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部:食盐加碘并未造成居民碘摄入过量

国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今天说,食盐加碘并未造成居民碘摄入过量;居民碘缺乏的健康风险大于碘过量的健康风险。因此,继续实施食盐加碘策略对于提高包括沿海地区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十分必要。

他在此间举行的全国防治碘缺乏病工作媒体沟通会上称,这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今年对不同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潜在风险评估后得出的结论。

评估报告称,除高水碘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和安全水平,沿海地区也不例外。

毛群安透露,针对近年有学者对普及食盐加碘策略科学性和沿海地区居民食用碘盐是否存在碘摄入过多等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在辽宁、上海、浙江和福建4省、市开展了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和膳食碘摄入量调查。

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总体水平适宜,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孕妇碘营养不足;沿海地区居民从膳食中(包括碘盐)获得的碘量是安全的;沿海地区水产品不是膳食碘摄入的主要来源,食盐中的含碘量以及食盐的消费量对于膳食碘的摄入量贡献率约占80%,盐碘是膳食碘摄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沿海地区还应坚持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碘缺乏病策略。

他强调,目前中国内地还有8个省份未xx实现xx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有130个县(区)的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未达到xx碘缺乏病标准。这些地区贫困人口多、土盐资源丰富,由于群众防病意识淡薄,采挖和购买廉价非碘盐问题比较普遍,碘盐覆盖率较低,以致新发克汀病仍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人口素质。其中新疆、西藏、青海、海南等四省、区问题最为突出。

中国曾是全球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国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大多数地区均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受威胁人口约7.2亿,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达3500万例,地方性克汀病患者25万例。1993年全面启动以普及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到2000年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适宜,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水平等指标均达到国际xx碘缺乏病的要求,实现了基本xx碘缺乏病的目标。(完)

背景资料:食盐加碘致病疑云

南都周刊报道,中国一度是世界上缺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7亿多人口缺碘,曾占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40%。1994年,全民食用加碘盐,与计划生育政策相类似,作为一项国策在中国强制推行。

在“食用加碘盐,健康全家人!”标语传播下,各地碘营养的复杂情况被严重低估。2009年2月公布的《全国碘盐监测工作简报》中,可以一窥中国“碘情”的复杂性:“在重点防范(碘缺乏病)省区内外,近年来水碘和重点人群尿碘调查发现,部分村水碘较高,且高碘和缺碘、适碘乡村混杂存在。”

然后,盐业的垄断专营制度,使得市民极难在市场上买到非碘盐。对于辽宁、浙江、天津、上海、福建等沿海高碘地区,原本预防大脖子病的碘盐,反而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

在全民补碘政策实施15年之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些地区正迎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的高峰期。疾病暴发的时间段,刚好与强制食用加碘盐相吻合。

  • 0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卫生部:食盐加碘并未造成居民碘摄入过量】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