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 Windows Live

梯子

就读三年,住了三个宿舍,宝山是校园环境最令人满意的,可惜没有久住。刚搬来时,我对这边的宿舍很不习惯,这边一个屋住四个人,嘉定那边只住两个;所以嘉定那边书桌衣柜和床是分开的,空间比较宽敞,床也比较好睡。而这边是床柜一体式结构,这个庞大的木制组合结构的下边左手是书架,中间是书桌,右边是衣柜,床铺被摞在最上头,真是高高在上,需举头仰视。而且即使举头仰视也看不到床上的情况。

为了防止我们睡觉中不慎摔下来,床体被做成浅浅盒子状,被褥铺上去就象铺在一个抽屉的底部一样。不靠墙的床边中部还树起了遮挡的栅栏。床太高了,在床上时,要整理床铺,系挂蚊账之类,只能采取跪姿。这些都无可厚非,{zd0}的问题在于上床的梯子。靠墙的两个铺位相连相对,共用一个梯子上下。这梯子又陡又窄,充满了一种权宜和凑和的意味,安放得就象小偷东西时仓惶间竖在墙边的梯子一样局促,我是这样感觉,虽则并未见过小偷偷东西用么样梯子。这梯子的磴十分的窄,踩上去很硌脚的,又不能穿着鞋子爬。我想起在浙大时住过的女生宿舍,那梯子做得那叫一个人性化。那里也是两床共用一梯(这不废话吗,难道一床一梯,多浪费);但是他们那里的梯子做得就象楼梯一样又宽又大,上床时稳稳的一阶一阶的踩上去,如履平地,一点不费劲,而且够宽敞,顶部还有放鞋子的空间,可以穿着鞋子上去。而我们宿舍这梯子爬起来如同爬天梯,难度很高,令我xx不能适应。我记起浙大的女生宿舍,追慕人家那宽阔如石阶的床梯,叹息我们学校后勤部门在采购业务中缺乏人性化的考虑,口水都险些不争气的流下来。

苦恼归苦恼,敝帚尚且自珍呢,也不能对母校的一草一木妄加非议。只能慢慢接受这个事实。脱了鞋子,手掣梯沿,在两张床的缝隙之间,我面朝墙壁,贴着梯子,昂首攀将上去,在床上安顿下来,却没有了睡觉的安闲和放松。这哪象上床呀,象爬短途的一线天;趴在床边上伸头往下看,心下一寒,不由紧紧地抓住了床沿和护栏。哪家也没见把床安在书柜和大衣柜顶上的吧,这高度,可得小心了,要是有哪位不走运不小心摔下来,定然非死即伤。空间局促,被子怎么叠都叠不出形,只好卷巴卷巴算了。下床时也是面朝墙壁,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下爬,怎么样都觉得不自在。我看着当时已在这屋住了一年的室友,她上床时那份利落,简直是风卷残去,噌噌几下就爬上去了,扯开被子翻身就睡,那叫一个自然,令我惊奇;下床时更奇,她居然背对梯身,以手稍扶衣柜侧壁,噔噔噔往下冲,冲到底部,踏上鞋子就走,真害怕她那样不用手扶从那么高往下冲会一下子摔下来。我愁眉苦脸地向她抱怨这床梯的不适意,她只是微微一笑:“这梯子是不舒服。”说完就撇开这话题忙别的去了,我原本指望能引起共鸣,一起控诉一下这梯子的罪过,也缓解一下自己的抗拒心理。没想到小利xx是一副曾经沧海、波澜不惊的样子。我只好悻悻地打住话头,勉力爬将上去。

以后住久了,慢慢习惯了这床这梯,后来我还真发现原来小利下床时那样背靠墙壁往下冲,虽然看上去危险,其实是比较省力的。借助重力,快速下降,不用小心翼翼地一级一级下,虽然有一定难度也有一定风险,但只要掌握技巧,胆大心细,熟练之后其实有不少好处,省事省力省时间。于是后来我下床梯时我也学着小利那样直接背对墙壁往下冲,只是总达不到她那么勇猛和娴熟。最不爽的是站在地上时看不到床上的情况,有时把手表手机等小物品放在床上,或用或找必须爬上去查看,麻烦死了,所以后来上床时尽量不带东西上去,下床时则必须把用品全部挟带下去。白天没事的话绝不上床,甚至见过有人中午时为了避免上床下床爬上又爬下的苦恼,宁可在书桌边几只椅子一拼靠着打个盹就算午觉。

梯子的故事告一段落,得去吃饭了。

郑重声明:资讯 【梯子- Windows Live】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