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xx”中国企业的纳税之道——作者:宋洪祥_里许_新浪博客
在中国依法纳税很难,难就难在买东西拿不到票,这是关键环节。

xx”中国企业的纳税之道

                                                                                          作者:宋洪祥

为什么公司老总想依法纳税而做不到?为什么税务机关每次查企业都有问题?为什么公司财务总xx?甚至有的老总说:“公安局我不怕,检察院、法院我不怕,可就是有点怕税务局……。为什么税收总困扰着我们每一名公司老总?为什么企业总脱离不开偷税的阴影?到底企业该怎样发展?

改革20多年来,中国的企业不断壮大,在市场的竞争中逐步成长起来。公司在不断地完善,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使公司规范地发展。因此,都具备了一定风险控制能力。但是,将来中国企业面临的{zd0}风险不是经营风险,而是税收风险。中国企业只知道交税,不知道税收是怎样产生的。只知道财务与税务机关打交道,因此,税就是财务的事。这是中国企业在税收问题上的重大失误。

(一)税收是怎样产生的?

目前很多企业都认为税收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企业纳税得过程,另外是税务机关征收的过程,税收就像一杆秤,一边是企业,另一边是税务局,但是企业都忽略了税收还有一个过程,就是税收产生的过程。为什么企业要交税?是因为有了经营行为而交税。销售产品交增值税,提供劳务交营业税。不同的经营行为产生了不同的税收,没有经营行为就没有税。那经营行为从哪儿体现的?税务机关要查账,他是通过账来查看你的业务过程(经营行为),但无论账怎样查,税务机关是永远不会相信企业的账。账是人为造出来的。税务机关只会相信公司的合同或相关的证明。因为业务是按合同发生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因此,合同决定业务过程,业务过程产生税收。但是公司的合同没有一份是财务部门签定的,都是公司业务部门签的。如:采购部门签定采购合同,销售部门签定销售合同等。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税收是由业务部门在做业务签合同的时候产生了税收。

(二)财务与税收是怎样关系?

那财务与税收是什么关系?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都知道财务天天和税务机关打交道。每个月都要到税务机关报税,仔细分析,财务在税收上到底都做了哪些工作?财务只不过将业务部门产生的税收在账务上反映出来,通过财务交到税务局。因此,财务只是个交税的过程。综合上述,我们不难发现:业务部门产生税收,财务部门核算和交纳税收。

但是,目前企业大多数都认为公司的税收问题就应该是财务部门去解决,税收不找财务找谁?业务部门可以随意做业务、签合同,税收有问题财务处理。那么财务解决税收问题是个什么结果?当业务部门业务做完后,发现有多交税问题,或者出现税收风险。这时到了财务,财务发现问题后,只能通过账来解决。在账上xx来遮盖前面发生的业务过程,设计出另外一种业务过程来达到少交税,规避风险的目的。这叫什么?这就是我们征管法中提到的伪造、编造,是一种偷税行为,为什么公司税收问题总解决不了,什么原因?就是把税收放到财务来解决而造成的。这就是中国企业的纳税观念,正是因为企业走入了这种税收误区,产生了公司的税收风险。企业要发展,必须要规范。税收在企业内部也需要规范,在规范之前,首先要转变这种纳税观念,走出影响公司发展的重大误区。因此说:税怎么交不是看帐怎么做,而是看业务怎么做。

企业的税收应分为三大环节:一是税收的产生环节;二是税收的核算环节;三是税收的交纳环节。

【案例分析】财务到底根据什么交税?

如:今年全球的油价不断上涨,节源已成立每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国家对汽车消费税进行了调整,3.0以下排气量汽车,按9%交纳消费税。3.0以上(含3.0)排气量汽车,按14%交纳消费税。上海通用别克商务车排气量,大家都知道为3.0。如果公司生产的此款车就是3.0排气量的,公司财务就应该按14%交纳消费税。但是,商务车的说明书里标明的排气量为2.98,说明实际的排气量为2.98,达不到3.0排气量,因此,财务就应该按9%交纳消费税。财务按什么交14%的税,又按什么交9%的税?是按照业务部门所做的业务过程来判断的。所以说,“税怎么交,不是看帐怎么做,而是看业务怎么做”。假如:业务部门生产的汽车就是3.0排气量,我们想让财务按9%交纳消费税,财务在帐面上处理,来达到按9%交税的目的,这叫什么?就是偷税。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税收在企业的运做过程。税收是有业务部门产生的,而由财务部门交纳的。如果想让财务在事后改变业务部门的结果,那就是偷税。如让业务生产个2.98排气量的汽车,财务交9%的税,那就是合法的。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纳税筹划。所以,合法还是不合法,就是在哪个环节解决税收问题。企业要发展,必须对业务过程进行税收管理和规范,要制定必要的税收管理措施和制度,对业务过程加以控制,能按照税法的规定去做,这就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风险,同时可以减轻税收负担,避免一些多交税或少交税的发生,避免税务机关的处罚。

[案例分析]哪个部门决定公司的税收?

某化妆品生产企业A销售人员将企业的产品销售给客户B,根据客户B的要求,此次A企业的产品应为“套装产品”,“套装产品”包括:香水、护肤品、化装工具。将不同的化妆品包装在一起销售,并签定销售合同,合同规定:B公司购买A公司“套装产品”100套,单价为120元,货到付款。

根据合同的规定,A公司组织包装“套装产品”,并将“套装产品”发送到B企业,B公司与A公司进行货款结算。

根据税法的规定:成套的化妆品税率为30%,香水税率为30%,护肤品税率为8%,化妆工具不交消费税。由于销售人员不了解税收政策,盲目与B公司签定销售合同导致A公司全额按30%的税率交纳消费税。

应交消费税=100套×120元×30%=3,600元。

假如:销售人员了解税收政策,他就不会签定“套装产品”合同,xx可以将“套装”分解为单一产品销售。如合同规定:销售香水100瓶,单价50元,护肤品100瓶,单价60元,化妆工具100个,单价8元,包装盒100个,单价2元等,通过分解产品,分解价格来达到分别交税的目的。实现了合理交税,避免多交税的发生。

应交消费税=100×50×30%+100×60×8%=1,500+480=1,980元。

可以为企业节省消费税3,600-1,980=1,620元。但这种多交税并不是财务人员能决定的,合同是销售人员签定的,因此,真正的纳税筹划应是销售人员所做的工作,应在销售产品时,就应该知道税收政策对产品的影响,因此,纳税筹划并不是财务的主要工作,应是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所做的工作。

现实工作中,企业都忽视了这一点,都认为企业的税收问题就是财务的问题,因为财务天天和税务机关打交道,申报、交税等都是财务干的活,从来没考虑到税收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案例分析】不要轻易指责财务部门

在兰州有一位国有企业的财务老总和我讲述了他公司的一个故事:2002年税务机关到企业查帐,对该公司的帐务进行全面的审查,在审查中发现,很多抵扣的进项税没有按照税法的规定办理,在原材料采购时,采购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取得xx,造成企业进项税不能抵扣,补交增值税360万元,罚款180万元。面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公司老总严厉地对财务人员讲:“你们的工作怎样干的?公司赚的钱容易吗?都叫你们给交税了,由于你们工作的失误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公司决定扣发你们的奖金,并让我们财务看怎样去摆平税务局……。该财务老总又说:“税务机关那能听我们的摆布?后来,我们只有查找有关的税收法规,通过我们的努力,与税务机关正面交涉,查找依据,将应补交的360万增值税,减少到80万,公司老总不但没有表彰我们,反而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他从来没有想到造成补税的原因是采购人员,他也不会去埋怨他们,牵扯到税的问题就是我们财务的问题。年终工作总结时,还严厉地批评我们财务工作给公司带来损失。既然如此,以后遇到这类问题,死我们也不做了。”从这一点上看,很多企业老总的意识就不对,在税收问题上总是将眼睛放在财务身上,出了问题就是财务的问题。这种观念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也说明企业的税收意识淡薄,不知道在业务发生时来考虑税收问题,这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想减轻税收负担,光靠财务是不够的,应让企业的其他部门都来共同地配合,共同学习税收政策,具备税收法律意识,才能为企业降低纳税成本,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三)控制税收风险重在管理

目前企业都很重视管理,将管理渗透到公司的每个部门。如:营销的管理、采购的管理、员工的管理、财务管理等。甚至对公司的每一项业务都进行了管理,如:固定资产的管理、车辆的管理、原材料的管理、费用控制管理等。公司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存在着管理,不同的管理方式都是有不同的目的。如:采购的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原材料的{zd1}的价格,保质、保量按时供应,保证生产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生产的管理是为了保证在{zd1}的成本下,生产出质量{zh0}的产品等等。无论怎样管理,其目的都是:规范运作、规避风险、做大做强。

但目前企业最缺乏的一种管理就是税收管理。为什么很多企业在税收上都有些困惑?为什么税务机关稽查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出问题?难道企业都想偷税吗?我认为不是,主要原因是在纳税过程中不规范,缺乏管理而造成的。

什么是企业的税收管理?公司税收管理就是运用管理的手段,制定各种制度,对公司的经营过程加以控制,来达到规范纳税行为、规避税收风险的目的。

【案例分析】司机加油带来的税收问题

公司的车辆要加油,为什么很多取得的xx都是普通xx,没有取得增值xxx?可能加油站的窗口没有增值xxx,专用xx一般放在公司财务部门,这样给用户带来不便,客户不可能到加油站加油,再到石油公司财务开增值xxx,怎样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用户根据加油站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比如:公司统一到石油公司买几吨油票,开据增值xxx,车辆拿油票加油,这样可取得专用xx,为公司节省17%增值税。这就是一种管理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的管理来达到取得专用xx的目的。

【案例分析】老总如此表彰采购人员

某老总表扬公司的采购部门说:“看我们的供应部的同志,这个月为公司节省了20多万成本,购入的原料260万,只用了240万,为公司省下20多万的资金。这是我们其他部门应该学习的。”

财务部门的同志问老总:“老总,为什么他们能省下20多万呢?”

老总悄悄地对财务说:“没要xx。。。。。。”

【分析】供应部门的行为是为公司省下20多万吗?

在购买过程中,从资金上看是为公司省下20多万。但是,从财务角度分析:没有xx意味着不能进成本,不得税前扣除,应对260万补交33%的企业所得税(85.8万)。由于没有xx,更谈不上什么进项税抵扣了,要按销售额全额交17%的增值税,多交增值税37.78万。由于没有xx,造成了不能进成本,形成了全额利润,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税收损失,使公司不仅赚不到钱,可能还要赔钱,对公司的发展是不利的。这也说明公司缺乏内部的税收管理。因此,公司要发展,必须对经营过程加以管理来规避税收的风险呢?

【案例分析】老板买车的税收故事

某公司老板成立公司后,由于工作需要,想买辆轿车,老板从财务领取30万元到汽车经营公司买车,对方问:“谁买车?”老板说:“我买车,”将个人身份证拿出来办理了各种手续。一个月后,车辆发生了很多费用,老板将单据拿到财务报销,后来税务机关进行纳税调整,不允许税前扣除,补交企业所得税,又被处罚,为什么呢?

公司都是个人成立的,为什么买车以个人名义买?这不成了从公司借了30万个人买车吗?怎样报销?如果买车时,以公司的名义买,那自然就可以报销了。这说明公司在业务过程中缺乏税收意识,事情发生了,让财务怎样处理?没法处理,由于老板的决策只能给公司带来风险。这说明公司没有对业务过程进行税收管理所造成的

只有在做业务之前具备税收意识,提前筹划,才能真正避免风险的发生,这就需要公司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业务行为。

因此,纳税筹划不是一时的筹划,而需要公司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约束、监管公司整个业务过程来达到规范的目的,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真正规避税收的风险。使企业做到依法纳税,诚信纳税。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xx”中国企业的纳税之道——作者:宋洪祥_里许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