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之二:再次倾听花的声音_涉世之初厚积薄发_百度空间

系列报道之二:再次倾听花的声音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张剑 韩华山 刊发时间:2010-05-12 04:35:53 光明日报  [字体: ] 

  你对我好,我心里都知道,我学学这个学学那个,忙得不得了……爸爸听我说,妈妈听我说,我也喜欢和你们打打闹闹……”歌声中,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三年级一班42名学生通过集体写信向家长们倾诉心声:不要让我们学成书呆子,给我们一点娱乐的时间;不要说话不算数……

  家长会上,班长张晓雯代表全班同学一下子向

家长们提出了20条意见和建议。42个孩子集体写信震撼了家长,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xx。55日傍晚,记者如约再次来到东风西路小学,在一间别致的图书室,三年级一班5名学生及其家长、班主任邢欣欣老师及桥东区教育局副局长张韬等10多人,分别围座在3张圆桌旁促膝交谈,气氛热烈,大家再一次倾听花的声音

  孩子:“我们就是想自由一点,放松一点

  我们就是想自由一点,放松一点。”9岁的李雨桐说,学校留的作业一般在学校就能完成,即便完不成,回到家7点钟晚饭之前也能做完,但是往往晚饭后,爸爸妈妈还要让他们做一些应用题、AB卷之类的,一做就做到快10点了。每星期最少得有一两次家庭作业做到10点以后,做完也就该睡觉了,电视、课外书根本没时间看,也不让看电视。李雨桐说,即便是xx也得先做完了爸爸妈妈留的作业才能出去玩,“有时候写作文,我一小时才写俩字,不知道写什么,也没心情写,老走神儿,尤其是他们还在外边看电视,大声聊天

  这时候,郭雪妍插嘴说:“xx得先上{yt}的课外班,然后作业还要半天,剩下半天玩会儿呗,反正他们必须得把我摁在家里一上午,才能出去玩。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上课外班或特长班时,李雨桐说她现在没报班,“感觉这样挺好的。而其他小朋友一致认为,报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可以,就怕报得多,而且还都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有时候,两个课外班的时间都重一块了,不知道怎么上盖飞说,家长给报了围棋、绘画班,没上多久就不想去了。

  还有就是他们从来不管我们的感受,比如我想买喜欢看的课外书,妈妈就不给买,非要买她认为好的书,只有我喜欢家长也同意的才给买,家长不同意就不行了,死活就不给买。说这话时,小女孩杜马千春的嘴撅得老高。李雨桐也说,xx好不容易有半天玩的时间,爸爸妈妈还带她出去转呀转,“不是去看房子就是去看车,我根本就不懂,也没兴趣,还不如让姥姥姥爷带我在楼下玩会儿。

  那你们喜欢家长带你们去干什么呢?”

  喜欢去走亲戚,找伙伴玩,或者看电影、旅游什么的,但是这种时候很少很少,他们陪我们聊天儿玩耍的情况就更少了。郭雪妍话一出口,几个小朋友都默默地点了点头,脸上布满了他们这个年龄不应有的落寞。过了一会儿,李雨桐才开口说,有时候想跟爸爸妈妈玩会儿,他们不是看电脑就是看电子书,“叫他们,他们连理都不理。

  那就是爸爸妈妈也很’,没时间跟你们玩是吗?”

  记者的这句话立刻捅了马蜂窝”,小朋友一致大声反对说:“我们也懂事了,肯定不会打扰他们干正事,他们看战争电影、绣十字绣都不是必须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放下来陪我们玩会儿呢?就知道他们自己玩,不让我们玩。孩子们的委屈,让家长们轻笑之余,脸上带有几分尴尬。

  那你们为什么喜欢旅游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发表见解:盖飞说空气好,对身体好;李景楠说可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窦德宇说可以锻炼身体;李雨桐说可以为写好作文提供材料;“还可以……还可以……”杜马千春认为还有很多益处,但总被其他小朋友抢在前面打断。那类似旅游这样的活动你们想不想多搞?”“!”孩子们异口同声。

  你们那么喜欢自由、不喜欢报班,那如果出去疯玩不就都把学业荒废了么?”

  才不会呢!我们也知道学习,而且家长也不会让我们疯玩。反正我每次出去说玩一会儿就回来,我妈就会说:‘一会儿是多久啊?都快两个小时了还不回来。’”说这话时,杜马千春站起身,插着腰,学着妈妈的语气和手势,像模像样,把大家都逗乐了。

  在这次特殊的聊天会进行过半时,记者请小朋友们每人向家长们进一言。

  希望爸爸妈妈不要老拿我们和别人比,说什么你看人家多么多么好,害的我们害羞的不得不得了。

  不给我们定分数线会更好些,要不我们老分心,老想着要是考不好了怎么办啊,肯定挨批,老分心,不想卷子的事,肯定考不好。

  课外班不要报太多,要不连课本上的知识都没时间学。

  不要老是唠叨我们怎么做人,我耳朵都长茧子了,早就背过了。

  ……

家长:“孩子们集体写信对我们触动很大

  孩子们的建议,让家长们深受触动,感慨良多。

  孩子们能把心里的不满写出来,再当着许多家长的面勇敢地说出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这说明了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也说明孩子愿意跟家长沟通,希望能与我们平等相处。我们不能摆家长作风,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头上,这样以后会堵死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冯若诗的家长说,作为父母,一定要多留出一些时间与孩子玩耍、沟通、交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与孩子像朋友一样结伴而行!”

  郭雪妍的妈妈说,自己也有过童年,也知道孩子们渴望玩耍,但是毕竟时代不同了,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太大,如果不抓得紧一点,很容易让孩子掉队有时候我们也想让孩子多玩一会儿,但是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习,报这个班、那个班,自己孩子却在玩,感觉都把时间荒废了,自己也只好随大流。其实就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她说家长这么做也都是为了孩子以后着想,父母的良苦用心希望孩子也能理解。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总希望他是最出色的那一个,就会很xx孩子的成绩,无形中就会给他们太多的压力。李雨桐的妈妈感叹说。

  盖飞的爸爸认为,现在的社会教育越来越多元化,学校教育也逐步完善,相比较起来,家庭教育反而渐行渐远,越来越与之不匹配。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一方面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有求必应,另一方面对孩子学习成绩期望值较高,管教很严,这就造成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平衡,要么觉得自己特别弱小,就该受呵护被溺爱,要么觉得自己背负的压力太大、希望太多,感觉喘不过气来。

  李景楠的爸爸则觉得,如何找准孩子自主性和自觉性之间的平衡点非常重要,“我曾经让孩子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比如考多少分、多少名次,发现这样做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以前做完作业摸都不摸一下的点读机,现在经常自己拿着学习。但这就得需要把握一个度,自主性大了,万一孩子自觉性跟不上,很容易起到相反作用;而自主性小了,又起不到作用。

  交谈中,三年级一班班主任邢欣欣讲道,曾经在班里问过孩子们,觉得是父母的童年快乐还是自己的童年快乐,结果孩子们异口同声说父母童年快乐。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她组织孩子们就近结成对子,互相去对方家里一同做作业,一同玩,孩子们都非常高兴。还经常搞一些小调查,小活动,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桥东区教育局副局长张韬也表示,多年来,凡是学校组织的有意义的外出集体活动,只要有完善的安全预案和防护措施,他都鼓励,一律照准。要尽可能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实践,家长过度xx和保护并不是都对孩子有利,有时甚至是一种伤害。孩子们只有在一次一次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经验,才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才能经得起更大的风浪和考验。

五月十日,都江堰友爱学校一年级三班教室里,孩子们热情欢呼。 新华社记者 郑悦摄



郑重声明:资讯 【系列报道之二:再次倾听花的声音_涉世之初厚积薄发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