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由大变强:河南从温饱不足到粮食外运_创意农业日报的空间_百度空间
  • 2008年12月23日 18:15
  • 来源:河南日报
  • []

大河网讯

图① 小麦连年创高产,乐坏农家人。  图② 我省观光农业兴起,生态农庄内,彩色蔬菜惹人爱。  图③ 我省生产的方便面远销全国各地。  图④ 昔日我省农村大部分地区耕地靠牛。  图⑤ 1983年,丰收的农民踊跃交售公粮。  图⑥ 供港肉产品检验严格。  图⑦ 水果加工业日渐壮大,产品远销欧美。

河南食品工业靠技术和市场创新崛起,已成为河南工业的支柱产业,综合实力排全国前列,悄然改变着国人的“厨房”。

河南省改革开放30年畜牧业重要指标比较表


由一个温饱不足到全国{dy}农业大省、全国{dy}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不足400亿斤跨上了1000亿斤的台阶,连续3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居全国xx,赢得了“中原熟,天下足”的美誉

  由1978年家庭小作坊式的农副产品加工到全国{dy}粮食加工转化大省,成为全国{zd0}的“厨房”,30年间,河南食品工业茁壮成长,农产品实现了由农田到超市再到餐桌的转化和增值,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卖品牌的转变。去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产值达2600亿元,由全国第5位跃居全国第2位,粮食加工能力居全国第1位,食品工业成为全省工业{dy}大支柱产业。

  如今的河南,林茂粮丰、六畜兴旺,农业由大变强,生产形势蒸蒸日上——

  ——“又是一个丰收年!”西华县大王庄乡农民董凤林年底盘点收成,脸上乐开了花:“承包的130亩地连续五年丰收,产量一年比一年高,今年不算国家给的种粮补贴就收入了40多万元。”

  ——在郑州一家农贸市场,虽已寒冬,但翠绿欲滴的黄瓜、豆角等来自全省各地的新鲜温室蔬菜摆满柜台,让郑州政六街60多岁的王素英大妈目不暇接……

  ——在上海浦东新区一家大型超市,临近午饭,张向峰想尝尝河南家乡饭菜,只见三全汤圆、思念水饺、华英熟食等摆满货架,“到超市买咱河南产的食品,保你{yt}三顿不重样。”

  从温饱不足到粮仓满、菜篮子丰,再到“国人厨房”,三十年间,河南农业发生了深刻嬗变,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壮美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大包干”激发生产热情

  我省从温饱不足到粮食外运

  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受战乱、自然灾害等各种历史条件的影响,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改革开放前,我省的粮食产量一直低迷,保证不了本省人民的吃饭需要。1978年,全省粮食产量也只有400亿斤,仍为粮食净调入省,需要从全国十几个省份调运粮食。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古老的中原大地春潮涌动。全省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广大农民心中蓄积已久的生产积极性迸发出来。

  偃师市唐僧寺村64岁的农民王志贞,对当年的土地改革前“大锅饭”、“集体制”的生活记忆犹新:“1978年前村里

  所有的农民都是一起吃饭、一起劳动,敲钟上工,分活记工分劳动。大家基本都是在磨洋工。”王志贞当时家里有6口人,一年劳作下来仅分到了100多元钱。“地不少,粮食却少的可怜,一年一人80多斤小麦根本就不够,主要靠吃红薯填饱肚子。”

  胡廷积,从1983年起先后担任主管农业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副主席,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发展历程。

  胡廷积回忆说:“没实行大包干前,我在豫东蹲点,问社员地怎么种、怎样施肥浇水,他说‘你问队长,我不知道。’上工时间以队长吃过饭敲铃为准,也不知道拿啥工具,队长让拿啥就拿啥。‘包产到户’后就不一样了,农户一见科技人员下乡就往自己田里拉,许多地方出现了把科技人员当‘财神’抢。”

  许多农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1979年至1982年国家还连续三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高幅度达49%。接着,又连续出台了五个对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中央“一号文件”。

  “那时整个农村日新月异,农民心情特爽,干劲也足!”胡廷积说,最明显的标志是粮食连年大丰收。

  1983年,全省夏粮总产首破300亿斤,小麦增产部分为50多亿斤,相当于1949年全省小麦的总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首破500亿斤,是继四川、江苏之后第三个粮食总产突破500亿斤的省份。

  “历史上农业生产大起大落的现象不乏其例,但持续、稳定增长确实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有的新局面。”省农业厅副厅长雒魁虎表示。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粮食生产能力,1988年,我省被国家确定为首批立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省份,开始大规模进行黄淮海平原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使得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同时,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1995年,国家推行第二轮家庭土地承包,并且明确规定30年不变,给农民又吃上了“长效定心丸”。

  据《河南农业发展史》记载:全省粮食总产量由1988年的532亿斤猛增到1999年的850亿斤,平均年净增28亿斤,年增长率达到9%的历史{zg}水平,是改革开放后第二次粮食生产高峰期。

  更为重要的是,我省从1984年起不仅解决了本省吃粮问题,还开始为国家作贡献,而且逐年增多。
强农兴工

  田野里长出工业“大树”

  1992年,xxx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全面铺开。

  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发展经济、兴办工业企业的热潮蓬勃兴起,尤其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迅速推进。

  与周边红红火火的经济发展相比,当时“古、土、穷”的河南,正经历着“卖粮难”、“卖菜难”的尴尬。有人发出了“河南河南,何其难”的哀叹。

  “当时粮食遇到空前‘卖难’,仓库收的粮食放五六年都卖不出去。从河南拉到河北,再转到辽宁、吉林,然后拐过来又到了内蒙、山西,待了四天也没销出去。” 延津县司寨乡高寨粮所干部刘建顺回忆说。

  更重要的是,我省长期的“原”字号外输,农副产品加工业滞后,农业经济水平低,财政困难,反哺农业的能力弱,导致农业缺“钙”,工业缺“钢”,相互制约,形成了恶性循环。

  面对贫穷落后的状况,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我省立足省情,提出了 “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协调发展”,实施“工业、农业两篇文章联起做”和“两道难题(工业化缓慢、农民增收困难)一起解”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为把农副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我省坚持“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的战略方针,大做农产品加工文章,尤其是1990年末召开的省五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振兴河南经济”,吹响了全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号角。

  此后,我省连续在3个五年计划中把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

  2006年5月,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提出,河南不仅要做国人的“大粮仓”,而且要做国人的“大厨房”。

  省农业厅副厅长郭鹏亮说,农产品加工业是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红线”。在我国,率先崛起的一批优秀乡镇企业,大约有45%是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业的。在我省,乡镇企业中50%以上是靠加工农产品起步、发展起来的。但对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给予高度重视并培育扶持,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以后我省农产品加工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所产生的“乘数效应”,推动了我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同时,我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一优双高(高产、优质、高效益)”农业,稳定猪禽生产、大力发展草食畜禽。

  为实现农产品生产从产量增长到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农民增收,在新世纪之初,省委、省政府又提出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粮生产和加工基地、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作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八大举措之一,摆上重要位置。这些既保证了国家“米袋子”、“菜篮子”,又为我省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说,在全国许多地区粮食生产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我省粮食生产始终保持了稳定,畜牧、林果、水产等较快发展。本世纪初,我省的粮、棉、油产量分别跃居全国{dy}、第二的位置。我省农业的丰歉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国农业的增减,农业大省的地位已经确立。

  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医药、纺织等产业,其总产值在全国位次开始大幅攀升,并应运而生了50多家辐射力、带动力强的xxxx,先后创出春都、双汇、郑荣火腿肠,莲花味精,白马纯棉纱布等一批国内有影响的xxxx,出现了一大批财政亿元县和小康村,涌现了南街村、西滑封村、刘庄村等全省农业战线“十面红旗”。

  统筹发展   我省农业迈上新台阶

  进入新世纪后,“三农”工作面临着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城乡差距拉大等突出问题。如何xx新世纪三农难题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魏仲生说。

  “党的十六大一直到今年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积极决策,是政策实施密度、力度较大的一个时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刘云认为,最重要的标志是,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发了5个“一号文件”,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为农村发展吹起了强劲的东风,我省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

  2005年,我省在财力还不宽裕的情况下,咬牙作出决定,率先在全国提前一年免除了农业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

  2006年5月,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提出,河南不仅要做国人的“大粮仓”,而且要做国人的“大厨房”。

  省八次党代会把“农业先进、工业发达”纳入中原崛起总目标和建设新河南的总蓝图,从而在发展理念、目标要素等层面确立了农业至高至重的位置和工农业并举的指导原则,保证河南继续走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路子,继续保持农工互动协调发展。

  “进入城乡统筹发展以来,我省支农、惠农、强农的力度越来越大。除了农业税免征外,应该说在税费改革和让农民多得实惠上,河南这几年一直是不遗余力的。”河南农业大学张冬平教授说。

  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至2008年,全省累计xx种粮农民的各种补贴193亿元,户均补贴1003元。

  2008年,我省各级财政又拿出400多亿元,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省委、省政府每年向人民群众承诺要办好的“十件实事”中,十有八九涉及“三农”。

  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自2004年开始,我省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5.3亿元,以24个粮食总产量高、基本农田面积稳定的产粮大县为重点,着力打造粮食

  核心产区。

  从“多予少取”到“不取、多予”,河南农民得到的“真金白银”越来越多,农业生产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农业生产迈上了新的台阶。

  “这5年,被公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zh0}、农村变化{zd0}、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干部群众心气最顺的时期之一。”郭鹏亮认为。

  从“大粮仓”到“大厨房”

  我省农业强起来

  从粮食需求不足到粮食输出大省,再到食品工业大省,河南作为国家大粮仓大厨房的地位和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组数据可看出河南农业30年之变——

  农业规模越来越大:1978年,全省{dy}产业增加值仅为64.86亿元,经过30年的发展,2007年达到2217.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5.97倍,年均增长6.4%。

  农业基础越来越牢: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 4955.84千公顷,较1978年增加了1234.17千公顷,增长33.2%。全省旱涝保收田2007年达到3962.38千公顷,比1978年增加了2010.65千公顷,增长近1倍。

  粮仓越长越高:总产从1978年的不足400亿斤增至今年的1074亿斤,是1978年的2.56倍。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连续八年位居全国{dy},不仅养活了占全国1/13的人口,同时每年还输出原粮及制成品3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特殊贡献。

  农民腰包越来越鼓: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52元,为1978年的36.7倍。尤其2004年以来,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是多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菜篮子”越来越丰富:2007年,全省油料总产量达到483.98万吨、水果663.49万吨、蔬菜6235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20倍、14倍、9倍。

  畜牧业越来越兴旺:去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2%,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542.9万吨、人均肉类产量55.1公斤,分别是1978年的11倍、7.9倍。畜牧养殖已经彻底由“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换油盐”的落后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向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食品工业越来越强:我省食品工业连续8年实现25%以上的增长速度,去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2232家,实现增加值2600亿元;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创造的利税双双跃居全国第二,其中利润占到了全国10%以上。我省已成为全国{zd0}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全国{zd0}的速冻食品加工基地、全国{zd0}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全国{zd0}的饼干生产基地、全国{zd0}的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粮食产量在全国的比重不是减少的,而是不断上升的;向省外调出的粮食不是减少的,而是上升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但总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这在河南这样一个有着近亿人口的大省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对国家也是一个巨大贡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说。

  改革开放的脚步没有停息,河南人在巨大成就面前没有止步。

  今年,在全球粮食阴云密布的时候,担负着国家安全重任的河南,又制定了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按照“以粮为题、统筹三农”战略思路,计划到2020年增加粮食生产能力300亿斤,同时积极探索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发展的路子,把中原粮仓打造成丰厚殷实的美好家园。



郑重声明:资讯 【农业由大变强:河南从温饱不足到粮食外运_创意农业日报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