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 Top of the World - 博客大巴
  •  1.组织处理
           恰当的组织处理是做好免疫组化染色的先决条件,也是决定染色成败的内部因素,在组织细胞材料准备的过程中,不仅要求保持组织细胞形态完整,更要保持组织细胞的抗原性不受损或弥漫,防止组织自溶。如果出现自溶坏死的组织,抗原已经丢失,即使用很灵敏的检测抗体和高超的技术,也很难检出所需的抗原,反而往往由于组织的坏死或制片时的刀痕挤压,在上述区域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1) 组织及时取材和固定 
           组织标本及时的取材和固定是做好免疫组化染色的关键{dy}步,是有效防止组织自溶坏死,抗原丢失的开始,离体组织应尽快的进行取材,{zh0}2h内,取材时所用的刀应锐利,要一刀下去切开组织,不可反复切拉组织,造成组织的挤压,组织块大小要适中,一般在2.5cm×2.5cm×0.2cm,切记取材时组织块宁可面积大,千万不能厚的原则,(也就是说组织块的面积可以大到3cm×5cm,但组织块的厚度千万不能超过0.2cm,否则将不利于组织的均匀固定)。固定液快速渗透到组织内部使组织蛋白能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凝固。从而完好的保存抗原和组织细胞形态。
           对于固定液的选择,原则上讲,应根据抗原的耐受性来选择相应的固定液,但除非是专项科研项目,在病理常规工作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病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是在常规HE病理诊断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进行免疫组化的染色,而HE染色的常规组织处理是采用10%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或4%缓冲多聚甲醛4倍于组织体积进行组织固定,利用其渗透性强,对组织的作用均匀进行固定,但组织固定时间{zh0}在l2h内,一般固定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对组织抗原的检出强度将逐渐降低。
           2) 组织脱水、透明、浸蜡 
           组织经固定后进行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掌握的原则是脱水透明要充分但不能过,浸蜡时间要够,温度不能高,否则造成组织的硬脆使组织切片困难,即使能切片,由于组织的硬脆,也使切片不能完好平整,染色过程中极易脱片,对免疫组化染色抗原的定位及背景都不利,所以无水酒精脱水和二甲苯透明的时间不宜过长,正常大小的组织无水酒精脱水lh×3次,二甲苯透明lh×2次即可,浸蜡及包埋石蜡温度不要超过65℃。
           2.切片
           组织得到很好处理后在进行切片之前还应对玻璃片进行处理,由于我们检测抗原是多种多样的,因染色操作程序复杂,时间较长,有些抗原是要进行各种抗原修复处理,如微波、高压、水溶酶等,玻片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将易造成脱片,为保证免疫组化实验的正常进行,要求在贴片前对载玻片作适当处理,必须在清洗干净的玻片上进行粘合剂的处理以防脱片。
           1)Poly-L-Lysine (多聚左旋赖氨酸)  
           一般采用分子量30000左右的0.5%多聚赖氨酸{zh0},也可用试剂公司出售的其浓溶液以1:10去离子水稀释。方法是将玻片浸泡其中,倾尽余液,在60℃温箱中烤干备用,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用于多种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及分子学检测中的应用,粘贴效果{zh0},但价格稍贵。
           2)明胶硫酸铬钾法 
           将2.5g明胶加热溶于500ml蒸馏水中,xx溶解冷却后加入0.25g硫酸铬钾搅匀充分溶解即可使用。方法是将玻片浸泡其中2 min,取出控尽液体入温箱中烤干备用。此法价格便宜、方法简单,任何实验都可以使用,特别适用于大批量的使用,但应注意,如果液体变蓝或粘稠状停用。
           3)APES (3-氨丙基-乙氧基甲硅烷)  
           此法必须现用现配。将洗净玻片入1:50丙酮稀释的APES中,浸泡20s,取出稍停再入丙酮或蒸馏水中刷去末结合的APES晾干即可。用此方法粘合的玻片应垂直烤片不能平拷,否则组织片中易出现气泡。
           切片必须保持切片刀锐利,切片要薄而平整、无皱摺、无刀痕,如有上述问题的切片在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都将出现假阳性现象,切片厚度一般为3~4μm,切好的切片在60℃温箱中过夜,注意烤片的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易使组织细胞结构破坏,而产生抗原标记定位弥漫现象。
           3.免疫组化染色
           S—P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采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过氧化物酶及底物色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
           S—P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1) 石蜡切片脱蜡和水化后,用PBS(pH7.4)冲洗三次,每次3分钟(3×3’)。
           2) 根据每一种抗体的要求,对组织抗原进行相应的修复。
           3) 每张切片加1滴或50ul过氧化酶阻断溶液(试剂A),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室温下孵育10分钟。
           4) PBS冲洗3×3’。
           5) 甩去PBS液,每张切片加1滴或50ul的非免疫性动物血清(试剂B),室温下孵育10分钟。
           6) 甩去血清,每张切片加1滴或50ul的{dy}抗体(用户自选),室温下孵育60分钟或4℃过夜,建议参阅每种抗体的说明书。
           7) PBS冲洗3×5’。
           8) 甩去PBS液,每张切片加1滴或50ul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试剂C),室温下孵育10分钟。
           9) PBS冲洗3×3’。
           10)甩去PBS液,每张切片加1滴或50ul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溶液(试剂D),室温下孵育10分钟。
           11)PBS冲洗3×3’。
           12)甩去PBS液,每张切片加2滴或100ul新鲜配制的DAB或AEC溶液,显微镜下观察3—10分钟,阳性显色为棕色或红色。
           13)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0.1%HCL分化,0.1%氨水或PBS冲洗返蓝。
           14)如果用DAB显色,则切片经过梯度酒精脱水干燥,(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如果用AEC显色,则切片不能经酒精脱水,而直接用水性封片剂封片。





郑重声明:资讯 【免疫组化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 Top of the World -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