鹃子:吃过猪肉,却没见过猪跑- 俞永军的博客- 敏思博客

吃过猪肉,却没见过猪跑

——有感于俞老师的《老师,别总拿自己的过去说事》

·鹃子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相信这句司空见惯的俗语,也一定在某时某刻被某些人引用过。要不是读了俞老师的文章,我也未曾对他质疑过。直到今天,在俞老师的文章里,看到一位老师对这句俗语的课堂引用,却激起一个孩子窃窃私语的反驳:“我吃过猪肉,却没见过猪跑。”虽然这句话并没有让课堂扩散出更大的波澜,但是,我想这句真实、鲜为人发现而又颇有些背经离道的反驳,定会在每个听课老师的心里荡起涟漪。

百度了一下,查到了这句俗语的来源:《红楼梦》第十六回有云:偏你又怕他不在行了。谁都是在行的?孩子们这么大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后来衍变成问句,形容事情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见识过,略有了解。

可是,见识是什么?黄遵宪说:“聪明来自见多识广。”由此看来,见识更多的是属于智商的范畴。然而,“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吉鸿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北朝·刘勰)”,这些见识似乎更注重人的体验。随着人文教育的深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似乎越来越来注重孩子的生活体验。与见识相比,体验则更多的注重了情商的培养。在人类不断呼吁文明和谐的今天,情感教育的呼声也日渐强烈了,可是,反思自己的课堂,我们有多少次蹲下身来,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曾几何时,我在台上满怀深情地泪眼潸然,却迎来孩子脸上的一片茫然,而我,却只有在课后发出孩子冷血的悲叹;曾几何时,我在眉飞色舞地传授自己的背诵之道,却接触到台下几双不屑的眼神,而我,却直在心里恨铁不成钢……再看看俞老师,在处理孩子对父母的不理解时,不是拿经验说教,取而代之的是鲜活的生活体验,孩子有了体验,就自然内化了自己的见识,这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怎让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忘记了呢?

呵,以后倘若真的用到这句俗语,我要从孩子的立场出发,尊重事实,换成一种新的说法了:“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吗?”相信孩子有了感性的体验,再加上老师理性的引导,他们定会升华自己的见识,思想的翅膀越来越丰盈。

 

 

郑重声明:资讯 【鹃子:吃过猪肉,却没见过猪跑- 俞永军的博客- 敏思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