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谛题跋(摘录) - 读书志

  宋六十名家词九十卷
  明毛晋编一九二一年上海博古斋影印本三十二册
  久欲购此书,今日始到博古斋将他买回,同时并得纳书楹一部。西谛。
  一九二三年三月十七日。
  奢摩他室曲丛目录一卷
  吴梅撰抄本一册
  此为{dy}次草目,计二百六十四种,后减为一百五十种。西谛。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七日。
  坐隐先生精订冯海浮山堂词稿存一卷
  明冯惟敏撰明汪氏环翠堂刊四词宗合刻本一册存卷上
  二十六年四月四日购于杭州石渠阁,价二元。虽非全帙,亦足珍也。西谛。
  远碧楼善本书目五卷
  刘晦之藏郑振铎辑稿本一册
  罗子经、施韵秋二君以刘晦之氏《远碧楼经籍目录》见示。目凡十二册,分三十二卷,所收图籍近二万四千部,七八万册。自宋元刊本至现代坊刊、杂志论文,无所不有。足俪一大规模市邑图书馆之庋藏。以量而论,其弘富殆近于嘉业堂,他更无论矣。惜龙蛇莫辨,眉目难分,翻检至为不易。余穷数日夜之力,为写定善本书目五卷,俾时省览焉。此目所收,以宋元刊本、抄校本及明刊精本为主。清代刊本及通行本皆弃去不录。毕工后,以原目还之刘君。刘君二十年前求书甚力,凡著录于《四库目》中者无不收。盖意欲完成一刻本之《四库全书》也。刻本不可得者,则罗致旧抄本,并传钞文渊阁本以实之。有志竟成,《四库》书之未得者仅数十种耳。而溢出《四库》外者,亦十居三四。以一人之力而获致若斯之巨藏,二酉三阁,无多让焉。
  惟《四库全书》之编纂,本为清帝消灭我国文化之一手段,其祸酷于秦火。
  古书之面目为之尽失其真。于宋、明二代之著述,刈夷尤烈。余尝谓四库存目之书,每足重视。而存目未收者,则尤为民族之瑰宝。刘君以《四库目》为准则,而忽于存目所著及未收之图籍,其溢出《四库目》外者,亦每为清人后出之著作,大是憾事,深感不足。且择焉不精,所以每多下驷。庞杂无伦,仅知充目,诚非藏书家之藏书也,更不足以语读书者之藏书。编目甫成,① 《西谛题跋》原附在1963 年由北京图书馆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西谛书目》中,为第六卷。收作者题跋173 则。本次系从中摘录,并且按时间先后调整了顺序。
  乃欲空藏求售。索四十万金,而宋元善本与方志一千馀种尚不在其中。价昂不称,惟有望而却步耳。而宋元精本八九种,则由李君紫东之介,或得归公有。既得千里马,则x驷千乘皆可弃而不顾矣。还目彷徨,为之三叹。但愿此目中物胥能得所耳。民国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九日,长乐郑振铎。
  医藏目录一卷
  明殷仲春撰陈氏慎初堂抄本一册
  民国三十年一月二十日,假范君所藏明刊本校勘一过。明刊本半叶九行,行十八字,并附《痧疹心要》。钞本多讹,是正不少,二十二日校毕。西谛。
  道光二十六年日月刻度通书一卷
  清道光二十六年刊本一册
  此为今存之{dy}部中西合璧历书,于东西文化交通史上关系极大。予从郭石麒处得之,为之狂喜不已!石麒盖从吴县胡玉缙氏遗书中搜得者。胡氏书已尽为南北各书贾所购,散于各地。予于此书外,仅获清代文集数十种耳。
  民国三十一年一月二十二日幽芳阁主记。
  秦词正讹存一卷
  明秦时雍撰练子鼎辑明嘉靖刊本二册存卷上
  予收书喜收善本异本,于词曲之少传本者尤宝爱之,每见必收。然近来异书日罕,无论宋元刊本之词,即明刊本之词曲亦可遇而不可求。惟劫中亦偶有所得,书友徐绍樵为予自江北购来万历本《词林摘艳》,朱遂翔售予万历本《乐府先春》,最为惬意当心。壬午秋日,北平邃雅斋书友许奇亮南来收书,告予曰:尝于扬州某家见《秦词正讹》二本,为嘉靖黑口本,以中缝有挖补,疑其不全,故未收。予闻之惊喜,力嘱其为予购之。其时犹以为是秦《淮海词》之明刊黑口本。予藏明刊本词不多,故甚欲得之。数日后许君北上,半月后复至沪,示予《秦词正讹》云:果是不全书。凡四十五翻,书名下亦有挖去痕迹,当是二卷而仅存其半者。予略一翻阅,即惊为奇书。盖是秦时雍作者,非《淮海词》也。虽仅存半部,亦是未见难得之书,因亟收得之。予之藏曲得此,大是生色矣。时雍号复庵,其曲仅见于诸明人选本中,不过寥寥数阕耳。不意今乃获其曲集,且复是嘉靖黑口本,诚奇遇也。可见凡事须留心,求书尤须不厌其琐琐求详。如以为《淮海词》不全本而不收,则必失之交臂矣。复庵曲生辣活泼,写情入骨,不类沈宁庵派之浮烂,实是明代南曲之最上上品。无意得之,欣喜无已,亦劫中杜门索居时一乐也。纫秋。
  艺风藏书再续记一卷
  缪荃孙撰一九四○年燕京大学铅印本一册
  癸未三月,托圣老向北平文奎堂购得。记中书多曾目睹,读之如与故人相见也。纫秋馆主。
  秋虎丘xx存一卷
  清王■撰清康熙刊本一册存卷上
  癸未秋,王志鹏持此书来,予以其罕见,虽残本亦收之,价二百金。北平图书馆有此书全部,不知何日方得抄补之?纫秋馆主书。
  百家词一百三十一卷
  明吴讷编一九四○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八册
  吴讷《唐宋百家词》旧藏天津图书馆,不知劫中尚存否?此复印本,并虎贲中郎之似而无之,然绝难得。盖植板京华,而由香港刷印,印成后,即逢港变,存书都作一炬,仅有数部运平。此系丁英桂君为予由平购得者,价八百十四金。纫秋。民国三十三年三月十五日。
  中国绘画史不分卷
  陈衡恪撰一九二五年济南翰墨缘美术院铅印本一册
  甲申六月一日以三十五金得于汉学书店。陈师曾画绝清隽,此书乃草草无特见,殆寻常课徒之作耳。幼舫。
  目录学发微一卷
  余嘉锡撰北京大学铅印本一册
  此书未完,不知余氏当日曾否写成?以无别本,始购存之。甲申六月九日,以百金得于友人吴氏所设之文华阁。友荒。
  明清两朝画苑尺牍蘧庵遗墨不分卷潘承厚辑一卷
  潘承厚绘一九四二年潘氏影印本七册
  此书在博山故世后,方始装订成册,阅之不胜有人琴之恸。忆博山贻予《明清藏书家尺牍》时,病犹未深。不意一月之别,遽成古人。人生诚若朝露,哀哉!纫秋。甲申仲秋。
  西厢觞政一卷
  清康熙刊本一册
  此《西厢觞政》一卷康熙刊本,予未之前见。乙酉春三月五日晨过葱玉寓,承以此本见贻,予之版画书库中又多一精品矣。纫秋。
  同时在葱玉处,获见宋刊本《韩昌黎集》、宋巾箱本《陶渊明集》二种,皆滂喜斋后人出而求售者。陶集为天禄琳琅故物,刊印尤精,滂记未著录,殆以帝室旧藏,未便登载欤?又见《南北宫词纪》初印本,《北宫词纪》卷首有图,予向藏有一本,即同此本。惜为孝慈借阅失去,今见之如睹故人也。
  纫秋又记。
  玉茗堂批评异梦记二卷
  明刊本四册
  沈氏粹芬阁藏书于劫中散出,多经叶铭山手,予倾囊得其七八种,其中万历刊本《皇明英烈传》尤为白眉。此《异梦记》予亦思取之,以困于资力,略一踌躇已为平贾所攫,携之北去。六七年来,犹往来梦寐中,未能去怀。
  去冬,书友孙实君获盐城孙氏书数十种,予见其目,此书赫然在焉。予惊喜过望,力促实君邮来,不匝月,此书果至。予翻阅数过,如见故人。而实君索值三万三千金,予时囊空如洗,无以应之,姑嘱其留下,意知其必非吾有矣。不一月,果于友人张叔平先生案头见之。叔平曰:予有即君有,且为君得之可也。予亦不欲夺叔平之所好,遂置之不问。顷过叔平书斋,复见此书,知已于今春如值购之矣。叔平见予深喜之,乃慨然曰:即以贻君如何?予大喜,遂挟之以归。报之以明刊本《冯氏经济类编》百册,然此为孤本,《类编》则不难得,固未能相提并论也。叔平慷慨好义,乐成人之美,生平所为多类此。此举虽细事,然予实深感之也。从此予之曲库中复多一奇书矣。亟欲印入影刊xx第二集中,以广流传。惜入春以来,物力艰难,救死不遑,万无闲情及此,其将待之来春万物苏生时为之乎?民国三十四年五月十三日纫秋记。
  同时睹鄞县孙祥熊氏散出之《女贞观重会玉簪记》白棉纸印本二册于富
  晋书社,索十万金。斯书予与隅卿、斐云游鄞时,尝见之,并录其目,意以为必不可得。今可得矣,而复无力以得之,吁!可叹也已!世间遇合之缘殆皆如此欤?友人张葱玉近亦留意于此类图籍,葱玉有得之之力者也,当能致之于架上欤?偶忆及,并记于此。纫秋又书。
  烟草谱四卷
  清陈琮撰清嘉庆刊本一册
  张君尧伦收烟草书不少,独无陈琮此谱。劫中钱君尽鬻图籍以去,临别以此书见赠。良友之贻,固当珍什藏之。予集得插图书累数百种,此谱卷首有图二帧,亦予书库中罕见物之一也。纫秋。乙酉仲夏。
  石濂和尚集附图
  清康熙刊本一册
  此《石濂和尚集》卷首附图也。予于劫中两见此集,皆未能有之,而独得此图,亦一奇也。石濂尝与潘稼堂交恶,稼堂贻书痛诋之,然后印本《遂初堂集》已删去此书, 予所获初印墨钉
  本遂初堂集有此书
  殆以石濂后为清帝所杀,故恩怨俱泯欤?
  乙酉夏五月,纫秋。
  扬州东园题咏四卷
  清贺君召辑清乾隆刊本一册有图
  劫中以百金得此书于上海来青阁。余幼客扬州二载,尝游法海寺。此贺氏东园则久已荡为荒烟茂草,无可踪迹矣。沧海桑田,何独一东园为然哉!
  可叹也已!纫秋乙酉仲夏书,时距得书已将三载矣。
  录鬼簿二卷元钟嗣成撰续编一卷
  明抄本二册
  十七八年前,赵斐云先生自北平南下访书。时马隅卿先生方归四明杜门读书,我辈偶发豪兴,欲至甬访之,借以登天一阁观未见书。海上台风适大作,未能成行。便先至杭州,转绍兴,至宁波。中途赶车,独雇大汽车一,飞驰而去。西湖、鉴湖之胜,皆不暇揽之矣。至则与隅卿先生日夕欢谈,意兴豪甚。隅卿出札记数册相示,皆有关小说戏曲之掌故与史料也。予与斐云大喜过望,竟抄数十则。又有明代版画刻工姓氏录一册,予睹之如获异宝。
  隅卿云:此录创始于陈大镫氏,王孝慈得之,复加增补若干人。隅卿从孝慈处钞出,又就所知补入若干。予请于隅卿,穷半日之力,复传录之。就所忆及者,又补入若干。隅卿更就予所补者补入焉。此数日放诞高论,旁若无人,自以为乐甚。夜寓隅卿老宅东厢,屋顶作半穹形,大似明代版画中之图式,古趣盎然。予尝笑谓二君曰:是入王伯良校注《西厢记》之画中矣。隅卿日奔走谋一登天一阁,而终格于范氏族规,不得遂所愿。盖范氏尝相约,非曝书日即子孙亦不得登阁也。于是我辈乃谋访鄞地各藏书家,尽数日之力,于冯孟颛、朱酂卿、孙蜗庐诸氏所藏,皆得睹其精英焉。孟颛所藏姚梅伯稿本甚多,予抄得姚氏《今乐府选》全目,殊为得意。酂卿藏曲子亦不少。蜗庐于书深藏秘锢,而于我辈则尽出其佳品。《女贞观重会玉簪记》是白绵纸本,劫中曾出现于沪市,予无力收之,为徐君伯郊所得。而为余辈所最惊心动魄相视莫逆于心者,乃是明蓝格钞本《录鬼簿》一书,后附无名氏《续录鬼簿》一卷,为研究元明间文学史最重要之未发现史料。余辈丐求携归细阅一过,蜗庐慨然见允,他书遂亦无心相赏矣。立携书归,竭三人之力,于灯下一夕抄毕。后此抄本北大曾付之影印。又于大酉山房见姚氏之《今乐考证》,亦矜为秘笈。后为隅卿所得,北大亦尝为之覆印。此得所获良多,归装固不俭也。今者世事大变,隅卿墓木已拱,蜗庐亦已下世。隅卿所藏书尽散。蜗庐所藏,顷亦为杭贾挟之沪上求售。予见此明蓝格钞本《录鬼簿》,不能不动心,索六十万金,乃举债如其数得之。亟函告斐云,斐云云:将为一跋以记之。予乃述我辈访书经过,以示斐云。呜呼!当时少年气盛,豪迈不可一世,今友朋之乐尽矣。谁复具好书之癖如我辈者,而斐云与予亦垂垂老矣。民国三十五年十月二十八日,郑振铎。
  佩文斋广群芳谱一百卷
  清汪灏等撰清同治七年江左书林刊本三十六册
  一九五二年六月二十日购自北京隆福寺文渊阁,价六万五千元。西谛。
  图绘宝鉴五卷补遗一卷
  元夏文彦撰宸翰楼影元刊本二册
  此为宸翰楼影元刊本。坊本所刊落者,此本一一俱在。余以三万六千元得于北京文渊阁书店。一九五二年七月二日,西谛。
  西园题跋四卷
  明张萱撰邵锐抄本一册
  是书为明张萱著。萱刻《云笈七签》,撰《西园闻见录》等。此是邵铭生君钞本,不知有无单行刊本?余以十万金得之北京。一九五二年七月三十日,西谛。
  中秘日录四卷
  袁励准撰邵锐抄本一册
  是书为近人袁励准撰,未刊传于世。邵铭生君从手稿录出。予方从事于搜集溥仪携出故宫之书画,得此足资稽考。一九五二年七月三十日,西谛。
  王氏书苑十卷补益十二卷
  王氏画苑十卷补益四卷
  明王世贞编一九二二年泰东图书局石印本三十二册
  一九五二年七月二日购于北京隆福寺文渊阁,价拾万元。西谛。
  一九五二年八月三十一日,天朗气清,风日佳丽,颇有凉意,未入寒时。
  晨起,步小园中,饮苦茶,殊自怡悦。借得明嘉靖覆宋本画书十数种,因与《画苑》对校一过,尽数种。年来百事猬集,久失窥园之兴,偶得半日之休沐,遂事此不急之务。心情旷阔,所得颇多也。西谛。
  无声诗史七卷
  清姜绍书撰清康熙刊本二册
  此本写刊极精,久访未获。一九五二年九月十一日葱玉为予购之邃雅斋,甚感之。价二万金。西谛。
  归石轩画谈十卷
  息柯杂著六卷
  清杨翰撰清同治十二年刊本五册
  《息柯杂著》六卷、《归石轩画谈》十卷,北平杨翰著。传本罕见,予得之京肆。秋日照古松上,苍翠可喜,展卷略读,殊自怡悦也。一九五二年九月十二日,西谛。
  书画书录解题十二卷
  余绍宋撰一九三二年北平图书馆铅印本六册
  此书颇便检阅。惟分类不当,论证疏陋,所见复不甚广,聊备一格而已,不足引为典据也。一九五二年九月十四日,西谛。
  销夏录六卷
  清高士奇撰刘坚删订清修洁斋刊本二册
  此本颇罕见。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得于北京文渊阁,价三万元。西谛。
  贞观公私画史一卷
  唐裴孝源撰明刊续百川学海本一册
  此当是明刻本《续百川学海》的零种。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日购于北京富晋书社,价一万元。西谛。
  画石轩卧游随录四卷
  清朱逢泰撰清嘉庆画石轩刊本一册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五日郭石麒为予购得,价三万元。西谛。
  绘事发微一卷
  清唐岱撰清康熙五十五年刊本一册
  此书原刊本甚罕见。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得于京肆,殊为得意。
  时晴日满窗,残雪未消,间有鸟雀飞鸣觅食。披卷一过,心旷神怡。西谛。
  楚辞图
  郑振铎辑一九五三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一册
  一九五三年六月十五日农历
  端午节
  上午九时人民文学出版社送来。此书搜辑、排比,颇费心力,今重繙一遍,觉得尚称完备,颇自高兴也。西谛。
  双忽雷本事一卷
  刘世珩辑清宣统三年贵池刘氏石印本一册
  一九五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大小忽雷自沪至,欣喜无已!翌日,启书箧,检得双忽雷本事一册,当年购此时,初未期得睹双忽雷也。今此二乐器归于公藏,人人均得而见矣。西谛。
  元人集十种五十三卷
  明毛晋编明末汲古阁刊本十二册
  汲古阁刊元十家集最为难得,商务印书馆曾影印之,今并此影印本亦遍觅无有。富晋书社为余得此原刊初印本,为海丰吴氏旧藏,亟收之。价四十五金。一九五六年一月十九日,西谛。
  定庵文集三卷
  清龚自珍撰清刊本一册
  得《定庵文集》原刻本于北京来薰阁,足与先得之原刻本诗集相匹配矣。
  暖日晴窗,展卷自喜。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六日,西谛。
  国朝百名家诗选八十九卷
  清魏宪辑清康熙枕江堂刊本三十册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六日得于北京邃雅斋,价二十四金。此类书在三十年前为学人争取之目标,今则知音绝稀。实则论述清初诗者,此书仍是{dy}手材料之一也。谛。
  历代正闰考十二卷
  明沈德符撰清抄本四册
  此沈德符《历代正闰考》钞本,甚旧,余于一九五六年春得之杭州古书肆,亦一罕见书也。二月十七日,西谛。
  齐鲁韩三家诗释十六卷
  清朱士端撰清吉金乐石山房抄本四册
  此是朱士端未刊稿本,我购自北京琉璃厂通学斋,价六十元。劫中曾见朱氏宜禄堂收藏《金石记》稿本数十册,与印行之六卷本大异。惜已付之劫火!此吉金乐石山房朱氏
  斋名
  蓝格本子,更宜珍惜之。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七日,西谛。
  摭古遗文二卷
  明李登撰明万历三十一年文茂堂刊本一册
  此是金文编的前身,嘉惠研究古器物的人不少。惜于每一异形字下概未注明来源,未免令人有难于进一步探索之憾,甚至颇疑其多向壁虚造之处也。
  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七日,西谛记。
  雠林冗笔四卷
  清李调元撰清刊本一册
  此书《函海》未收,余得之修绠堂。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七日,西谛。
  王奉常杂著十四种
  明王世懋撰明刊本四册
  隆福寺修绠堂从上海得前翰文斋潜藏书一批,皆善本也。偕斐云、梦家同往观之,余得此书及通津草堂本《论衡》。此书是《四库》底本,有翰林院印。其中《学圃杂疏》三卷是全本,与丛书所收者不同,乃余所久访未获者。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七日,西谛。
  昭代箫韶存十七卷
  清王廷章、范闻贤等撰清嘉庆十八年内府刊朱墨套印本
  二十二册存卷一之上至
  卷七之上、卷八之下至卷九之下、卷十之下
  予欲得《昭代箫韶》者三十年矣,以其价昂不能下手,实亦难遇全本也。
  五三年来着手影印《古本戏剧丛刊》,乃亟思获此剧收入丛刊中。遍访厂肆,适值其参加社会主义改造,清产估价,凡陈年尘封之古本,胥得重见天日。
  乃于来薰阁得此书十册,于邃雅斋得此书六册,于修绠堂得此书八册,去其重复,凡得十七册。仅阙七卷之下、八卷之上及十卷之上三册耳。再加探访,当不难成一部全书也。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七日,西谛。
  宋元诗六十一种二百七十三卷
  明潘是仁编明万历四十三年刊天启二年重修本四十八册
  修绠堂有此书,余初未之知,后从琉璃厂书肆中人得此消息,急驱车往,取之归。余旧有此书残本半部,殊珍视之。今获全书,益感书福大佳矣!一九五六年七月一日,西谛。潘是仁辑宋元名公诗集于王李七子拟古之风既熄之后,三袁、钟、谭诸家方起之际,诚豪杰士哉!惜采撷未广,取舍难当人意,犹是明人急就成章之习。书分北宋、南宋、元初、元末四编,编各有序目。检其目,间有有目无书者,如北宋一编阙王曾、晁端友、孙觉、晁补之、李植五集,南宋一编阙鲍由、贺铸、刘克庄、方岳、江端友、李清照六家,元初一编阙黄溍、戴表元、王沂、黄清老、欧阳玄五人,独元末一编不阙。
  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汉籍目录载此书,所阙亦同。岂潘氏当日并未全刻欤?《丛书书目汇编》录其全目下注阙者,与此本亦均合。每家自数卷至十数卷,实则每卷有仅一二页者,是故炫人目也。以其为选辑宋元集之祖祢,故漫收之。一九五六年七月一日,郑振铎。
  唐诗二十六家存二十一家四十卷
  明黄贯曾编明嘉靖刊本十五册
  此是明嘉靖间黄贯曾刊《唐二十六家诗》,中阙李峤、王昌龄、崔颢、崔曙、祖咏五家。一九五六年七月一日得于修绠堂。西谛。
  农书二十二卷
  元王祯撰清乾隆武英殿聚珍版印本十册
  余偶购石印本《农书》于邃雅斋,此本从内聚珍本出,遂欲更得一内聚珍本,遍访厂肆不获。今晨偕晓铃至修绠堂,适斐云亦在,获见好书不少,明刊本《朝鲜日本图说》其白眉也,谊应归北京图书馆。闲谈及《农书》,助廉乃取出此本,索四十金,余立偿之,挟书以归。予所见《农书》并此凡五种。一九五六年七月八日,西谛。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存七卷
  明熊大木撰陈氏尺蠖斋评明周氏大业堂刊本七册
  余尝于三年前从孙实君处得明周氏大业堂刊本《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六
  册,虽是不全本,亦以重值收之。盖明刊小说书最为难得,大业堂镌小说不少,余一本都无,故遇此书犹不肯放过。今晨偕晓铃访书隆福寺,晓铃云:有粹雅堂至今尚是单干户,颇有零本好书。因同过之,主人张君出此相示云:彼旧曾经营三友堂,知三友堂所得小说戏曲书多归余,孙实君之唐传亦系彼所售,中阙五六两本,今此第六本理应亦归之余。余颔之,乃以四十金取归。
  不知其第五本,何时复可得也?一九五六年七月八日,西谛。
  石田集不分卷
  明沈周撰明刊本六册
  予既于修绠堂得陈明卿刊《白阳集》,兹复于邃雅斋见《石田集》,此集亦是明卿所刊,予一见即惊为双璧,因并收之。首有邓正闇手书题记,又有九峰旧庐珍藏书画之记一章,盖近五十年间已历邓、王二家矣。正闇云:《白阳山人集》则目所未见,明卿刻其先集,必更精审,他日遇之当为两画师破悭囊,一介绍使相见也。予先得《白阳集》,继乃得此,正闇未遂之愿,予乃成之矣。《石田集》刻本甚多,成化、弘治、正德三本予未能全得。两月前,乃得崇祯间瞿氏刻本《石田诗钞》。在明代画人集中,以沈、唐二家为较易得,文、徐亦多遇之,若陈道复集则予所藏者当是孤本矣。一九五六年七月十八日,西谛。
  陈白阳集不分卷明陈淳撰
  附录一卷
  明刊本四册
  孙助廉语予云:近得一明代画家《陈白阳集》。予心动,亟索阅之,果是道复集也。乃其从孙陈仁锡所镌,写刻甚精。首有钱功父序,人间恐无第二本,乃购得之,为书斋所得画人集之冠。先是于上海修文堂得耕石斋《石田诗钞》大类牧斋《初学集》。当是一人所写,已是得意。今获此,更胜《石田诗钞》一筹矣!画人集不可多得,幸非时人所着意,当不难徐徐聚之。一九五六年七月十九日,西谛。
  沈南疑先生槜李诗系四十二卷
  清沈季友辑清康熙三十年敦素堂刊本十六册
  此书甚是罕见。去岁曾得一残本,顷复从北京通学斋得此全帙,价十六金,恰与残本同价。一九五六年九月二日,西谛。
  临野堂文集十卷诗十三卷诗馀二卷尺牍四卷
  清钮琇撰清康熙刊本六册
  钮琇作《觚剩》,流传甚广。此《临野堂集》却不多见。首有汪启淑藏印。大雨中,得之来薰阁。一九五六年九月十五日,西谛。
  十二家唐诗二十四卷
  明许自昌编明万历三十一年霏玉轩刊本八册
  许自昌刻过《太平广纪》,刻过李杜集,此《十二家唐诗》却甚少见。
  今日见之来薰阁,亟收之。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二日,西谛。
  简松草堂全集七十七卷
  清张云璈撰清道光简松草堂自刊本二十九册
  此书得之邃雅斋,遇合甚奇。初见来薰阁书目有《张氏腊味小稿》,索之,已为他人取去,颇为怅怅!又欲得其《选学胶言》,亦久觅未有。今乃于无意中得其全集,大是快意!凡八种,七十三卷,疑是全书。其中《四寸学》一种,尤为罕见。清人小小考据语,多可喜处。宜汇为一丛书行世,以嘉惠学人也。一九五六年十月九日灯下,西谛。
  三唐人文集三十四卷
  明毛晋编明末汲古阁刊本二册
  顷欲购汲古阁镌诸唐人集,而极不易得,遍搜坊肆,仅获此集及《八唐人集》耳。一九五六年十月九日,西谛。
  文选章句二十八卷
  梁萧统辑明陈与郊章句明万历刊本十册
  一九五六年十月九日得于北京邃雅斋。陈与郊即作《灵宝刀》等xx者。
  西谛。
  闽中十子诗二十九卷
  明马荧辑明万历刊本四册
  《闽十才子诗》,予初得清末郭氏刊本,不自足。今果于北京来薰阁得明万历原刊本,甚可喜也。闽地在唐时犹为化外,读顾况诗可证,至今称丈夫为唐夫。至欧阳詹出,闽之文学始有可称者。明初,林鸿、高廷礼等十子,提倡唐诗,起宋元江西诗派之纤细,是天下士,非闽中一地所能囿也。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七日,西谛。
  新刻山海经图二卷
  明刊格致丛书本二册
  此《格致丛书》本也,却不多见。予已有明镌有图本《山海经》二种。
  董会卿得此书于上海,予见之,亟向之购得。并此乃得三矣。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七日,西谛。
  南陵无双谱一卷
  清金古良撰清康熙刊本一册有图
  金古良《无双谱》,予曾收得数本,皆不惬意。此本虽为儿童所涂污,犹是原刊初印者,纸墨绝为精良。一九五六年十月十八日午后,阳光甚佳,驱车至琉璃厂。于富晋书社得李时珍校刊之《食物本草》,于邃雅斋得此书,皆足自怡悦也。董会卿云:有康熙本《艺菊志》、明末彩绘本占卜书,即可邮至,亦皆予所欲得者。论述美术史及园艺史者,首应广搜资料,而图籍尤为主要之研究基础。予所得园艺及木刻彩绘之书近千种,在此基础上进行述作,当可有成也。天色墨黑,时已入夜,犹甚感兴奋。西谛。
  夷门广牍存五十七种
  明周履靖编明万历二十五年刊本四十三册
  周履靖编的《夷门广牍》收入奇书异籍不少,惟全书究竟有多少种,迄无总目。涵芬楼影印本是最多者,但仍非全书,其中讲修真的几种稍涉亵语,便有意删去不印。惟亦有失收者,像这个残本里的《续易牙遗意》就是一个例子。予收得《广牍》零种不少,却未能配全。此一本是今春萧新祺送来的,亟收之。他颇懂书,常访得异本归予,价亦不甚昂也。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西谛。
  蛾术编八十二卷
  清王鸣盛撰清道光二十一年沈楙惪世楷堂刊本二十四册
  沈氏世楷堂藏书今春方论担售出,然无佳者,疑其善本别庋他处。沈楙惪在道光间刊书甚多。《昭代丛书》、《国朝文徵》、《国朝古文汇钞》等皆卷帙浩瀚,而他能独力刊之,有功文献不浅。此王西庄《蛾术编》亦其所刻,颇少见。讲考据之学者此为必备之书,久觅方得,甚是高兴。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三日,西谛。
  梅村集四十卷
  清吴伟业撰清康熙刊本二十册
  此是《梅村集》原刊本,钱谦益的序还在,故收之。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五日,西谛。
  食物本草二十二卷首一卷
  题元李杲辑明崇祯刊本二十四册
  一九五六年十月朔过隆福寺修绠堂,见窗下有破书箧,题曰:《食物本草》。予大为惊诧,亟索阅之,乃李杲原著、李时珍校订者,益感其重要,因嘱其为予留下。数日后再过之,询及此书,则云:原是富晋书社物,已取去。予立电富晋,坚持欲得之意。那日下午至富晋先取二册归,与沈李龙辑《食物本草会纂》校读数卷,异同不大。但重其为明刊,仍收之。十月三十一日灯下,郑振铎。
  四益馆经学丛书十种
  廖平撰清光绪刊本十六册
  久思得廖氏此书,因循未果。一九五六年十月三十一日傍晚,过琉璃厂富晋书社取《食物本草》,见架上有此书,因收之。西谛。
  廖氏是今文学派的健者。论述近百年思想史者,应读此书。
  娄东杂著五十六种
  清邵廷烈编清道光十三年刊本八册
  太仓为江南人文渊薮之一,明清之交,文学之士尤多。王氏诸贤外,张天如、吴梅村皆{lx}群伦,力能奔走天下士,非复一乡一郡之彦也。道光间,邑人邵廷烈辑太仓文人所著零圭寸宝凡五十六种,为《娄东杂著》一书,其中多{dy}次刊传于世者,固是原始资料之一也。惜传本甚为罕见。予二十年前曾于沪肆数次遇之,皆失之交臂。昨在北京隆福寺修绠堂复见此书一部,因亟收之。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四日,西谛。
  南峰杂著七种七卷
  明杨循吉撰明刊本一册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四日午后狂风怒号,予却至琉璃厂访书,得书数十种。
  此《南峰杂著》及《龙眠风雅》乃其中白眉。忆数月前,潘景郑来书云:苏郡某肆忽出现南峰杂著七种,今不知何往?不意乃由邃雅斋董会卿手终归于予,喜可知也。南峰为明弘正间名士,不守绳墨,惯作讽喻语,曲子尤佳。
  今得其诗文等七种,殆是人间孤本。论述明代弘正时文学史者,得此乃可添若干新页矣。郑振铎灯下书。
  累瓦编初编十卷二编十二卷
  明吴安国撰清道光十三年吴锡祺刊本八册
  此《累瓦编》初二编虽是清代覆刻本,而颇不多见。至其三编则《四库》存目,今转不易得焉。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日购于带经堂。西谛。
  玉台新咏存六卷陈徐陵辑
  续玉台新咏五卷
  明嘉靖刊本三册
  此嘉靖刊本《玉台新咏》十卷、《续玉台新咏》五卷,诸家书目皆未见著录。带经堂从广州购书数百种,中有此书,予一见即收之。虽中阙五至八卷,亦无伤也。欲夺之者颇众,但终归予有。西谛。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日灯下。
  木犀轩旧本书目有嘉靖仿宋本,当即此书。
  七国地理考七卷
  清顾观光撰清光绪五年刊本五册
  讲考古学者,此类书是案头必备之物也。今咸阳、临淄、长沙、寿春、邯郸、新郑、洛阳、浑源、易县诸地古物大出,七国地理势不能不研究。惜此书尚未能详尽,有待我辈作进一步的论述也。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六日,西谛。
  幔亭集十五卷
  明徐熥撰明万历刊本八册
  《幔亭集》十五卷明徐熥撰,予得之南京萃文书店。明人集今都成珍品,名目稍僻便成众人追逐之目的。此集亦是僻书之一,幸未为他人入目,乃得归予有。熥为徐熥昆仲,■集是禁书,尤罕见,不知何时能得之?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六日,西谛。
  五唐人诗集二十六卷
  明毛晋编明末汲古阁刊本八册
  汲古阁刻诸唐人集传本颇罕见,予初未之收。今岁着意广搜唐宋人集,始留心及之,有见必取,然已不易得矣。十二月初,在上海古籍书店架上见有汲古刻《孟东野集》二册,虽是《五唐人诗集》之一,以其为初印,漫购之。数日后至来青阁,偶翻架上书,乃得此集全书,价奇廉,甚是高兴。今所阙不过三唐人诗等三数种,想不难配全也。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六日西谛记。
  镌竹浪轩珠渊十卷明王路清辑
  菜根谈二卷
  明洪自诚撰明万历刊本六册
  《珠渊》十卷,明王路清辑,附《菜根谈》二集,明洪自诚著。路清一名路,字仲遵,曾辑《花史左编》,盖明末一好事之徒也。此书未见著录。
  文奎堂从广东购得,予见之亟收入玄览堂书库。虽非大著作,亦一秘笈也。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九日,西谛。
  格致丛书存六十六种
  明胡文焕编明胡氏文会堂刊本三十八册
  此是胡文焕《格致丛书》的一部分,不知坊贾何时伪增王世贞序,并题李攀龙辑。查丛书书目《格致丛书》的评诗部分四十馀种,除魏庆之《诗人玉屑》、李攀龙《诗学事类》篇幅较钜者外,余书几皆在内。亦有溢出目外者,像游宝《直庵三法》、唐庚《文录》、李攀龙《五伦诗选》、方昕《世范集事诗鉴》等。总之,是利用旧板巧立名目的东西,然颇有用,故聊亦收之。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九日,谛。
  徐诗二卷
  清徐夜撰清康熙王士禛刊本一册
  王士禛刻《徐夜诗》,予初见之而未取。后乃知曾入全毁书目,后印本《渔洋全书》未必有之,乃复购得。裴效先此次南下所得多凡品,似此类书已不多有。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九日灯下,西谛记。
  启祯两朝遗诗存八十二家
  明陈济生编清初刊本配清抄本二册
  此是《启祯两朝遗诗》的残本,予久想得此书,而历访南北各肆竟未一遇。今从效先阁得此残本一册,岂是获得全书的先兆欤?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九日灯下,西谛。
  乐府馀音一卷
  明杨廷和撰明嘉靖刊本一册
  《乐府馀音》一卷,明杨廷和撰,明嘉靖刻本。明本散曲予收得不少,独无廷和此作。二十年前尝于北京图书馆见到此书一部,欣羡不已,即钞录一部存于行箧。文奎堂从粤东购得莫天一、李文田旧藏书不少,予仅得其数种。此虽非莫、李所藏,然实罕见善本也。亟收得之,为玄览堂中的妙品之一。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九日,西谛。
  自怡悦斋书画录三十卷
  清张大镛撰清道光十二年虞山张氏刊本十册
  久觅此书未得,今日过修绠堂忽于架上见之,乃亟收得,价六十金,颇昂也。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日,西谛。
  哲匠金桴存四卷
  明杨慎辑明隆庆刊本四册存卷二至五
  此明隆庆刊本《哲匠金桴》五卷,写刻至精。是《佩文韵府》等书的先声。各家书目皆未载。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下午晴空碧静,心意畅恰,偕王君崇武至隆福寺文渊阁,得《水明楼》、《纺授堂》诸集,骤若贫儿暴富,快意之极!复同往中国书店询常熟所购《邓志谟五局xx》消息。店中人云:书已寄到。即取出阅之,果是百拙生之作,即挟之归。他们复取出明板书数种,《哲匠金桴》亦在其中,予以其罕见,虽阙佚首卷亦收之。似斯类奇书稍纵即逝,固不能论全阙也。西谛记。
  唐六名家集四十一卷
  明毛晋编明崇祯汲古阁刊本十二册
  汲古阁刊诸唐人集,予先后收得《唐人选唐诗》、《三唐人文集》、《八唐人集》、《五唐人集》。今又于北京隆福寺修绠堂得此《六唐人集》,则所阙者仅《三唐人集》及《四唐人集》耳。唐《三高僧集》亦未有,想均不难购得也。天寒地冻,炉暖灯红,披卷读之,心身俱恰。时为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余五十八初度日也。西谛记。
  钓台集三卷
  明刊本一册
  此明万历刻本《钓台集》三卷,疑非全书。序云十卷,但目录实只三卷,不知何故?惜未得他本一证之。王富山从宁波购得残本书不少,此亦其一。
  又有明刻《国雅》数册,恰能配齐前收之不全本也。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西谛记。
  奇觚室乐石文述存二卷
  清刘心源撰清光绪刊本二册存卷一至二
  《奇觚室乐石文述》,求之十载未得。今春过沪上,恰遇各肆清理存书,乃于修文堂见之,即收之入库。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西谛。
  蔬食谱一卷
  清抄本一册
  《蔬食谱》单行者未之前见,此本疑仍是某书的一部分。钞本甚旧,多切实用语,当可普传天下,为蔬食者大增口福也。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傍晚得于修绠堂。西谛。
  疑耀七卷
  明张萱撰明万历刊本四册
  《疑耀》七卷,题李贽著,张萱订,《四库总目提要》则迳作张萱撰。
  按萱所刊书甚多,如《云笈七签》、《北雅》等皆不没作者之名。此书若果为萱自著,何故必假名卓吾?此甚可疑也。虽有数则似出萱手,或是其增入之语,未可因此遂没杀卓吾此一著作也。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购于富晋书社。西谛。
  唐皮日休文薮十卷唐皮日休撰
  皮从事唱酬诗八卷
  唐皮日休、陆龟蒙撰明万历三十六年许自昌刊本四册
  许自昌刻皮日休《文薮》十卷、唱酬诗八卷,予得之北京来薰阁。数年来,予发愿欲治唐人诗,惜所得不多,未敢即行着手。然俟材料俱备,则将待之何年何月乎?只好一面广搜诸本,一面进行校读耳。许氏所刻诸唐人集,予已得不少,今复获皮氏《文薮》,自是快意。不知何时始能并得陆鲁望《甫里集》也!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灯下,西谛记。时万籁俱寂,枯笔着纸之声可闻也。
  焦氏澹园续集二十七卷
  明焦竑撰明刊本四册
  焦竑《澹园续集》二十七卷,明刊本。禁书总目入全燬目中,故传本甚罕见。予旧有不全本《澹园集》,故于富晋书社见此续集,即复收之。明人集浩如烟海,四库失收者多矣!或出于有意,或出于无意。当时四库馆臣诋諆明人著作无所不用其极,是自有其政治作用。今日我辈正应实事求是,为许多明代作家鸣不平也。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西谛。
  纺授堂集八卷二集十卷文集八卷
  明曾异撰撰明崇祯刊本配清康熙刊本八册
  《纺授堂诗集》八卷、《二集》十卷、《文集》八卷,明曾异撰著。禁书目录入全燬目中。带经堂从福建购来,我一见即收之,故价乃奇昂。得读奇书即是一福,固不必问值也。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灯下,西谛记。
  古夫于亭杂录五卷
  清王士禛撰清康熙刊本二册
  《渔洋全集》未收《古夫于亭杂录》,殆以后刻之故。此录又有五卷本、六卷本二种。此是五卷本,为蒋静山所刻,由俞兆晟补板印行者。《渔洋集》旧极易得,今年则历访南北各肆,未一遇之,仅获其笔记若干种耳。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西谛记。
  此录为萧新祺送来。他颇懂得版本之学,时有奇书。有的书像《夷门广牍》的残本,多今本所未收者,大有道理。盖实经过一番研究者。
  庶物异名疏三十卷
  明陈懋仁撰明崇祯刊本四册
  《庶物异名疏》三十卷,明陈懋仁辑。以怪异罕知之名辞为主,加以分类诠释,并徵引诸书条徵字证。自天部至鬼神部凡分二十五部,自黄甲至佩阿凡二千四百五十有二条。体例颇为谨严。亦采集事物名辞者,必须参考之一书也。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傍晚得于北京隆福寺文奎堂。西谛。
  水明楼集十四卷
  明陈荐夫撰明万历刊本六册
  隆福寺带经堂从福建购得好书不少,此陈荐夫《水明楼集》与曾异撰《纺授堂集》乃是其中白眉,而皆为予所得,自诧书运不浅也。夜寒天冻,阴闇不见星月,将雪未雪,赖有此种好书慰我寂寥耳。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三十日灯下,西谛记。
  酣酣斋酒牌一卷
  明刊本一册有图
  路工于安徽屯溪得明酣酣斋制《酒牌》一册,予甚羡之。这次他又到那个地方去,又得到这个《酒牌》一册,乃以归予,殊感之。酒牌之制为时颇古,明人尤尚之。陈老莲《水浒》、《博古》二牌,传遍天下。此册是明万历末所镌,亦出新安黄氏手,较老莲二牌犹早数十年也。一九五七年一月六日,西谛。
  四书集注存三卷
  宋朱熹撰清明善堂刊本一册存学庸三卷
  怡府所刻书最不多见,此《四书集注》虽仅存《学庸》一册,亦收之。
  今所见有明善堂、安乐堂藏书印记者,都为善本好书,故一旦获睹怡府所刻书,便喜悦不禁也。风日晴和,虽严冬而稍有春意,偕路工、刘哲民游隆福寺,途遇赵万里,同到宝会斋询新出《永乐大典》消息。偶见架上有此书,遂取之归。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二日,西谛。
  国朝诗选十四卷
  清彭廷梅等辑清乾隆据经楼刊本十二册
  此书见抽燬书目,身价遂高。实则以诗体分卷,远不如沈氏的《国朝诗别裁》,更不足与《诗慰》、《国雅》、《诗的》、《诗持》、《诗观》相提并论也。于得《诗慰》后二日,见修绠堂架上有此书,遂携归入库。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二日西谛记。
  冯元成宝善编选刻二卷
  明冯时可撰明承训堂刊本二册
  余尝见明冯时可《宝善编》,惜失收,不知为何人所取。此冯氏《宝善编选刻》二卷,乃其续集也。世无知者。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三日过隆福寺修绠堂,见案上澹生堂抄本《萨天锡集》、钱求赤校韩柳文等,已悉为他人捷足先得,颇感懊恼。{zh1}见此书,乃携之归。此一明人传记书,实亦大有用也。时暮色苍茫,将雪未雪,履冰访肆,兴自不浅。西谛记。
  倪鸿宝先生代言选五卷
  明倪元璐撰明末刊本四册
  倪元璐集,今传世者凡数种。独此《三刻代言选》五卷,乃陆贽制诰、苏轼内外制的同类,却未见传本。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九日傍晚至隆福寺修绠堂,检阅案上乱书得之。大喜携归。王思任、文震孟、王铎三序,尤能阐发作者的用心。觉斯以书名,予数见其墨迹,无当意者;此序却写得潇洒飞动,大见精神,名下诚无虚士也。西谛记。时方集数残本《石仓大明一统名胜志》,细细查对,尚阙十馀卷,未得成一完书,殊见闷损,而夜已深矣。
  楚辞十卷
  汉王逸章句宋朱熹注明末刊本二册
  此本乃明末坊贾所为,折衷汉宋王朱二注,复附以刘辰翁、张凤翼、钟伯敬诸家注评。卷首王世贞序疑亦是窃取之他本者。作为《楚辞》读本之一,固亦未必遂逊陆时雍、蒋之翘也。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九日过隆福寺修绠堂购得。西谛。同时在三友堂见吕晚村评选《唐宋八家古文》。
  唐人四集十二卷
  明毛晋编明末汲古阁刊本一册
  余先后收得汲古阁刊诸唐人集,独未有《三唐人集》、《唐人四集》二书。顷于来薰阁架上见此《唐人四集》,盖方收得者,因亟取之。毛氏所刊唐人集,校勘颇精,盖以所据底本都为宋刻或旧钞也。唐诗应该重编,但非从广搜异本下手不可,即此汲古阁本已不可多得,况其他精抄、善刻乎?《唐英歌诗》与《唐风集》,汲古刊《三唐人集》亦收之,不知即是一个板子否?
  独阙方干《元英集》八卷耳。一九五七年正月十三日西谛记。
  乾隆搢绅全书不分卷
  清乾隆刊本四册
  前见滂喜斋潘氏有《顺治搢绅录》,诧为罕见,跋之者颇多。三年前,予于杭州得《崇祯搢绅录》,则当为今知的最早的一部了。顷于琉璃厂邃雅
  斋复见乾隆戊戌四十三年即公
  元一七七八年
  的《搢绅全函》,虽时代较晚,而内容包罗甚广。
  于舆图外,每府均注出要缺、中缺、简缺,以及风俗、学校、土产和养廉银数。每县更有地丁银数、杂税银数、仓谷石数和办公银数。是大好的清代中叶的经济史料也,不仅仅记载职官姓氏而已。因亟收之,与崇祯一部并庋于架上。时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日,日色大佳,渐透春意。西谛记。
  韵谱本义十卷
  明茅溱辑明万历三十二年自刊本十册
  茅溱《韵谱本义》十卷,诸家书目都未见著录。予得之修绠堂。初破烂不堪着手,经装修一过,乃完好可展阅矣。一九五七年三月五日灯下,西谛记。
  唐皮日休文薮十卷
  唐皮日休撰明刊本四册
  唐皮日休《文薮》十卷,予先得明许自昌刻本乙部,后有正德庚辰袁表跋。今复于北京隆福寺修绠堂得此本,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镌工甚为工整。疑即袁表所刊本,惟表跋已夺去。《四部丛刊》所据本亦是明刊,亦分十卷,却是软体字本,不知为何人所刻。《四库简目》标注云:万历中新安许自昌刊本八卷。许自昌是吴人,非新安人,所刻是十卷,非八卷也。此三本暇当细校一过,自当以袁表本为佳。清嘉道间,秦氏翻明本即用袁本为底子。一九五七年三月五日西谛灯下记。
  七颂堂诗集八卷
  别集空中语一卷诗馀一卷文集二卷
  清刘体仁撰清同治刊本四册
  读王渔洋诸作每称道刘公勇,但刘集予迄未得见,仅见其《识小录》耳。
  宋蜀刻诸唐人集每有公勇藏印,令人想见此公的风流好事,且鉴赏力甚高,其保存文献之功甚伟。今从西安澍新书店得《七颂堂诗文集》,乃知其诗、古文之造诣殊深,非渔洋、钝翁诸子所得而牢笼之者。故国情深,触事生感,应于更进一层处读之。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四日西谛记于西安。
  白醉琐言二卷
  明王兆云撰明刊本二册
  王兆云,明万历时麻城人,与王世贞为友好,著说部书,有:《湖海搜奇》、《挥麈新谈》、《说圃识馀》、《潄石闲谈》各二卷,《乌衣佳话》四卷。此《白醉琐言》二卷,亦王氏杂记之一,予二十馀年前得于北京某肆,破烂不堪触手。今春始付修绠堂重装,装竟乃可展读矣。只是随手杂记,但亦有掌故可资考索。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九日,西谛。
  徐文长先生秘集存四卷
  题明徐渭辑明刊本二册
  此《徐文长秘集》存《调隽》、《籁叶》、《丽章》、《笔华》四卷,不知原书究有若干卷?题武林孙一观我生父校,疑即孙氏所选辑,而托名文长者。别有钟伯敬《秘集》十五种,自《艳编》、《逸籁》、《彩笔》、《韵声》、《隽调》至《致品》,种各一卷,似亦即此书而易名炫众者,惜未得一读以证实之。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九日西谛记。
  古今文综不分卷
  张相辑一九一六年中华书局铅印本四十册
  一九一五年予在温州十中肄业,此书方出,一陈姓同学购得之。予健羡无已,乃假得之,穷一暑天之力,尽录其中论文之作,集为二册,题曰《论文集要》,殆是我从事纂集工作之始。今经四十馀年矣,此二册钞本尚存行箧。顷过中国书店,见架上有此书,乃购之归,因追纪少年时代一段艰苦求书之事实。西谛。一九五七年七月十七日。
  重校琵琶记四卷
  元高明撰明万历刊本四册
  得此本《琵琶记》已二十馀年,近始付中国书店装成四册,可翻阅。一九五八年一月六日,西谛。
  新锲徽本图像音释崔探花合襟桃花记存一卷
  明金怀玉撰明末刊本一册
  此是孤本。金怀玉所作仅见此曲,故虽残存下卷,亦收之。西谛。一九五八年一月七日灯下。
  梁陶贞白先生文集存一卷
  梁陶弘景撰明嘉靖三十一年黄省曾刊本一册存卷二
  予锐意欲收六朝及唐人集,惜入手已迟,所得无多,不能不兼及断简残编。此《陶贞白文集》虽仅存下卷,重其为五岳山人刻本,故亦购之。
  从修绠
  堂购得
  西谛。一九五八年二月十七日,即阴历除夕也。
  六朝诗集五十五卷
  明薛应旂编明嘉靖二十二年薛氏刊本十二册
  一九五八年二月十九日到琉璃厂藻玉堂购得此书。方治汉魏六朝人诗,得此明刻六朝人集中的白眉,喜可知也。西谛。
  新镌女贞观重会玉簪记二卷
  明高濂撰明刊本二册
  当我{dy}次见到这部书的时候离开现在将近三十年了。那时,赵斐云将赴宁波访书,马隅卿恰好闲居在家乡,斐云约我同行,我少年好事,一诺无辞。海上飓风适大作,不能作海行,乃经杭州、绍兴,乘大汽车达宁波。我们住在隅卿老宅的东厢,昼夜豪谈。谋登天一阁不得,则访书于冯孟颛、朱酂卿、孙祥熊三家。孟颛、酂卿皆尽出所有,以资探讨。孙君独吝,迟迟乃出明蓝格抄本《录鬼簿》后附有续编者,及明白绵纸刻本《女贞观重会玉簪记》二书。二书出,他书皆 然失色。我们相顾动容,细细翻阅数过,于《玉簪记》的插图,尤为欣赏不已,然终不得不捧书还之。独于《录鬼簿》则不忍一释手,以其中的戏剧资料均为{dy}手的,少纵即逝。乃向主人力请一假,约以次日归赵。孙氏慨允我们之请。我们心满意足,抱书而回。就在当夜,拆书为三,由我们三人分写之,这是值得通夜无眠地来抄写的。这部抄本后来由北京大学付之影印,人人均可得见之了。过了十多年,在一九四六年的冬天,杭贾赴鄞,购得《录鬼簿》及《玉簪记》,欲以归予。我久不购书,且方在穷乡,亦无力以得之。然如见老友,实在舍不得放开他们。不得已乃举债以得《录鬼簿》,却无能并获《玉簪记》了。后闻《玉簪记》已为徐伯郊所有,则不复更作收藏想。不意年初上海古籍书店函告云:有白绵纸本《女贞观重会玉簪记》欲得之否?颇疑即是前书,姑函索阅,书至,果即是孙氏物也。三十年梦魂相思,终得有之,能不谓为书缘有合乎?十多年前,鱼与熊掌势不可得兼,不意于十多年后,二书竟能璧合。此书索价至四百金,可谓昂甚,然不能不取之。聚书满家,独此二物萦系心头,似灿灿作光。不仅书是白眉,即遇合亦甚奇也。一九五八年四月十日郑振铎记。时小园中红梅正含苞欲放,丁香海棠均茁嫩叶,而郊外柳色已黄,春光徘徊,中人欲醉。
  旧业堂集十卷
  明凌儒撰明天启刊本五册
  明凌儒《旧业堂集》十卷,天启刻本,诸家书目皆未见著录。曾藏谢光甫处。光甫死将十载,其藏书近二年方大散出,此书为北京中国书店所得。
  一九五八年四月十四日过该店,倾囊中金得之。西谛。
  新镌赤心子汇编四民利观翰府锦囊八卷
  题赤心子辑明明雅堂刊本二册
  此明代坊间编刊的日用书之一,亦是建本而出于徽郡者。冶秋为作合得之某君。此类书予收得不少,将作一综合的研究。闻某君尚藏有小说书数种,想亦可见到。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日,西谛记。
  王百谷诗文杂著八种
  明王穉登撰明刊本四册
  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日晨起,天阴欲雨。效贤阁送书十数种来,中有洪楩刻本《六臣注文选》、明嘉靖金陵刻本《唐荆川集》及此书,价皆甚廉,因收之。《百谷诗文杂著》凡二十一种,此仅八种不及其半,然求全不易,即有此八种亦足自慰。旧有《明月编》、《青雀集》、《野谋集》三种,合之则共得十一种矣。西谛记。
  忠义水浒全书一百二十四回
  元施耐庵撰明李贽评清杨定见刊本三十二册
  我于十多年前曾购得杨定见本《水浒全传》一部,今遍觅不获,不知于何时何地失去,亦不忆曾为何人所借去。偶于北京中国书店见到此书一部,踌躇欲购之,却又怕旧藏本可能突然出现。今晨想起《水浒》研究工作亟待进行,此书乃是决不可少的一个本子,便下了决心到中国书店,尽倾囊中所有,携书而归,不可谓非豪举也。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四日西谛记。
  唐三僧诗四十六卷
  明毛晋编明末汲古阁刊本六册
  予收汲古本诸唐人集,各本皆络绎集予斋中,独阙《唐三僧诗》,久觅未得。前晨到琉璃厂,见有此书,乃挟之归。汲古镌唐人集除方干《元英集》外,乃皆备之矣。一九五八年六月四日灯下西谛记。
  宝制堂录二卷
  明刘节撰清刘斯来辑清嘉庆五年刊本二册
  刘节为明嘉靖间人,所辑《广文选》、《周诗遗轨》等均有刊本传世。
  独其文集则清嘉庆初始印行,故颇少见。西谛。一九五八年六月五日。
  汉魏六朝名家集四十种一百七十七卷
  丁福保编清宣统三年无锡丁氏铅印本三十册
  予旧有此书,不知于何时失去。今岁方动念集六朝人集,急切中却不易遇之。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二日下午过琉璃厂荣宝斋,观张效彬藏画,便到来薰阁少坐,乃获得此书。西谛记。
  皇朝礼器图式十八卷
  清允禄等撰清乾隆内府刊本十六册
  十六七年前,予得残本《皇朝礼器图式》六册于上海传薪书店,闻别有十册,已归北京王渤甫。今日饭后无事,冒雨驱车到隆福寺修绠堂,得此十册配成全书,喜可知也。正是
  王某物
  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三日西谛记于雨声淅沥中。
  湫漻斋丛书十一种
  陈准编瑞安陈氏湫漻斋刊本八册
  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三日雨中得于隆福寺东雅堂。西谛。
  陶靖节集八卷晋陶潜撰
  年谱一卷
  宋吴仁杰撰明万历四十七年
  杨时伟刊忠武靖节二编本四册
  此八卷本陶集疑是明汪士贤刻本。陶集有宋曾集刊不分卷本,有宋汤汉注四卷本,有明嘉靖覆宋十卷本,此本独分八卷,不知有更古的根据否?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九日得于修绠堂。西谛。
  此杨时伟刻本也。一九五八年八月八日记。
  新镌古今大雅北宫词纪六卷
  南宫词纪六卷
  明陈所闻辑明万历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陈氏继志斋刊本十二册
  予于三十馀年间,先后收得陈所闻选的《南北宫词纪》八部之多。初收的几部,但求其少烂板断板而已。后乃进而求其初印无缺字者,但终不免每卷均有缺页、并页之处。《北宫词纪》卷五及卷六的目录中,间有各附插图一页的。得之,已为之惊喜不置。不意{zh1}乃获初印的《北宫词纪》和《南宫词纪》各半部,《北宫词纪》卷首并有词人姓氏三页,插图四页,但其中仍有并页之处。数年之后,复得一初印的残本,恰好配成全书。其《南宫词纪》卷四的第四十九页、第五十页,各本皆缺者,复于别一本里凑齐之。于是,这部百衲衣似的《南北宫词纪》,乃终于成为一部完整无缺的本子了。
  像这样完整的《南北宫词纪》,恐怕是很少见的,可能是人间无上的本子也。
  不讲版本之学的人,其能想像得到,一书之求全求备,乃艰苦至此乎?这不是什么好奇、好事之举。研究元明文学者能舍散曲不谈么?谈散曲者能不备这部《南北宫词纪》么?作为科学研究的必备之书,其能没有最完整不缺的好本子作为研究的根据么?把这部书好不容易地拼凑成为完整不缺的一部,当不是什么没甚意义玩弄版本的事。今天中国书店把这部书装订好送来,整旧如新,乃可阅读。于灯下细细翻看,颇自喜慰,遂捉笔漫记如上。一九五八年九月三日深夜西谛记。

郑重声明:资讯 【西谛题跋(摘录) - 读书志】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