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后人总是爱回忆和感慨

    搬来已经10年了,从陌生到熟悉。依然清晰记得{dy}天没有煤气做饭,要了满桌的外卖。就从那天开始,住到了这里。窗外望去就是公园,边上的109国道总是呼啸着各种大车。在家的时间,我很少会出门,10年的住宿生活,让我在这里几乎没有朋友。所以我的记忆都围绕着这套房子。

    有段时间,我疯狂的迷恋用各种方法煮方便面。放很多辣椒煮出来辣的方便面;放很多辣椒和麻椒煮出来的是麻辣的方便面;放很多西红柿煮出来有浓烈酸味的方便面;放泡椒煮面,是泡椒方便面;放榨菜煮呢当然是榨菜味的方便面;煮完面拌上担担面的作料变成担担方便面;先放油炒香重庆火锅调料在兑水煮出火锅味的泡面;鸡蛋可以打散的,可以卧整个的,放黄瓜片和西红柿丁是最普通的方便面;先煮面,捞出来过凉水,再用盐包调汤烫各种蔬菜是健康清爽版的方便面;只煮面,捞出来拌我妈做的炸酱,是炸酱方便面;此外,我还试过咖喱方便面,巧克力方便面...这些都是源自一种叫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方便面,我总是想把家里出现的各种东西放进去一起煮,也总是在饿的时候脑筋飞速运转怎么煮个不一样的。

    我做东西吃,专喜欢挑家里没人的时候。下午爸妈上班,弟弟上学,奶奶去打牌了。夜里所有人都睡觉了,我就偷偷出动祭五脏庙。当然夜里,我的{za}永远都是方便面。可是方便面一般都太油腻了,所以有段时间我很喜欢拌沙拉吃。开始看食谱,跟电视学,网上查。用酸奶拌过,用沙拉酱拌过,也用自己挑的酱拌过。自然其中用的蔬菜水果也是各式各样。但是我{za}的还是用千岛酱拌蔬菜沙拉上面撒上鲜得味的香辣金枪鱼罐头。一般,圆生菜用手撕片,黄瓜去皮切片,玉米罐头,煮鸡蛋切片,偶尔会放土豆和火腿肠。我不喜欢洋葱的味道,不喜欢紫甘蓝的口感,不喜欢西红柿放进去的腥味。有时候,没事一个人拌一大盆沙拉。当然这也不是出于主观意愿,随便放点什么就是一大盆。然后煮泡面吃,当时就老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幸福啊~

    后来我爱上了各种西餐,记得有次我为了做意大利面,拽着我妈去超市买了好多材料再加上自己跑到菜市场买的蔬菜,一份面做出来成本肯定比必胜客高多了。煮面很简单,关键在肉酱。综合各种食谱加上个人喜好,我为之付出了很多辛勤的努力。牛肉是自己切成的沫,这是我家的一贯传统,很少用外面买的肉馅。机器绞的肉馅,肉都是烂的,没嚼头还有腥味。肉和洋葱碎要煸,番茄罐头要慢慢熬,放了黄油,芹菜叶碎,牛肉末,红酒,黑胡椒,番茄酱,奶酪,橄榄油,洋葱碎。熬了好久,弄了一大盆。之后拌过一次,用酱炒过一次意大利面。这是为数不多做西餐成功的个案。牛排煎的就是惨不忍睹,xx熟透了,牛排酱也不好吃。

    除此,我还喜欢炸薯条,做土豆泥,做布丁等等。土豆泥通过多年的摸索,个人认为基本家里做还是做成咸的比较好吃。蒸熟放黄油和奶酪加黑胡椒和盐就OK了,当然..我还尝试过用我妈熬得鸡汤做的鸡汁味的土豆泥,也还不错。另外,我坚定的认为家里做土豆泥总是有股生土豆味,不加黑胡椒这种味道就压不住。

    再后来,我又喜欢做西点。花了很多钱买电子称,饼干模具,蛋糕模具,低筋面粉,筛子,酥油,芝士等等。成功的烤出了很多可爱的曲奇饼干,和玛格丽特小饼。然后无数次做芝士蛋糕失败后,无奈放弃了这种东西。做过一个比较成功的是一个芝士天使蛋糕,不需要烘焙,用鱼胶片等等做的。后来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做都没人家卖的好吃,而且我每天刷碗,电子称,打蛋器,盆子,模具...就要花费好久好久,我实在是懒得刷了,就此作罢。金盆洗手了。

    似乎我的生活中总是存在吃这种东西,我一直觉得各种各样的东西经过合理的组合{zh1}变成美食是一种很奇妙的事情。厨师就好像魔术师,一定要归到艺术的一种。

    如果不在吃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花在上网和看电视上了。记得中学有次假期,某台放锦绣良缘,我特别喜欢看。每天早上6点多起来看电视,因为那个从7点开始演到中午。好像是安徽台,总是放港台电视剧,还总是一放就是上午四集下午四集。叫xx大放送,我总是守在电视机旁,利用广告时间上厕所,一直全程看完。但是也因为早上起不来,很多电视机都没看过结局。

    客厅是我家最特殊的地方,理由很简单,它比较大...而且我家2楼,1楼没人。于是助长了我们在客厅运动的风气,有时候我和我爸妈还有我弟弟会在客厅踢毽,滑旱冰,抖空竹,打羽毛球,踢足球,滑滑板,滑滑车,骑自行车,悠悠球。记得初中,我爱上了打篮球。一到xx边看电视,边在地上拍球,练怎么用手指转球。当时总是感慨,幸亏楼下没人。练习的直接结果是,我一直都不怎么会运球,只会像模像样的拿手指转两下球。

    我家对面的公园,是我心情不好就会一个人去的地方。从只是有些草和几棵树,到现在有健身器,篮球场,乒乓球案子,小桥,小池塘,木质小屋,甚至有个停直升机的地方。我总是在不开心的时候去那转转,中考体育,我每周六日,中午2点,天气最热的时候,围着整个公园跑一圈,在一个大上坡的地方蛙跳上去。春天,那里漫天的风筝,有时会有喷泉。所以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地方的。

    菜市场可能是我从住到这里之后去的最频繁的地方之一吧,我妈上班的时候没空去买菜,我就xx去买好多回来。后来我妈不上班了,我有时就陪她去菜市场。我妈教我,黄瓜要顶花带刺直直的,不能买没张开的和太长的。茄子要摸起来不是茸茸的,有抓手的感觉,太光滑的说明老了。豆角...她说你就偷偷掰断一个看看就知道老不老了。西红柿如果想放一放,别买红透的,买底盘是青色的。而我的标准很简单,蔬菜和人一样,挑漂亮的就没错。我总去买鸡蛋,总去批发冰棍,买调料,后来小商贩都认识我了。去买东西还会和老板贫几句。

    总是一个人,所以我有很多很多的书,从世界名著到机器猫。从心理学到哲学。而且,我整个一个书柜摆满了从初中开始的所有教科书,甚至还有高考时候的复习卷子,总是不舍得让我妈卖掉。以至于现在,三个大书柜都满了,很多书在箱子里,在床上散落着。

    曾经我妈带我去早市,有个卖布头的。我看上了一大块画布,让我妈给我买了。从此,我用那块布做了小熊,长颈鹿,字母等等。手工,是我在这做的另外一件事情,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突发奇想做点什么。串过手机链,缝过布偶,绣过十字绣。我总是乐此不疲,有段时间我总做布偶,没有填充物。我惊喜的发现我家靠垫有个拉链,可以把里面的蓬松棉拿出来。我就总去偷偷拿,有天终于事发,我妈惊讶的发现靠垫扁了,于是禁止我再从那往外拽棉花了。我想,确实我不该就捡一个靠垫薅人家棉花。

    我在家的这10年生活,总是离不开那几个地方。也曾试图努力找几个离家近的朋友,没事吃个串,贫几句,不用我老兴师动众的跑西单见客。也不用我整天一回家就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自娱自乐。但是天不遂人愿,几乎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所以,我还是继续自娱自乐的活在这一亩三分地,发挥我无尽的脑细胞在平淡中倒腾出点什么有意思的东西。这可能也是一种被生活所迫吧。

   

   

   

郑重声明:资讯 【xx后人总是爱回忆和感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