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已,大熊经鸟伸,传自上古,少林武当,拳家辈出,吾华武术,岂真后人,顾暗 武事者,成则粗野无识,唯知以力凌人,或则秘而不宣,唯恐以武犯禁,驯致御 侮强身之术,起衰立儒之功,不能传之人人,渐成此萎靡无气之风习,滋可惜也 ,我友薛君颠,河北奇士也,精技击,通内功,复能不吝所知,欲尽所学之秘传 ,笔之于书,公之当世,前曾著形意拳讲义出版,早已风行南北,纸贵洛阳,近 复著象形会真一书,于击刺腾闪之法,俯仰进退之方,罔不详细指明,便人人无 师自习,取象于狮熊猿鹤,而归本于练气练神,盖术也近乎道已,予於武学一无 所晓,力不能缚一鸡,而薛君与予谈,且示此编嘱为之序,予将何以为言哉,惟 期此书一出,青年有志,人手一编,修养身心,共臻强固,更愿海内武学家,人 人能志薛君之所志,各出其不传之秘,以牗而觉世,俾国人共同研习,体力资以 锻炼,一洗从前荏弱不振之习,蔚成国名知方有勇之风,则薛君此编,功用将影 响全国,不其伟欤。
自欧西火器,输入中国,而拳勇刺击之学,遂废不讲,夫文明国民,各有其独精 之技能,为世罕见,鲜如日本尚能传其柔术,以夸于世,如中国之大,乃於先民 所遗武术,罔知研所,是诚有新人重为大息者矣,薛君愿手著是编,改参会华氏 五禽经,而得知其奥者,学者神而明之。足以却病延寿,用人胜天,视世所谓武 术者,又高出百倍,兹以求之者众,乃付手民,以公于世,所以振国民之精神, 健青年之体魄者,我知其未有艾也,廖志数言,以志景仰。
雄大豪杰莫不根基乎此,然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彦云:欲为健全之事业必具健 全之身心。所以士欲充其德智,而成大英雄豪杰以平治天下国家者,必先由锻炼 身心始。吾国体育一道发明最早,起自伏羲书卦,内运先天之气以存意,外象鸟 兽之势以为形,意象交修而内外固矣。厥后锻炼身心之术代有发明,如华佗之五 禽戏,宋元之南北宗是也。然大半言术不言理。众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惜 乎越穿越讹,遂迷入歧途而终身不返,甚者欲益反损。求其能身心交修易理透彻 者不可多觏,诚可痛惜。即或间有一二杰出者得起窍要,然非心性偏狭,即粗鄙 不文,其教於人也语焉而不详,传焉而不精,使学者迷离惝恍如坠云雾,而欲登 堂入室已难矣。迩来我国,鉴于人民之日弱,国家之式微,遂竭力提倡国术以资 图强,然教者虽多精者殊鲜。我师薛公号颠,原籍河北东鹿县人,天资既深造诣 尤宏,曾受业月虚无上人亲承口讲,指书面壁十年尽得三昧,所谈皆易理易数所 演者皆象势象形,全革花势浮文之俗套,阐扬禅理发为武术学者,一经指授莫不 洞明窍要,不但仅能锻炼身体,且可由此明心见性,小之则能独善其身,大之可 以兼善天下。尚能人人明而习之,又何忧身之不健而国之不强乎。吾师苦口婆心 设管收徒虽盛寒暑不辍,然尤恐不能普及全国流传久远,复发为文章著象形术一 书一广播扬,其用心深远良可钦,仰捷亲承教益,微有心得,又承嘱为X写付梓用 ,特不揣做序,以介绍于有志之士,希共等道岸云。 中华民国二十年十月受业门人卢克捷谨序 于今者为各项运动。孙唐氏之体操法(圃)田氏之静坐法是也。然前者去弥远久 ,失真传,后者肤浅平庸不足为训。吾人生当晚,近不及私淑。古人欲求一性命 精修之道,诚有如暗室中摸索织微之物,终于取得无从岂非(恨)事。就(令) 有一二师参出,而任此启承重责任,往往因遇非其人不肯请于授与,或难遇其人 而机缘不合,非浅尝即止且有病与半途即务广而荒莫精一技,甚至越演越远,歧 而又歧。不惟身躯无自健全,且有病害中于肢体终身成为废疾者比比皆是。讵非 至可痛心者乎。吾师虚无上人法号灵空,卓锡五台,功行圆满。已得上乘法尔犹 以不获造极普济X伦为歉,年高以至花甲两度,仍遍历二十四省名山大川寻师访道 。积时既久,爰本夙得三教真旨之窍奥,精研内家外加之功,运用先天固有之真 ,培养后天有香之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推演变化,妙极神明。内运其意, 外发其象,象由于意,致意实在于象。先故象形者,即诚中形外意也。盖有象而 外全非真象。无意之中确有真意。法曰:有象有意不成妙意,即象即意不可思议 。此非浅道者所能领会万一也。吾师以先知先觉之资(召)启导,后知后觉之责 。迷途指径,正路可由。倘习斯道者,真能悟其真意,运彼性灵通其变化,内外 和合,而神X精气坚凝,而性定健行不息,效用渐积而宏大其身,有不健寿,有不 延者,无是理也。颠不敏,亲炙于吾师之门,几易葛裘,虽难精究其法术,愧仍 未尽其神化。但恐斯道自我得之复自我失之,上无以对吾师,下无以慰同好。特 草是编以公世人,并为吾师广播善缘耳,是为序。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东鹿县薛颠著于天津国术馆
大舞戏,舒展肢体循环气血以愈民疾。黄帝作内经,采xx导引诸法以却病。老 子讲性舍学成道教鼻祖。释氏谈慧,命旨成西方之佛。孔子论天命之性而易行乎 ?中庄子吐故纳新合于呼吸熊经鸟伸以求离老。汉华佗氏因而推广做五禽戏(虎 鹿熊猿鸟)运动锻炼身心以强精神,此皆古圣发明体育之由来也。今之讲体育者 ,不能参赞古圣之旨,言术不言理,言势不言意。视技击为无用,不以作锻炼身 心之。大通已失体育之原理矣。且人生日食五谷又有七情六欲之熏心,荣卫失宜 六气所,中气凝聚而成疾。青年人往往而夭寿,良可痛惜也。此书是编释明古圣 旨真意作象形术以倡其道,使人四灵百骸运动,而象其形效其灵性,悟其真意, 通其造化以除疾病,是故延寿莫大乎,法象变通莫神乎。心意象以道全,命以术 延道则为体术,则为用性命双修之法门,尽在于斯学者至诚不息而深思默悟得之
{dy}节 武艺道艺分论 盖-武术一途,分内外两家,有武艺道艺之称,练武艺者,注意于姿势重劲力, 习道艺者,注意于养气而存神,以意动,以神法也,兹分述如下,(甲)练武艺 是双重之姿势也,两足用力中心在于两腿之间,全身用力,用后天之意,一呼一 吸,积养气于丹田之内,而吸收有益之成分,久之则身体坚如铁石,站立姿势稳 如泰山,一旦与人香蕉,起如钢锉,落如钩竿,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 起无象,落无踪,起意好似倦地风,束身而其,长身而落,起如箭,落如风,追 风赶日不放松,拳经云,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营四稍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 硬打硬进无遮拦,此谓之洵源,所以为敌将之武艺,固灵根而动心是也,若练到 登峰造极至善处,亦可以战胜攻取{wd}于天下也。(乙)练道艺者,是单重之姿 势也,一足用力,前虚后实,重心在于后足,前足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 要虚其心实其腹,使其意思与丹道相合,进退而返,毫无阻滞,进则如弩箭在弦 ,发出直前而行,退则如飞鸟归巢,飘然而返,勇往迅速绝无反顾迟疑之状态, 而且练习之时,心中空空洞洞,无念无想,其姿势虽千变万化然,不勉而中,不 思而得,所谓从容中道者是也,偈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心无 心,心空也,身无身,身空也,释迦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真空,其 殆道艺之学不二法门欤,盖静者动之基,空者实之本,心中空虚则灵不昩,有大 智慧,大明悟发生,如有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防范,然随彼意而应之,自然有 坚决之抗力,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正是此意也,盖拳法三节,无有象,如有象 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致饮食之间, 皆是用,所以无人而不自得,无往固不得其道,以致既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 无不可,此是养灵根而静心者之用也 于今者为各项运动。孙唐氏之体操法(圃)田氏之静坐法是也。然前者去弥远久 ,失真传,后者肤浅平庸不足为训。吾人生当晚,近不及私淑。古人欲求一性命 精修之道,诚有如暗室中摸索织微之物,终于取得无从岂非(恨)事。就(令) 有一二师参出,而任此启承重责任,往往因遇非其人不肯请于授与,或难遇其人 而机缘不合,非浅尝即止且有病与半途即务广而荒莫精一技,甚至越演越远,歧 而又歧。不惟身躯无自健全,且有病害中于肢体终身成为废疾者比比皆是。讵非 至可痛心者乎。吾师虚无上人法号灵空,卓锡五台,功行圆满。已得上乘法尔犹 以不获造极普济X伦为歉,年高以至花甲两度,仍遍历二十四省名山大川寻师访道 。积时既久,爰本夙得三教真旨之窍奥,精研内家外加之功,运用先天固有之真 ,培养后天有香之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推演变化,妙极神明。内运其意, 外发其象,象由于意,致意实在于象。先故象形者,即诚中形外意也。盖有象而 外全非真象。无意之中确有真意。法曰:有象有意不成妙意,即象即意不可思议 。此非浅道者所能领会万一也。吾师以先知先觉之资(召)启导,后知后觉之责 。迷途指径,正路可由。倘习斯道者,真能悟其真意,运彼性灵通其变化,内外 和合,而神X精气坚凝,而性定健行不息,效用渐积而宏大其身,有不健寿,有不 延者,无是理也。颠不敏,亲炙于吾师之门,几易葛裘,虽难精究其法术,愧仍 未尽其神化。但恐斯道自我得之复自我失之,上无以对吾师,下无以慰同好。特 草是编以公世人,并为吾师广播善缘耳,是为序。
绪言 大舞戏,舒展肢体循环气血以愈民疾。黄帝作内经,采xx导引诸法以却病。老 子讲性舍学成道教鼻祖。释氏谈慧,命旨成西方之佛。孔子论天命之性而易行乎 ?中庄子吐故纳新合于呼吸熊经鸟伸以求离老。汉华佗氏因而推广做五禽戏(虎 鹿熊猿鸟)运动锻炼身心以强精神,此皆古圣发明体育之由来也。今之讲体育者 ,不能参赞古圣之旨,言术不言理,言势不言意。视技击为无用,不以作锻炼身 心之。大通已失体育之原理矣。且人生日食五谷又有七情六欲之熏心,荣卫失宜 六气所,中气凝聚而成疾。青年人往往而夭寿,良可痛惜也。此书是编释明古圣 旨真意作象形术以倡其道,使人四灵百骸运动,而象其形效其灵性,悟其真意, 通其造化以除疾病,是故延寿莫大乎,法象变通莫神乎。心意象以道全,命以术 延道则为体术,则为用性命双修之法门,尽在于斯学者至诚不息而深思默悟得之 练拳术,应循规蹈矩,不可固执己见,故有偏枯之弊,若转从力之方面发展,则为力所拘,专从气力之方面发展,则为气所蔽,专求沉重则为沉重所捆,专求轻浮,则为轻浮所散,总之气血并重,性命双修,循序渐进,自强不息,久之则神意归于丹田灵气贯于脑海,其身体自然能轻,能重,轻则身轻体健,行走如飞,重则屹立如山,确乎不拔,盖炼神还虚则身轻如羽,气贯涌泉则重如泰山也。 第三节 初学三害 练武术,有当注意之三害,三害不明,练之足以伤身,学者,能利弊三害,非特体魄强健,而且力量增加,勇毅果敢,并能神清气爽,明心见性,直入道义之门,三害者为何,一曰拙力,二曰努气,三曰挺胸提腹,拙力者用力太笨,气血凝滞,以致血脉不能流通,筋骨不能舒畅,甚至四肢拘急,手足不能灵活,浸假而虚火上炎,拙气滞满胸臆,及肢体凝滞之虑,或细胞爆xx成死肌,或结为症瘕,贻害终身不可不慎,努气者,力小任*重*,或用力太过,以致气满胸膈,雍滞不通,其气管往往有爆裂之虑甚至气逆肺炸或不治之痼疾者,亦数见不鲜,挺胸提腹者,气逆上行,不能降至丹田,两足似浮萍之无根,重心不定,身体摇动不安,譬如君心不合,百官失其位,拳术万不能从容中道,练习时,务要将气降至丹田,以直达于涌泉,然后身体屹立如山,虽有雷霆万钧之击,不能撼动其毫厘,学者。果能明三害,力为矫正用九要八论之规矩,勤加锻炼,循序渐进,以至升堂入室而得拳法三昧是为入道,学者,其各注意焉。 第四节 桩法慢练入道 观夫世之进化,每种事业,无不先立基础而后进展,基础固,则进步速,拳术之道,尤宜先立基础,故初学,以桩法为始,一曰降龙桩,二曰伏虎桩,练此桩法,先要虚其心,涵养本源,以呼吸之气下贯丹田,而充实其腹,慢慢以神意运动,舒展肢体,使气血循环周身,流通百脉,藏腑清虚,筋络舒扬,骨健髓满,精气充足,而神经敏锐,故谓之养基立本,此桩法慢练增力之妙法也,彦云,本固枝荣,如闻本立而道生,以后无论操演何种拳势,精益莫不本此,虽起初不得妙境,久而久之心领悟会,不难妙极神明,否则不依规矩,操之过急。四肢毕生练折之苦,虽费神劳力而不得佳果,桩法慢性之锻炼,系顺天命之性,合乎自然之道,一动发于性,一静存于命,偈曰,静为本体,动则作用,正是会意形象之法门,而道蕴藏其中矣,急练求之者,难得其中实益也。 第五节 三层道理 (一)炼精化气(二)炼气化神(三)炼神还虚 第六节 三步功夫 弹力性,肢体骨骼,坚如金石,重如山岳,有时意轻轻如鸿毛,意重而似泰山, ,奋发有为雄飞于世界,虽血亏气弱之病夫,一变而为铜筋铁骨之壮士,岂非易 筋云乎哉, 虚灵活而身轻如羽,体健似金刚矣。 第七节 三种练法 而不可散乱,方者正其中,即此意之谓也, 动要圆通,活泼而不可滞,圆者应其外,正是此意也, 矩,仍是前两种,不可改移,但顺其自然之程序,勿忘勿助,一气贯通而已,三 回九转是一势,即此意也, 第二章 九要 {dy}节 三弓 脊背相弓督脉上升,两肱相弓出势速猛,两股相弓进退灵通,故谓之三弓。 第二节 三垂 肩要下垂气力贯肘,肘要下垂力气至手,气要下垂丹田养守,故谓之三垂。 第三节 三口 膀扣开胸精气上升,阴气下降任督通行,手足指扣周身力雄,故谓之三扣。 第四节 三圆 脊背形圆精气崔身,身形势圆螺旋通神,虎口开圆刚柔齐伸,故谓三圆 第五节 三顶 头上有顶冲天之雄,手上有顶推山之功,舌上有顶吼狮威荣,故谓三顶 第六节 三摆 两肘要摆摆肘保胸,身形宜摆摆身形空,膝摆步坳螺旋灵通,故谓三摆 第七节 三挺 挺颈贯顶精气上通,势若挺腰气贯四稍,一身抖挺力达九霄,故谓三挺 第八节 三抱 胆量抱身临事不乱,丹田抱气气不外散,两肱抱肋出入不繁,故谓三抱 第九节 起钻落翻要义 起要势钻,落要势翻,起要势横,落要势顺,起为横之始,钻为横之终,落位顺 之始,翻为顺之终,起钻落翻,四字理分清。 第三章 八论 {dy}节 论身 前俯后仰,左侧右斜,正而似斜,斜而似正,阴即是阳,阳即是阴 第二节 论肩 精气贯顶,肩要下垂,两肘齐心,手势相随,身力至手,肩肘所催 第三节 论肱 坐肱前伸,右肱掩肋,似曲不曲,似直不直,曲相弓形,出用返方 第四节 论手 右手在肋,左手齐心,两手阴阳,用力前伸,手随身动,势出宜迅 第五节 论指 五指各分,形相似钩,虎口圆开,有刚有柔,力要至指,须从意求 第六节 论股 左股在前,右股后撑,似直不直,似弓不弓,进则用力,股如返弓 第六节 论足 左足直出,右足斜横,步法莫紊,前踵对胫,两足选装,足指扣定 第八节 论谷 谷道提起,气通四稍,两*跨*转动,臀部肉交,势随身变,速巧灵妙 法曰:
第四章 四稍 {dy}节 筋稍 爪为筋稍,手足指功,手抓足踏,气力兼并,爪之所至,立生气功 第二节 骨稍 齿为骨稍,有用在骨,切齿则发,威猛如虎,牙之功用,令人胆怵 第三节 血稍 发为血稍,怒发冲冠,血轮若转,精神勇敢,虽微毛发,力能憾山 第四节 肉稍 舌为肉稍,卷则降气,目张发竖,丹田壮力,肌肉像铁,腑脏充实 法曰: 第五章 {dy}节 六合 六合有内外之分,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语足合 ,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又曰,筋与骨合。皮与肉合,肾与肺合,头与手合,手 与身合,身与足合,又谓之内外三合,总而言之,合则谓全身法相,即是神合, 意合,精气合,光线茫茫神光四射,一气贯通而谓之真合矣。 第二节 八忌歌诀 1出拳高举两肋空 第三节 八性 八性者,即抓扑抖掀截挂舒绵是也,抓者,如饥鹰之抓物,扑者,似狸猫之向前 扑鼠也,抖者,一身之力如猛兽之抖毛,掀者,即托起,平托,高托,左右相托 也,截者,是挟住不让敌人手足发出也。挂者乃是挂住敌人手足不能退回,或左挂,右挂,使一身不得中和之力也,舒者,伸开,于鸟之抖翎,展翅抖擞法也,绵者,柔也,柔中有刚,如沾绵联络相随之意也 第四节 论步 (甲)寸步,在前之足不退,向前进步。后足蹬力,催前足,(又谓之垫步)此着只用,为敌所逼,无暇换布,方取此捷径,以制敌所不催,以其全用寸力,故曰寸步 {dy}节 阴阳 阴阳,动静,刚柔,虚实,一阴,一阳,一静,一动,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 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动而生阴阳,静而 生刚柔,虚实,则阴阳动静之机,刚柔则一动一静之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 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通变之谓化,阴阳不测之谓神,刚柔相推, 而生变化,阴阳相摩,八卦相荡,而具行其中,以象形之理而言,动则为意,静 则为性,动静,动而未发谓之机,发而中节之谓和,中者阴阳之大本也,和者天 地之大道也,致其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心意象形之理而成乎其中矣。 第二节 丹田充实法 论语乡党篇言,孔子屏气似不息者,老子谓虚其心实其腹,庄子云,至人之息以 踵,孟子曰,善养吾浩然之气,此四子者,不但得式术之三昧,及养生之秘诀, 并且存心养性,守中抱一,得列圣相传之道统,后人之谈文治武功者,莫不奉为 师表,吾侪之欲研究国术者,岂可不尊为神明,以为却病延年为国保民之基础也 ,今之谈武术者,莫不以炼精化气,练气化神,及洗髓,具筋。等语,逢人说项 ,成了一种口头禅,及问其具体练法,及习学之步骤,则箍口结舌,茫然不知所 答,兹将方法步骤及效果,述之于左,以贡献于社会焉。 谓重心者是也,欲使元气充足,变或金刚之体,每日,或每夜,择空气清新之处 ,静立,或静坐,皆可练习,注意适当之姿势(即合法规之势),先用略粗之呼 吸,以开通气道,以意力送至丹田,待到腹中气满,然后呼出(此谓后天呼吸法 ),如此数至十次,或二十次,即舌搭天桥,换为细呼吸,数至五十次,或一百 次,迨至无思,无虑,五蕴皆空,然后顺气息之自然,勿庸暗数矣,(二)练气 百日,必丹田膨胀如鼓,坚硬如石,宜在注意尾闾夹脊,以上达于玉枕,及玄关 ,一气灌活,周而复始,上至泥丸,下至涌泉,气息绵绵,听之无声,视之不见 ,所谓至人之息以踵者是也,(三)每日练习不稍间断,不但坎离相交(心肾相 交),有不可思议之乐趣,而丹田充实 ,元气既足,则电力(即一身之法相)增 加,磁气(即全身精气光线)发动。能击人于数步之外,有鬼神不测之妙用,知 此悬理可以入道矣 第三节 锻炼筋骨 欲求身体之健康,首要锻炼筋骨,骨者,生于精气,而与筋连,筋之伸*猫*,则 增力,骨之重者,则龙满(髓是人之精也),筋之伸练,骨之钻活,全系锻炼, 头为五阳之首,尾闾为督脉之门,灵宜上项,尾闾中正则精气透三闾入泥丸(腹 海),背胸(指背筋胸筋言)圆开,气自沉下归丹田(小腹),两肱抱撑,肩窝 吐气,开合伸缩,力达指心(指手指心是指手心属筋)象其形。龙蹲目之精,爪 之威,虎坐,摇首怒目,胯做挺绵腰要连环。骨灵河车转(如机械之轮轴也), 筋络伸缩如弓弦,身劲发动若弦满,手出如放箭,运动如抽丝,两手撕绵,手足 (手足四腕力也)挺劲力,扣齿骨自坚(齿属骨)形其意摇首摆尾闾,动入飞龙 升天,*变*似猛虎出林,纵跳凌空象猿猴,步法轻妙如猫行,得此要素神乎技矣 第四节 三性合一 夫三性者,以心为勇性,以目为见性,以耳为灵性,此三性为艺中应用之根本也 ,然运用之法心应不时常警醒,目应补时常循环,使之精灵三性,象影相合,运 贯如一,蕴发在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 昧无穷,正是三性之要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