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字幕,在电脑时代来临之前都是靠手工完成的。好莱坞字幕厂(Hollywood title houses)曾经使用过各式各样的技术来制作这些字幕,一会,我将会对其中的一些进行说明。多亏了美国电影经典(American Movie Classics)频道,大家肯定都很熟悉那些老电影的预告片(trailer)。预告片,或者“新片预告”(Previews of Coming Attractions)都是这些字幕厂的主要作品。大制片厂提供影片的精彩镜头,然后对白,音乐,旁白以及字幕就全部是由字幕厂进行合并制作。

通常,电影的字幕是以白色字体印刷在黑色的卡片上,然后经由高对比度胶片(high contrast film)(Eastman’s 5363)拍摄制成。专司此职的工艺师们能用各种风格字体书写字幕,这个过程尽管非常艰难,但是有时为了获得造型感,工艺师们还会使用熟石膏(Plaster of Paris)在可进行交叉照明(cross-light)的玻璃板上进行涂写。正面光(Front light)显现文字,背光(back light)则隐藏文字。摄像机被安置在水平位置,而字幕框则垂直的放置在镜头前方,玻璃的字幕片被xx的放入字幕框中,然后进行拍摄。

通过将摄像机装置在被我们称之为downshooter的垂直预置轨道上,镜头可以上下移动使文字获得动态效果。我们用一个贝尔灵巧动程和打孔定位针(Bell & Howell movement and perforation registration pin)改进了老式的贝尔灵巧2709B(Bell & Howell 2709B①)。摄像机下面的工作台上有一个矩形的切口用来放置动画帧(animation frame)。我们用十二个普通的门销作为画帧(frame)的支轴点(pivot point)这样就可以从各个方向对画帧进行摇摆,旋转,轴动。效果就是字幕可以从任意方向飞入,从一条旋转成另一条。摄像机向下移动可以产生迅速或缓慢的入镜效果;向上移动则可产生快速或缓慢的离镜效果。动态的“书写”(write-on)效果可以通过从背面拍摄书写过程获得,即,自右向左每次每帧书写字母的一个笔画。

摄像速度(camera speed),从单帧开始,是由一个用普通的飞轮和螺线管构成的调速器控制的。这种做法由来已久,以至于我无从猜测它的起源。(尽管我怀疑它是由Paul(Starr) Stoleroff设计的。Paul(Starr) Stoleroff曾经在纽约为国家银幕服务(National Screen Service)工作。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他在好莱坞圣莫妮卡大道(Santa Monica Boulevard)上开了家工作室。)摄像速度的上限为12帧每秒。为了完整一个顺序,整轴胶片(film)必须能倒回到特定的某一帧,所以在每台摄像机上都有一个xx的帧计数器(frame counter)。

“卷动”(rool-up)字幕的样式是印有白色文字的黑色卡片,通常用在片尾演职员表(end credit)的部分。这些卡片被用带子首尾相接,然后卷入一台牢牢固定在墙上的老旧锚牌橡胶鹿皮绞干机(Anchor Brand rubber chamois wringer)。片尾演职员表的字幕大多是以12帧每秒的速度进行摄制,通过手摇曲柄流畅的匀速转动到确切的位置,避免了画面颠簸。作为一项单纯依靠经验的工作,一般来说,我们以每词10帧来计算放映所需的时间。

借助黑色的卡片,我们能制作出各种种类的扫换(wipe)。通过倒回(back up)胶片曝光部分文字,可以得到“xx扫换”(inside-out wipe)或者短语变换(turn one phrase into another)的效果。“圆形扫换”(Circle wipe)用的也是相似手法。“爆炸式标题”(Exploding title)是在其他字幕之前摄制的。首先在适当位置对字幕进行拍摄,然后撕开这条字幕,每次分开一点,直到整条字幕xx出框。如果要反转这个过程,让这条字幕向内合并,就需要把胶片向后倒一些先拍摄这个完整的字幕,然后关掉快门(shutter)或者遮住镜头(lens),标注出确切的画帧,再把胶片向前倒到之前预留的位置,然后将字幕的碎片重新组合逐帧拍摄,直到回到关掉快门的那一点。

滚动在影片画面上的片尾字幕(end title)和一些标题字幕(main title)是以用高对比度胶片拍摄的字幕单元为遮片(matte)在光学晒相机(optical printer)中进行合成的。一种价格较低,主要用于片尾字幕制作的方法是制作一个独立整体进行单程摄像。这里,印刷或手写在玻璃或赛璐珞(cel/celluloid)上的字幕被放置在单张或一系列的背景之上,然后,背景和字幕一起被插入一个玻璃压盘(glass platen)中固定。这种做法关键在于在融合的过程中不能让背景被弄花或者变得模糊。

当想要进行多重叠化(lap dissolve)时,快门需要在摄像机进行12帧每秒的拍摄时流畅开阖。任何时间偏差的叠加都会对背景图像的密度造成干扰。一个四重叠化要求一个16帧回调(pullback)。一个三重叠化要求12帧。两重叠化,6帧。单重叠化则不需要回调。想象一下吧,这可是在胶片飞速通过摄像机的时候要做的事情啊!所以,{zh1}的结果就是,大多数片尾演职员表只能用到单重或者两重叠化。

字幕在银幕上出现的时间十分短暂。大多数时候字幕只是从一条迅速的跳到下一条。毕竟在摄像机以每秒12帧的速度运行时,让它停止在特定的某一帧上是很难完成的事情。有些摄影师能很好的驾驭这门技术,有些却总也不能得心应手。事实上,很多摄影师为了确保作品可以达到出品要求,在接手一项工作之前会耗费大量的胶片用以练习。

20世纪40代的好莱坞仅有几家工作室接受这样的工作。我有幸曾在其中主要的两家工作过:国家银幕服务和太平洋字幕&艺术工作室(Pacific Title & Art Studio)。太平洋字幕现在依旧活跃,但是国家银幕已经倒闭。国家银幕是20年前由好莱坞运营的,那个时候“好莱坞”(Hollywood)才刚刚走向世界。

现在,每当我看到美国电影经典(AMC)里的老预告片,总会为自己感到自豪,“那些精彩的字幕是我做的。”那些过去的好时光,现在就仅仅是个记忆了。

(原文:Filming Screen Titles for Hollywood’s Upcoming Attractions by Wynn Hammer From the Summer 1994 issue of the Operating Camera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