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高楼林立、马路纵横的都市,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在胡同、四合院长大的惬意宁静,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那里到处充斥着老北京的声音,至今还回响在我耳边。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陪伴我们成长的声音。
老北京曲艺:
旧时的北京,人称唱大鼓的生意人为“吃江湖饭的”。据传,大鼓这种演唱形式的起源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尧舜时代朝堂里就设置谏鼓,虽是以下谏上,也有一种教化的意义。古代,周庄王为了“正风化俗”,曾“击鼓化民”,所以后世唱大鼓的就尊周庄王为祖师了。北京的杂耍馆子、和坤书馆的后台,都没有一张供桌,供着周庄往的牌位。艺人要想“下海”卖艺,必须先认“门儿里头”的一位艺人为师,举行拜祖师爷、拜师父的仪式,懂得“门儿里头”的规矩、行话,才能公开卖艺,否则经不起“门儿里头”同行艺人的“盘道”,就有抄家伙(乐器、道具)的危险。
从清末至本世纪40年代。是鼓曲的黄金时代,京、津两地嗜曲者不分社会层次,当时,听鼓曲、看杂耍成为社会上一种主要的娱乐形式,30—40年代,北京民办电台上的鼓曲节目,约占整个节目的3/4,市内的坤书馆、杂耍园子遍地皆是。至于天桥、鼓楼、各大庙会的撂地场子、更是以演唱鼓曲为主要形式。民间给老人办生日,给小孩办满月,往往也多是办场杂耍“堂会”,来招待祝贺的亲友。
京、津两地只要一谈到鼓曲,必然与“杂耍”联系起来。这是民国以后的鼓曲书馆为了使演出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采,以吸引不同爱好的观众,就将北方各种不同的曲种加上相声、双簧、戏法(魔术)、杂技(如抖空竹、耍坛子、踢毡子等)一起演出,称为“十样杂耍”,意为将吹、打、拉、弹、说、学、逗、唱、变、练十门技艺集于一堂。
遛鸟:
遛鸟曾经是清朝的遗老遗少们每天的必备功课,而在现在的北京人中,遛鸟者以老年人居多,通常老年人有的是闲工夫,而且名为遛鸟,其实就是遛人——为了活动活动。
老北京人管遛鸟叫做“会鸟”,细琢磨,也对!就像鸟在一起开会一样,会鸟的同时也会了鸟友。鸟在树上对着鸣叫,遛鸟的人在树下打牌的打牌,侃山的侃山,天南海北什么都说。当然,说的最多的还是他们的宝贝疙瘩——鸟呗!
养画眉的在一起,养百灵的在一起,养红子的在一起,不过,人可以随便聊聊,但鸟笼却挂得井井有条,决不越雷池半步。什么“文遛红子,武遛画眉”,什么“画眉满街走,百灵不离手”,这遛鸟的讲究也十分多!遛红子就得一步三晃,慢条斯理的。遛画眉可就得昂首挺胸,前后亮笼底。什么鸟就得有什么鸟的伺候方法。不是什么鸟都能遛,能遛的多数都是鸣禽,您要是提溜着一只牡丹鹦鹉遛一圈的话,非得让人家把大牙笑掉了!在过去的王府宅门,有钱人家都有专门的鸟把势伺候鸟,王爷贝勒们要是想上茶馆显摆自己的鸟,那后面得跟一大群鸟把势提溜着鸟笼子。谁让人家是爷呢,那谱儿摆得大了去了!
蝈蝈:
养蝈蝈儿可是老北京四合院里不少人的爱好。以前,麦收之后,胡同里就会出现卖蝈蝈儿的小贩。他们大多是将蝈蝈儿装在秫秸或麦秸编的笼子里。这笼子的样子很花哨儿,有圆的、方的,还有三角的,甚至八角的。远远的就能听见蝈蝈儿清脆的叫声,这叫声吸引了许多四合院里的人,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出了钱。这蝈蝈儿的价钱倒是不高,《燕京岁时记》中就有“京师五月以后,则有聒聒儿(蝈蝈儿)沿街叫卖,每只不过一二文”的记述。
如今的北京人大多住上了楼房,没有那么大的空间让蝈蝈儿鸣叫。一来二去,北京城里卖蝈蝈儿的也不像以前那么多了,只有在庙会和少数的花鸟市场里才偶见有卖蝈蝈儿的。他们的身边多数聚着些人在挑着心仪的蝈蝈儿,一边挑一边讨论着,再往边上看,还站着些孩子在瞪着眼睛渴望得到车架后的蝈蝈儿笼。
蛐蛐:
蛐蛐儿,也叫蟋蟀或促织。旧时每至秋天,斗蛐蛐儿便成为四合院里普遍玩乐的习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斗蛐蛐儿之好。但过去,一般北京人养蛐蛐儿大多斗而不赌,斗的就是一份乐趣,即使挂点儿“饷儿”也不过是一包烟、半斤杂拌儿糖而已,大赌的极少。
中秋前后是四合院里斗蛐蛐儿的高潮,两只小蛐蛐儿的拼斗能引来十几人围观和喝彩。得胜的蛐蛐儿震翅鸣叫,主人顿觉脸面增光。若平分秋色,数战未决胜负,主人则拱手言和。小小的蛐蛐儿为四合院里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还有那些陪伴我们童年成长的玩具,虽然没有现在的高科技,但却带给了我们现在孩子无法体会到的快乐。
风车:
风车上最基本的部分是转轴和叶片,只要保证风车的叶片都朝同一个方向倾斜,并且有能够自由旋转的轴,就可以制造出各式各样的风车。在北京的庙会上最常见的是一种传统的可以发声的风筝,这种风筝的结构稍微复杂一些,它需要由叶片带动转轴一起旋转,轴上的齿轮拨动小杆,连续击鼓作声。
泥哨:
哨子是一种制作比较简单、玩法也比较容易的玩具。树皮、钢笔帽、子弹壳都可用来制作哨子。将这些东西放在嘴边轻轻一吹,气流在空腔中回旋震荡,就能够发出声音。在哨子的家族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成员,被称为泥咕咕。泥咕咕实际上就是一种泥哨子,吹奏时可发出“咕咕”的声音,因其常常被塑为各种有趣的形象,又在上面画上五彩的图案,所以人们把它们单独归为一类。
陀螺:
陀螺是目前已被考证的出现较早的玩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石质陀螺。明代时出现了以木头刻制上粗下尖并用鞭子抽打的玩具陀螺。这种陀螺与如今的陀螺就已十分接近了。玩陀螺时,儿童用鞭绳绕在陀螺身上,急扯而起,陀螺就可以旋转起来。在陀螺旋转的过程中,不停地用鞭子进行抽打,可以使陀螺保持长时间的连续不停的旋转。
陀螺的制作简单,玩法也很简单,但其中却蕴含了深奥的力学原理,这些力学原理使得陀螺在高速旋转时可以保持高度的稳定性。
风筝:
有人说风筝是巧匠鲁班发明,也有人说是由名将韩新发明。无论是鲁班还是韩信的发明,都是悄无声息的东西,它们被称为“鸢”。到了五代的时候,有人在鸢上加上竹制的哨子,当把它放入空中后,高速流动的气流激发出如筝鸣般的声音,因此才有了“风筝”的名称。
后来,有人改进了风筝的发音结构,将竹哨改为像弓一样的风琴,并把它安装在风筝背上。风琴上的弦被称为振带,是发音的关键所在。当风筝被送入空中时,高速气流引发振带震动,发出清越的嗡嗡的声音,有时这种声音可传数里之遥。
空竹:
空竹是集娱乐、游戏、健身于一体的趣味性很强的音响玩具,一般由竹子制成,分为单轴空竹、双轮空竹和双轴空竹三大类十余种。
空竹的发声原理与地牛类似,也是由高速气流在哨口内激荡产生,并且随着哨口宽窄不同,所发声音的高低也不同。
空竹最吸引人的还是它丰富多彩的抖法,基本动作就有交叉腾空、金鸡上架、翻山越岭、织女纺线等几十种。
捣鼓鸟:
捣鼓鸟和拨浪鼓十分类似。捣鼓鸟也是通过摇动使得鼓槌敲击鼓面而发声,与拨浪鼓不同的是,它是通过摇动带动拨轮,拨轮再带动鼓槌敲鼓。
这种玩具之所以被称为捣鼓鸟是因为鼓上往往站着一只鸟或粘着一支羽毛,看上去就像是鸟在踏鼓。
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些声音,也不要忘记把我们老北京独特的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