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诸神之战:广电电信进入艰难博弈(下) 阿里巴巴mu26992010的 ...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如果拿出2009年的数据,差距则更为惊人,仅中国移动一家的净利润就已经超过1200亿元,也正是由于如此的财大气粗,三家运营商,尤其是中国移动不仅能够利用融合之前的缓冲期,倾尽全力,大规模补充瓶颈,实现(光纤到户),以抵消广电在家庭接入方面那仅存的优势。

     同样,凭借自身超强的产业链龙头效应,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头大象,让产业链上无数制造商俯首帖耳,百依百顺,为其马首是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雄厚的资本实力。现在的TD产业链,如果说初建时是由于一班人马的坚定意志和张新生等官员的鼎力支持,那么试商用之后TD产业链的每一次发展和跨越,则几乎xx依赖于中国移动一家之力。从“不换卡、不换号、不登记”的“三不”政策的提出,到6亿元资金补助产业链,中国移动这个 TD产业链的带头大哥一次次带领着小弟们迈过一个又一个大限,形成了今天的态势。

     富裕的途径和方法有千万种,但是改变贫穷的办法只有变革。一直墨守成规的坚守,是不可能换来脱胎换骨的变化。从现在看来,无论是资本、网络覆盖和运营方面,广电都是穷人,而且在市场、人才、管理等细分方面更是相去甚远。甚至连广电自己人在谈到自身的运营和服务水平方面,也没脾气。

     其实贫穷并不可怕,关键是作为穷人的广电要有改变贫穷的决心和行动,也就是解放思想,不能总想以自身的某一种职能作为挡箭牌来阻滞改革,拒绝市场竞争。超人是不存在的,市场规律迟早也会适用于广电身上——况且国务院已然为这个规律的适用时间做了规定,3年过渡期。

     目前,广电有16个省市已经完成了,平均用户250万户,实际上整合在一起统一经营的也就只有4000万户,而且大部分的有线网络用户还分散在众多的市县网络公司。在资产方面,全国有线网络总资产大概只有2000亿元,而且目前数字化大部分是靠银行xx,还本付息的压力非常大。

     众所周知,目前广电网络的两个致命弱点就是网络单向及分散经营。这两个都是烧钱的大项。以双向改造为例,目前广电力推的是大连模式,因为大连地区目前在原来单向数字网的基础上,通过加载一个硬件设备,在每户花费数十元的基础上,实现了双向网。但这经过改造后的双向广电网上行承载力也很低,能够承载的业务极其有限,双向网能够为广电带来多少回头钱还是巨大疑问。况且即使一户数十元,那么全国数以千万计的数字电视用户改造完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况且改造广电网绝不仅仅是终端用户身上要花钱,单是全国BOSS等计费系统的构建都是糜费巨大。

     另一个花钱的大项是整合地方诸侯。与电信业全程全网、垂直管理不同,广电多年来形成了地方诸侯割据、上下政令难畅的顽疾。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顽疾呢?收购,这个看似匪夷所思的方法也许才是解决诸侯割据xxx的方法。放眼全国数以千计的大大小小广电运营商,我们似乎回到了春秋战国。虽然设立了中国有线,但其并没有对诸侯的实际控制能力。在收购方面,仅江苏有线就花了15亿元才购买了数家地级市络公司。可想而知,要完成全国大规模的并购整合,需要多大数量的资本。这在广电还息尚且吃力的条件下,从哪儿来钱?

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大问题

     而正应了那句谚语——“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大问题。”广电之殇关键不在钱,更多的问题是钱也无法解决的。

     的{zj2}目标无非是部门的和产业的融合。那么就如同2008年工业和部的一样,总要有一个主导部委或者部门。那么究竟是工信吸纳广电还是广电整合工信呢?其实个中不确定因素还是太多。

     分开来看,在政府层面,本身就是以为班底,加入发改委的中小企业局以及国防科工局等相关机构的庞大部门。从其运行两年来的情况看,推动工业和信息化融合的初衷并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实现。铁腕部长李毅中甫一上任就遇到国际金融危机,投入了相当大精力才将工业经济稳住阵脚。工信部内部整合也是遇到了很大困难。司局间权限的规范和界定都遭遇较大难度,甚至连办公地点都分为多处,长安街和万寿路两个大办公区。

     广电总局不仅具有广电的经营管理职责,还肩负着内容管理审查的重任,意识形态管理才是其最为核心的职能所在。只有彻底完成市场部分与非市场部分的剥离,才能够让广电真正投入xx的市场竞争。

     从市场主体方面,按照推论,未来后应该形成的是3+1的基本格局,也就是现在的3家全业务公司再加上1个组建的国家有线网络公司。国家如此布局的考虑就是希望这4家网络能够在业务领域展开竞争,但是经济学基础常识表明,要形成竞争,竞争者必须要有适度的经济实力,哪怕是竞争参与者,至少也需要有对手20%以上的实力,然而目前广电运营商的整体状况不仅缺钱,最缺的还是市场存活和竞争能力。如何展开竞争并让广电运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否则广电运营商甚至有可能被现金流充足的电信企业直接收购。

     广电方面曾经坦陈:“我们各级广电机构目前是硬件设备已实现了数字化,但服务却仍处于模拟时代,”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用户至高”的口号。但是口头上的上帝毕竟仍旧是虚幻的。

记者观察 为了融合而融合

     众所周知,三网融合的症结在于主管部门的监管权之争。

     广电和电信在多个领域的交叉,使得双方互相摩擦不断:广电产业链上的企业对电信运营商每月高达上百元的高值眼红不已,电信和企业因内容处处受广电管制难以腾挪。这是一个困扰了中国政府长达十数年的心病。

     不过,仅仅是从市场和企业层面动手显然无法做到,从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以来,到如今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甚至原本确定将于5月公布的试点方案也一再受阻。扯皮、拉锯、胶着,两大实权部门寸土不让。

      4月8日,工信部联合六部委发出《关于推进网络建设的意见》(105号文),其中明确到2011年全国范围内电信光纤宽带的入户底线为:城市8Mbps、农村2Mbps。在这个带宽基础上,力推业务,无视广电禁令,依然我行我素。

     一位地方通信管理局官员曾向记者透露,在IPTV这件事情上,原本双方暂时达成了和解,电信不再发展新的用户,广电也不再进行处罚。但事情显然没有这么顺利,就在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即将出台的时候,广电的举动打破了“和谐”。

      广电总局下文(41号文)宣布叫停除上海、江苏等2省12市外其他地区的IPTV业务,此后又要求对新兴的互联网电视内容实现“双牌照”(内容牌照+内容集成牌照)监管,对于内容的管控权丝毫不放。

     毫无疑问,广电和通信都会积极争取有利于自己的政策支持。业内人士认为,主管部门各自在擅长的业务领域里发挥应该有的监管职责,被认为是可能性较大、也比较合理的方式。

     广电在内容管理上有经验,通信在网络建设和市场运营上更为老道,牵涉到敏感的许可问题时,双方要进入各自的业务领域仍然要获得对方的许可。

     这和业内也流传一种说法不谋而合:未来几年将进行相关部委的职能调整,广电总局主要负责内容的监管,有线网络将与其他三张络一样纳入到国资委、工信部体系,而制播分离之后的内容制作等产业则由“大文化部”负责。

     而从眼下的进展来看,并没有涉及主管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而这一点假如不明晰,放出4家同样的全业务运营商,显然是一种资源浪费。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三网融合诸神之战:广电电信进入艰难博弈(下) 阿里巴巴mu26992010的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