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枇杷熟(选自《潮州日报》2010年5月16日)_张儒学的博客_新浪博客

五月枇杷熟(选自《潮州日报》2010年5月16日)

五月枇杷熟

张儒学

家乡的枇杷熟了,我匆匆地赶回去参加首届枇杷节。

五月的家乡更是阳光灿烂,生机盎然,青青禾苗映绿了整个山村,成熟的枇杷飘浮着淡淡的馨香。那黄灿灿、毛茸茸、亮丽在枝头、隐藏在绿叶丛中的枇杷,一串串地,串成了五月最生动的画面。

当我驱车回到家乡时,这里已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前来观光旅游的人们穿行在那成片的枇杷树中,时不时采摘一些丰满的,浆汁饱胀的,还带着湿湿地气的枇杷。那金黄的枇杷,似乎是由金黄色的阳光凝结而成,让人一望着它就有想摘来品尝的冲动。

这时,我看见一位穿着时髦,举止得体,但一样充满着山水般灵气的女人,用十分地道的声音,应对自如地向人介绍着这里的枇杷。她说:“枇杷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被誉为果中珍品,果实一般五月成熟。枇杷终年常绿,树姿优美,富有园林情趣,是绿化美化环境的理想树种……”我发现她就是小时候常与我玩的阿姑,现在是这个“枇杷联营公司”的董事长。

记得我家的屋后也有几株枇杷,每当五月枇杷成熟时,黄黄的枇杷压弯了枝头。尽管有这么多诱人的枇杷,却不是让我们吃的,枇杷树是我家的“摇钱树”。爷爷似乎不离脚地守着这人见人爱的枇杷,在赶集时就摘去街上卖,以换得一些油盐什么的。那时很小的经常和我一起玩的阿姑,更是想吃我家的枇杷,我只能背着爷爷,偷偷地摘一点给她吃,她吃着我家的枇杷,脸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这事被爷爷知道了,平时从来舍不得吃一颗枇杷的爷爷,非常生气,拿着竹条子就打我。阿姑知道了我因摘枇杷给她吃挨了打,就很少来我家玩了。这事不知是我觉得愧对她,还是她觉得愧对我呢。总之,尤其是在枇杷成熟的时节,就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我在心里暗自怪爷爷小气呢!

我家随着经济条件的渐渐好转,不再把枇杷树当成“摇钱树”了。但枇杷似乎还是“珍果”,每当它成熟时,爷爷总要摘下来分给乡亲们品尝,说道:“今年的雨水好,枇杷好甜哟!”乡亲们一边吃着枇杷,一边回答说:“就是,就是!”这时爷爷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这才发现,爷爷原来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只可惜,阿姑初中毕业后便到广州打工,再也没有品尝我家的枇杷了。

阿姑到广州后,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做起,后来当了管理人员,在外面发展得不错。再后来,却回乡创业,与10多家农户一起,开发了一个枇杷基地,成立了一个“枇杷联营公司”,她任董事长。此时,我看见她在枇杷基地里穿行,正向游人和参观者介绍着枇杷,讲解着今后的一个个发展规划。她说:“我们这里种的是长江3号,红肉种。果实长卵圆形或洋梨形,单果重 45,{zd0}重80。果皮橙黄色,易剥离。果肉淡橙红色,肉质密致,甜酸适度,汁液较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0%。每果种子2.9粒,品质上等,再加上我们家乡的空气好、水好、土好,所以枇杷才更受消费者青睐哟!”

要说阿姑是家乡的新型农民的代表,枇杷就是家乡一抹亮丽的色彩。在枇杷成熟的五月,这里举行了首届枇杷节。我那年迈的爷爷也是这个公司的股东之一,他十分自豪地说:“以前枇杷是我们家的‘摇钱树’,现在枇杷又是我们村的‘摇钱树’!” 昔日这个偏远闭塞的山村,今日因枇杷变得格外地热闹,昔日只知道在田里栽秧子收稻子的山里人,如今在家门口开起了小商店、小饭馆,办起了农家乐……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五月枇杷熟(选自《潮州日报》2010年5月16日)_张儒学的博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