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暴涨,发达国家为何推给中国和印度?_能啃书的虫的空间_百度空间

粮价暴涨,发达国家为何推给中国和印度?

  429日,在瑞士首都伯尔尼,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新闻发布会。潘基文当日宣布,将成立一个特别工作组应对全球粮价上涨危机,并协调联合国各机构就此采取行动。 新华社/路透


  由于粮食价格近来不断上涨,因此粮价问题不但是近期全球的热门话题,也成了八国峰会的重点议题之一。确实,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今年前3个月,全球基本农产品价格指数已经猛升了53%。


  究竟谁是“大胃王”?


  粮价为何而涨?发达国家指责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需求推高了粮价。英国首相布朗将“中国的崛起”列为粮价飙升的“罪魁祸首”,并称财富的增加造就了“食肉大国”;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把粮荒归咎于中印两国,她说:“现在有3亿印度人每天多吃一顿饭,再加上10亿中国人开始喝牛奶,这当然会改变我们的牛奶和其他(食品)的消费比例”;美国总统布什则表示,“印度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是导致全球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


  果真如此吗?事实是粮价飙升令贫穷国家更受伤,而且一些统计数据更表明,富裕的西方才是这个地球上消耗更多食物的“大胃王”。在肉类消耗上,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今年1月份的数据,2007年,美国人的人均肉类消耗量是124公斤,西欧的数字是89公斤,与此相比,中国人均食肉才54公斤,由于宗教的关系,印度的肉类消耗量还要低;在牛奶消耗方面,2005年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量为268公斤,而中国同期仅为21.7公斤,印度为90公斤;在粮食消费量上,2007年美国人均谷物消费量为1046公斤,而中国人均不到400公斤,印度只有178公斤。因此有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说是如果将美国人每年消费的超过200亿根热狗铺在赤道上,可绕地球26周。西方国家不但会吃,而且浪费现象严重。英国首相布朗7日启程前往日本出席八国峰会前曾发表讲话说,粮食浪费也是推高粮价的因素之一。根据英国政府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英国每年浪费的食品达410万吨。


  如果尊重统计数据,人们还会发现,中国为维护世界粮价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供给来看,2007年全球生产了20.75亿吨粮食,其中中国就生产了5.015亿吨,从20042007年,中国的粮食一直是增产的;从需求来看,中国不但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0%左右人口的粮食问题,近10年来,中国粮食自给率也一直保持在95%以上,小麦、大米、玉米等主要谷物年均净出口达到800万吨。


  哪些因素推升粮价?


  应该说,把全球粮食需求增加归咎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既不符合事实,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态度。形成此番粮食危机的原因十分复杂。


  从供给面分析,首先,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同2002年相比,国际石油价格已增长了4倍,受其影响,最近5年,国际化肥价格增长了近2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经室副主任张海冰博士指出,一般来说,化肥成本在农业成本中的构成比重为10%以上,化肥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石油价格的提高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运输成本;其次,灾害性天气所导致的农产品总产量下降。以澳大利亚为例,因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去年澳大利亚的小麦产量只有正常年份的60%。小麦和大米之间互为替代品,小麦的减产自然催生了大米价格的上升;第三,全球谷物库存急剧减少。目前,全球的库存量约为4.05亿吨,其中大米库存为1.024亿吨,为1982年来的{zd1}点;此外,张海冰还认为,印度、越南等主要大米出口国采取的大米出口限制政策也使国际市场大米供给减少了三分之一。


  从需求面分析,欧美国家发展生物能源对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世界银行一份未经公开的报告就认为,从2002年到今年2月,一揽子粮食价格涨幅达140%,其中,美国与欧盟大力开发生物燃料对粮价上涨的“贡献”{zd0},相当于推动粮价同期上涨75%;此外,消费需求上升、新兴市场国家非农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使得购买力增长;值得指出的是,囤积现象和投机行为,则引起了市场恐慌性上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宋国友博士也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贬值,都让大量投机资金涌入原油和粮食等大宗商品市场从而推高了价格。


  再从制度面分析,张海冰说,美国和欧盟长期实行关税保护和农业补贴,妨碍了正常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并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严重扭曲,这极大地冲击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市场,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应该如何共同应对?


  “民以食为天”,目前,全球仍有8亿多人面临饥饿威胁,粮价上涨将使这个数字大幅增加,与此同时,粮食问题甚至还在一些国家引发了社会问题和政局动荡。分析人士认为,解决粮食安全和粮价高涨问题,需要各方加强对话,合作共赢。


  国际社会除了加大援助力度,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渡过难关,以解燃眉之急,但从更长远来看,发达国家应该思考调整生物燃料开发政策,以缓解汽车与人争粮的状况。此外,建立平等的农产品贸易环境也非常重要。张海冰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较之外界援助,一个公平的全球农产品贸易环境更为重要。实现全球农产品自由贸易,能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机遇,是保障长期粮食安全的基本途径。”


  与此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农业和粮食安全能力建设将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上海师大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舒运国说,“目前一半以上的非洲国家需要进口粮食,它们的问题在于缺乏资金、技术、农业良种和基础设施,因此帮助它们‘造血’比给它们‘输血’更重要”。


  当然,由于能源价格上涨、环境和气候变化、金融稳定等都与稳定粮食价格问题息息相关,这也需要各国在广泛的领域里加强协商合作。宋国友还建议建立一个世界粮食储备机制来应对粮价的变动。(本报首席编辑杨立群)



郑重声明:资讯 【粮价暴涨,发达国家为何推给中国和印度?_能啃书的虫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