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营养强化大米”上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之后,对于“营养强化大米”有了各种报道,也产生了对“营养强化大米”的各种理解,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据了解,营养强化大米是营养强化食物的一种。而关于营养强化食物目前的发展情况究竟如何?营养强化大米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于主任对国内外营养强化食物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市场上对营养强化大米的一些认识疑问和误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
营养强化食物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什么是营养强化食物,通俗地说就是添加了营养素的食品;而为什么添加、添加多少?是因为现在人们的主食越吃越精,而精加工对营养素的损失很厉害,如叶酸的含量只能保留30%,最多的保留不到60%,中国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国家,为了既保证口感又能把损失的营养补回来,所以就在食物中添加营养素;而添加的量是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推荐摄入标准(DNRs)的25-30%。”
据于主任介绍,面对当前食物中营养成分衰减、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和营养失衡相关慢性疾病威胁健康的状况,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选择了实施食物营养强化的国策。1941年美国成为食物营养强化立法的{dy}个国家,随后是加拿大,如今全球已有80余个国家实施了强制的或倡导式的强化政策。美国每年拿出600亿美元来推行营养强化食物的强制性实施。
在国外,食物营养强化的政策是普遍性的,民众对营养强化食物是普遍接受、普遍支持的,国外营养强化的食物载体有面粉、米、油、奶酪等。国外70年的实践证明食物营养强化是普遍而公平地改善公众营养不良、补充微量营养不足、解决营养失衡的重要途径。而对于中国人来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决定中国人容易缺乏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1995年,中国成立了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为主,十部委参加的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开始推行营养强化工作;1997年,《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发布;2001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发布,提出“加快开展食物营养强化工作,重点推行主食品营养强化,减轻食物营养素缺乏的状况”的要求。目前,在我国,强制性的营养强化有盐和分段奶粉,米、面及面制品、油、酱油为推荐性、倡导性营养强化食物。
对于营养强化大米,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泰国、日本就开始研究开发强化大米,直到2002年强化大米才在日本市场上规模销售。目前,韩国、美国、瑞士、德国、菲律宾、哥伦比亚等国已相继推出了适合本国人民需要的营养强化大米产品。我国对营养强化大米的研究开发从2002年开始,2003-2006年,我国营养颗粒混配型营养强化大米和喷涂型营养强化大米的科研和试生产基本完成。近年,有一些企业小批量生产了强化大米并进行了试销售。2010年4月,营养强化大米上市新闻发布会举行,倡导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营养强化大米。而之后,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有关营养强化大米的疑问和认识误区,于小冬主任对此进行了解答。
就营养强化大米的问题解答
问题一:营养强化大米的生产企业如何选择?从生产、监管等各方面,营养强化大米的质量如何保证?
答:营养强化大米的生产基地的确定由这几方面决定:企业是否达到GMP、HACCP等生产条件,能否保证产品质量,产品的生产配方是否符合法规,以及企业近三年来有没有市场不良行为记录。
营养强化大米和普通大米一样,生产、流通均由国务院确定的相关部门进行,生产过程由质监局监管,市场活动由工同局监管,国家每年也会拨出大额的资金用于加强粮油产品的市场监管。
问题二:营养素的添加是否安全,是否有效,会否产生负面影响?
答:营养强化大米中添加营养素的推荐配方是由国内外xx专家调查研究后制订的,针对我国人民普遍缺乏的几种微量营养素按很低的量来添加,其依据是我国现行的营养素添加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推荐摄入标准。营养强化食品在全球范围内已实施70余年,无论国内外都进行过大规模的食用效果实验,因为是低量添加,所以需要长期食用才会见效,有的需吃半年才会见效,有的则需要一年。实践证明通过食物强化方式改善公众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是安全且有效的(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所做调查的详细变化数据请继续关注本网相关报道)。
有的人怕吃多了会产生负面影响,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人体就像一个蓄水池,身体会进行自动调节,多了就会排出体外,并不能xx吸收。举例来说,中国人的缺钙率是51%,而相比而言,吃的钙是吸收的钙的390%。
问题三:消费者该如何鉴别和选购?
答: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就单纯地看很难鉴别,消费者可以查看产品是否有“营养强化食品的证明标识”,并可以查看相应的营养标签。
对营养强化大米的几种认识误区解析
认识一:我的营养已经非常充足,非常均衡,不需要添加补充。
答:从实际的调查情况看,宏观营养很充足、过量的人确实有很多,但是微量营养素都充足,并且{jd1}不需要的人还不多。依据全国xx的每十年一次的营养调查来看,全国的微量营养素普遍缺乏,并缺乏30%左右。并且并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是否缺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而是与地区有关(如土壤、水质等环境,以及当地特殊的食物营养摄入环境相关)。营养强化食物的推行正是在这个相关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认识二:营养强化大米是“人造米”,是将大米碾碎,添加营养素后重新制成大米的形状。
答: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并不需要将大米碾碎重新生产。目前生产营养强化大米有两种生产方式。一种为在原来的普通大米中直接按比例加入营养粒(100粒营养强化大米中有2粒营养粒),生产企业仅需采购营养颗粒与普通大米混配即可,如生产100吨营养强化大米,将98吨普通大米与2吨营养粒混匀即可;一种为将营养素变成雾状,均匀喷在普通大米上,为防止营养素挥发,一般营养强化大米采用真空包装。
认识三:营养强化大米是“高价大米”,有高、中、低档的区别。
答:营养强化大米是添加了营养粒的大米,就营养粒而言,并没有高、中、低档的区别。我们都知道,普通大米在市场上的价格有很大的差异,有一两元的,也有之前出现的“百元大米”,营养强化大米的基料/原料的价格/档次的高低决定了营养强化大米的价格高低。目前,营养强化大米的生产企业均以质量比较好、价格比较高的的优质大米来作为基础米生产营养强化大米,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这种认识上的误解。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除了基础米外,需要增加的成本有,购买营养粒、混匀设备、相关的检验检测设备、真空包装等,当然由于我国的公众营养知识还很薄弱,企业可能还会投入相应的市场宣传费用。
认识四:营养强化大米是“强制大米”,会形成产品及价格的垄断。
答:对于营养强化大米,目前的做法是国家号召提倡,企业响应的“政府与企业相结合”的推广模式,以及“企业提供产品,由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消费模式。营养强化大米是大米中的一个品种,是市场商品,无论谁协调各企业统一价格,都会违反国家的价格反垄断法,所以营养强化大米的定价只能是企业行为,由企业根据成本、供需决定。
营养强化大米的生产企业需要购买营养粒,有人可能会认为由此产生价格垄断。生产营养粒的机械设备需要2900万,非常贵,目前生产营养粒的有无锡的维力米,还有中粮。此次推广,中粮的加入就是为了形成竞争机制,以防出现只买一家营养粒而形成垄断的情况,也欢迎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当然是在符合相关要求的条件下)。
营养强化大米是推荐性和倡导性产品,国家没有强制推行,所以不会出现消费者今后买不到普通大米,甚至吃不上饭的问题,营养强化大米是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市场选择。至于未来营养强化大米是否会取代普通大米,xx要看消费者的选择。
认识五:添加了微量元素后,已不是xx米,而是保健品。
答:营养强化食物是添加了营养素的食物,添加的营养素在于补充人体所缺乏的各种微量元素,是日常的非药用功能、非xx功能,像普通食品一样,还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理需要功能;而不是像保健品,满足的是规定的xx和预防等特殊功能。
后记:于小冬主任就营养强化食物和营养强化大米的相关问题做了解析,对于当前出现的各种认识误区,于主任表示很欢迎,他说,大家会出现这些争议,表明大家已经开始关注营养强化食物,大家关注就很好,就会促进大家今后对营养强化食物的正确认识,从而促进营养强化食物的推广和发展。关于今后的发展,于主任指出,既然是国家的政策,并已列入十一·五规划,国家肯定是鼓励的,并会有各种政策和价格上的支持,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会做好相关公众营养知识的宣传,做好宣传和教育,加强正面引导,促进大家对相关国内外情况的了解。另外,对于生产企业,于主任也提出希望,希望营养强化大米企业共同建立起自己的行业组织或机构,来做好产品质量保证、市场秩序维护、行业市场自律、国内外同行交流等工作,从而规范和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作者:建华)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