业在港上市的集资纪录。据了解,重汽集团将于11月12日展开国际路演,11月15日左右启动香港公开发售,并计划于11月底挂牌上市。

      "这无疑是重卡领域的一场'资本竞赛'。"原天相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员,现供职于泰达荷银基金的陈桥宁这样告诉本报记者,尽管重汽集团是在香港招股,潍柴动力是在A股增发,但重卡"双雄"之间的产业竞争延伸到资本竞争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陈桥宁认为,接下来,两家重卡巨头将选择什么策略来说服投资者最终选择自己的股票将更加有挑战性。

      重卡行业的冬天或将来临?

      "同一行业综合实力排名前两名的企业几乎选择同一时段xxxx,这在资本市场上应该是{dy}次。"长盛基金一位长期跟踪汽车行业的基金经理认为,一般来说,同业的两家巨头相继发股,表面上说明该行业当前处于景气期。

      不过要是反过来想,这是不是该行业将要出现周期性反转的一个信号?对于要始终注意风险的基金经理来说,类似的反问总是来的那么迅速。

      汽车行业1-9月份的报表显示,1-9月,国内销售汽车645.8万辆,同比增长24.5%。与此同时,1-9月重卡的销量37.5万辆,同比增加15.2万辆,增长了68.2%。

      "今年重卡行业的景气度简直超乎想象。"陈桥宁告诉本报记者,考虑到周期性行业往往一旦见顶将出现快速下滑的局面,对于明年重卡市场的前景,他流露出自己的担忧。

      有关数据显示,从今年9月份开始,重卡行业与去年同比尽管出现了增长,但环比仍呈下降趋势。

      上述合资券商的汽车行业分析员也同样对明年汽车行业的前景表示信心不足。"2008年1月1日,'国III'排放标准执行将可能导致重卡乃至整个汽车行业的销售量出现下滑。"该研究员介绍,按照欧美国家执行"欧III"排放标准的经验看,重卡行业的销售量将因此出现30%上下的一个滑坡。

      在他看来,今年重卡销量之所以出现巨幅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客户提前消费,以规避明年将大面积执行"国III"排放标准的影响。

      重汽集团主承销中金公司的汽车行业研究员王智慧尽管在自己的报告中预测,重汽集团2006年至2009年的平均复合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38%,但对于明年重卡行业的走势,也表示持谨慎态度。

      "如果说,明年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出现较大的增幅,货运增速不能保持增长的话,重卡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陈桥宁认为,重卡行业明年的走势需要引起各界高度xx,投资者不应xx以今年的重卡行业的超景气来判断明年这个行业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据他观察,近几个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货运量增速已经见顶的疲态,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

      "货运量增速的快慢将直接影响重卡的销售,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高位运行受到了政府的xx,明年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有可能继续加强。种种因素都在告诉投资者,切不可对明年市场过度乐观。"陈桥宁表示。

      采访中,中信证券李春波、国信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员赵雪桂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因"国III"排放标准的执行以及今年重卡行业普遍存在的提前消费的事实,明年重卡行业将基本上不会再现今年的辉煌。

      不过,考虑到目前油品以及相关"国III"配套措施的准备还不充分,"国III"明年将大面积执行的可能行不是很大。因此,他们认为,明年重卡市场既不太可能出现行业的大增长,也不会出现行业的大滑坡。

      "我所掌握的情况看,要是明年所有的车都用'国III'的油,中石化和中石油肯定会困难。"李春波认为,"国III" 的执行应该至少会有一个过渡期,不可能所有的城市都严格执行。

      不过,采访中,国家发改委以及国家环保总局没有对"国III"排放标准的执行给出过渡期的说法。

      双雄"争霸"

      "不管怎么说,这两家巨头选择这个时候融资,都应是做了充分考虑的。"陈桥宁告诉本报记者,赶在明年行业可能受"国III"影响出现下滑前进行融资,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不变应万变"的策略。

      "对于负债率相对比较高的重汽集团来说,这次红筹上市的成败或许更加至关重要。"陈桥宁认为,即将过去的2007年,尽管重卡行业出现了历史性的大增长,重汽集团也一举成为重卡整车产销量{dy}的企业,牢牢掌握着重卡产业下游的优势。

      但是,由于重卡行业的利润"高地"数年来一只被掌握着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产业链上游的企业掌握,重汽集团一直存在着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压力过大的难题,一直缺少资金。

      "这次,如果能够顺利在香港拿回10亿美元的话,将会给公司的财务状况大大减压。"赵雪桂指出,除此之外,拿到足够多的钱后,重汽集团将为自己以整车带动发动机、变速器,实现由下向上打通重卡整体产业链的计划打下基础。

      反之,则不然。如果说,此次香港红筹上市,重汽集团没能实现预想的募资额,明年重卡市场销量又出现下滑的话,对于重汽集团来说,这无疑不是一个好事情。

      "因为重汽集团的发动机以及变速器的投入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务负担,如果说下游的整车又是出现销量滑坡的话,重汽上游的扩张必然受影响。"上述合资券商的研究员尖锐地指出。

      不过,赵雪桂认为,如果重汽成功融资,明年的市场也没有出现预期的下滑,一切都将是另外一番风景。"随着重汽集团在发动机以及变速器这两个重卡产业链上游成功获得突破,重汽集团将可以充分利用整车下游的优势占据重卡行业的{lx1}地位。"

      目前,潍柴动力是重卡行业内{lx1}的垂直一体化企业,凭借着在动力总成领域的巨大优势,可以说是目前重卡行业最幸福的企业。

      但是,此消彼长。希望以动力总成带动整车、由上往下扩张的潍柴动力如果未来数年在整车这个产业链下游不能有所作为的话,其当前的巨大竞争优势显然将一去不复返。

      "不管是目前缺钱的还是不缺钱的,面对着行业周期可能的反转,融资都非常非常重要。"陈桥宁认为。

      "目前在重卡行业里,有望做成{zh1}'老大'的就属于它们俩了。要我回答,重卡这个行业,配置哪一只股票的话,那一定是在二者中选其一。"陈桥宁告诉本报记者。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重卡"双雄"联袂融资:"寒冬"来临前的资本大竞赛? - 中资银行- bicker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