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利则—锡克人的花蜜池塘- 西北偏北-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这个世界上许多城市,因为处于信仰的中心,而被教徒封以圣城的名号,譬如耶路撒冷、麦加、菩提迦叶、瓦伦纳西等等,有生之年,一定要亲身朝拜一次才够圆满。在遍布世界的锡克人心中,这座城叫阿姆利则。

    阿姆利则(Amritsar)之名源自梵语Am?ta-sarovar, 意为“花蜜池塘”。它的地理定义非常简单--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重镇,毗邻印巴边界。但显然这不是一座圣城应有的解释,请给我一点时间,说一说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词--锡克人和锡克教,然后再一同走进阿姆利则。

    由于历史上屡遭异族入侵,却又能兼收并蓄,印度成为名符其实的人种和宗教博物馆。举凡种种不再赘述,而缠头虬髯客却是大部分人印象中印度的代名词,皆因锡克人足迹遍布天涯而又聪慧过人,加之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又是名锡克人,这个族群自然而然成为了印度的代言人。血统上讲,锡克人是古雅利安人后裔,大多身材魁梧,高鼻深目,较印度其他人种皮肤白皙,形容俊美。

    锡克教则是公元15世纪末由印度教的一支衍生而来,创始人被后世教徒尊称为上师纳那克(Guru Nanak)。由于印度教种姓制度森严,民怨不断,纳那克自立门户,创立锡克教(Sikhism)。锡克源出梵语?ik?a, 意为“门徒”。与信奉多神的印度教不同,锡克教严奉一神论,主张人人平等,反对种姓分离与歧视妇女, 反对繁复的祭祀制度与偶像崇拜,主张简化礼仪,积极入世。锡克教奉行上师崇拜制,认为上师是上帝“真名”的仆人和信使,上师的话语即为传达神谕。从一代上师—创始人纳那克开始,世代传承共有10位上师,至十代上师古宾德·辛格(Guru Gobind Singh)取消上师传承制度。锡克教要求信众持守五戒:不偷盗、不奸*淫、不抽烟、不吸*毒、不叛教。另持五种“清净记号”,简称5K-- keshdhai (不剃发)、 kangha (带梳子梳头发)、 kachk(穿特制短裤)、Kara(带钢镯) 、khande(配xx)。我们印象中的锡克人衣着打扮,一般遵从5K要求。锡克人大多勤劳勇敢,自尊自强,多属印度中产阶层。满大街的乞丐中,断然看不到锡克人的影子,一则因为锡克人誓死不乞讨,二则因为锡克人的互助团结,一家有难,必然八方支援。两百年来流散在海外的锡克族人,大多凭借精明商业头脑在当地占据一席之地,生存能力令人敬佩。

     

    锡克教第四代上师拉姆·达斯(Guru Ram Das)于1577年在住地开掘出一口池塘,命名为“花蜜池塘”(又称长生池),阿姆利则之名由此而来。第五代上师阿颜·戴夫(Guru Arjan Dev)于1589年开始以池塘为中心,主持修建”上帝之殿”(Harmandir Sahib),至1601年完工。因庙门及大小19个圆形寺顶贴满金箔,又称“金庙”。对于当世的2500万锡克人来说,金庙是一生必去之地。有生之年,必定要到长生池浸泡圣水,到金庙供奉神和上师,如果运气够好,能在金庙做次义工,为信众膳食提供服务,那更是无上的功德和荣耀。金庙免费对游客开放,只要遵循规定,拖鞋除袜,方巾盖头,从门口的水池趟过以示对上师尊重即可。

     

    尽管头顶圣城之名,阿姆利则在教科书中却总和杀戮扯上关系。1919年4月13日,英国殖民者在这里对手无寸铁的抗议群众开枪扫射,英当局承认死379人,伤1100人,但真实数字远不止于此。“圣雄”甘迪随后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抗击殖民统治并获得独立肇始于此。1984年6月3日,为打击锡克族族极端分子分裂活动,印总理英迪拉·甘迪出兵金庙,死646人,伤408人,拘捕4712人。英迪拉·甘迪最终于同年被其身边两名锡克族侍卫刺杀身亡。这座象征着甜蜜和永生的城市,永远带着锡克人耿耿于怀的血腥味。

     

    游客来到阿姆利则,首要的看点自然是金庙,另外还有一个不容错过的节目就是去印巴交界的Attari小镇,欣赏两国边防xx斗鸡一般的降旗仪式。两个去处,一个庄严,一个戏谑,在这里停留{yt},会非常丰富。我在08年的元旦来到这里,原本的计划是停留{yt}后,跨界再去巴基斯坦的拉合尔。住宿交通都已经联络妥当的时候,行前3天--07年12月27日,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在拉瓦尔品第遭遇xxx式xx袭击死亡,一时间巴国上下风声鹤唳,拉合尔那间酒店的经理在电话里告诉我说,街头已经戒严,军车就在酒店门口,建议我不要再去,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在阿姆利则的巷子里慢慢游走。除去金庙,它和印度其它的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也不因是锡克教的圣地而一味排他,城里印度教庙宇和清真寺一个不少。 在阿姆利则的街头巷尾,看到缠头的锡克人像在其他所有城市一样勤勤恳恳地过活,与周围其他族人和睦比邻。去金庙参拜的也不乏异教人士,进门时低眉顺眼,敬畏之心也写在脸上。以包容的姿态成就一个国家的宏大和神奇,也许这正是印度的魅力所在吧。


    去阿姆利则的火车上遇到的孩子

    去长生池中央的主庙朝拜,是信徒必做的事情之一。

    锡克人相信,在长生池里用圣水洗身可以净化灵魂,获得真神庇佑。

    金庙每天为大约1万名朝拜的信徒提供免费膳食。能在圣地享用一餐是每个信徒的愿望,而在这里做义工也是无上的荣光,据说豪商巨贾也要等待数年才有这样的机会。

    夜晚的金庙

    除了金庙外,阿姆利则和印度其他城市无异

    印巴交界的降旗仪式几乎是一种行为艺术,每天有大约有5000名观众前来欣赏





郑重声明:资讯 【阿姆利则—锡克人的花蜜池塘- 西北偏北-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