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桃花节之核桃洼村_玉山云_新浪博客

核桃洼二日

(上)

爱人的中学同学盛情邀请, 56日我们去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核桃洼村过xx。此时正是平谷区举办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时期。918路郊区公交车一进平谷,到处都是花的世界:公路两面的平地是桃花园,粉红桃花怒放,一片片花潮延伸到远处山脚,不时看到游人和果农在花树下或照相观赏,或辛勤劳作。燕山山脉随公路两侧蜿蜒而行,山上也是斑斓一片:青松绿海中间,红的桃花、白的梨花、杏花和蓝的二月花、黄的梅花、迎春等争奇斗艳,顿时使逃出水泥城市的旅客疲态顿消,瞪大眼睛享受窗外的景色。

公交车从市区东直门交通枢纽出发走了近三个小时,将近10点钟时到了100多公里外的北京市远郊东北角的关上村总站。老同学李幼珍与老伴王正彬已经在这里等候我们。爱人上前与同学打招呼,我作为随行家属与接待我们的男主人见了面。老王满头白发,精神矍铄,身板硬朗,一身黑夹克蓝裤子,手握一根细木棍,脚上一双军绿球鞋,xx是一副农民打扮。寒暄几句后,开始步行向他们在半山腰的住家走去。老王今年65岁了,一路走一路聊,得知她们夫妻俩都是北京市西城区的居民,原来都在北京仪器仪表总公司的企业工作。退休前到郊区游玩,看上了山区的优美风景,认定是自己今后的养老福地,便从当地农民那里买了不住的民房使用权,稍加修理后成为自己的养老度假别墅。在他们所住的村里,目前有40多户居民。多数年轻人已经走出农村,到城市谋生居住。剩下的老年农民,侍弄着几百亩的果林。有10户已经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买房的都是城里人。听着他们的介绍,我想起大作家钱钟书写的小说《围城》里的几句话:城里的人拼命地想打出去,城外的人拼命地想打进来。社会进步了,生活富裕了,人们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城市和乡村在人们心里的位置正在相互置换,共同升华,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未来。

穿过桃花海,走进如云朵般盛开的漫山梨花、杏花中间,我们到了同学夫妇俩居住的农家院落。这是半山腰中的一个方形院落,靠北一排5间砖石混砌的老式瓦房,房前的院子有二分地(约120多平米),种着两畦菜地,东南墙角是大门,西南墙角有个厕所和柴禾棚。主人说,全村四十多户人家大体都是这样的格局,不过有的已经翻新为水泥新房,设施现代化了。抬眼看山上全村,各家房屋有的相邻,有的东一家、西一家的掩映在两座山梁和山坳之间。

陌生人的到来引起全村狗的警觉,远远近近的狗都叫了起来。不少老头老太太从院里出来探看。男女主人热情地和各家打招呼。看得出他们相互之间已经很熟悉了。稍事休息,老王说:入乡随俗,我们中午就吃一些田间野味,其他饭菜已经准备了,现在我再去挖点野菜,回来生吃。我一听来了兴趣,马上要求一起去。老王答应了。我们带上铲子上了山。其实一出门,树林里,石路旁就到处有野菜,但是老王告诉我因为要给果树打农药杀虫,所以树下的野菜已经沾了农药,是不能吃的,要去没有果树的荒坡地采。我又长了见识,希望城里到乡村踏青的朋友千万要了解树林里是否打了农药,因为春天是开花长野菜季节,也是果树打药防虫的时候,如果不小心就会误食污染了的野菜、野果。由于这里很少有游人,所以野菜非常多,不一会我们就认识了很多野菜和草药,如荠菜、苋菜、白术(也叫野韭菜)地黄(六味地黄丸的原料)、大黄等等,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菜。不一会我们就满载而归。老李已经在堂屋的灶台生了火,我们一起炒菜做饭。恍然间,我似乎又回到了30年前下乡插队的日子。做好一桌饭菜,在堂屋边吃边聊。老王是个爽快人,一直滔滔不绝地说着他在这里养老的快意。开始他们买房只是想在这里度假小住,没有想到住了一段时间后感到回城里对城里的嘈杂、空气污染都不能忍受了,就索性在这里长住下来,只是每年冬季山里太冷这才出山,一年有七八个月住在这里,隔两个月回城取工资去医院拿点药。平日里在院子里和围墙外点瓜种菜,村里农忙时帮助邻里乡亲种地摘果,晚上各家相邀喝酒串门,日子有滋有味。听得我们羡慕不已。

饭后小息片刻,老王两口陪我们到山村外观景。初夏的阳光温暖明亮,走在山梁上,周围高山雄奇险峻,下面山坡山花烂漫,远处山村鸡犬相闻,美不胜收。尤其这里的果树,品种很多,核桃树、栗树、梨树、桃树、苹果树等等,以核桃树、栗树、梨树居多,而且很多古树已经几百年树龄。我用相机一处处拍照。女主人笑着说,她的弟弟和朋友每次来,也是这样兴奋,到处拍不够。应该说,我这几年去的旅游景点也不少了,在城里也经常去公园,那里景色虽然宜人,但是到处是人,总觉得缺少一些野趣,一些原生态,不似这里气势雄浑,山村静谧、原始自然。

夕阳西下,我们回到农家院开始做晚餐。灶台红火,映照着我们兴奋的脸。做好后老王提议在院子里吃饭。四人围坐在院子西角的石桌旁,伴着晚霞继续边吃边聊。天黑了,又开始在院子里乘凉打xx,一直战斗到很晚。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平谷区桃花节之核桃洼村_玉山云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