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年2010:小镇闺女送娘“奇怪”礼

据民俗专家们解释,无春年在民间被称为“黑年”、“盲年”、 “寡妇年”。所谓“黑年”就是农历中全年没有立春,立春出现在上一年的腊月末和下一年的正月初,因为每年在2月4日的立春,为了适应寒暑的变化,古人在农历中每19个年头加入7个闰年,也就是19个年头里有7年里没有立春。与其说“黑年”是一个方言词汇,不如说成它是老百姓的一种习惯说法更为合适。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大家想必不会陌生,如果在某一阴历年的时间范围内,没有“立春”这个节气的年份便称为“黑年”。这样的年份有很多,比如农历2002年、2005年、2008年、2010年都是“无春年”。中国人认为春是繁衍生育的{zh0}季节,而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所以觉得没有立春节气对结婚不好,这一年就被称为“寡妇年”、“黑年”。“寡妇年不宜嫁娶”是一种迷信说法,“无春年”只是不同历法时间差造成的,根本不可能影响四季轮回,更不可能影响个人生活,不宜结婚实属荒唐,没有科学根据,不足为信。

早上,坐公司班车的时候,碰到同事小雨,见她提着两瓶罐头两把挂面,感觉很新鲜。因为单位带这种东西,有点不妥,她又不住宿,公司餐厅伙食还可以,我顿时纳了闷儿。其实对于罐头,小镇的人都不会陌生,那是早些年走亲戚习惯性带的礼品,有苹果的、黄挑的、雪梨的、各色水果,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这些年虽说在超市频频见到,很少买了,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新鲜的还吃不过来,谁吃这些罐头呀,加了防腐剂、色素的东西,当然,这只是自己的揣测罢了,总之很少有人问津这些罐头食品了。

前些年兴起了梅角、糯米条等搀杂的果子(梅角也是点心的一种,月牙形,里面是糖稀),走亲戚然后一家两斤果子,加上两斤白糖,也就解决问题了;可是后来,又兴起了送方便面,可以说那时候的方便面,有好的坏的,便宜的也就十四五块钱一箱了,走个亲戚,串个门也就拿一箱方便面也就排排场场做足了面子;再后来又兴起了送饮料了,健力宝、雪碧等走亲戚比较常见;这两年礼品档次上去了,就一窝风地送起了营养快线、露露、牛奶之类的;当然现在又兴起了送食用油,或者直接送钞票了。小镇送礼品的次第变化,xx出了小镇人的经济富足与礼节变化。

当然今天说到黑年的礼品,感觉又有点荒唐。都知道,本命年一般都会扎条红腰带,或者说在腰带上做个红箍,图个吉利,讨个喜兴,也有本命年闺女或者媳妇给老人买新衣服,新鞋子或者送个红布腰带。记得有一年刮起妗子给外甥送两双筷子,两双碗的风俗,那个时候,听大妗说,也不知道姥姥(外婆)在哪听说了,就要妗子大忙天放下田地里的活,给我送来了两双筷子,两个碗,说是要消灾什么的,反正都是图个好。去年什么时候,都市报道报道了某偏僻小城,几个兜售劣制红色塑料制品的小商贩,编造谣言说要给孩子买红碗、红筷子、红盘子,红勺子等等几小件,如果不买,孩子会怎么着怎么着,欺骗当地的老百姓去疯抢他们的劣制红塑料餐具,通过记者摸底,揭开了这群人的骗局。其实,尤其是小地方,民风很朴实,很容易被人利用,人们也喜欢盲从,感觉花上几个小钱,为家人消个灾什么的,无可厚非,纵是扔了几块钱,也图个吉利不是?就像春节挨家挨户有些小贩送财神像的,走到你门口,你也不好意思说不要,怎么财神爷到了家门口你不要?而且问你要钱也不好还价,怎么说只能把财神爷请到家里来吧。也许正是小贩们抓住了老百姓的这种心理,这些伎俩屡试不爽。

这不,这些天小镇又流行过门的闺女给娘送两瓶桃子罐头,两把挂面,说今年是黑年,兴这个,消灾的。我知道有个“莲叶托桃”的故事,莫非这个“桃”即“逃”?说到面,我想到每每生日都有吃长寿面的习俗,莫非此“面”暗指“长寿”?想到此,感觉自己又有点庸人自扰了,随意揣度这层意思。来了和同事说到这事,不少人都打趣到,莫不是哪家超市又搞活动了,要么哪个罐头厂、挂面厂要处理积压的库存产品了,才生出这事端?想想,有些东西,也不会是空穴来风,总会有始作俑者。想想做女儿的花个十几块钱买给自己的母亲,确实无可厚非,不是因为这说道,也会买给母亲,只是加上这份色彩,感觉都要行动起来似的,想想那些没有女儿的母亲应该怎么办呢?

有同事说,没啥,花十几块照样画葫芦,图个心安。瞧瞧,感觉就是这种盲从心理助长了某些视利小人的贼心,也难怪小镇的大小超市,这两样商品被抢个净光。

郑重声明:资讯 【黑年2010:小镇闺女送娘“奇怪”礼】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