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边地”之八_水墨心情_新浪博客

 

瓷中繁花:注入国名的长治颜色

 

神秘莫测的窑址,声名赫赫的彩瓷……它,就是八义窑彩瓷,在给我们的国名“CHINA”注入重重一笔的长治颜色之后,却默守着千百年来的孤独。红绿彩在陶瓷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它又经历过怎样的辉煌和兴衰?

 

                                 八义镇的年轮
  
    5月10日,记者沿208国道驱车向南,行驶19公里后,终于看到了八义镇。村口矗立着省政府上世纪六十年代设立的“八义窑址”保护标志。一位老年人告诉记者,听他父亲说,早在民国的时候,就有收藏者高价购买红绿彩瓷器,“百十年来从未间断”。
    从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系留学归来的讲师尚云霞告诉记者,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现景德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
    《古陶瓷》记载:“我国五彩瓷器起源于宋元时期的磁州窑系的红绿彩瓷”。 这种成熟的彩饰工艺不但为明以后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十五世纪的越南陶瓷、十七世纪的日本陶瓷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长治市博物馆副研究员秦秋红告诉我们:宋金时代釉上红绿彩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磁州窑釉上红绿彩瓷开始,逐渐发展为元代釉上红绿彩和金彩、明宣德青花填黄填红与斗彩、明成化青花双勾廓填斗彩、明嘉靖黑彩替代青花勾线的“大明五彩”、清康熙硬彩以及引进国外颜料烧制的珐琅彩、粉彩、清末的浅降彩、民国新彩等,正是釉上红绿彩工艺的出现,引来中国陶瓷艺苑数百年来的万紫千红。

 

                                 陶瓷史的注解
   
    1996年,考古人员在八义镇八义村南坡一农户新建房屋山墙的背后,还发现了许多宋金时期烧窑时,装瓷胎的匣钵和烧过的煤灰坑、破损的窑砖。通过对碎瓷片的初步整理,考古人员得出了基本的判断:宋、金、元三个朝代,这里一直烧造着白釉红绿彩瓷和白釉黑花彩瓷。
    《中国陶瓷史》记载:“八义窑红绿彩的生产,不仅规模大、产量大,而且品种丰富,特别是红彩和绿彩的发色和效果都极为美观,除红绿两彩,还有黄彩、黑彩搭配,绘制在白底上,形成五彩,另有釉下黑彩上绘制黄红绿彩形成斗彩,是我国五彩和斗彩的雏形。”
    八义,这个普通的北方小镇的黄土下,竟然埋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但是,八义镇的老百姓也不知道,他们整日劳作的这片土地,会有什么样的前世。直到2003年的{yt},与省政府文物保护标志碑相距不到300米的长治县三中教学大楼工地现场,突然挖出了1.5米见方的馒头状火烧土结块。
    居住在八义镇的文物研究者白云宇立即赶到了现场。他给记者详细描述了当时的状况:这是1.5米见方的小型瓷窑,旁边有大量的瓷器碎片和残次品,是典型的宋代瓷窑和瓷器碎片。因为文物部门没有及时到达现场,大量极具研究价值的瓷片被哄抢一空,瓷窑也被推土机毁坏。
    
                                      黄土下的秘密

 

红绿彩瓷器的秘密,在推土机的轰鸣下,又一次被深深地埋在了地下。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居住在八义镇八义村和东山村的村民们,仍然会不时地发现它神秘的一角。他们在刨地时,建房时,会经常发现白底红绿色花纹的瓷器碎片。
    收藏家白云宇把很多的红绿彩标本拿给记者。这些瓷片大都由红色、绿色、褐色组成了花草、鱼虫、人物、文字。瓷片图案争奇斗艳,绚丽多彩,色泽鲜艳,异彩纷呈,笔意豪放,充溢着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器物有碗、盘、瓶、钵、盒、碟、盏、彩釉小人、动物、玩具等等。
    八义镇派出所民警郭建斌告诉记者, 1997年深秋的{yt},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有一个身穿黑衣服的老年男子,近日来一直在八义镇周围活动,但从来不和别人说话,只是在周围的农田或者断崖边不时抠抠土,样子很细心,仿佛在寻找什么。
    于是,郭建斌就找到了群众举报的这名黑衣男子,谁知刚一询问,郭建斌就遇到了难题———这名神秘的男子竟然说一口日本话。由于不速之客来自友邻国家,郭建斌就很有礼貌地把他请进了派出所,后经文物和公安部门询问,这名日本人正是为了xx红绿彩的悬疑而不远万里来到八义。

 

未破译的密码

 

5月13日,为了弄清楚这片土地和“CHINA”的渊源,记者和考古专家秦秋红一起来到东山村。在村后的田垄上,秦秋红发现了烧造瓷器所需的高磷土。高磷土亦称瓷土,含多量的石英和云母,外观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煅烧后成白色,耐火度1700℃以上,烧结温度在1400℃左右。
    秦秋红一九八八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从事长治地区的田野考古十几年,发掘过不少古代先民留下的遗存。他介绍说,1988年市区北石槽出土一件八义窑的红绿彩碗。红绿彩碗里口红彩画双线二至三道,间以绿彩点饰分布四周,碗心折枝花卉,露胎处呈紫红色,圈足稍宽而矮、足上有五支钉。山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几件,色彩是白釉泛黄,使用的红彩较多,而且不甚鲜艳,绿彩则比较深暗,画风较古朴笨拙 。
    八义镇周围烧造瓷器用的高磷土、煤炭、水等资源异常丰厚,为千余年前八义镇的烧瓷工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也成为宋朝时磁州窑系的一处重要产瓷基地。
    “磁州窑始于北宋,主要在漳河一带,是北方地区{zd0}的民间窑场,长治地区就属于磁州窑系列。红绿彩是继磁州窑剔花、白地黑花等装饰技法之后创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它是在高温白釉或白釉釉下黑彩瓷烧成之后,再于白釉之上以红、绿、黄等彩勾画或填涂出纹饰二次入窑低温烧制的。”秦秋红说,“毫无疑问,红绿彩是我们曾经的荣耀,同时也是我们现在的荣光。但元代以后红绿彩在长治销声匿迹,至今仍然是个谜,因此,研究并开发瓷器文化,对提高长治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如此声名赫赫的八义窑彩瓷,它给CHINA注入重重一笔的长治颜色之后,却默守着千百年来的孤独——美仑美焕的红绿彩,我们为何再也没有烧出过一片?显然,这是一个待解的迷团,也昨天留给今天的诘问。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记者走边地”之八_水墨心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