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数字出版发展调研报告- Gone With The Sin -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为推动广东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广东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的发展动力,2007年3月,省新闻出版局成立了数字出版调研组展开专题调研工作。调研组先后召开省内8家图书出版社、6家报社、7家期刊社、3家技术提供商及5家网络运营商参加的座谈会,对省内2家印刷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专题座谈、专家论证等形式,摸清了我省数字出版的现状、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我省数字出版未来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数字出版是指用二进制的技术手段从事出版的活动。它包括:原创作品、编辑加工、印刷复制、发行销售、阅读消费的数字化。可以分为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和新兴数字媒体的崛起。本报告主要研究传统出版业编印发的信息化和发展新兴数字媒体,重点内容包括出版社流程再造、专题数据库建设、电子图书、电子报刊、手机出版、网络出版、数字印刷、数字版权保护等方面。

        一、广东数字出版发展状况

        (一)广东数字出版进展情况

         1.广东数字出版发展的三个阶段

         (1)20世纪80年xx始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摸索阶段。

         这一阶段,广东出版业开始进入计算机应用时代。报社、出版社采用计算机编辑激光照排系统,印刷环节淘汰铅字排版,编辑记者逐步以计算机为工具取代了手中的笔。如《家庭医生》杂志社使用方正飞腾软件进行排版;南方日报社于1992年采用光华稿件编审系统,实现了采、编、发的全面计算机化;羊城晚报社于1988年率先采用激光照排系统取代铅字排版系统。

         (2)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广东开始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时代。以报社为代表的广东数字出版也开始起步。首先,建设数据库。各大报社十分重视数据库建设,整合原有内容资源。南方日报社于1993年开始建设Trs数据库,到2006年全面实现数字化储存的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其次,建立数字化平台。个别报社将属下各部门的计算机组成网络,并与外部的信息网络及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内容产品生产、传输的数字化达到更高的程度。1995年12月1日,《广州日报》电子版(1999年重新组建成“大洋网”)问世,并在新加坡建立镜象站点,成为国内最早上网的少数媒体之一。其三,推进数字印刷。广东印刷业发展迅猛,自动化程度较高。羊城晚报社在全国报业中较早引进CTP直接制版机,成为全国报业印刷的样板;1998年11月斥资10亿元的广州日报印务中心落成;南方日报社也已启动“数字报业”规划工程,并正抓紧建设全数字化流程生产的南方报业南海传媒产业基地;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于1995年安装了亚洲地区{dy}套CTP系统,于2002年开始使用CIP3系统(CIP3是印前、印刷和印后的计算机集成操作系统的简称),实现印刷流程三个环节(印前、印刷、印后加工)的垂直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则在国内xx了期刊的个性化数码印刷,并开展了数码按需印刷业务。其四,运用数字化企业管理。本省主要的报业集团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纷纷引进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建立起以集团财务为核心,集财务预算、核算、控制与资金运作一体化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经营管理的能力。

         (3)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现在的发展阶段。

         ①起步开发和生产电子图书并取得初步的赢利。2001年暨南大学出版社较早涉足电子书业务,目前广东省内的图书出版社已有中山大学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海天出版社等6家出版社通过与方正Apabi等技术提供商的合作,开展电子图书出版发行业务;汕头大学出版社更是自主创新,运用新的智能化识别技术开发具有检索功能的电子书。目前,这些出版社初步尝到了数字出版的甜头。上述6家图书出版社2004年至2006年的电子图书销售收入达303万元。

         ②电子报纸纷纷涌现。一是打破了纸介质的{wy}产品形态,开始以光盘、手机报等产品形态出现。2005年8月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手机报纸《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正式上线。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也先后推出手机报;《xx画报》被中国移动选为全国8家重点合作手机报之一。2006年4月以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羊城地铁报》等数字报纸相继诞生,网民读者不仅可以“读”报纸,也可以“听”报纸。2006年12月13日,《广州日报》推出移动数字报纸,使报纸媒体发行无处不在、与人同行,显著地提升了报纸媒体的影响力。二是在省、市大报不断“上网”的形势下,报纸网站不断紧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始进入以新闻为主的综合性网站阶段。1999年,省内建立的{dy}个大型综合新闻网站——南方网运行,实现了以网络新闻发布为主的出版。

         ③电子杂志响亮登场。电子杂志、手机杂志开始出现。具有代表性的有广州数联软件公司的原创电子杂志《Pocozine》、《印象》和《味觉》。另外,《经理人》电子杂志、《经理人》手机杂志、《CEO——决策》电子周刊、《IT时代周刊》电子杂志和深圳报业集团的《娱乐天下》、《赛事风云》手机专刊也正在稳步发展中。它们不仅仅是将纸质媒体上的内容数字化上传到网站供浏览、下载,而是对纸质媒体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增加图片、翻页、互动等功能和效果。

         ④利用数字技术,积极开发新媒体、新服务。例如,家庭医生杂志社充分发挥内容生产的优势,开展“健康随行”(短信)、“健康有约”(彩信、IVR)以及柯大夫E信箱等延伸增值服务,将发表在杂志上的科普文章,提炼出健康短信,或通过配图、改编等手法制作出彩信发送给用户。深圳报业集团于2007年2月推出的《深圳特区报》二维码体验版,提倡报纸新闻新读法、平面广告新做法,实现报纸、手机联动,增强与读者的互动沟通;其2007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的“大众呼叫服务中心”,更是采用呼叫中心(Call Center)技术,通过一个特服号码,向读者和客户提供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网站访问等多种手段接入的相应服务。

          2.广东数字出版的产业发展规模

         (1)光盘产业规模。

         目前,广东省63家光盘复制企业有526条各类光盘生产线,光盘行业投资总额达62.32亿元,年产能力32.6亿片,光盘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约占全国的60%以上,形成了粤东全国可录光盘生产基地和珠三角只读类光盘复制产业带。光盘产业已成为广东出版产业的一大支柱。

         (2)互联网出版规模。

         广东的互联网出版业相对国内其他省区来说,起步较早,基础较好,不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整体实力均处在全国前列,占据全国互联网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2003年,广东省有三家单位(网易广州公司、广州光通通信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鸿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截至2006年底,全省涉足互联网出版的经营机构已近100家,其中包括较有规模的综合性网站——深圳腾讯(QQ网),传统出版单位的网上出版机构——华工出版网,游戏运营公司——广东鑫锘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广东数据通信网络公司等,流媒体服务企业——广东太平洋互联网信息服务公司等,这些单位的出版数量和出版内容占全省互联网出版总量的70%以上。另外,全省已有80%以上的传统出版单位涉足互联网出版。据统计,2005年广东省互联网出版市场产值超过7亿元,并保持40%-50%的年增长速度,预计2008年,广东互联网出版产业产值将达到15亿元。

         (3)电子图书出版规模。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扩大,广东的图书资料和科技信息的数字化工作正在广泛展开。2004—2006年,广东已开展电子书出版业务的图书出版社出版电子书品种数累计达9606种,册数有431075册,每年有超过10万册电子图书进入销售渠道。另外,省立中山图书馆已经实现了70%馆藏书的数字化。该图书馆现有的数字化资源库的容量达到了1万吉比特,比国家图书馆的容量还大,其中包括90万种电子图书,1500万篇期刊论文,12万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6万篇学术会议论文,1.4万种外文期刊。

         为了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衔接,使广东大量的电子图书资料信息能在图书馆间共享,使广大读者便捷地通过网络阅读、查询,2002年8月广东还设立了“广东数字文化网”(),任何读者只要登陆这个网站就可以通过查询来检索各种图书文献的收藏情况,并从网上下载文献的原文。另外,广东数字图书馆目前已经获得了超过10万名作者的签约授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子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
         (4)网络游戏规模。

         广东是国家四大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之一,网游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生机勃勃,前景诱人。2006年广东网游动漫总产值近50亿元,未来5年有望达到170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约100亿元)。其中,广州天河软件园的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2006年园区网游动漫企业销售总收入达40亿元,约占全国的35%。原创性国产网游动漫产业规模以年增长超过50%的速度发展,其网络游戏开发和运营能力,动画制作和发行能力,漫画杂志发行量以及衍生物的生产能力和交易量在全国都xxxx。

         3.广东数字出版的发展特点

         广东的数字出版呈现出“四热四冷”现象:即技术提供商热,内容提供商冷;报纸出版单位热,图书出版单位冷;新兴媒体热,传统媒体冷;中低层管理者热,高层管理者冷。数字出版的技术提供商、新媒体经营者等出于对产业前景的信心,为了培育市场而乐此不疲。传统出版单位、高层管理者等对数字出版缺乏紧迫感和使用感,仍存在诸多疑虑,仍被动参与数字出版进程。其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报纸数字化水平较高,xx着整个广东的数字出版。

         伴随着广东报业在全国的强势地位,广东的数字出版从数字化新载体的使用、ERP(企业资源规划)等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数据库开发、印务中心建设、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数字化高新技术的应用,到新媒体、新服务的启动,基本都发生在报纸出版单位。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等报业单位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在全国范围来讲也是比较高的,xx着整个广东的数字出版,而图书出版单位却难得有亮点,基本是被动参与,且成效甚微。
         (2)新兴数字媒体发展非常迅猛,受众面不断扩大。

         2006年底,广东网站数量超过北京市,跃居全国{dy},其中,全省的大中型企业约有50%有自己的网站,小型企业约有3%有自己的网站。目前,广东省网民总数达到1889万户,占全国网民比例的134%,位居内地xx。广东手机普及率从零到超过60%,使用人数达7117万户,这样的用户规模足以跟任何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媲美。良好的网络条件和庞大的网民群体使广东互联网市场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手机媒体的发展情景喜人,以手机报为例,2006年,广东手机报用户总数已达150万,居全国之首。
         (3)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数字出版体系,但未能在行业内得到普及和推广,总体发展速度不够快。

         广东的数字出版已涵盖了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移动数字报纸、二维码、网站、电子杂志、手机报纸、手机杂志、网络游戏、电子政务、企业管理信息化、数字印刷等环节,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数字出版体系,但数字出版在行业内未得到普及和推广,总体发展速度不够快。目前,广东省内的图书出版社中,只有中山大学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海天出版社等6家出版社涉足电子书出版发行业务,占全省图书出版社的28.6%。全省21家图书出版社均未开展按需出版业务。同时,我省还没有一家图书出版社获得互联网出版权。在379种期刊中,实现数字化出版的寥寥无几。在众多的网站运营商中,也只有三家单位取得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全省近1.8万家印刷企业中,从事数码印刷业务的比例不高,且80%的数码印刷产品集中在标书上。

         (4)数字出版走市场化道路,从亏损进入微利时代,但尚未找到理想的营利模式。

         广东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单位涉足数字出版,而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已不局限于技术及发布平台的提供,开始向内容提供转型。同时,以内容提供为主的传统出版单位与技术、平台提供和支持为主的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在市场化道路上也开展了一些合作,数字出版产业逐步步入微利时代。如暨南大学出版社与方正Apabi合作四五年间,已出版电子书1700多本,创利50多万元。但如何找到市场化的运行模式仍有待于探索。
         (5)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信息技术支撑,发展前景光明。

         首先,发展数字出版,资金实力是一个重要前提,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才能吸引资金和人才。广东是全国经济强省,经济总量连续16年居全国{dy},2006年的GDP超过2.59万亿。这为众多企业投身数字出版产业提供了前提,也可以造就大量的数字出版消费群体。其次,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是发展数字出版的基础,而广东信息化水平已经处于全国{lx1}地位,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国内{lx1},信息通信业一直保持2-3倍的增长速度。2006 年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75万亿元,增长23.7%,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lx1}。尤其是国内xx的数字技术提供商如北大方正集团、北京中文在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十分重视广东市场,均在广东设立了分公司,本土的数字技术提供商也有广州数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再次,广东又是全国印刷强省,已初步形成珠三角国际印刷基地,拥有先进的印刷技术。2006年,全国CTP拥有量为790台,广东拥有近400台,约占全国的51%。印刷企业达1783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成为广东文化产业{zj1}规模、最有实力的主力军。强大的经济基础加上雄厚的信息技术支撑,为广东发展数字出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广东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前景光明。

         (二)广东发展数字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广东数字出版产业尽管发展迅猛,但与广东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头相比仍显滞后,与国内外数字出版先进地区同行业相比差距很大。制约广东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1.传统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热情不高,动力不足

         其一,与全国一样,广东的传统出版单位清一色为国有单位,由于受到政策保护,处于垄断地位,加上拥有{dywe}的书号资源以及享有不少税收优惠,所以可以滋润地过日子,面对新技术对传统出版的冲击缺乏危机感。从业人员对数字出版缺乏研究和认识,在出版单位内部运用数字技术的意识普遍滞后,习惯于旧的业态。其二,部分直接参与数字出版的出版单位分得的利益也很少,找不到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其三,传统出版单位对于数字出版物是否会冲击纸媒介市场存在顾虑。以电子书为例,由于电子书是将传统纸质书数字化后的出版物,许多业内人士担心两种内容相同、介质不同的出版物同时上市和流通,读者读了电子书就不再买纸质书了。虽然有数据表明,电子书上市后,并没有减少纸质书的销量,但由于目前电子书的主要去向是数字图书馆,其大量采购电子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较短时间以较少的投入有效地增加图书馆的馆藏,与纸质书的销售渠道、读者对象等互不交叉,因此似乎也不能得出电子书不会冲减纸质书销售的结论。相反,学术期刊由于基本实现网络出版导致订阅量急剧下滑的事实,加重了传统出版人的悲观情绪。

         2.技术提供商对自身的数字出版技术推介不够

         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之路上一路{lx1}的技术提供商,对于自身技术和平台的宣传和推介做得不够充分,未能将业已成熟的数字出版技术及时转化为内容生产力。而在现有的条件下,技术提供商又无法独力将内容提供和技术提供集于一身,因而也制约了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

         3.数字出版法律法规滞后

         网络传播信息在技术上几乎没有条件限制,作品不仅可以被很方便、xx、逼真地进行复制,而且也可被任意删改或者移植。对于作品的版权所有者来说,其作品常常未经授权就会被任意传播给大量的读者。传统盗版与网络盗版在行为特征和法律性质上,并无多大差别。但打击盗版的难度、成本,数字出版并不亚于传统出版,xx技术提供商中文在线发起成立中文在线“反盗版联盟”便是无奈之举。数字出版维权困难重重。侵权者手段比较隐蔽,侵权者极力通过技术手段来规避法律;有的侵权者身份隐蔽,特别是未经备案的网站或资本小的公司,采取维权措施得不偿失,但一经传播,危害严重;网络数据易删除,对发现盗版、快速取证的要求比较高;质证、认证过程复杂,需要法律专业知识;侵权者滥用诉权、找寻公证瑕疵,甚至通过申请撤销公证程序等方式拖延责任认定和赔偿。更由于我国目前对网络作品的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申请行政执法,涉及工商、公安等多个部门协调,头绪多、落实难,且上述部门基本上是以行政许可为主,缺乏对网络作品有效的事后和动态监管机制。所运用的监管手段也比较落后,对网络作品无法实施实时动态、统一、有效的监控。还有,由于付费问题未能妥善解决,影响版权保护。纸质媒体的文字摘编是要向著作权人付费的,付费标准有统一规定,而网上转载信息是海量的,而且没有制定统一标准。加上权利人权利意识淡薄,一些书刊没有采取有效的数字版权保护措施就在网络上任意传播,以及绝大多数网民缺乏良好的版权保护意识及正确的数字消费观,致使广东数字出版侵权现象较为普遍,原创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保护问题成为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4.数字内容监管难度加大

         数字出版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阅读革命的同时,也加大了数字内容监管的难度。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新兴的数字出版形式层出不穷,如电子图书、网络游戏、博客、手机出版等,通过互联网、手机等载体传播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各种媒体的整合也会越来越快;新兴的阅读方式也层出不穷,如数字出版物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阅读,还可以下载到计算机、掌上电脑、MP3,甚至手机上阅读。数字内容发布的个性化、便捷化,阅读器和阅读方式的多样性,都为内容的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按媒介形态划分监管主体和监管对象在实际操作中将越来越难以把握。随着数码印刷设备的推广和普及,可以实现即时印刷、按需印刷和异地印刷等功能,为小批量和绝版出版物的出版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盗版和非法出版物的印刷提供了方便,不经出版单位出版而自行印刷的非法出版物,将给市场监管带来更大的难度。全省互联网出版单位每年出版的涉及互联网出版内容的网页量达到数百万页,提供的字节量以兆计,形成了庞大的出版内容。由于互联网出版管理面对的管理对象与传统出版单位相比有很大不同,而广东一直以来实行的针对传统出版单位的单纯依靠审批登记、依靠主管机关的纵向隶属关系进行管理的管理模式以及依靠发文件、开会、年检等管理手段,特别是对每年数千种图书的出版内容实行事后审读的监管方式,在以数字技术和海量内容为主的互联网出版管理中都显得十分被动,致使主管机关对互联网出版无法达到有效监管。

        5.技术标准不统一
         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标准的实施,因为数字出版技术的各个环节,如编码、作品格式等都需要标准,只有数据标准化并xx共享才能把成本降低,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zy}的传播效果。然而,我国的数字出版标准化问题却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困扰数字出版发展的难题之一。主要原因有:①在互联网领域,中文标准严重缺失,4000项国际标准中只有3项由中国制定。②除了互联网基础性标准外,数字出版产业的标准化还包括出版元数据的标准化、网络出版的标准化、出版物流系统的标准化等。然而,我国目前数字出版的技术系统和装备系统缺乏行业的总体标准,地域分割性较强,难以做到统一,致使原数据和信息交换格式未能形成标准,数字出版管理格式、数字出版防伪的保密、版权保护等等技术问题均不完善。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文本格式,各技术提供商生产的电子阅读设备在文本格式上不能兼容,这既不利于数字出版机构开发通用格式的数字化出版物,也不利于读者的选购,导致用户必须使用不同的阅读器,这增加了用户阅读的成本,无形中也造成数字图书用户不断流失。近年来,我国出版业的标准化工作正在展开,如2006年1月26日发布了《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出版元数据标准化、网络出版标准化的制定工作也在进行中,但仍然与快速发展的数字出版产业不相适应。

        6.资金投入不足
         首先,在广东的中长期科技规划中,与新闻出版业相关的项目极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也没有专门的科技发展基金,更谈不上为鲜为人知的数字出版科技项目预留资金,这对需要高科技、高投入为支撑的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其次,对编印发的信息化和新媒体的开发投入不足。要发展数字出版,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设备、运营模式等的全面升级,这不仅提高了出版运作成本,风险也随之提升,因为电子科技日新月异,在数字出版技术上花费的巨额投资,在目前相关各方未能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得不偿失。数字出版尽管诱人,但对于传统出版单位而言,数字出版的眼前利益不大,许多传统出版单位根本没有支付出版数字化改造成本的能力和热情。

         7.资源缺乏整合,产业链未能有效形成

         传统出版单位由于存在时间长,每个单位都拥有大量的内容资源,但因长期以来对于数字出版的不够重视,又不掌握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因此无法把它们开发成可以再利用的数字内容产品。而技术提供商,虽然掌握技术和资金,但不掌握内容资源,必须与出版单位合作,由于利益关系的不同,这种合作又难以彻底,因此传统出版单位中大量的内容资源无法真正数字化,xx沉睡在库房里。近年来,传统期刊的数字化以及电子图书等有所发展,但传统出版内容的数字化仍然开展不够,大量的内容资源仍然得不到二次开发利用。

         另一方面,数字出版在广东还远未形成经济规模,而仅仅是形成了产品内容规模。在产业链上游,技术提供商对数字出版期待过高,传统出版单位态度偏冷;在产业链的中游,网络运营商数据整理存在很大相似性,开发浪费较大;在产业链的下游,电子图书、数字期刊等的营销过于依赖机构消费者,尚未xx形成一般读者的自主性消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统出版单位在与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或网络运营商合作共创市场过程中,只是扮演纸质书的内容供应商这样的简单角色,因而产生了这样的产业运行模式:传统出版单位与技术提供商或网络运营商签订数字出版版权授权合同,供应内容而获得相应回报,技术提供商或网络运营商向市场供应内容实现利润。由于传统出版单位不直接面对市场,在商业谈判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以中山大学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的电子书出版发行为例,技术提供商一般占销售收入的六成左右,而出版单位得到的销售收入中还要拿出6%—8%的版税与作者分享。再如广州日报社、xx画报社等报刊出版单位的手机出版业务,作为“卖场”提供者——广东移动和广东联通处于垄断地位,不但占去五成的利润分成,从他们决定选择哪些SP、平台服务商、内容提供商等与之合作到彩铃、游戏等出版物的自主定价,这中间无不体现出垄断的意志和局限。更为甚者,目前数字出版的运作模式xx取决于诚信,涉及利益分配的销售数据(如点击率)不透明,缺乏第三方监控,很多作者对于是否授权网络出版抱怀疑态度。这种不合理、不透明的分成比例和分成模式,导致产业链上的各个商家一直没法形成成熟的合作经营模式,这也严重地阻碍了广东数字出版市场的规范化和多元化发展。

         8.数字出版人才奇缺

         数字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关键是人才。传统出版单位在编辑人才方面与新兴数字出版企业相比有其明显优势,但是一些传统出版单位在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并没有紧跟数字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注意引进、培养数字技术人才,掌握数字出版技术和管理的人才奇缺,造成了目前的尴尬局面:网络出版、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等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广东出版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传统出版单位中,人才结构不合理,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很少,而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新型复合高级人才则少之又少,在数字出版产品的研发、营销、管理中人才也奇缺,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传统出版单位与新兴数字出版企业之间的竞争差距。


         二、广东发展数字出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广东发展数字出版面临的机遇

         数字出版是传播媒体的又一次革命,它使媒体的传播方式由平面向立体,由单向向交互转型。它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5个方面的变革:①出版技术的革命。数字出版,快速提升了出版速度,急速扩大了阅读载体的容量,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它不但促进了传统纸质出版物检索的规范,而且方便集约化生产,降低传统纸质出版物的生产成本。②管理手段的革命。以整合业务流程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改进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的ERP系统,革新了出版单位进行出版流程监管和控制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过去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③阅读方式、阅读环境和阅读习惯的革命。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大众阅读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媒体,甚至光存储媒体。新兴数字媒体,如互联网(包括新闻网站、电子图书等内容)、手机媒体(包括手机报纸、手机小说等内容)等开始兴起,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听觉、视觉神经,使受众的阅读方式得到极大的丰富,阅读习惯悄然改变。④传统出版产业链的革命。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出版编印发的产业链,使即时出版、个性化出版、按需印刷等等原来构想中的未来出版形态成为现实。⑤出版介质的革命。数字媒体是绿色环保的,电子技术衍生的阅读器,特别是电子纸的出现,可节约大量的森林等自然资源。可以说,数字出版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出版的认识,扩大了“出版”的原有概念,不仅大大丰富了传统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也改变了传统出版物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带来了传统出版业的升级改造和产业提升,产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无限的出版潜力,代表了21世纪世界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毋庸置疑,数字出版将成为出版单位新的经济增长点。谁抓得早、抓得住,谁就占有主动权,谁就把握了先机,谁就可以抢占发展制高点,扩大出版物市场的占有份额。

         (二)广东发展数字出版面临的挑战

         数字出版给我们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出版业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市场份额和市场空间日渐缩小

         其一,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流程和营销方式。在传统的出版运作中,出版社掌握着从选题到销售的整个出版生产流程,而新兴的数字出版媒体更加注重作者在图书生产中的作用,选题环节开始从出版社更多地转移到作者手中。同时,互联网上的免费内容对基于卖内容的出版发行业形成了一定冲击。日益增多的互联网免费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使传统出版业的读者在不断流失。尤其是异军突起的超级搜索引擎以及他们对图书馆和出版业雄心勃勃的数字化计划,不仅对传统出版业的知识产权制度构成了一定挑战,使主要以提供内容为主的传统出版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削弱,同时它们普遍采用的广告销售等商业模式对传统出版业基于内容销售的商业模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其二,以加速度方式演进的数字媒体争夺了大量读者资源,特别是青年读者资源,传统出版物市场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介质的出版物内容之间的融合和互动越来越多。同一内容以图书、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网络等不同的载体形式出版,给读者带来的视听觉冲击和易接受的程度不同。跨介质的多媒体出版物实现了知识内容的相互延伸和互补,呈现给读者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迎合了新一代读者的口味,获得了大量的读者资源(其中大多数是青年读者,而青少年恰恰又是传统出版物消费的主力人群)。近年来,传统出版物阅读量持续下降、库存增加,数字出版阅读率节节攀升的现象,足以说明,新兴媒体已从传统出版物市场分流了大量读者资源。其三,数字出版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传统出版单位(清一色的国有股单位)由于受到体制和机制的制约,难以驾驭;而数字出版机构(海外以及香港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或合资公司)股权结构多样,拥有灵活的机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有能力、有条件发展数字出版,快速抢占数字出版的市场份额。
         2.先进技术正在加速对传统技术的淘汰

         数字技术正在通过出版物的载体形式、传播方式、管理手段、营销服务等方面,加速对传统出版业的革命性影响。例如,针对出版介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有可能彻底动摇传统出版业。以往的技术革命,有的是针对纸张出版工艺的革命,如激光照排技术、数字印刷技术等;有的是研制出新的出版介质,如互联网和手机等,这些革命都没有动摇纸张作为出版介质长青树的地位。如今新一轮技术革命——电子纸技术,则是针对传统的以竹木为材料的纸张的,它的出现给以纸张加工为主的书刊印刷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依托于先进互联网技术、IT技术、通信技术的互联网、移动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去渠道化、去中介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将传统发行库存高、退货高、结算难等通病消弥于无形的同时,动摇了传统发行单位在出版物流通环节的不可替代地位。

         3.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加紧向内容提供商转型,给传统出版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出版业有“内容为王”的金科玉律,即谁掌握了内容,谁就是胜者。但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内容为王有了更深层的含义,谁的内容资源具有更强大的集约整合能力,谁才有更大的市场控制力,谁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内容{zw}。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出版业条块分割,地区垄断,渠道不畅,资源和经营分散的状况。它的自由开放、海量存储、传输快捷、检索方便等特点,决定了在网络环境下,那种一个出版社一年靠几十种或者几百种图书就可以过日子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在向网络出版转型的过程中,基于技术和平台的技术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将比分散的基于内容原创的传统出版商拥有更大的优势,前者是综合的内容运营商,而传统出版社只是内容提供商。以电子图书出版为例,目前四大电子图书出版商(北大方正、书生公司、超星、中文在线),由于他们较早进入了电子图书的出版领域,并形成了较强的对图书资源的数字化整合能力,虽然他们都不是传统出版单位,也不具有图书资源的原始积累优势,但却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将全国五百多家图书出版社120多万种图书资源进行了数字化的整合集成,成为中国电子图书出版的主导力量。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图书出版社在这个图书资源数字化整合集成过程中,扮演的只是电子图书出版资源的提供者。一旦这些内容运营商(包括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形成品牌和平台效应,其向上游原创出版延伸就会变得十分容易,能迅速向内容提供商转型。另外,迄今为止,所有数字出版的核心技术一无例外由传统出版以外的技术公司所拥有,这些核心技术的高资本投入、高科技性能和强烈的排他性,使传统出版业几乎不可能做到自行研发,因此传统出版单位无法直接掌握技术进步的主动权,传统出版单位现有的数字化水平还远不能适应跨媒体发展趋势的需要。而技术提供商、网站运营商等掌握了先进的数字技术,在跨媒体出版时代占据了{jd1}的技术优势。传统出版如果没有相应的对策,在未来的数字出版格局中,不仅会失去对市场的控制能力,生产力也将处于劣势地位,其内容提供商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4.资本实力和产业集中度处于{jd1}弱势,使传统出版单位在发展数字出版过程中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谁拥有雄厚的资本,谁能从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投资,谁就更具创新动力和能力,更具有市场的话语权。而传统出版单位在资本实力上是处于{jd1}弱势的。2004年全国573家图书出版单位的总资产额是504.4亿元人民币,而新浪、搜狐、网易、盛大、九成、TOM、腾讯等7家涉及互联网出版业务的网站(均为上市公司)当时的总市值是613.4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这7家网络公司的总市值超过了全国所有图书出版社的资产总额。

         互联网信息产业的竞争规律是,30%甚至更少的企业将拥有70%以上的市场。互联网出版产业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不断的、残酷的竞争之后,只有极少数企业生存下来,形成强有力的网络平台,成为互联网出版市场的主导。如四大电子书出版商,占据了全国电子书市场90%以上的份额,拥有上百万的图书资源,具有极强的消费主导性。清华同方光盘中心、万方科技期刊群、维普资讯、龙源期刊网,占据了全国电子期刊市场90%以上的份额。清华同方的中国学术期刊网,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把学术期刊的整个资源,甚至从创刊号开始的全部论文整合到平台中。三大数字杂志(Zcom、Digibook、Xplus),占据了全国电子期刊市场90%以上的份额。可见,数字出版产业集中度远远高于传统出版产业集中度。产业集中度低会导致传统出版产业整合力不强,在争夺数字出版市场时处于{jd1}劣势地位。


         三、广东发展数字出版的目标、原则、思路和对策


         (一)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广东数字出版要高举x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导向是命、创新是魂、内容为王”的意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结合广东市场现状和技术条件,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加快传统出版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技术升级,大力发展新媒体出版产业,提高广东新闻出版核心竞争力,实现用数字化带动我省出版业现代化,使数字出版成为促进广东和谐文化、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健康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
         总体的目标是:
         到2010年末,所有的出版社实现编印发的数字化,建成10个大型的特色数据库,建成全省电子政务、出版物流和图书出版三大平台,培育一批数字出版的优势企业。积极推动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新闻出版业的生产、管理和传播方式,建设数字出版综合业务平台,提升出版产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到2015年末,实现:①全省出版物50%要数字化,并统一使用经国家认可、出版行政部门制定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和内容处理标准)。②全省50%以上的数字出版物进入付费消费市场。③90%以上的省内发行的出版物能够在统一的系统平台上进行版权确认、付费阅读、平行比较、检索、购买。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部门应加强统筹规划,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促进数字内容资源的共享。

         2.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广东在发展数字出版业的过程中,既要吸收当今世界{zxj}的数字技术,同时更要立足于自主创新,重点依靠自主创新技术来带动数字出版的发展。

         3.以我为主与整合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立足内容生产,鼓励数字出版产业链上各方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广泛开展互利双赢的合作,大力发展跨媒体出版,避免分散竞争和资源浪费。

         4.市场导向与产业依托相结合的原则

         实现市场与产业互动,对接消费需求,把广东数字出版产品推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同时吸纳各地数字出版产品进入广东。


         (三)基本思路


         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为突破口,以标准化为基础,以数字化高新技术为手段,以资源整合为契机,以政策扶持为依托,以数字版权保护为保障,以人才战略为原动力,走以政府推动、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使数字出版成为广东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到2015年,建立起处于全国{lx1}地位、功能完整的广东数字出版体系。在全省出版行业内形成数字技术普遍应用、内容资源合理利用的新局面。


         (四)主要对策


         1.以实施5大信息化工程为内容,大力提升出版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1)出版流程再造工程。

         出版流程再造是指传统出版单位采用企业全流程管理软件(如ERP系统或CM系统),实现从选题的申报、采编计划的提出,到来稿的登记、编辑加工、校对、审批,再到稿件的发排、发布、生成纸质媒体、光介质媒体、网络媒体等的全业务环节的数字化管理。

         通过出版流程再造,出版单位将实现对内容资源的统一数字化加工和生产,把非结构化的信息,制作成图书、报刊、光盘、网页等产品,供用户以各种媒体形式进行阅读、检索、查询、分析和共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出版。出版流程再造后,内容编辑成为真正的出版主体,出版单位将形成以内容为核心的业务管理模式,并将加速向内容提供商角色转变。建议省局从宣传文化专项基金中拨出一部分作为技术改造专用资金,补贴出版社开展出版流程再造工作。

         (2)广东出版资源数据库建设工程。

         前期包括:

         “粤版教材出版数据库”。由广东教育出版社负责创办。包括粤版新课标教材及其配套教辅、乡土教材、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等。建立粤版教材数据库有利于搭建教材推广应用、师资培训和跟踪服务的平台,实现学生和老师通过网络虚拟教室进行授课,学生可以使用网络完成作业,与老师进行互动,使教师、学生、教材编写者、出版者共享资源并实现互动。

         “广东社科出版资源数据库”。由广东人民出版社负责创办。岭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深厚,广东人民出版社已挖掘、出版了一大批有关岭南历史、文化、人文等内容的图书,并形成了岭南文库、广东历史文化名人等图书品牌。应把握自身优势,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传统图书资源,尽快将其数字化,再通过构建特色鲜明的数据库的方式实现数字内容资源的高度整合,打造自身的数字内容资源品牌。
         “岭南中医药出版资源数据库”。由广东科技出版社负责创办。在编辑岭南中医药文库的基础上,丰富内容,整合资源,分门别类,突出应用,使之成为外界了解、学习岭南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广东网游·动漫出版资源数据库”。广东是全国网络游戏开发与动漫制作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要以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为依托,整合广东境内网游开发营运商、动漫制作发行商、相关杂志发行及衍生产品经销商等产业生产链出版资源,打造“广东网游·动漫原创及出版”品牌的资源数据库,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供动力。

         “广东少儿出版资源数据库”。由新世纪出版社负责创办。在全社会都xx和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环境下,出版部门要主动积极整合有利于少年儿童成长的各类出版资源特别是跨媒体的资源,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文、图、声、像、衍生产品等丰富多彩的、不同载体形态的出版物,促进广东少儿出版事业、产业进一步走向繁荣。

         “广东文艺出版资源数据库”。由花城出版社负责创办。精心打造一个广东文艺出版资源精品库,充分满足文艺界人士及广大文艺作品爱好者的精神需求,提供粤版文艺精品的盛宴,同时通过搭建文艺评论、文艺批评、文学鉴赏等互动平台,逐步扩大文学、艺术的受众范围,助推我省的文化大省建设。

         “广东语音出版资源数据库”。由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负责创办。充分整合原有资源,为广大读者构建一个语音资源共享及交易的平台,开展语音出版资源的增值服务,加快向跨媒体出版迈进。

         (3)“全省新闻出版管理服务网络信息系统”工程。

         该项工程是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十一五”期间的一项电子政务工程,目前已经进入立项审批阶段,预计于2009年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在该工程中将独立设置“互联网出版管理子系统”、“‘扫黄打非’管理子系统”等,加强对互联网出版的动态监控与管理。如通过“互联网出版管理子系统”,一方面利用{zx1}的技术成果,实现互联网出版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对互联网出版内容开展实时、准确、全面、有效的监管,实现前置管理、动态监控;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得以从浩如烟海的互联网内容审查中解放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到对监管系统发现的问题的处理和对违法违规单位的处罚上,从而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层次;最终实现迅速有效地打击互联网出版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政府对互联网出版的管理力度。该系统工程投入运行后,将进一步提升广东出版行政部门的管理手段,提高行政部门的管理效能。

         (4)出版物物流配送平台建设工程。

         以建设中的广东新华发行集团SAP/ERP系统项目为骨干,完成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体制建设,实现传统的批发仓库向电子商务大型样本库的经营模式转变。

         该系统能够解决“企业资源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业务流程改造优化”“科学管理、有效管控”“科学分析决策”等四大问题。项目上线后可以实现一般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文化体育用品等不同类型产品在系统中的整合,业务财务一体化,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协调,业务信息、财务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办公文档等集团信息的有效沟通;进行业务流程的改造、优化,实现集团公司资源整合,实现总部与连锁店、业务与物流及财务之间的紧密协同和高效运作;在母子公司管理体制下建立科学有效的子(分)公司管控模式,在连锁经营体制下建立科学有效的连锁运营管理模式;对集团公司的宏观管理决策和微观经营活动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支持,科学合理地进行经营决策。

         (5)报刊集成平台工程。

         由广东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牵头,对我省传统报刊业的数字化情况作全面、深入的专项调研,借鉴数字化程度较高的报纸出版发行单位的数字技术引进和管理流程再造经验,充分发挥报刊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开发和建设报刊集成平台,以实现对报业资源的深度整合,同时带动数字化程度整体较低的期刊行业的数字化大发展。

         报刊集成平台的功能是:为全省的报刊出版发行提供内容处理、技术标准、报刊多媒体处理方面的标准化服务,一方面为它们解决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整合全省的技术和标准,利于产业发展。为全省的报刊出版发行提供统一的发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出版者与读者面对面,利用平台的统一优势和内容处理的优势,扩大发行覆盖面,提高资源利用率。

         2.以资源整合为契机,推动图书出版联盟和融合双赢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形成

         (1)推动图书出版单位建立合作机制,促进电子图书多快好省大发展。

         广东的图书出版社已成为广东发展数字出版的薄弱环节,但同时他们也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在加快图书内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方面,可由政府引导,以广东省出版集团等出版单位为核心,以高校出版社和报业集团出版社为两翼,推动广东图书数字出版合作机制的形成,加快图书出版单位数字出版步伐。

         ①广东省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引导、推动省内21家图书出版社建立数字出版合作机制(如组成联盟),统一跟技术提供商谈判。这种机制形成的合力效应可改善传统出版社与技术提供商谈判时的被动局面,为出版社自身争取更合理的利益和更成熟的合作模式。

         ②广东传统图书出版社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积累了大量的纸质图书内容资源,但其中大多数至今尚未实现数字化。因此,通过合作机制,省内各图书出版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内容资源,将原有传统图书内容资源转换成数字内容资源,加强多媒体内容的开发工作,形成各种数据库,在保有各自版权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

         ③搭建智能化图书出版中心平台。在合作机制的框架下,建立一个全省电子图书出版系统中心平台(以下称“中心平台”)。中心平台可由广东省出版集团牵头,全省各出版社参与,在政府引导、扶持下,实行资源共享,专业化经营和管理。

         中心平台的功能是:为全省的电子图书出版发行提供内容处理、技术标准、电子多媒体处理方面的标准化服务,一方面为它们解决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整合全省的技术和标准,利于产业发展。为全省的电子图书出版发行提供统一的发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出版者与读者面对面,利用平台的统一优势和内容处理的优势,扩大发行覆盖面,提高资源利用率。

         中心平台是一个电子处理系统,在后台技术和资源的支持下,出版者与读者可以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电信手段及物流手段开展相互间的交流。全省电子图书出版的相关内容在这里经过处理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便利地索引、定制、发布、交流。

         (2)推动跨媒体发展。

         面对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传统出版单位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定位,从传统出版内容提供商转型到数字出版内容服务提供商。通过出版电子图书、增加数据库业务、开展网络营销等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整合优势,积极应对数字出版的冲击,不再把业务范围仅xx制在纸介质,主动求变、积极转型,逐步形成跨媒体出版体系。鼓励出版社开展网络出版,创办具有特色的网站,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有价值的知识资源,转换成纸质出版物。鼓励杂志社创办电子杂志,形成刊网互动。鼓励出版社和报刊社与移动通讯的合作,开展手机出版。
         3.以政策扶持为依托,营造有利于数字出版良好的生态环境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推动和引导广东数字出版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出版机构和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数字出版对广东出版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可以通过举办数字出版专题讲座、“广东数字出版论坛”,开展“传统出版人与数字出版人对话”等形式,提高其支持发展数字出版的意识和热忱。其次,要更新观念、转变思路。①高度重视网络出版、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促进发展和加强管理的措施。重点做好数字出版的产业规划,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对市场监管中出现的某些空白,要通过立法或制定法规、条例等手段来保障执法有法可依,减少执法缺位、错位、越位现象。②改革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模式,由传统的审批、年检为主向日常监管为主转移,将监管方式由事后审读转移到实时监控上来,不断应用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适应数字内容传播的特点,优质高效地完成在新的形势下履行出版管理的职能和任务。
         (2)对优秀的原创数字出版物出版和在影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方面(如电子纸的研发、数码印刷设备的研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如通过企业发展风险投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育创意产业孵化基地,专项资金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进口设备减免关税、土地使用优先考虑、设立数字出版发展基金、给予科技优惠xx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出版企业或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这类企业研发数字出版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制定和落实扶持出版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数字出版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在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等方面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充分发挥出版企业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鼓励和支持出版高新技术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发,对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给予政策扶持。

         (3)加大对科技成果推广和运用的力度。

         对行业重要数字出版成果,应在全省进行广泛推广和运用。例如,在出版物物流领域,二维条码已经研制完成,不仅能够规范出版物格式,便于出版物流通,还能实现跨媒体检索和阅读,形成标准之后要在全行业推开;在光存储技术领域,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清红光光盘技术也已完成,将进入批量生产和市场推广阶段;在印刷包装领域,数字成像激光鼓项目已经研发完成,可替代国外相关产品,大量节约成本。此外还有个性化的数码印刷设备以及已经出台的行业标准等都要尽快向全行业推广。
         (4)建立技术创新和服务支撑体系,鼓励和扶持自主创新。

         政府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广东的数字出版科技创新能力,在鼓励研发投入和加强科技经济产业化风险资金投入方面,在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院所引进方面要有更有力的动作。应把广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作为本省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源头,面向出版管理部门电子政务、出版业数字化需求,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加大数字出版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积极支持发展数字技术研发中心(院、所),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出版技术研发基地,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努力提高广东数字出版科学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开发水平,力争满足广东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和推进出版业数字化的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在深化体制改革中积极支持与探索建立行业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促进技术资源共享,为数字出版产业的产业聚集和行业升级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撑,同时积极建立以各种中介机构为纽带的促进创新要素共享的创新体系。
         (5)以技术标准化为基础,规范广东数字出版发展。

         在全国数字出版统一标准尚未制定出来之前,广东应先行一步,政府部门应加快制定



郑重声明:资讯 【广东数字出版发展调研报告- Gone With The Sin -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