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案例分析(二)_餐饮管理网_百度空间

点菜和结账时的尴尬

某日,一位美籍华人请一个在国内的老同学在饭店内的餐厅吃饭。本来那位老同学说这顿饭就该由他作东,而那位美籍华人执意不肯(大概是考虑老同学的经济能力),老同学只好说:“那么改日到我家里来聚一次,为你送行吧!

两人进餐厅坐下以后,服务员送上菜谱,那位美籍华人接过一看,全都是标有价钱的,于是先请老同学点菜。老同学本一想点几样价钱公道便宜的,但感到无从点起,于是说:“随便吃什么都可以,上三菜一汤就可以了。”那位美籍华人也感到为难,于是要服务员介绍一些有特色的拿手菜,服务员随口报了三个。美籍华人征询了老同学的意见以后对服务员说:“再来一盘醋溜黄鱼和一碗汤,菜不够再点吧。”两人边吃边谈倒也开心,{zh1}客人说已经用饱了,不必再加菜了。随后服务员送来帐单:“你们两位一共吃了280元。”

如果是在单独或和亲人用餐的情况下,这位美藉华人对服务员的这句话能忍受的,但在老同学(客人)的面前实在感到忍受不住了。当时他顾不上那么多,便当着客人的面对服务员说:“你不要大声嚷嚷好不好!”

“在我们这里叫做唱收唱付。”服务员竟理直气壮地回敬了那位美藉华人(主人),弄得他啼笑皆非。

[评析]

饭店服务员用什么所谓“唱收唱付”的方法来结帐,(当着客人的面,大声对主人嚷出钱数,然后让主人付帐),显得很不礼貌,又缺少教养,特别是会使国外来客感到我们的饭店员工缺乏正规训练,素质不高,这样会把他吓跑的。

看来,在饭店服务规程方面有借鉴国外经验的必要,{dy},饭店餐厅可以考虑备一套没有标价的菜谱专门供客人过目点菜,而把有标价的送给主人参考;第二,服务员应该善于察言观色,凭借其观察力来确定谁是作东的付帐者;或者轻声地在某位耳边问一下:“请问是哪一位付帐?”然后默默地将帐单递至主人面前。这种作法有很多好处,如果你请的对方是位地位很高的人,用餐费用太便宜了,会使客人不满;如果请的对方是经济不大宽裕的朋友,对方也不会因为你请他吃一顿便饭,花掉他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而心中有什么不安;第三,在境外(如香港)帐单也称为“埋单”,即帐单送来时,将其埋在茶杯下面或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免得令人产生尴尬。

教授喜欢喝的咖啡

某日下午,李教授和他的一位朋友来某大宾馆大堂咖啡厅,坐定之后等服务员前来点要饮料。两人对坐闲聊了一会儿,此时服务员端来一壶现磨咖啡,外加两茶蛊牛奶和数块方糖,朝着李教授说:“我送来了您喜欢喝的咖啡。”(李教授是这里的常客,服务员几乎都很熟悉他的爱好)谁知那天是李教授的朋友作东,他从来不喜欢喝现磨咖啡,而习惯雀巢速溶咖啡加知己。

李教授的朋友面露愠色地对服务员说:“今天是我请李教授来此叙谈休息一下,您怎么如此不懂得待客的道理,竟自作主张要我们喝什么就喝什么?!”服务员不肯认错,对李教授的朋友说:“我了解李教授平素喜欢喝现磨咖啡,我料想您不会是忌喝咖啡的客人。”

李教授听服务员这样讲,觉得对他的朋友有失尊重,于是批评这位服务员道:“你不应当没有弄清主客之前就主观地下结论,即或今天我是主人,你也应当请问客人需要什么饮料吗!”李教授的朋友接着讲:“我恰好是向来不喝现磨咖啡,而是喝惯了雀巢速溶咖啡加知己的人。”服务员讨好不成,反而遭到没趣,准备继续争论下去。这时大堂副理闻声趋前,弄清情况后要服务员赔了不是,并答应现磨咖啡按一杯计价,另外补送一杯雀巢咖啡加知己给李教授的朋友才算了结此事。

[评析]

上述案例中的服务员尽管出发点并无恶意,但是忽略了应有的服务程序,不应当由于李教授是常客,彼此很熟悉,便自作主张任意行事,不分清主客而越俎代庖。要知道教授喜欢喝的咖啡不等于就是教授的朋友喜欢喝的呀!

咖啡厅也有一套正规的服务程序,不得任意改变。当客人光临入座后,服务员先热情主动相迎打招呼问好。然后将饮料单递给客人当中的作东付帐者,当发现客人点饮料时犹豫不决时,服务员可主动推荐介绍,并观察客人的反应及时调整,当客人全部点完后,服务员根据开的单子重复读一遍以取得确认,上饮料时也不要忘记报一下名称。

活虾与死虾

晚上1030,两位客人来到饭店餐厅吃宵夜,客人翻着菜谱,挑选菜肴,他们互相商量着,一位说:“来一道白灼虾怎么样?”

“好的,我{za}吃虾了。”另一位回答道。

他们一共点了四道菜,便吩咐服务员上菜。

1040,四道菜已整整齐齐地摆在客人的餐桌上,客人一边品尝菜肴,一边闲聊着,似乎兴致很好。

“这儿上菜速度真够快的,只要10分钟的功夫,四道菜都上齐了。”

“来来来,先尝尝这道白灼虾,如何?”

客人笑嘻嘻地吃虾。忽然,客人脸上笑嘻嘻的表情不见了,他们再仔细看看餐桌上的虾,显出很气愤的样子,责问在旁的服务员:

“小姐,这虾一点都不热,是不是早就烧好,等我们来吃啊?”

另一位也不示弱:“是啊,你看这虾色泽深浅不匀,光泽偏暗,要么是剩虾活虾混在一起,要么是剩菜重烹,这样的虾我们不能接受。”

服务员心平气和地说:“先生,我们饭店{jd1}不会卖死虾的,厨房出来也总是根据菜单配制烹调的,不可能有剩菜,请先生放心。”

客人就是不相信,固执地说:“我们点四道菜,前后上齐只用了10分钟,这里肯定有问题,这样的虾你怎么解释?”

服务员耐心地劝说,客人仍然固执已见。这里,值班经理小顾闻讯走了过来,先安慰客人:“先生,请息怒,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我会尽快替你们解决的。”

在倾听客人投诉的同时,小顾一面叫服务员为客人换上热手巾,斟上热茶,以缓和紧张气氛,一面观察席上的那盘虾。

很快,小顾就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是客人对活虾烹制后的特征并不了解,要xx顾客的疑问,仅仅靠口头解释难以使客人信服,于是,小顾对客人说:

“先生,这盘虾是不是活虾烹制的,我先不下结论,请你们随我到餐厅操作台来看看,如何?”征得客人同意后,小顾带客人朝操作台走去,决定以现场操作来解释。

小顾叫服务员取来卡式炉,将鸡汤烧开,然后让厨师拿来一只活虾,在客人面前进行现场烹制,再将此虾与桌面的虾比较,结果,各方面都基本相似。

见状,客人的面色开始缓和,已经相信所食的虾并非死虾,但仍有疑惑。善于察颜观色的小顾又热情地对客人说道:“观虾秘决在于颈尾,活虾色泽深浅不匀,原因在于生虾本身纹理之粗细。”一番内行话说得客人直点头:“原来如此。”

小顾接着又说:“我们工作中也有疏忽,虾体微温不够热,多谢你们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改正……”

听到小顾诚恳的话语,客人也谦恭地说:

“我们态度也不够好,你们的现场操作让我们开了眼界。”双方之间一片融合的气氛。

值班经理用现场操作的方法解释客人的疑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

1、值班经理能够迅速找出客人投诉的焦点:是不是活虾?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遇到不内行又固执的客人,运用“眼见为实”的现场操作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举措。

(未完待续)



郑重声明:资讯 【餐饮案例分析(二)_餐饮管理网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