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纯绿色的酱油. 醋么.?
我告诉你在哪里.
本产品掏宝地址;
[导读]中国{dy}艘自己设计制造的52英尺游艇,制造精良、设计新颖,即使现在看来都毫不过时。她的设计制造几乎不计成本,订单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本刊特约撰稿 / 薛华
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现代游艇生活是西方的舶来品。事实上,中国的文人墨客很早就开始享受在船上喝酒作诗、欣赏美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24船之中,就有两条船是游船。只是由于始于明朝万历之后的“海禁”,加之近代中国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游艇的制造更变成了“落后”和“空白”。
间谍相助 绝密开发
1964年,海峡两岸正处于政治敏感期,大陆军方在金门截获台湾一艘小型间谍艇。“这艘5公尺的小型快艇是美国政府送给台湾,用当时大陆从未见过的新型材料玻璃钢(学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制成的。”一位游艇业界资深人士透露。此前,小型快艇大多使用木制或者橡胶材料,但是在暗礁较多的海域,因为牢固性不够,安全性无法保障。
这艘新型快艇让高层颇为惊讶,并下令进行研究。当时的国家建材总局对这种玻璃钢的材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它是一种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遂进行开发模仿。
江苏常州玻璃钢船厂承担了这项艰巨的任务。这是一家老牌国有企业,40年后今天,当全球游艇xx系数进军中国市场时,他们还延续着“国字头”的风格。而在那些被尘封的历史档案中,你可以看到由该厂研制的、中国{dy}艘玻璃钢快艇下水是在1970年。这艘船的制造和研发在当时是绝密,不过,那个时期的游艇仅仅用于军事和交通运输,还无法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游艇。
常州玻璃钢船成了“典型”。在政府的安排下,他们扶持了一些同样性质的船厂。在常州玻璃钢船厂待了近30多年,任技术研究所所长和经营副厂长的黄振纲(现为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秘书长),如今已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对《游艇业》记者回忆,当时的很大任务是对其他船厂 “扶上马,送一程”。
1982年的梦工厂
中国大陆真正意义上的游艇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走过这三十多年。从1979至1982年,三个项目开始了中国大陆的游艇产业。
1979,东莞玻璃钢船厂接到香港贸易公司“来料加工”项目,制造了8艘30英尺帆船,用于出口英国。1980年开始,香港招商局与澳大利亚一家游艇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就是当时的 “外外合资”公司在蛇口生产传统游艇,也同样用于出口。这种游艇速度很慢,但行驶时间长,造型方方正正,非常结实。
而{dy}艘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游艇诞生于1982年。那时,费平与其他二十几名xx后{dy}批恢复高考的大学生,揣着自己的造船梦来到位于江西九江湖口的9318厂(现为江西九江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当时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现分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驻香港分公司华联船舶贸易公司承接了4艘52英尺豪华游艇订单,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决定由708所进行设计,9318厂施工制造。费平等大学生们有幸参与到{dy}艘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游艇。
708所为此成立了专门的设计班子,并派出考察小组到欧洲等游艇先进国家进行考察,回来后集思广益,完成了52英尺游艇{zh1}的技术设计。这艘游艇设计新颖,甚至放到现在来看款式也不会太过时。游艇设有升降尾阱,乘船的人可以在里面钓鱼,此种设计当时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zx1}款。游艇没有名字,设计代号为“4209”。
技术设计完成后,交由9318厂进行施工设计和模具打造以及{zh1}的游艇制造。这也进入了最艰难的时刻。9318厂由总工程师王启达为技术负责人,愈绍森负责船体,杨学如负责轮机,沈乃铮负责电汽,许庚生负责工艺。
这艘船的建造施工虽然都是当时国内的{yl}高手,但建造过程却困难重重。施工所用98%的材料国内都没有或者不符合要求,甚至连打磨用的砂纸、玻璃纤维等都要进口,通过香港华联船舶贸易公司从欧洲购买。由于交通不发达,销售方香港华联只能很久才到江西九江视察一次,提出问题之后再返回香港。
“打磨游艇表面的砂纸用的都是{zh0}的。” 当时任车间副主任副书记的费平回忆道,“砂纸的号数越大越细腻,150号的砂纸已经很好了,后来用到了1000号的砂纸,像一张光滑的纸一样。”
9318厂当时是军工厂,管理很严。游艇制造的全部过程都封闭进行,即使本厂其他车间员工都很难见到。工作人员工作也非常辛苦,甚至有9天9夜没有睡过整觉的情况。由于是{dy}次制造玻璃钢模具,表面光洁度有些欠缺,费平就和两个工人一起就用手工打磨油漆,手都磨出血还继续工作。
不锈钢门窗自己从型材开始做起,栏杆的马蹄座加工抛光,游泳平台升降梯自己加工。玻璃钢的比重当时查不出来,只能自己做测试。所有将要安装到游艇上的零件都一一称重。“现在已经很少游艇公司这么精工细作了。”接受游艇业采访时,现任奥普兰游艇公司总经理的费平感慨说。
游艇动力装置采用两台300马力Caterpillar(卡特彼勒)发动机,设计航速为18节,实际航速20节。
经过十多个月的悉心打造,该型首制艇终于在1982年制造完成。这艘艇制造精良,此后,几位台湾游艇届的元老级人物看过这艘游艇之后,都评价说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中上等水平,款式比台湾制造的游艇还要先进。但是当时这批52英尺的游艇,几乎不计成本,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补贴了几百万人民币——这单订单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作为9318厂中为数不多的摄影骨干费平,用当时很少见的彩色相机给游艇拍了照片。1982年整个江西几乎没有冲洗照片的地方,费平只能跑到武汉去冲洗。
1983年起“4209”运经上海至香港,停泊在白沙湾游艇俱乐部的旺记船厂。由于当时中国大陆购买内装材料也非常困难,“4209”内装是708所和9318厂派员工到香港旺记船厂完成内部装修和航行试验。
xxx曾为“4209”乘客
该船型共制造了4艘,其中3艘由香港华联船舶贸易公司出口到国外。另外一艘被国家机关事务所购买,停泊在北戴河。夏天时,xxx去北戴河游泳,游艇用作xxx休息的场所。xxx去世后,国家机关事务所将这艘游艇交给国家体委。2003年费平在千岛湖水上运动基地再次见到这艘具有历史意义的游艇,保存还很好,如果主机换掉游艇还可以正常使用。费平希望,这艘游艇可以进行修复放入上海船舶博物馆中进行珍藏。
9318厂这个团队后来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由3名老高工带领二十多名大学生继续研究玻璃钢游艇,后来建造了23m侧壁式气垫船、高速工作艇、8m全封闭式耐火救生艇等等。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大多仍然留在游艇行业,成为中国游艇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包括中国湖州澳普兰游艇制造公司总经理费平,以及重庆宝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伟等等。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中国大陆和英国谈香港回归问题,很多香港公司认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纷纷逃离香港,这对当时9318厂出口游艇带来很大影响,中国船舶总公司对9318厂百万元的补贴也停止了。费平感慨,当时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了,购买的设备也非常{lx1},如果能坚持下来,成立玻璃钢开发研究中心,那现在的研发水平一定是{sjlx}的。
从1979至1999年这20年间,是中国游艇产业的初期,真正的游艇制造厂不到20家,正规的游艇俱乐部不到10家;主要产品几乎都是出口,年出口游艇总量仅1999年超过1000万美金。这也就更突显出,708所设计9318厂施工的52英尺的游艇在中国现代游艇业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毛颖捷对此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